- 年份
- 2024(8883)
- 2023(12945)
- 2022(11339)
- 2021(10746)
- 2020(9083)
- 2019(20939)
- 2018(20690)
- 2017(40511)
- 2016(21748)
- 2015(24376)
- 2014(24405)
- 2013(24081)
- 2012(22163)
- 2011(19807)
- 2010(19658)
- 2009(17855)
- 2008(17557)
- 2007(15410)
- 2006(13340)
- 2005(11906)
- 学科
- 济(81188)
- 经济(81086)
- 业(60722)
- 管理(59253)
- 企(49206)
- 企业(49206)
- 方法(39366)
- 数学(34215)
- 数学方法(33827)
- 中国(23013)
- 银(22625)
- 银行(22478)
- 财(21404)
- 制(21332)
- 行(21049)
- 农(20966)
- 学(19046)
- 业经(17446)
- 融(17122)
- 金融(17119)
- 地方(17004)
- 贸(15253)
- 贸易(15238)
- 易(14829)
- 理论(14343)
- 务(14239)
- 财务(14179)
- 财务管理(14147)
- 农业(14036)
- 企业财务(13492)
- 机构
- 大学(304176)
- 学院(300116)
- 管理(121160)
- 济(116735)
- 经济(114042)
- 理学(104378)
- 理学院(103185)
- 管理学(101385)
- 研究(101086)
- 管理学院(100828)
- 中国(81889)
- 京(65019)
- 科学(63626)
- 财(55958)
- 所(50592)
- 农(50127)
- 中心(46771)
- 研究所(46452)
- 业大(45645)
- 财经(45173)
- 江(43079)
- 北京(41223)
- 经(41181)
- 农业(39549)
- 范(38781)
- 师范(38407)
- 院(36738)
- 州(35910)
- 经济学(34914)
- 财经大学(34165)
- 基金
- 项目(209909)
- 科学(164348)
- 基金(153378)
- 研究(150838)
- 家(134850)
- 国家(133481)
- 科学基金(114032)
- 社会(94240)
- 社会科(89200)
- 社会科学(89176)
- 基金项目(81996)
- 省(80375)
- 自然(76045)
- 自然科(74248)
- 自然科学(74228)
- 自然科学基金(72872)
- 划(68741)
- 教育(68225)
- 资助(63695)
- 编号(60803)
- 成果(49188)
- 重点(46550)
- 部(46152)
- 发(43578)
- 创(43322)
- 课题(41117)
- 科研(40690)
- 创新(40419)
- 教育部(39421)
- 大学(39144)
- 期刊
- 济(122477)
- 经济(122477)
- 研究(92441)
- 中国(55349)
- 学报(50034)
- 科学(45957)
- 农(44937)
- 管理(42553)
- 财(41179)
- 融(40516)
- 金融(40516)
- 大学(37336)
- 学学(35314)
- 教育(30278)
- 农业(30057)
- 技术(23449)
- 财经(21671)
- 经济研究(19167)
- 业经(18726)
- 经(18219)
- 理论(16238)
- 业(15913)
- 问题(15769)
- 图书(15646)
- 实践(15144)
- 践(15144)
- 科技(14855)
- 版(14022)
- 技术经济(13593)
- 现代(13458)
共检索到4423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继梅
随着欧洲银行业危机和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银行风险与主权风险之间的恶性循环成为政策当局和学者们关注的焦点。基于欧元区国家的状况,利用危机期间的数据对两种风险的关联性进行研究,发现欧元区国家银行风险与主权风险之间的关联性具有理论和现实依据。我国银行风险与主权风险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关联性,这警示政策当局要注意防范两种风险之间的相互传导现象。
关键词:
银行风险 主权风险 关联程度 相关性分析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继梅 齐绍洲
随着欧洲银行业危机和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银行风险与主权风险之间的传导效应成为政策当局和学者们关注的焦点。那么,上述两种风险之间是否真的存在相互传导效应?具体的传导方向和影响力度又如何?文章以欧元区代表性国家为例进行研究发现,欧元区国家银行风险与主权风险之间确实存在相互传导效应,这种传导效应不仅发生在一国之内,而且存在于国与国之间。该结论对我国应对国际金融风险、维护本国金融稳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吴庆
风险导向型审计在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在一些高风险行业也孕育着高度的审计风险。回顾历史上审计失败的案例,我们会惊讶地发现,对商业银行由于审计失败而导致诉讼的比率相当高。缘何银行业会频频成为审计陷入诉讼泥潭的“滑铁卢”,这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本文试图揭示这一现象背后隐藏的内在机理和关联性因素。
关键词:
审计风险 银行风险 关联性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徐蕾
文章使用2001~2016年72国的非平衡跨国面板数据,考察全球流动性动态对新兴市场国家银行风险承担的溢出作用。结论表明,无论由常规还是非常规货币政策所驱动,全球流动性扩张均会显著提高新兴市场国家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进一步异质性研究发现,各国银行部门受冲击的程度与一系列制度因素相关,新兴市场国家制度质量越低、金融开放程度越高、汇率制度弹性越低,银行部门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反应越强烈。调节效应的分析显示,新兴市场国家银行业内部市场竞争程度越低,全球流动性扩张对银行风险承担的促进作用越强。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李蔚 石涛
基于2017—2020年12家沪深上市城市商业银行863个交易日的面板数据,利用广义方差分解法,分析上市城市商业银行金融风险的关联性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论表明:城市商业银行间的风险溢出显著双向关联且存在风险溢出性,外部冲击对城市商业银行间的冲击具有异质性,但是银行间的风险外溢及风险净溢出效应具有一定差异。城市商业银行间的风险具有动态溢出效应,金融风险具有周期波动性且极端事件的外部冲击较为明显。城市商业银行金融风险溢出效应具有显著的网络效应,部分银行的网络溢出效应较为突出。为此,需要强化地方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监管、增强造血能力、建立风险联席处置机制,以不断降低其金融风险及风险传染性。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益言
3月以来,美国、瑞士个别银行接连暴雷,引发全球资本市场对银行业稳健性的担忧,欧洲银行股遭抛售,已抹平了年初以来涨幅。文章分析欧元区银行业风险,指出当前欧元区银行整体表现较为稳健,但在经济放缓、持续加息、企业破产潮将至和信心危机等因素下也面临着盈利承压、信贷条件收紧、信用风险增加、融资成本上升及存款流失等风险。
关键词:
欧元区 银行业风险
[期刊] 征信
[作者]
曾诚 张丛
受持续的财政紧缩计划、缓慢的结构性改革、频繁的银行业危机以及希腊等国政局变动等因素影响,欧元区整体经济呈现进一步衰退趋势,主权信用环境面临再度恶化的风险。我们认为,未来短期内欧元区经济增长乏力趋势难以扭转,财政整顿、重振银行财务体系等深化改革措施依然任重道远,主权信用维持脆弱基本面,核心及外围国家主权信用将维持分化趋势。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叶永刚 杨飞雨 郑小娟
本文以欧元区债务危机为例研究国家信用风险的传导效应,首先,基于"欧猪五国"相对德国的十年期国债利差数据,分析债务危机在欧元区境内风险传导效应;其次,运用GVAR模型分析世界主要经济体对欧元区冲击的反应,重点分析欧元区GDP冲击对欧元区自身以及贸易关系密切的英国、美国和中国的影响。结果表明:希腊和爱尔兰对各国家信用风险产生的累积影响最为显著,西班牙和意大利较弱;欧元区经济萎缩造成的需求冲击对英国、美国和中国均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国家信用风险 债务危机 GVAR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陶雄华 罗瀛 解宇
金融危机之后,货币政策传导的银行风险承担渠道已广泛被众人熟知,而商业银行的货币政策预期则会对其信贷行为造成影响。文章选取Z值作为银行风险承担指标,引入货币政策预期变量(EMP),建立商业银行的货币政策预期与风险承担的联动关系模型,最后利用二阶段最小二乘法进行实证检验,在估计结果的基础上分析二者的关系,并得出最后的结论。
关键词:
商业银行 货币政策预期 风险承担渠道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宋凌峰 刘志龙 郭亚琳
文章以欧债危机中银行和政府部门间信用风险跨国传导为切入点,基于或有权益分析方法(CCA)建立跨国部门间信用风险模型,构造系统重要性和脆弱性指标,研究信用风险跨国传导与反馈的机制和特点。结果表明,基于银行同业、隐含担保和主权债务渠道的跨国风险外溢效应显著;跨国间部门的风险传导表现出单向性,政府部门能极大影响银行信用风险,但银行风险对他国政府部门影响不大;与系统重要性相比,国别间银行部门系统脆弱性对外部风险冲击更加敏感。基于此,文章提出应加强商业银行国债投资的国别风险管理,减少对本国主权债务的持有;建立基于系
关键词:
或有权益分析 部门风险反馈 系统性风险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宋凌峰 刘志龙 郭亚琳
文章以欧债危机中银行和政府部门间信用风险跨国传导为切入点,基于或有权益分析方法(CCA)建立跨国部门间信用风险模型,构造系统重要性和脆弱性指标,研究信用风险跨国传导与反馈的机制和特点。结果表明,基于银行同业、隐含担保和主权债务渠道的跨国风险外溢效应显著;跨国间部门的风险传导表现出单向性,政府部门能极大影响银行信用风险,但银行风险对他国政府部门影响不大;与系统重要性相比,国别间银行部门系统脆弱性对外部风险冲击更加敏感。基于此,文章提出应加强商业银行国债投资的国别风险管理,减少对本国主权债务的持有;建立基于系统性风险贡献的准备金制度,动态调节风险储备。
关键词:
或有权益分析 部门风险反馈 系统性风险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吴国起 韩玲慧
欧元区部分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自2009年底爆发以来引发了国际社会对财政风险的广泛关注。尽管2010年5月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合推出的欧洲金融稳定机制在防止危机蔓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市场对欧元区国家财政状况的担忧并没有完全消除。近期爱尔兰主权债务危机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孙晓杰 丁建臣
文章利用2002~2012年的"一带一路"国家银行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GMM方法对"一带一路"国家的银行监管与银行风险及控制变量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国家总体银行监管对降低银行风险存在一阶滞后性;良好的机构发展水平能够提高银行监管效率,降低银行风险;"一带一路"国家的存款保险监管存在"逆向选择"问题,较强的存款保险力度并不能有效防范风险,反而会增大银行风险;银行流动性监管对于防范"一带一路"银行风险具有一阶滞后性;市场准入监管短期能够降低银行风险,长期则会加大银行风险。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提升"一带一路"国家银行监管和增进银行业合作的针对性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晓钧 刘力臻
在后危机时代欧洲主权债务问题频发背景下,作者研究了我国最大债务国美国的国债风险及对我国外汇储备造成的冲击,总结了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给予后危机时代我国外汇储备管理的启示。通过对美国未来财政预算计划可持续性分析及美国国债利息成本的估算,发现美国财政状况比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国家更加严重,这将加大我国持有美国国债的风险。我国应以欧元区债务危机给美国国债、黄金等储备资产带来的影响为借鉴,抓住机遇调整外汇储备资产结构,降低外汇储备风险。
关键词:
主权债务 财政赤字 国债 外汇储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