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15)
- 2023(11745)
- 2022(9680)
- 2021(8952)
- 2020(7362)
- 2019(16890)
- 2018(15994)
- 2017(30128)
- 2016(16080)
- 2015(18220)
- 2014(17402)
- 2013(17472)
- 2012(16229)
- 2011(14799)
- 2010(14538)
- 2009(13215)
- 2008(12999)
- 2007(11106)
- 2006(9798)
- 2005(8793)
- 学科
- 济(70878)
- 经济(70801)
- 管理(41171)
- 业(40864)
- 方法(32353)
- 企(30923)
- 企业(30923)
- 数学(29714)
- 数学方法(29529)
- 中国(21712)
- 贸(21068)
- 贸易(21056)
- 易(20671)
- 农(18952)
- 财(16808)
- 学(13707)
- 业经(13590)
- 出(13263)
- 农业(12607)
- 制(12182)
- 地方(11815)
- 银(11047)
- 银行(11003)
- 融(10988)
- 金融(10986)
- 环境(10718)
- 行(10648)
- 技术(9814)
- 口(9284)
- 出口(9270)
- 机构
- 大学(238363)
- 学院(232971)
- 济(109412)
- 经济(107843)
- 研究(90191)
- 管理(86661)
- 理学(75441)
- 理学院(74546)
- 管理学(73462)
- 管理学院(73039)
- 中国(69284)
- 科学(53747)
- 京(50216)
- 财(46618)
- 所(46135)
- 农(45350)
- 研究所(42531)
- 中心(39654)
- 财经(38218)
- 业大(37402)
- 经济学(36175)
- 农业(36058)
- 经(35323)
- 经济学院(32890)
- 北京(31924)
- 院(31907)
- 江(31586)
- 财经大学(29023)
- 范(28658)
- 师范(28260)
- 基金
- 项目(163812)
- 科学(129601)
- 基金(124505)
- 家(113482)
- 国家(112301)
- 研究(112250)
- 科学基金(93983)
- 社会(76529)
- 社会科(72926)
- 社会科学(72907)
- 基金项目(64918)
- 自然(61070)
- 自然科(59702)
- 自然科学(59677)
- 自然科学基金(58708)
- 省(58476)
- 划(52033)
- 资助(51239)
- 教育(50038)
- 编号(40183)
- 部(37895)
- 重点(37708)
- 发(35175)
- 国家社会(34519)
- 创(34113)
- 中国(32366)
- 教育部(32303)
- 创新(32140)
- 科研(31982)
- 成果(31924)
- 期刊
- 济(109461)
- 经济(109461)
- 研究(71202)
- 中国(44054)
- 学报(44006)
- 农(39976)
- 科学(39446)
- 财(33510)
- 大学(32724)
- 学学(31183)
- 管理(30878)
- 农业(27239)
- 融(24327)
- 金融(24327)
- 经济研究(20602)
- 财经(19649)
- 贸(18112)
- 教育(17103)
- 经(17067)
- 国际(16719)
- 业(16309)
- 技术(15827)
- 问题(15515)
- 业经(15120)
- 世界(14649)
- 版(11618)
- 业大(11147)
- 技术经济(11052)
- 科技(11031)
- 统计(10624)
共检索到3464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史龙祥 孙海鸣 武睆 陈盈佳
本文通过建立贸易大国之间结算货币选择的一般均衡模型,分析货币供给变动所引发的汇率波动对欧元区国家向中国出口商品结算货币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决定中欧贸易结算货币选择的主要因素为贸易品需求价格弹性与相对市场份额。对于需求价格弹性较小的商品,中国的相对市场份额优势越大越有利于欧洲出口商选择人民币结算;对于需求价格弹性较大的商品,中国对欧元区市场的依赖程度越低越有利于选择人民币结算。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中国227个进口行业及其所属的16 779家企业的问卷调研数据对前述结论进行检验,并以结果为依据选定适于采用人民币结算的具体行业。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宿玉海 黄鑫
本文运用时间序列分析中的单位根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就1999年到2005年间人民币名义汇率变动对中国向欧元区国家出口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人民币名义汇率变动对中国向欧元区国家出口贸易的短期影响效果不显著。从长期来看,人民币名义汇率升值可以改善中国对欧元区国家的出口状况,而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的加大则不利于中国对欧元区国家的出口。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费昭媛 杨丹萍
通过1985年~2010年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额(SITC0-4)、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额(SITC6、SITC8)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额(SITC5、SITC7)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及非市场因素出口退税额的协整分析,认为出口额的汇率弹性由大到小依次为劳动密集型产品、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资源密集型产品,因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有利于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至少是工业制成品出口结构。同时,从出口退税额前的相关系数来看,中国应转变出口退税的政策倾向,加大对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的支持力度。
关键词:
实际有效汇率 出口商品结构 出口退税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利平
本文利用VAR模型,通过对2003年12月-2012年2月美国进口自中国的商品价格指数和进口自东南亚的商品价格指数、人民币名义汇率与石油价格的时间序列数据的研究,发现美国进口自中国的商品价格低廉的原因并不是源于人民币汇率;本文通过建立一个劳动力市场买方垄断竞争、产品市场买方垄断或完全竞争,并以美元作为结算货币的局部均衡模型,分析了中国出口商品低价格的成因以及人民币汇率变化对中国出口商品价格的影响,并解释了本文计量结果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买方垄断 汇率传递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卫平 冯春晓
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问题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国外一些学者的研究均发现中国总体出口高度化水平"出乎意料"地高。研究出口商品结构高度化的来源具有深刻的福利含义,本文基于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02-2007年出口商品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发现:(1)外商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均对出口商品结构高度化具有促进作用;(2)一般贸易方式对出口商品结构高度化的促进效应不明显,加工贸易方式具有显著的阻碍效应;(3)人力资本对出口商品结构高度化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朱敏 高越
外商直接投资(FDI)对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FDI在促进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升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制成品出口的促进效应尤为明显。针对如何优化外资结构以促进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升级、平衡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等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出口商品结构 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曾铮 张亚斌
本文讨论了由于各类贸易产品不同的投入结构导致汇率变动对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本文分别核算了人民币实际汇率对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额的弹性,从直观上显示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对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影响大于资本密集型产品,从而有利于中国商品结构升级。本文对人民币实际汇率和中国出口商品结构进行了协整检验以及因果检验,结论表明,人民币汇率升值将有利于中国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升级,而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升级反过来对人民币汇率升值的促进作用不明显。
关键词:
人民币实际汇率 出口商品结构 弹性分析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方福前 杨旭
欧元作为一种跨国的单一货币,它的流通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本文分别采用虚拟回归和均值检验的方法,利用1995—2007年的相关数据,研究欧元作为国际流通货币以来对我国向欧元区出口规模的影响,发现欧元在整体上促进了我国向欧元区的出口,欧元的出现使得我国对欧元区的出口的增长率平均提高了0.089。
关键词:
欧元 向欧元区出口 虚拟回归 均值检验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白明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倪慧 秦凤鸣
2005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连续上升。那么,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尤其是升值预期的增强是否会影响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变动?本文运用协整向量自回归模型,建立了出口商品结构与实际有效汇率之间的关系,考察人民币汇率升值是否有助于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结果表明,人民币升值将有助于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
关键词:
出口商品结构 人民币 实际有效汇率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莉 黄汉民
运用包含合约实施制度和产业合约密集度、劳动力禀赋和产业的劳动力密集度、资本要素禀赋和产业的资本密集度的交叉项构成的模型,并分析这三类要素对不同产业出口的影响机理,重点验证合约实施制度环境对不同合约密集度产业出口的影响。结果发现:合约实施质量的提高更有助于合约密集度大的产业出口。这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制度环境改善带来不同合约密集度的产业出口绩效出现显著差异的根本原因之一。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黄飞雪 王云
本文采用2002~2010年月度实际汇率数据并以汇改为分界,分别建立线性模型和非线性平滑转换(STR)模型,发现非线性转换以时间为转换变量,发生于次贷危机。对比得出:中国向欧元区出口一直存在价格效应,但收入效应随着次贷危机的发生凸显出来,其影响程度大幅增加;实际汇率波动率对出口的影响在汇改后显现出来,但其影响方向不确定;非线性机制是汇改为内因、次贷危机为外因的双重作用形成,且2005年7月21日的汇改选择是具有择时能力的。考虑到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需要时间,汇改应采取渐进的策略并具有择时能力。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魏浩 毛日昇
在1980-2005年期间,工业制成品在我国出口中日益占据主导地位,其中,出口主导产品逐渐的由第7类(轻纺产品、橡胶制品矿冶产品及其制品)转变为第8类(机械及运输设备),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集中度日益表现位增加的态势,外贸风险问题逐渐凸显。因此,我国应该实施核心技术自主研发战略、实施培育自主出口品牌战略、实施培育自主出口主体战略、实施出口商品多元化战略,进一步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和缓解出口商品过于集中问题。
关键词:
中国 出口 商品结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尹肖妮
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加剧的今天,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分工是每个国家的必然选择。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中国也在以各种方式积极参加国际竞争。近年来,中国出口规模不断扩大,出口依存度显著提高,同时出口商品结构也迅速得以改善。但是,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变化中仍存在诸多矛盾和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出口的增长和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因此,政府和企业都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来调整出口商品结构。
关键词:
出口商品结构 优化对策 国际竞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童霞 高申荣 吴林海
中国人均外贸额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尤其是出口贸易的增长方式粗放,资源性、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在出口份额中所占比例大,诱发了一系列的严重后果,遭遇门类众多的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导致巨大的贸易损失,而且恶化了贸易条件,以消耗自然资源为代价的传统的出口贸易发展模式必须调整。文章基于中国自然资源约束的现状,提出了促进外贸可持续发展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
资源约束 对外贸易 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