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66)
2023(7641)
2022(6365)
2021(5516)
2020(4297)
2019(9661)
2018(9580)
2017(18109)
2016(9429)
2015(10538)
2014(10726)
2013(10924)
2012(10841)
2011(10181)
2010(10614)
2009(9830)
2008(9525)
2007(8646)
2006(8223)
2005(7927)
作者
(29231)
(24572)
(24479)
(23276)
(15827)
(11660)
(11098)
(9438)
(9437)
(8853)
(8646)
(8127)
(8049)
(8022)
(7741)
(7554)
(7278)
(7073)
(7027)
(6698)
(6520)
(6045)
(5973)
(5795)
(5628)
(5548)
(5387)
(5338)
(5050)
(4867)
学科
(68935)
经济(68887)
地方(23270)
管理(22921)
(21307)
中国(19098)
方法(15833)
地方经济(15139)
(14650)
企业(14650)
(14221)
业经(13768)
数学(13623)
数学方法(13560)
(11261)
(10892)
(10500)
金融(10499)
农业(10244)
(9548)
银行(9540)
(9433)
环境(9313)
(8952)
贸易(8942)
(8904)
(8491)
发展(7947)
(7925)
产业(7881)
机构
学院(147788)
大学(145583)
(74616)
经济(73213)
研究(61370)
管理(50407)
中国(46871)
理学(41249)
理学院(40686)
管理学(40178)
管理学院(39882)
科学(34136)
(32178)
(31863)
(31430)
研究所(28304)
中心(26161)
经济学(24136)
(23959)
财经(23874)
(22867)
(21712)
北京(21561)
(21433)
经济学院(21228)
(21223)
师范(21052)
(19386)
科学院(19012)
(18249)
基金
项目(86260)
科学(67680)
研究(66356)
基金(60486)
(51822)
国家(51356)
社会(44011)
科学基金(43142)
社会科(41822)
社会科学(41815)
(34440)
基金项目(30949)
教育(28779)
(28135)
(26473)
编号(26319)
资助(24811)
自然(24004)
自然科(23375)
自然科学(23371)
自然科学基金(22938)
成果(22281)
发展(22190)
(21822)
重点(19930)
课题(19837)
(18592)
国家社会(18495)
(17489)
(16838)
期刊
(100055)
经济(100055)
研究(54892)
中国(36009)
(23020)
(22232)
管理(21895)
科学(19183)
学报(18885)
(18683)
金融(18683)
经济研究(17163)
教育(16557)
农业(15841)
业经(15265)
大学(14787)
技术(14291)
学学(13863)
财经(12827)
问题(12595)
(11315)
世界(10128)
(9923)
国际(9586)
技术经济(9337)
经济问题(8221)
商业(8135)
(8029)
经济管理(7744)
改革(7730)
共检索到2559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杨伟国  
2001年是欧元过渡期最后一年。作为掌管欧洲单一货币政策的超国家机构,欧洲中央银行希望欧元及欧元区经济表现能够给公众与市场提供充分的信心,从而为欧元纸币和硬币于2002年1月1日的正式流通创造良好的心理预期。无奈欧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中国驻欧共体使团经济组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亚温  
本文在简要回顾自 2 0世纪 70年代至 2 0 0 0年中欧贸易 ① 的发展概况之后 ,重点剖析欧元启动后对中欧贸易的双重效应 ,分析了欧元对促进中国与欧盟贸易的有利影响和不利之处。并在此基础上 ,论述在欧元问世近三年及加入WTO为期不远的形势下 ,我国如何拓展对欧贸易的方法与策略。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詹小平  尹全洲  
市场经济的发展是社会发展所不可逾越的阶段,市场经济又是风险经济,欧盟的单一共同货币———欧元,是伴随着世界经济金融危机以及经济金融一体化的发展而产生的。建立欧洲货币联盟、实行统一的货币———欧元,是欧盟遏止汇率波动,防范金融风险的重大战略步骤。欧元的...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天龙  
2013年欧元区相对平静。预计2014年欧元区经济将继续低缓增长,实现强劲增长有待时日。在经济疲弱的大背景下,债务危机仍然难以根除,导致危机的深层次矛盾和结构性问题依然存在,局部动荡的可能性依然存在。欧元区出现的一些政策动向,值得高度关注,应提早做好应对预案。(一)欧洲银行业单一监管机制(SSM)获得通过2013年9月12日,欧洲议会通过SSM相关法案,预计2014年9月份建成。这是欧元区在建立银行业联盟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裘元伦  
目前影响亚欧、中欧关系发展的因素,大致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双方相互对对方重要性的认识,对这种重要性的恰当估计,乃是使整个亚欧关系发展包括“亚欧会议”充分发挥功能的决定性前提;其次,在亚欧、中欧关系中现今存在一些问题及其缓解前景,特别是在经贸关系领域;最后,在新形势下,可能会出现哪些新的机会与挑战。本文要回答的问题是,欧元问世对上述三个方面究竟意味着什么。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马根喜  
1999年1月1日,欧洲单一货币——欧元(Euro)即将启动。欧元启动,对世界经济格局,对国际货币体系将产生重大影响。 积极影响 按照欧盟的设想,欧元的推行将使欧洲单一市场的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欧盟方面认为,单一市场已经为欧洲创造了100万个就业机会,使欧盟经济增长率提高了1.5%,并认为欧元的启动将会使欧洲单一市场进一步得到发展。其理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马元柱  
欧元诞生时,各国都对它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进程中的地位,以及它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作了大量乐现、正面的肯定与阐述,如今随着欧元经历过的风风雨雨,不同的声音出现了。本文从欧元法律地位的稳固性、新千年世界经济发展横向角度的三个主要方面以及它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等作了筒要分析。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裘元伦  
2 0 0 3年的世界经济形势仍然不平静。自从 2 0 0 1年美国新经济泡沫崩溃之后 ,世界经济步入了低谷 ,尽管到 2 0 0 3年年底 ,来自美国商务部的数据显示 2 0 0 4年美国经济的形势将好于上年 ,但是欧洲和日本的经济并没有实质性的好转 ,在一个相互依存的时代 ,这将制约美国经济的复苏。2 0 0 3年伊拉克战争的爆发和 SARS的突然出现更是增加了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由于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 2 0 0 3年 9月在墨西哥坎昆召开的 WTO部长级会议以失败告终 ,全球贸易的发展和多边贸易体系的吸引力均受到极大的损害。 2 0 0 2年美元贬值之后 ,国际金融体系的波...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鹤  
出口增长带动经济复苏 2003年欧盟经济增长率连续第三年下降,欧盟15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从2002年的1.0%降至0.8%,欧元区12国的增长率从0.8%降至0.4%,不仅低于世界经济总体和美国的增长速度,而且低于多年处于经济衰退的日本。2003年欧盟经济增长停滞主要表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卜永祥  赵欣倩  
该文首先对欧元启动五年后的汇率走势进行了回顾,进而从贸易、物价水平、资本流动、资产价格、银行部门几个方面,利用实际经济数据,分析了欧元的汇率变化对欧元区经济的影响。文章指出,欧元汇率对欧元区经济的影响虽然不可忽略,但作用有限;尤其是欧元自2002年以来的升值,虽然因出口下降而对经济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但对整体宏观经济来说,欧元升值有利有弊。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瞿红艳  
货币政策是以总量调节为主的宏观经济政策。统一的货币政策与区域经济结构及其发展水平差异之间存在矛盾,一方面会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另一方面也会进一步加剧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及2010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以后,欧元区各国经济发展不均衡性加剧,欧央行货币政策操作面临更加复杂的局面。在这一背景下,探讨统一货币政策和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性的问题具有现实意义。欧央行货币政策实践对我国的货币政策实施的启示是:加快推进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战略,为货币政策传导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在统一的货币政策框架下,应注重体现货币政策调控的区域差异性;提高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减少在货币政策制定和...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杨秋菊  杨权  
文章从贸易增加值角度重新分析欧元区进出口贸易的中国增加值及中欧双边投资对各国人均GDP的影响。门槛效应显示,欧元区对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越大、进口贸易的本地增加值越大以及出口贸易的本地增加值越小越有利于本国经济增长。同时,随着失业率的降低和欧元区最终需求产品的本地增加值与中国增加值比值趋于平衡(降低),欧元区最终需求产品的中国增加值对欧元区人均GDP的负向作用有所缓解。研究结论显示,加强中欧经贸合作,尤其是增加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增加值对欧洲经济复苏和稳定增长的具有促进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