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99)
2023(4388)
2022(3787)
2021(3574)
2020(2971)
2019(6569)
2018(6449)
2017(13243)
2016(7148)
2015(7890)
2014(7882)
2013(7806)
2012(7585)
2011(6927)
2010(7727)
2009(7514)
2008(6667)
2007(6097)
2006(5598)
2005(5180)
作者
(19786)
(16344)
(16254)
(15765)
(10695)
(7775)
(7469)
(6218)
(6198)
(6132)
(5531)
(5374)
(5353)
(5315)
(5294)
(5149)
(4877)
(4821)
(4785)
(4708)
(4133)
(4027)
(3957)
(3816)
(3778)
(3721)
(3615)
(3586)
(3253)
(3239)
学科
(25986)
经济(25958)
管理(22175)
(21310)
(17355)
企业(17355)
(9924)
(8978)
方法(8730)
(8020)
中国(8002)
数学(7425)
数学方法(7281)
(7112)
(7049)
贸易(7046)
(6914)
(6713)
金融(6712)
(6649)
银行(6647)
(6367)
(5921)
财务(5906)
财务管理(5893)
及其(5770)
地方(5728)
业经(5706)
企业财务(5654)
农业(5545)
机构
学院(99236)
大学(96999)
(45343)
经济(44329)
管理(38028)
研究(37904)
中国(31820)
理学(31308)
理学院(31010)
管理学(30600)
管理学院(30397)
(24215)
(20636)
科学(19591)
(19453)
中心(17628)
财经(17365)
研究所(16935)
(16437)
(15724)
(14483)
(13847)
北京(13795)
经济学(12999)
(12841)
财经大学(12661)
(12631)
师范(12558)
(12487)
银行(12086)
基金
项目(57474)
研究(45707)
科学(45459)
基金(41165)
(34685)
国家(34377)
科学基金(29452)
社会(28218)
社会科(26808)
社会科学(26803)
(21574)
教育(20858)
基金项目(20421)
编号(19577)
(18495)
资助(18066)
自然(18041)
成果(17667)
自然科(17572)
自然科学(17568)
自然科学基金(17274)
课题(14005)
(13408)
(12972)
(12889)
重点(12888)
(12351)
项目编号(11975)
教育部(11614)
(11577)
期刊
(55273)
经济(55273)
研究(35647)
中国(21952)
(18410)
(17825)
金融(17825)
管理(15668)
(13620)
教育(12021)
科学(10979)
学报(10455)
经济研究(9264)
农业(9249)
大学(8712)
业经(8541)
财经(8417)
技术(8315)
国际(8134)
学学(8046)
(7847)
(7287)
问题(6667)
世界(6108)
理论(5287)
(5120)
论坛(5120)
现代(5055)
经济管理(4756)
实践(4740)
共检索到1690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天龙  
2011年12月9日的欧盟峰会,在加强欧元区财政治理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前不久,欧洲央行启动了期限长达3年的长期再融资计划,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尽管上述措施短期内提振了欧洲债券市场,但并不能从根本上逆转欧债危机继续恶化的态势。由于欧元区内利益博弈激烈,未来出现欧元区解体的风险正在增加,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谢世清  胡翠  
2013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进出口总额达到41597亿美元。然而,与货物贸易相比,中国服务贸易的规模以及在对外贸易中所占的比重都明显偏低。2013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5000亿美元,达到5396亿美元,但仅为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的1/8。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稻葵  张双长  
自2009年12月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显现以来,政策界和学术界对危机可能的演变及其对世界和中国经济的影响,出现了不同的观点,本文在综合欧洲债务危机各方面信息的基础上,对欧洲债务危机的本质,以及发达国家救市的基本思路进行分析,力图比较深入全面地研究欧洲债务危机,对它未来的演变做出预判,并在此基础上为我国的应对策略提出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爱勤  
欧盟是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出口市场。随着欧债危机持续恶化,欧债危机已经席卷整个欧元区,由希腊蔓延至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在这场经济风暴中,我国对欧洲的产品出口也受到严重的影响。通过分析欧债危机的现状和原因,我们发现此次危机对我国对欧贸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欧元汇率、欧洲市场需求的萎缩和欧洲市场挤出效应等方面。欧元汇率持续下跌,给以欧元作为结算单位的中国企业带来很大的汇兑风险,许多中小企业出口利润都淹没在汇率风险中。而欧洲市场需求的萎缩和欧洲市场挤出效应使我国的对欧贸易严重受挫。我国外销企业只有及时调整产业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继勇  
第一,加强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稳定的债务结构,使国家更少受金融危机风险,维护其他经济部门稳定发展。一方面稳健债务管理政策及稳健宏观政策和经济刺激方案相一致,我们国家进行审计体制改革和调整;另一方面确定政府债务风险临界值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够只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霞  王启利  
万解秋教授认为,欧债危机是金融危机的延续,其背后的根本原因是经济体制和结构的失衡,低效率的经济运行和增长动力的衰退,难以用国家债务来填补,当然也不可能用发行货币来解决,金融危机以及随后的债务危机是这种经济衰退危机的必然表现,而仅仅想通过债务发行和货币投放就能解决问题的想法,是不现实的,它有可能招致更严重的经济衰退和危机,这也是我们现在所应该引以为戒的。白永秀教授认为,欧债危机从深层原因来看,是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效率与公平、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责任与权利之间矛盾激化的必然产物。钱津研究员认为欧洲债务危机不是市场化的信用危机,而是政府信用的危机。传统的陈旧的货币理论直接导致了经济相对脆弱的一些欧洲...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继勇  
2011年,华生、张维迎等学者以价格双轨制理论获第四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本届论坛中,学者们就当前经济发展与改革中的热点与重点问题进行了演讲。作为论坛的学术媒体支持单位,《当代财经》将部分学者的发言稿作为特稿刊发,与广大读者共享此次盛会的成果。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郑腊香  
政治因素对中欧经贸关系产生了消极影响。欧债危机下,出于对全球化发展的忧虑,为了维系与美国的紧密关系、主导未来的中欧投资关系,欧盟仍拒绝承认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尚未解除对华军售禁令、继续限制对华高科技出口,并将国际投资问题政治化。中国需要在非政治敏感领域同欧盟加强合作:在资源问题上加强与欧盟的沟通协调,鼓励中国中小企业到欧盟投资、同欧盟中小企业开展能源领域的科技创新合作,鼓励欧盟成员国企业积极参与中国城镇化进程、到中国投资兴业,运用世贸组织规则纠正欧方的对华不合理政策,并通过中欧经贸协定和中欧投资协定谈判维护中国利益,从而避免政治因素的干扰,实现中欧"双赢"。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丁德圣  
由于欧元区缺乏金融稳定和危机防范机制,债务危机已向核心国蔓延,欧元区的经济振兴面临比较大的困难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美联储和其他主要经济体的中央银行纷纷出台了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霍建国  
自希腊债务危机爆发以来,欧洲债务危机呈现蔓延迹象,美国债务违约风波进一步拉响了发达经济体债务风险的"警报"。欧美债务风险的频频预警,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林晓青  
随着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及人们对大学相关信息的渴求,近年来,各类大学排名越来越多。它的出现在引起关注的同时,也一直伴随着各种争议。合理、科学的大学排名应考虑从大学的产出指标来考量大学的办学质量和水平,数据不仅考虑当前值,更要结合历史的积累和变化趋势综合考虑,从而可以对大学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排名目的不在于结果本身,而是为了促进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林立  
随着金融自由化、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国际债务危机时有发生。进入21世纪,主权债务危机出现新的苗头,从发展中国家或转轨国家转移至发达国家或地区。对于当前比较关注的欧债危机,除了货币因素外,本文从生产力、制度和文化等因素进行分析,并对未来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严柱  王天龙  
当前欧债危机出现了由希腊等"外围国家"向意大利、西班牙等"核心国家"蔓延,从公共部门向银行业蔓延,从西欧国家向中东欧地区蔓延的趋势,可能给世界经济带来新的更大冲击。欧元区领导人亟待改变对欧债危机"重灾国"进行救助的危机应对思路,也应谨慎使用成员国"退出"和"债务重组"的做法。解决欧债危机的根本出路应该是加强欧元区的财政协调,克服欧元区制度缺陷,发行统一的欧元区债券(E-bonds)。繁荣稳定的欧洲不仅对世界经济发展有利,也对中国经济发展有利。在欧元区发行E-bonds的条件下,中国应该积极支持欧元区度过危机,并吸取欧元区的教训。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随着欧元区国家主权债务危机的升级和蔓延,中国的地方债问题再一次引起人们的关注。2011年10月14日英国《金融时报》发表了一篇名为《中国的地方债——下一个欧洲?》的文章,甚至把欧债危机与中国的地方债直接联系在一起。中国的地方债到底有多大的规模和风险?解决中国地方债的根本出路在哪里?欧债危机对解决中国的地方债问题有什么启示?本期名家论坛,我们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的张曙光先生、财政部科研所的刘尚希先生和中央财经大学的马海涛先生就相关问题展开笔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