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36)
2023(2633)
2022(2381)
2021(2182)
2020(1743)
2019(3748)
2018(3812)
2017(7696)
2016(3959)
2015(4351)
2014(4303)
2013(4442)
2012(4150)
2011(3934)
2010(4340)
2009(4528)
2008(3528)
2007(2848)
2006(2445)
2005(2297)
作者
(10732)
(8936)
(8764)
(8532)
(5605)
(4403)
(4066)
(3441)
(3228)
(3179)
(3103)
(3062)
(2945)
(2866)
(2860)
(2795)
(2781)
(2555)
(2515)
(2435)
(2310)
(2198)
(2077)
(2048)
(2032)
(2000)
(1869)
(1863)
(1794)
(1774)
学科
(15441)
经济(15433)
管理(10796)
(9890)
(8793)
企业(8793)
方法(7856)
数学(7287)
数学方法(7250)
(5498)
(4812)
贸易(4810)
(4745)
(4692)
金融(4691)
(4114)
财务(4103)
财务管理(4096)
企业财务(3958)
(3798)
银行(3795)
(3572)
(3438)
中国(3417)
(3200)
(3147)
国家(3068)
(2973)
博弈(2924)
博弈论(2924)
机构
大学(56079)
学院(56003)
(25884)
经济(25419)
管理(19968)
研究(19135)
中国(18070)
理学(16606)
理学院(16461)
管理学(16238)
管理学院(16141)
(13933)
(10939)
财经(10807)
(9887)
(9825)
(9490)
金融(9342)
科学(9323)
中心(9083)
经济学(8632)
研究所(8570)
(8384)
财经大学(8270)
银行(8138)
经济学院(7877)
(7655)
(7457)
人民(7128)
北京(7102)
基金
项目(33147)
科学(25632)
研究(24602)
基金(24343)
(20646)
国家(20503)
科学基金(17537)
社会(15864)
社会科(15190)
社会科学(15186)
基金项目(12233)
(12090)
教育(11780)
资助(11314)
自然(10984)
自然科(10703)
自然科学(10699)
自然科学基金(10547)
(10456)
编号(9938)
成果(8314)
(7915)
重点(7497)
(7195)
教育部(7146)
课题(7042)
大学(6777)
人文(6702)
(6591)
国家社会(6544)
期刊
(27344)
经济(27344)
研究(19395)
(14110)
金融(14110)
(11148)
中国(9952)
管理(7805)
学报(6997)
(6308)
科学(6216)
大学(5759)
财经(5702)
学学(5454)
国际(5266)
经济研究(5198)
(4845)
(4661)
教育(4495)
农业(4252)
技术(4096)
业经(3666)
世界(3472)
问题(3363)
理论(3318)
实践(2973)
(2973)
财会(2721)
统计(2633)
商业(2541)
共检索到893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廖泽芳  雷达  
在竞争激烈的国际货币领域,美元占据了先导优势和霸权地位。为了巩固自身的国际货币地位、谋取更多的利益,本世纪以来,欧元与美元竞相扩张,由此加深了两大国际货币中心和全球经济的虚拟化,导致了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利用美元霸权地位,美国将金融危机的风险转嫁给了欧洲,欧元区成为危机的最终接力手。欧债危机的事实证明,美元依然是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角,欧元只是配角,这为人民币等新兴市场货币国际化提供了机遇。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丁一凡  
欧元从诞生起就是国际战略平衡的产物,欧元区债务危机的爆发也似乎是一种国际战略博弈的产物。随着欧洲债务危机的深化,人们似乎忘记了美国才是这场国际金融与债务危机的起源地。然而,美国的危机似乎并未结束。为了解除危机,美欧激烈竞争,吸引新鲜资本。欧洲要走出货币危机,似乎需要更进一步的财政一体化。方向虽然定出,但要具体落实还需时日。中国应支持欧洲统一财政,渡过危机。让欧盟在世界舞台上扮演重要一极的角色对中国来说非常重要。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姜云飞  
根据最优货币区理论,不满足最优货币区条件的单一货币区在运行中会存在显著的成本。欧元区爆发的主权债务危机正是对这种成本的验证。最优货币区可从两个方面显著降低货币区成本,一是成员国经济对称以减少不对称冲击,二是具备灵活的调整机制以应对不对称冲击。本文拟使用欧元区运行的数据来评价其成员国的经济趋同性,运用VAR模型检验金融危机是否对欧元区造成不对称冲击,并对其调整机制进行分析。本文认为,最优货币区理论对当今的货币一体化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欧元区只要在改革推动和趋同内生的共同作用下朝着最优货币区靠近,其运行成本就会随之下降。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毅君  
欧债危机期间,欧洲央行频频为市场注资的举措表面上对股票市场产生一定的提振作用,但实际上两者的关系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本文基于欧债危机期间欧洲货币供应量和股票市场流通市值的月度数据,应用ADF单位根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及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金融计量方法对欧洲货币供应量与股票市场流通市值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行实证分析,从而得出了它们长短期的互动关系及因果关系。最后对实证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和经济意义分析,阐述不同关系出现的原因,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杨惠昶  
从1992年9月中旬以来,欧洲货币市场上发生了一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严重的货币危机。欧洲货币体系的成员国几乎无一幸免地被卷进了货币贬值的狂潮,英镑、里拉汇价狂泻不止,不得不宣布退出欧洲货币体系。面对这场危机,欧共体国家预感欧洲统一将遥遥无期。欧洲货币为什么会出现危机?要回答这个问题还得从欧洲货币体系本身谈起。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京阳  
1.国民收入的增长和福利的提高要建立在辛勤劳动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不能靠大规模的财政赤字和对外举债来实现。欧元区长期存在着结构性矛盾,即北欧和南欧的问题。北欧在制造,南欧在消费;北欧在出口,南欧在进口;北欧在储蓄,南欧在借贷;北欧经常账户盈余,南欧经常账户赤字;北欧的人在勤奋工作,南欧的人在享受生活。文化差异决定了竞争力差异,在固定汇率制下造成了欧元区内部经济严重失衡,这个结构问题既是历史文化问题,也是发展问题。2.统一的货币政策与独立的财政政策是行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埃瓦尔德·诺沃特尼  司马亚玺  
当前的债务危机不仅表明欧盟内部需要密切合作,而且在危机管理的重要方面呈现出重新国有化的趋势,因为很多政策行动是基于政府间的协定,而非欧盟法律主权债务危机的演进过程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主权债务危机显然是反复发生的现象。但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西欧再未发生过主权债务违约的事件。相反,主权债务违约成为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金洪飞  
本文提出一个简单的理论模型来解释新兴货币危机国在危机前存在大量短期外债的原因 ,认为政府对私人投资的担保导致了短期外债大量流入新兴市场国家。文章Probit模型对 90年代发生过货币危机的发展中国家在危机阶段的资本逆流与短期外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经验分析 ,找到了在危机阶段资本逆流与短期外债比例显著相关的证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谊浩  伦晓波  
文章以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理论为依据,结合中美欧货币政策三方博弈模型为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应对过程中大国有效参与国际货币政策合作寻求理论和政策上的支持。通过模型论证发现,要治理当前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中美欧三方之间货币政策不协调是无效的,美欧领导、中国追随(斯塔克尔伯格协调方式)会使得博弈方的损失提高,美欧合作、中国不参与时的博弈均衡结果是各方得到帕累托改善,中美欧三方合作时的博弈均衡结果则是各方损失进一步减少。因此,中美欧三方货币政策的通力协作是共赢的,有利于三方及世界经济整体的恢复。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郝宇彪  田春生  
后危机时代,为了推动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东亚货币合作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借鉴欧元主权债务危机及其产生的原因,东亚货币合作应进一步扩大共同基金规模,稳步推动地区金融与货币合作,并在区域内建立经济与金融状况监管体系与救助退出机制,有效防范各国金融与财政风险;加强政治对话与经济合作,在市场选择的基础上稳步推进区域货币合作发展;同时,推动国际信用评级体系改革,妥善应对信用危机。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王凡一  
债务危机的本质是一种货币现象,货币的本质是信用和利益分配的工具。在欧元区的政治框架下,二者具有难以克服的内在冲突,这是欧洲主权债务面临的根本性难题。欧债危机的传导路径可简单归结为:欧元国际化要求统一的货币政策,欧洲央行统一的货币政策导致欧元区各国财政政策与之不匹配,欧元区各国宏观调控政策失效引发一系列经济问题,政府救助措施不力最终引发欧债危机。由这一欧债危机的货币传导路径可以看出,欧债危机的本质是货币危机,是欧元危机,其根源是信用危机。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唐云锋  
债务危机表面上为一种债权债务关系的不可持续,但本质上是一种货币的信用危机。虽然欧债危机的成因已有不同视角的解释,但从货币本质角度,货币作为信用货币与主权货币之间及货币作为流通手段与利益分配工具的本质之间均存在无法克服的内在冲突,才是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根本原因。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谢世清  王赟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IMF)创建于1945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核心组织,其主要宗旨在于促进国际贸易,维护国际汇率稳定,改善国际收支平衡,提供技术援助等,以防范国际货币体系的潜在危机。因为IMF的专家更专注于债务危机的处理,其危机救助方式也被世人所知晓,所以IMF比任何一个国际性经济组织都更适合参与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赵志君  张文中  
本文根据新兴市场崛起和大国之间博弈的新特点,着重分析全球经济失衡的货币因素,揭示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及区域货币安排(如欧元)的弊端,为重构国际货币体系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本文认为,国际货币体系取决于各国政治、经济力量的对比。随着新兴市场国家的崛起,美元和欧元的地位将弱化,逐步形成多种储备货币竞争的局面。新的国际货币体系将是大国之间实行浮动汇率,给予小国选择固定汇率或浮动汇率的自由,并对实行固定汇率的国家附加约束条件。这既可以为货币政策独立性和实现国内物价稳定提供支持,也可以防止一国通过操纵汇率获得长期的比较优势。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韩永辉  邹建华  王雪  
本文回顾了最优货币区理论和货币一体化的前提标准,实证检验欧元区国家在欧元诞生前后是否满足《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一体化指标,证实欧元区在成立前存在不符合最优货币区理论标准的"先天性缺陷",也没有事后"内生"为最优货币区。欧债危机本质上是欧元区超前推行货币一体化的产物。欧元区各国发展不均衡、联盟资源利益分配不当、政治一体化进度滞后是其背离最优货币区"内生化"理论的原因。人民币区域化、国际化应汲取欧洲货币一体化与欧债危机的经验教训,审慎考虑货币联盟的模式,渐进有序地推进国际化进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