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993)
- 2023(19189)
- 2022(16660)
- 2021(15778)
- 2020(13379)
- 2019(31259)
- 2018(31010)
- 2017(59639)
- 2016(32295)
- 2015(36751)
- 2014(36795)
- 2013(36437)
- 2012(33564)
- 2011(30363)
- 2010(30583)
- 2009(28702)
- 2008(27687)
- 2007(24319)
- 2006(20647)
- 2005(18367)
- 学科
- 济(131555)
- 经济(131416)
- 管理(91496)
- 业(87844)
- 企(72866)
- 企业(72866)
- 方法(64100)
- 数学(56357)
- 数学方法(55502)
- 中国(34357)
- 农(34114)
- 财(33598)
- 学(29123)
- 业经(27645)
- 贸(25938)
- 贸易(25928)
- 易(25263)
- 地方(23722)
- 制(23572)
- 农业(22618)
- 理论(22092)
- 务(21931)
- 财务(21836)
- 财务管理(21790)
- 企业财务(20679)
- 和(20407)
- 银(20326)
- 银行(20268)
- 融(20123)
- 金融(20118)
- 机构
- 大学(466743)
- 学院(464244)
- 济(186866)
- 经济(182933)
- 管理(180913)
- 研究(157219)
- 理学(157179)
- 理学院(155403)
- 管理学(152312)
- 管理学院(151486)
- 中国(117820)
- 京(99393)
- 科学(99002)
- 财(83973)
- 所(80095)
- 农(77979)
- 研究所(73435)
- 中心(71297)
- 业大(70978)
- 财经(68128)
- 江(65900)
- 北京(62954)
- 经(62067)
- 农业(61635)
- 范(60946)
- 师范(60304)
- 经济学(56888)
- 院(56886)
- 州(53627)
- 经济学院(51452)
- 基金
- 项目(317489)
- 科学(248851)
- 基金(231197)
- 研究(227172)
- 家(202794)
- 国家(201202)
- 科学基金(172117)
- 社会(142278)
- 社会科(134867)
- 社会科学(134832)
- 省(122876)
- 基金项目(121561)
- 自然(114107)
- 自然科(111498)
- 自然科学(111464)
- 自然科学基金(109464)
- 教育(105637)
- 划(104125)
- 资助(97565)
- 编号(91650)
- 成果(74338)
- 重点(71264)
- 部(70344)
- 发(66612)
- 创(65168)
- 课题(63244)
- 科研(61408)
- 创新(60919)
- 教育部(60073)
- 大学(59471)
- 期刊
- 济(195843)
- 经济(195843)
- 研究(131525)
- 中国(84678)
- 学报(77424)
- 科学(69809)
- 农(69667)
- 管理(64396)
- 财(64258)
- 大学(58216)
- 学学(54785)
- 教育(49664)
- 农业(48419)
- 技术(41063)
- 融(38521)
- 金融(38521)
- 经济研究(32861)
- 财经(32794)
- 业经(31262)
- 经(28099)
- 业(26191)
- 问题(25436)
- 图书(24065)
- 统计(23202)
- 技术经济(22714)
- 版(22616)
- 贸(21622)
- 科技(21407)
- 理论(21084)
- 策(20845)
共检索到6664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庞晓波 王姗姗 陈守东
文章基于贸易渠道构建了包含244个国家的全球网络,利用复杂网络方法和具有潜伏期的SEIR模型对欧债危机传染性进行了模拟分析,并将随机网络与实际网络的传染性进行了对比。结果发现:全球网络具有无标度特征和小世界特征;全球网络的复杂性既表现出对危机的扩散性,又表现出吸收性,全球网络具备稳健性特征;危机传染力在低于扩散阈值时不会对他国构成负外部性,但危机越严重传染范围越广,高于崩溃阈值后传染范围达到最大;中国与美国在全球网络中节点度相同,但在传染模拟中中国先于美国被传染,且危机潜伏期越久此种特征越明显。
关键词:
欧债危机 传染 复杂网络 SEIR模型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爱民 林津普
基于复杂系统理论,运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剖析了复杂项目的结构特点,识别了复杂项目危机传播过程中的关键节点,为实践中针对性地制定复杂项目危机预防和应对策略提供了决策依据。
关键词:
复杂项目 复杂网络 危机管理 危机传染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克达 庞晓波 王姗姗
在"复杂网络构建-网络结构分析-金融危机传染模拟"的分析框架下,利用2004~2015年全球40个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股市数据估计各股票市场之间的非对称因果关系,构建全球股市网络,从网络结构变化的角度定量刻画两次危机对全球及中国股市的传染,同时利用带有潜伏期的传染病模型模拟金融危机的传染过程。研究发现,金融危机的冲击会使全球股市网络出现结构突变,次贷危机对全球股票市场的传染性远高于欧债危机,但对中国股市的传染弱于欧债危机;中国股市在两次危机期间均没有受到美国和希腊的直接传染,尽管国际影响力仍然较低,但是外部冲击的影响却逐渐增强;次贷危机在网络中的传染存在扩散阈值和崩溃阈值,而希腊作为单一传染源则不会导致全球股市网络的崩溃;潜伏期虽然能够为各国调整宏观经济政策提供时间,但是潜伏期越长,危机传染性就越强。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赵胜民 谢晓闻 方意
本文利用Diks和Panchenko(2006)改进的非线性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研究了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期间全球主要股市间的联动性,并基于此探讨了两次危机期间中国股市在全球股市风险传染网络中的角色定位问题。研究结果表明:(1)次贷危机期间,中国股市作为风险接收者,起着风险承担的作用。欧债危机期间,中国股市风险承担作用明显减弱,并存在一定程度的风险溢出。在两次危机的全球股市风险传染网络中,美国股市始终居于主导地位。(2)对比两次金融危机,次贷危机期间全球主要股市间风险传染程度更高。滚动窗口法进一步验证了本文结论的稳健性。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国成
试图从微观主体行为层面解释危机波动等非常态的复杂现象,是当代经济金融理论发展新动向。复杂性科学从个量角度揭示总体复杂性、考察微观动机影响系统整体变化的机理,为探讨宏观经济复杂现象的微观动因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分析视角和方法。遵此逻辑,本文主要探讨复杂经济问题的实质和形成,着重研究个体行为的异质性与主体之间的交互性,概括、分析和论述它们的主要特征、表现形式及互动关系,指出这些是根本上造就各类危机等经济金融复杂性的微观成因,并初步探寻复杂经济系统的可计算性及模拟实现途径。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蒋志平 田益祥 杜学锋
考虑金融市场收益率分布的尖峰厚尾、波动聚类和非对称性特征,引入了更符合市场真实情形的DCC-T-Copula和BB7-Copula两类多元条件相关模型,分别从一般相关性和极值相关性角度,对中国A股与欧洲、美国和香港金融市场间常规传染和极值传染效应的动态特征进行测定。结果显示:相比于次贷危机,欧美金融市场在欧债危机期间对中国A股的传染效应呈现出长期性和复杂性特征,并且这种传染效应在欧债危机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A股市场自次贷危机后加快了与香港市场融合的进度,欧美市场对A股的风险传染更多地是通过香港市场来传导。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林砚 陈志新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表明,金融机构间的风险传染能够引发系统性风险,造成较大的危害。本文从金融机构主体属性以及金融机构间复杂网络特性两个角度入手建立风险传染性评估模型。通过综合考察规模、复杂性、风险性和盈利性4个方面,得到主体属性综合评分指标;建立金融风险传染网络,计算金融网络节点出强度值、风险传染深度以及节点易受攻击程度,从而得到机构的复杂网络特征指标;采用信息熵赋权法得到风险能力评估模型各指标权重,计算出各机构风险传染性评分值并进行系统重要性排序。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我国金融网络呈现多层次结构,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风险传染性各不相同。第二,影响金融机构风险传染性的因素较为复杂,并非单一因素作用,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国金融网络中风险传染性较高的机构既可能是"大而不能倒",也可能是"太互联、太复杂而不能倒",不能将单个方面作为衡量风险传染性的唯一标准。第三,鉴于部分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以及部分保险业、证券业金融机构具有较强的风险传染性,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监管措施以降低负外部性的影响,有效防控系统性风险。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崔百胜 姜逸菲
本文构建SCI指数来度量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传染效应,利用Moran’s I考察金融传染的空间依赖性,运用空间面板模型研究金融传染渠道影响因素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SCI指数表明基本上所有的国家或地区两两之间都发生了较弱的金融传染效应。Moran’s I表明金融危机传染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关系。宏观基本面对金融危机传染有显著影响,宏观基本面的恶化会加深金融危机传染;金融危机传染在贸易上有空间依赖性;流动性风险对此次金融危机传染不显著。通货膨胀率、实际有效汇率、国际储备对数、贸易进出口的直接效应均显著为负,但间接效应却有正有负,这表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不仅只有欧元区受到传染,全球其他经济体也在不同程度上...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晔
文章首先分析了美国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的联系与本质区别,发现次贷危机对欧美经济和汇率仅有短暂影响;其次通过对美国和欧元区国家的股票指数的相关系数分析,欧美国家相关系数在欧债危机发生前已经回归到非危机阶段;第三用因果关系检验得出美国对欧债危机的金融传染影响较小。最后得到欧债危机金融传染是不受次贷危机影响的一个相对独立的事件的结论。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小勇 王维红
本文研究由美国次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的传染性,首先应用分位点回归模型变点检测方法检测出中国股票市场被传染的具体时刻,并以此时刻将危机划分为危机前、后期。最后采用格兰杰因果关系及脉冲效应函数证明传染的存在性以及传染的强度和持续时间。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杨飞
本文运用DCC-MVGARCH模型检验了六个发达市场和五个新兴市场从2006年至2013年的股票日收益率数据。实证结果表明,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期间都有传染效应存在,但前者对新兴市场的影响要大于后者;下调希腊主权信用评级事件对新兴市场产生了较大的冲击,原因在于其增加了市场对欧元区政府债违约的担忧;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小国的债务问题也可能摧毁市场信心;目前,欧元区的债务问题还没有得到实质上的改善且有进一步恶化甚至引发区域性货币危机的可能,需密切关注欧元区国家尤其是其核心国家债务状况的变化。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贾涛 靳玉英
货币危机的传染性是第三代货币危机理论的核心思想之一。亚洲金融危机后,有关传染性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不断丰富。本文试图就该问题已有的理论、实证研究工作进行梳理和评述。
关键词:
货币危机 传染性 相关性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陈庭强 何建敏
应用行为金融和复杂网络思想,以投资者情绪和市场流动性对信用风险传染的影响机制为切入点,构建信用风险传染模型。借助随机占优理论,通过理论推导和实验仿真,系统分析了信用风险传染行为的影响和演化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投资者情绪和流动性交互作用对信用风险传染存在显著影响;社会网络结构对信用风险传染的概率和影响范围存在显著影响。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吴念鲁 徐丽丽 苗海宾
2013年6月份的"钱荒"事件充分暴露了流动性风险在同业之间的传染之快、后果之严重。本文基于复杂网络理论分析视角,构建了基于机构的网络模拟模型(ABNS),研究不同冲击下我国银行同业之间流动性风险的传染机制和后果,研究发现:第一,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兴业银行和农业银行节点度最高,属于中心节点。第二,中心节点违约的后果尤为严重。第三,市场流动性收紧到阈值时违约机构大规模爆发。第四,组合冲击加深了传染后果,同时为2013年6月"钱荒"事件的发生提供了一些解释。第五,提出关注同业业务规模及其分布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同业业务 流动性风险传染 ABNS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吴念鲁 徐丽丽 苗海宾
2013年6月份的"钱荒"事件充分暴露了流动性风险在同业之间的传染之快、后果之严重。本文基于复杂网络理论分析视角,构建了基于机构的网络模拟模型(ABNS),研究不同冲击下我国银行同业之间流动性风险的传染机制和后果,研究发现:第一,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兴业银行和农业银行节点度最高,属于中心节点。第二,中心节点违约的后果尤为严重。第三,市场流动性收紧到阈值时违约机构大规模爆发。第四,组合冲击加深了传染后果,同时为2013年6月"钱荒"事件的发生提供了一些解释。第五,提出关注同业业务规模及其分布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同业业务 流动性风险传染 ABNS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