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73)
- 2023(12587)
- 2022(10452)
- 2021(9862)
- 2020(8258)
- 2019(18674)
- 2018(18531)
- 2017(34246)
- 2016(18883)
- 2015(21155)
- 2014(20812)
- 2013(20390)
- 2012(18936)
- 2011(17428)
- 2010(17658)
- 2009(16693)
- 2008(15904)
- 2007(13683)
- 2006(12248)
- 2005(11431)
- 学科
- 济(72635)
- 经济(72530)
- 管理(48805)
- 业(43995)
- 企(34966)
- 企业(34966)
- 方法(30738)
- 数学(27364)
- 数学方法(27153)
- 中国(24305)
- 财(20817)
- 农(19937)
- 制(19263)
- 贸(19071)
- 贸易(19061)
- 易(18717)
- 融(16057)
- 金融(16050)
- 银(15759)
- 银行(15711)
- 学(15214)
- 行(15133)
- 业经(15067)
- 体(14202)
- 农业(12515)
- 地方(11491)
- 理论(11293)
- 务(10997)
- 财务(10966)
- 财务管理(10939)
- 机构
- 大学(265083)
- 学院(260283)
- 济(115775)
- 经济(113698)
- 研究(101772)
- 管理(92834)
- 中国(81514)
- 理学(78458)
- 理学院(77547)
- 管理学(76377)
- 管理学院(75906)
- 科学(59081)
- 京(57467)
- 财(55884)
- 所(52778)
- 农(50500)
- 研究所(47880)
- 中心(45571)
- 财经(42989)
- 农业(39905)
- 业大(39654)
- 经(39475)
- 江(39013)
- 北京(37269)
- 经济学(37214)
- 院(36089)
- 经济学院(33563)
- 范(33528)
- 师范(33056)
- 财经大学(32193)
- 基金
- 项目(170514)
- 科学(132892)
- 基金(125346)
- 研究(121377)
- 家(112840)
- 国家(111935)
- 科学基金(92979)
- 社会(79186)
- 社会科(75164)
- 社会科学(75149)
- 基金项目(64720)
- 省(62571)
- 自然(59119)
- 自然科(57806)
- 自然科学(57780)
- 自然科学基金(56815)
- 教育(56296)
- 划(55155)
- 资助(52220)
- 编号(46230)
- 重点(39351)
- 部(39316)
- 成果(39269)
- 发(36206)
- 创(35258)
- 国家社会(34545)
- 课题(33778)
- 教育部(33562)
- 创新(33238)
- 中国(33216)
- 期刊
- 济(125799)
- 经济(125799)
- 研究(86482)
- 中国(59276)
- 学报(47743)
- 农(45324)
- 财(42622)
- 科学(41000)
- 大学(35802)
- 管理(34939)
- 融(34686)
- 金融(34686)
- 学学(33557)
- 教育(31068)
- 农业(29913)
- 经济研究(22578)
- 财经(22282)
- 技术(19693)
- 经(19301)
- 国际(19026)
- 贸(18846)
- 业经(17728)
- 问题(17111)
- 业(17038)
- 世界(15640)
- 版(13219)
- 业大(11958)
- 理论(11634)
- 统计(11336)
- 技术经济(11234)
共检索到4160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京阳
近期,欧债危机愈演愈烈,已显现出向欧元区核心国家蔓延的态势。本文重点分析了欧债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从短期和长期两个角度提出了中国面对欧债危机的应对之策。同时,作者分析了欧债危机对今后区域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启示,并探讨了中国如何参与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
关键词:
欧债危机 中国 国际货币体系 改革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汉儒
基于国际经济学和新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框架,研究发现欧债危机的爆发根源在于欧美国家"民主超载"的政治体制。欧洲"民主超载"的必然结果是经济运行效率低下和巨额财政赤字。美国的"民主超载"孕育了当前"美元为主,欧元为辅"的非均衡的国际货币体系,并通过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两种传导机制,放大了欧洲经济的结构性问题,最终造成了欧债危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京阳
1.国民收入的增长和福利的提高要建立在辛勤劳动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不能靠大规模的财政赤字和对外举债来实现。欧元区长期存在着结构性矛盾,即北欧和南欧的问题。北欧在制造,南欧在消费;北欧在出口,南欧在进口;北欧在储蓄,南欧在借贷;北欧经常账户盈余,南欧经常账户赤字;北欧的人在勤奋工作,南欧的人在享受生活。文化差异决定了竞争力差异,在固定汇率制下造成了欧元区内部经济严重失衡,这个结构问题既是历史文化问题,也是发展问题。2.统一的货币政策与独立的财政政策是行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田贵平
本轮发端于美国的金融危机之所以连累世界各国,与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运行框架下世界各国不得不以美元为储备的被动局面有关。改革国际货币体系,虽势在必行,然而在当前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经济格局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持有巨额美元外汇的中国,更需小心谨慎,对内要加强风险管理,完善金融体系建设;对外加强国际合作,规避国际金融风险;同时要吸取发达国家金融危机的教训,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国际货币体系 金融风险 管理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徐忠 孙青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客观上要求国际金融体系存在国际的最后贷款者。东亚金融危机暴露出目前国际金融体系存在严重问题和缺陷。IMF还难以承担国际最后贷款人的作用,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是与国际货币体系的问题紧密相联的。东亚金融危机使各国感到有必要对国际货币体系进行改革。本文剖析了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各种方案,分析得出“7+1+1”方案是中国参与国际经济协调的最佳选择,并阐述了中国金融自由化应坚持的原则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赵志君 张文中
本文根据新兴市场崛起和大国之间博弈的新特点,着重分析全球经济失衡的货币因素,揭示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及区域货币安排(如欧元)的弊端,为重构国际货币体系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本文认为,国际货币体系取决于各国政治、经济力量的对比。随着新兴市场国家的崛起,美元和欧元的地位将弱化,逐步形成多种储备货币竞争的局面。新的国际货币体系将是大国之间实行浮动汇率,给予小国选择固定汇率或浮动汇率的自由,并对实行固定汇率的国家附加约束条件。这既可以为货币政策独立性和实现国内物价稳定提供支持,也可以防止一国通过操纵汇率获得长期的比较优势。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黄泽民
该文试图从国际货币体系运行机制的角度寻找此次金融危机传导的根源,在介绍了国际货币体系演变和运行特点的基础上,指出美元事实本位的货币体系存在着美元泛滥、通胀和经济波动的国际传导和金融市场风险传导等诸多问题,并从改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内部决策机制、构建国际金融监管框架等方面对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提出设想和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曲凤杰
当前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的内在缺陷目前,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特点:一是美元拥有霸权地位。在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官方持有的外汇储备中,美元约占64%,占全球外汇交易和贸易结算中的份额近70%,在国际债券的发行中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巴曙松 杨现领
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表明,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存在难以克服的内在缺陷和系统性风险。长期来看,从国际储备的选择、国际收支平衡及国际资本流动和管理三个角度重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已是大势所趋。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以中国为首的东亚新兴市场经济体被看作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那么在未来的国际货币体系安排中,它们能否以及如何分享"驾驶员"的位子,就成为广泛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国际货币体系 新兴市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若谷
对自由市场的盲从是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源过去的三年令全世界的经济专家、学者、银行家乃至普通百姓都感到迷惑不解。2008年3月,贝尔斯登投资银行破产,半年之后的9月,"两房"和AIG相继被政府接管,几乎是在同一时间,雷曼兄弟投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周群华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当前全球性金融危机,对以美元为中心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同时本次金融危机也为国际货币体系的重构提供了重要契机,从短期看,虽然国际货币体系很难发生重大调整,美元仍将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但从中长期看,美元作为中心货币的地位将被逐渐削弱,欧元与亚洲货币的地位将会逐渐上升。
关键词:
次贷危机 国际货币体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葛华勇
不能寄希望在短期内对现行国际货币与金融体系进行根本性的改革,改革方向比较现实的可能是进行局部改良。总体目标应该是:推动持续改革,实现各国在国际货币和金融事务中权利与义务的均衡;坚持广泛参与,实现各国在国际经济和金融规则制定中权利的平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小川
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与蔓延使我们再次面对一个古老而悬而未决的问题,那就是什么样的国际储备货币才能保持全球金融稳定、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历史上的银本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黄梅波 熊爱宗
当今的国际货币体系仍然属于美元本位制。一方面,美元通过经常项目失衡向世界输出大量美元,这造成了国际货币体系外围国家的流动性过剩。另一方面,美元通过外围国家对美国金融资产的购买回流到美国,美元扩张的最终结果又会造成美国国内的流动性过剩。这造成了危机不断在外围国家与中心国家发生。如果当前国际货币体系下国际储备资产的流动不发生根本改变,未来金融危机爆发的风险依然存在。
关键词:
国际货币体系 流动性过剩 金融危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