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80)
- 2023(10022)
- 2022(8678)
- 2021(7693)
- 2020(6750)
- 2019(15493)
- 2018(15173)
- 2017(30178)
- 2016(16276)
- 2015(18299)
- 2014(18646)
- 2013(18957)
- 2012(18283)
- 2011(16676)
- 2010(17327)
- 2009(16688)
- 2008(15800)
- 2007(14313)
- 2006(12594)
- 2005(11663)
- 学科
- 济(91305)
- 经济(91232)
- 管理(44973)
- 业(43647)
- 方法(36115)
- 企(34195)
- 企业(34195)
- 数学(32230)
- 数学方法(31984)
- 地方(20617)
- 财(20116)
- 农(19716)
- 中国(19150)
- 学(18285)
- 业经(15688)
- 制(14134)
- 地方经济(13691)
- 农业(13607)
- 贸(13501)
- 贸易(13497)
- 融(13081)
- 金融(13078)
- 易(13039)
- 务(12528)
- 财务(12508)
- 财务管理(12478)
- 银(12266)
- 银行(12239)
- 企业财务(11918)
- 环境(11876)
- 机构
- 大学(250001)
- 学院(248694)
- 济(115307)
- 经济(112992)
- 研究(90908)
- 管理(90870)
- 理学(77507)
- 理学院(76607)
- 管理学(75334)
- 管理学院(74868)
- 中国(69162)
- 科学(54493)
- 京(52342)
- 财(52059)
- 所(48135)
- 农(44459)
- 研究所(43494)
- 财经(41221)
- 中心(40478)
- 江(37634)
- 经(37350)
- 经济学(37322)
- 业大(36676)
- 农业(35064)
- 经济学院(33500)
- 北京(33288)
- 院(31540)
- 范(31301)
- 师范(30986)
- 财经大学(30486)
- 基金
- 项目(157612)
- 科学(123285)
- 基金(115372)
- 研究(112175)
- 家(101238)
- 国家(100476)
- 科学基金(84654)
- 社会(72932)
- 社会科(69242)
- 社会科学(69219)
- 省(60483)
- 基金项目(60463)
- 自然(54019)
- 自然科(52713)
- 自然科学(52694)
- 自然科学基金(51793)
- 划(51030)
- 教育(50877)
- 资助(48436)
- 编号(43789)
- 成果(36423)
- 重点(36027)
- 部(35726)
- 发(35188)
- 创(31647)
- 国家社会(30840)
- 课题(30584)
- 教育部(30424)
- 科研(30384)
- 性(30306)
共检索到3789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苇航 武沛
欧债危机持续升温,导致多数欧元区国家及其经济整体下行,全球经济增长也受到威胁。然而,曾经被视为"欧洲病人"的德国却在过去两年中逆势复苏,成为欧元区的领跑者,经济增速一度达到17年来最高值,失业人数也降至1991年来最低。不过,近期数据显示,2011年第四季度,德国经济环比收缩0.2%。2012年2月14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将德国2012年经济增速预期下调至0.4%。随着欧债危机持续发酵,德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将受到影响,并与欧债危机形成相互反馈的效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邓晓兰 黄显林 张旭涛
各国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纷纷出台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复苏,这种导致政府债台高筑的财政政策影响着财政的可持续性,也影响着经济稳定增长。以中国数据进行的实证检验表明:长期低水平的基本赤字对经济增长产生较强的促进作用,且其经济增长效应与公共债务水平息息相关,二者呈倒U型关系,并存在一个最优组合关系。因此,在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应该维持合理的赤字水平与国债规模,以保证财政的可持续性,有效发挥财政政策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作用。
关键词:
公共债务 财政可持续性 经济增长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骆桢 张衔
经济增长是经济学的持久性研究主题。但是,在当代经济增长文献中,对影响经济增长的劳资关系却关注不多。这削弱了增长理论对现实的解释力。本文基于劳资关系对生产和分配的影响,在一个由马克思扩大再生产图式发展而来的动态非均衡的一般增长模型中,遵循马克思经济学传统,将劳资关系纳入模型,分析了不同类型劳资关系下资本积累的内在矛盾运动,并说明了不同类型的劳资关系对经济增长可持续性产生的不同影响。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当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后,应当构建合作高效的劳资关系协调机制,以保证技术进步带来的经济增长的持续性。
关键词:
劳资关系 资本积累 经济增长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应华
欧债危机后,现代信用制度下政府债务可持续性问题备受关注,尤其是对美债前景的担忧。本文通过构建一个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的政府债务可持续性分析框架发现,当一国经济增长率跟通货膨胀率与债务利息率之和的差持续小于零时,该国政府债务不可持续。爆发债务危机的欧洲五国自2001年起该指标一直小于零,且在2008年以后恶化,从而验证了该分析框架的结论。美国自1973年来该指标几乎都小于零,表明美国政府债务不可持续,不过近3年的数据使指标转负为正,为美国政府债务可持续性带来希望。
关键词:
信用货币制度 通货膨胀 政府债务风险
[期刊] 改革
[作者]
杨目 赵先信 钟凯峰
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效率和可持续性杨目赵先信钟凯峰●中国正在实现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转变。1995年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经济增长方式要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增长的转变”,首次提出要实现可持续增长。●建国以来,盲目追求高速度而导致的经...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鹤 易纲 宋国青 郑京平 樊纲 严瑞珍 王小鲁 贺力平 张平
中国经济已经持续20年高速增长,未来中国经济能否继续高速增长?1996年下半年东南亚金融风波之后,国际经济发生了新的变化,这种变化将对中国经济未来的增长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方面问题引起了国内外的普遍关注。为了深入探讨中国经济未来的增长问题,北京国民经济...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小鲁
本文旨在评价改革 2 0年来经济增长的整体状况 ,从生产要素、制度变革、结构变动、外部环境等方面分析高速增长的原因 ,判断这些因素的剩余潜力 ,研究制约经济增长的内外部因素 ,从而对中国在今后 2 0年中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可能性作出判断。本文认为 ,资本形成加速对过去的高速增长作出了很大贡献 ,但更重要的贡献来自制度变革引起的资源重新配置。目前中国经济正面临增长方式转换的挑战 ,今后 2 0年经济可能保持平均 6 4%的中高速度增长 ,但这取决于若干深层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改革 发展 中国经济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蔡昉
中国的快速人口转变形成了"未富先老"特征,因而在应对老龄化问题时,面临第一次人口红利过早消失、第二次人口红利开发困难和养老资源不足等挑战。本文旨在揭示,中国面临的挑战不仅是人口问题,更是保持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问题。只有正视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规律,才可能找到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正确途径。本文归纳相关国际经验和教训,提出提高劳动者素质以开发第二次人口红利,通过制度调整提高养老能力和未来储蓄率的可持续性,建立完善的养老保险制度等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婧 邢向阳 郝索
针对一些学者们研究的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TFP增长出现严重下滑从而对我国经济增长持续性持怀疑态度,与近几年来我国经济高速持续增长的矛盾,文章延续李宾,曾志雄(2009)的资本存量测算方法,运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对我国1978~2007年期间TFP增长进行了再测算及分解。对TFP进行精确测算是研究我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键,从TFP低速增长角度对我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怀疑关键在于资本存量和TFP测算方法上的差异。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蔡昉 王美艳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沈坤荣 赵倩
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地方政府财政收支缺口扩大,促使土地作为生产要素的功能异化为土地财政这一新事物,并由此衍生金融功能,给地方政府带来正规税收之外的支出灵活性,间接推进工业化进程和以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体系构建以及城市间的互联互通为重点的城镇化进程。但是,地方政府非理性博弈以及财政支出对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弱化了土地财政等制度安排的正面功能,导致资产泡沫堆积、交易成本增加、地方债务扩大。如果听之任之,很可能触发"明斯基时刻",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为了弱化土地财政的负面影响,强化其正面效应,需要规范完善地方政府的收支制度安排与支出行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沈沁 谢丹阳
本文尝试在内生增长理论的框架内探讨全球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尽管全球经济依然低迷且有诸多短期问题亟待解决,但是我们应当意识到,以知识积累和人力资本积累为代表的内生经济动力能够推动经济不断向前。对中国而言,通过实施一系列精心设计的用以提升人力资本和激励创新的政策和规则,持续增长以及向世界知识中心的转变均可实现。在这一过程中,吸引国际性人才至关重要。
关键词:
增长的可持续性 知识 创新 人力资本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丁建勋 巩爱凌
为了探讨我国经济是否具有持续的动态改进的力量,本文研究了我国经济增长中的技术层问题。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已经实现了资本积累与技术进步的动态融合,具有较高资本体现的技术进步率,这种技术进步率较难通过传统的全要素生产率(TFP)方法核算出来。在此基础上,本文得出结论:低TFP增长率、高投入式增长未必就完全属于粗放式增长,也不一定是低效、不可持续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文彬 李国平
以中国2000—2012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考察了经济增长及其可持续性的关系。首先采用因子分析法求得经济增长及其可持续性指标并分析二者的特征。其次采用Tapio脱钩指数和追赶脱钩指数模型分析二者之间的动态演化轨迹,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增长的持续性随经济增长不断提高,大部分省份的可持续性增长幅度大于经济增长幅度,经济增长方式正在向集约型转变,并且追赶省份与模仿省份的经济增长差距不断扩大,但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差距在逐步缩小。最后提出促进经济增长及其可持续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可持续性 因子分析法 脱钩指数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吴琦 肖皓 赖明勇
文章基于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HINAGEM)并考虑了农民工市民化的"职业依赖"特征,在多元劳动力转移矩阵中引入了农民工和城市非熟练劳动力的流动机制,设置了分阶段农民工市民化模拟场景,运用实际与拟合数据评估其动态经济效应。结果表明:城市非熟练劳动力和农民工"替代效应"引致的劳动力市场供给结构的变化,直接改善了劳动力供给的质量,并通过不同技能劳动力相对工资的变动促进了城市非熟练劳动力向熟练劳动力的升级,实现了整个就业市场的结构优化;在供给方面,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带动了不同行业的资本存量积累,从而推动了产业结构向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转型;在需求方面,国民收入的改善促进了长期消费增长,而劳动力要素成本的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