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19)
- 2023(12230)
- 2022(10060)
- 2021(9403)
- 2020(7868)
- 2019(17893)
- 2018(17516)
- 2017(34208)
- 2016(18087)
- 2015(20296)
- 2014(19882)
- 2013(20041)
- 2012(18713)
- 2011(16819)
- 2010(17415)
- 2009(16749)
- 2008(16395)
- 2007(14586)
- 2006(13143)
- 2005(12403)
- 学科
- 济(86711)
- 经济(86616)
- 业(84955)
- 企(77788)
- 企业(77788)
- 管理(70122)
- 方法(36313)
- 财(30566)
- 业经(28628)
- 数学(28275)
- 数学方法(28074)
- 农(27733)
- 中国(24299)
- 务(21111)
- 财务(21091)
- 财务管理(21065)
- 贸(20478)
- 贸易(20467)
- 易(20116)
- 企业财务(19962)
- 策(19509)
- 农业(19441)
- 制(18937)
- 技术(18052)
- 划(15792)
- 和(15026)
- 体(14032)
- 出(13659)
- 银(13654)
- 银行(13654)
- 机构
- 学院(266808)
- 大学(261633)
- 济(129385)
- 经济(127396)
- 管理(109455)
- 理学(92963)
- 理学院(92161)
- 管理学(91365)
- 管理学院(90832)
- 研究(90036)
- 中国(75579)
- 财(62125)
- 京(54552)
- 财经(48229)
- 科学(46207)
- 经(44035)
- 所(43971)
- 江(40305)
- 经济学(40155)
- 中心(39961)
- 研究所(38939)
- 农(37908)
- 经济学院(36262)
- 财经大学(35629)
- 北京(35127)
- 院(32115)
- 商学(31955)
- 商学院(31670)
- 业大(31531)
- 州(31288)
- 基金
- 项目(163667)
- 科学(132960)
- 研究(126201)
- 基金(123220)
- 家(104262)
- 国家(103333)
- 科学基金(91256)
- 社会(85391)
- 社会科(81333)
- 社会科学(81315)
- 基金项目(63273)
- 省(61058)
- 教育(56463)
- 自然(55265)
- 自然科(54021)
- 自然科学(54009)
- 自然科学基金(53188)
- 资助(51372)
- 划(50440)
- 编号(49584)
- 成果(40223)
- 部(38793)
- 创(36979)
- 国家社会(36414)
- 业(36263)
- 重点(36149)
- 发(36147)
- 教育部(34436)
- 课题(33969)
- 人文(33800)
- 期刊
- 济(148348)
- 经济(148348)
- 研究(87612)
- 中国(52414)
- 财(51287)
- 管理(47366)
- 农(36234)
- 科学(32829)
- 融(31877)
- 金融(31877)
- 学报(28828)
- 财经(25234)
- 农业(25099)
- 经济研究(24932)
- 技术(24444)
- 大学(24261)
- 业经(24088)
- 学学(22910)
- 教育(22131)
- 经(21901)
- 贸(19975)
- 问题(19312)
- 国际(18152)
- 世界(17435)
- 技术经济(16512)
- 业(16039)
- 现代(14135)
- 经济管理(12743)
- 财会(12734)
- 商业(12488)
共检索到4207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魏澄荣
欧债危机为中国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了良好机遇,但中国企业在欧盟的投资也面临企业跨文化冲突、缺乏国际经营管理经验等挑战。因此,政府部门要助力企业"走出去",提升其国际化经营的能力;并在实施"本土化战略"的同时,高度重视投资风险防控。
关键词:
欧债危机 “走出去” 策略 中国企业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强
进入21世纪,国际项目总承包中HSE管理体系(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的理念与操作模式已逐渐得到国际项目投资方的普遍认可。HSE的主要目的是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程燕
利比亚危机给中国"走出去"的企业如何应对政治风险具有案例式的启示作用。文章认为,应加强我国国外投资企业的政治风险评估和政治风险预警,通过制定亏损准备金制度、与东道国签订双边投资保证协定和建立完善问责机制等措施规避政治风险,同时妥善处理好政治风险善后问题,化被动为主动。
关键词:
国外投资 政治风险 利比亚危机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洁
欧债危机给转型期的江苏企业带来了良好机遇。江苏企业"走出去"亟需通过战略调整注入新的动力。省内企业要改变以往以低端要素加入全球价值链生产环节的状况,实现发展方式转型;利用全球的分工体系和产业链,获得更高效、更有价值的资源整合;以链条式结构向海外进军;在区域结构要形成"三角骨"构架。
关键词:
欧债危机 机遇 创新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何望
一、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效果虽然中国政府较早就提出"走出去"战略,但由于中国特殊的政治经济体制和国际竞争格局的限制,一直没有形成规模化的"走出去",大部分"走出去"企业局限在大型央企,同时在区域格局上,也主要集中分布在发展中国家。根据国资委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年底,共有108户央企投资涉及境外单位5901户,央企境外资产超过4万亿元。但近年来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境况并不尽如人意,央企海外投资频现巨亏。如2009年9月,中国中铁在波兰高速公路项目亏损4.47亿美元;2011年6月,中国铁建投资沙特轻轨项目亏损41.48亿元等。这些都是中国企业"走出去"失败的典型案例。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许立帆
一、中国企业迎来"走出去"新的战略机遇期相对于中国对外开放三十多年的历史,中国企业"走出去"发展时间较短,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发展速度非常迅猛。2013年,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已达到901.7亿美元,继2012年继续成为世界对外投资三大国之一。不仅如此,中国企业正迎来"走出去"新的战略机遇期,抓住机遇,加快"走出去"步伐,是中国建设"强国"的必由之路。但如何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玮
投资发展路径理论认为,一国海外投资的发展水平与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鉴于中国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较大,从投资发展路径理论考察,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有其客观必然性。现从考察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基础出发,重点对中国企业“走出去”,服务于国外市场的可能方式进行了比较研究。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卢进勇
实施“走出去”战略是中国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实施“走出去”战略与入世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世进一步强化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必要性,同时,入世也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和条件。
关键词:
入世 中国企业 “走出去”战略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宋亚非
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即发展跨国直接投资战略是适应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战略举措,有利于合理配置资源,优化产业结构,突破贸易保护壁垒,提高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本文阐述了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现状,从投资主体,经营方式,投资的部门、区位及技术方面系统地提出了战略设想。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中国企业 海外投资
[期刊] 改革
[作者]
潘镇
基于知识外溢的理论视角,以2004~2012年对美国的直接投资项目为样本,考察进行逆向投资的中国跨国企业的选址行为,重点检验集聚效应对选址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母国企业集聚效应和当地产业集聚效应都是影响中国企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母国企业集聚效应的吸引力高于产业集聚效应的吸引力。在兼并投资模式下,母国企业集聚效应弱化,而当地产业集聚效应增强;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国有企业对母国企业集聚效应的响应程度较低。研究结论揭示了集聚效应对中国企业区位决策影响的一般性、非对称性和异质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黄良波
随着经济全球化、金融自由化的不断发展和中国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升,特别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的实施,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参与国际分工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提高,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中国企业走出去既有成功的范本,也有失败的案例;既取得了经验,也有一些教训。当前,随着国际政治中民粹主义的回潮和国际贸易中保护主义的抬头,特别是美国特朗普的贸易保护主义为主基调的"美国优
关键词:
走出去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姜秀珍 张献华
"走出去"并购战略是我国新阶段对外开放中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路径之一,这一现象正方兴未艾。但对并购中的高度复杂性与不确定性而给企业带来的风险问题却缺乏系统的认识与关注。本文从这一角度出发,从理论上分析了"走出去"并购的"风险链",指出了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中的现实风险,并提出了相关可操作性建议。
关键词:
“走出去”并购战略 风险链 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兆源 熊爱宗
ESG投资脱胎于联合国推动的负责任投资原则。环境保护(E)、社会责任(S)和公司治理(G)构成了负责任投资理念的三大价值支柱。ESG投资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资本市场和社会观念自下而上的需求驱动,欧盟是该理念的重要支持者和推动者。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ESG因素进一步受到重视,欧盟通过自上而下的政策驱动方式颁布了一系列ESG新规,试图引领ESG投资规则从参差不齐转向统一可靠,以便更有效地动员资本进入可持续发展领域,
关键词:
ESG 信息披露 企业“走出去”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吴频
国际产能合作应该是2014年上半年还没有做的题目,直到2014年底中央领导提出这个方式,我认为它现在是中国企业未来走出去升级版的重要形式。在这里跟大寮介绍一下我自己的研究和思考。一、中国企业大规模"走出去"已经成为长期发展趋势为什么说大规模走出去已经成为长期发展趋势?大家都知道,我国开放型经济的发展这几年发展非常快,无论是对外贸易还是吸收外资还是对外投资,都已经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磊 于明言 冼国明
在中国劳动力成本日益上升和中国对外投资快速增长的背景下,文章研究了中国最低工资上升对企业"走出去"的影响。理论模型发现本国相对外国最低工资的上升,将导致本国与外国资本利润差减小,进而引起资本从本国流出。计量分析的结果表明最低工资越高的城市,位于其中的企业将越早并且越多地对外直接投资。城市最低工资水平每增加1%,会导致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次数增加1.943%。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具有较低工资水平的企业更易受最低工资标准的影响而对外直接投资。并且最低工资的影响对研究开发型OFDI和垂直生产型OFDI的影响更大,对于资源寻求、水平生产和出口平台型OFDI的影响较小。最后,最低工资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产生变化。在2004年《最低工资规定》实施之后的几年,最低工资对企业OFDI产生了最大的影响,之后逐步降低。文章对我国应对劳动力成本上升及制定企业"走出去"政策具有较重要参考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