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05)
2023(8864)
2022(7667)
2021(7125)
2020(5861)
2019(13277)
2018(13171)
2017(25957)
2016(13593)
2015(15295)
2014(14977)
2013(14653)
2012(13546)
2011(12238)
2010(13024)
2009(12428)
2008(11786)
2007(10421)
2006(9510)
2005(8827)
作者
(36700)
(30366)
(30321)
(28896)
(19577)
(14480)
(13926)
(11509)
(11367)
(11210)
(10196)
(10033)
(9631)
(9572)
(9474)
(9416)
(9079)
(8982)
(8933)
(8743)
(7594)
(7389)
(7305)
(6944)
(6779)
(6735)
(6717)
(6642)
(6195)
(5940)
学科
(48186)
经济(48128)
管理(39651)
(39431)
(29387)
企业(29387)
(21855)
贸易(21843)
(21246)
方法(17476)
(16695)
(15982)
中国(15546)
数学(14314)
数学方法(14011)
(13006)
业经(11611)
地方(10948)
(10797)
银行(10794)
(10723)
(10323)
(10307)
金融(10305)
农业(10099)
(9469)
财务(9434)
财务管理(9411)
企业财务(8741)
理论(8592)
机构
学院(187542)
大学(182912)
(81835)
经济(79904)
管理(70121)
研究(64997)
理学(58184)
理学院(57645)
管理学(56737)
管理学院(56385)
中国(53229)
(41147)
(38222)
科学(34916)
(32893)
财经(30495)
中心(30465)
(30155)
研究所(28636)
(27390)
(25848)
北京(24828)
(24668)
师范(24522)
(24379)
经济学(24077)
(23588)
财经大学(22072)
业大(21985)
经济学院(21593)
基金
项目(112840)
研究(90260)
科学(88499)
基金(79590)
(67018)
国家(66432)
科学基金(56787)
社会(56347)
社会科(53411)
社会科学(53400)
(44135)
教育(41118)
基金项目(40317)
编号(39940)
(36599)
成果(34492)
自然(33735)
资助(33436)
自然科(32911)
自然科学(32905)
自然科学基金(32288)
课题(27346)
(25660)
重点(25427)
(25165)
项目编号(24812)
(24316)
(23634)
(23468)
国家社会(22482)
期刊
(99247)
经济(99247)
研究(63185)
中国(39281)
(31357)
管理(27035)
(25969)
金融(25969)
(24920)
教育(22750)
学报(21282)
科学(20404)
(17861)
业经(17850)
经济研究(17624)
大学(17028)
农业(16910)
国际(16605)
技术(15657)
学学(15484)
财经(14507)
问题(13672)
图书(13461)
(12660)
世界(10679)
商业(10136)
书馆(9885)
图书馆(9885)
(9669)
论坛(9669)
共检索到3094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谢世清  胡翠  
2013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进出口总额达到41597亿美元。然而,与货物贸易相比,中国服务贸易的规模以及在对外贸易中所占的比重都明显偏低。2013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5000亿美元,达到5396亿美元,但仅为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的1/8。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郝洁  
一、欧债危机下中欧贸易摩擦的新动向(一)欧债危机后的欧洲对华贸易救济案件2010年以来欧盟共对我国发起25起贸易救济调查。其中2010年发起11起贸易救济调查,包括8起反倾销调查,2起反补贴调查,1起保障措施调查。2011年欧盟对我国产品发起8起反倾销调查。2012年上半年欧盟已对我国产品发起6起贸易救济调查,包括4起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大庆  
欧盟是我国第二大贸易伙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发生后对中欧贸易带来巨大的冲击和负面影响。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欧债危机前后中欧贸易总量与结构的变化,得出了改变中欧贸易关系与未来发展方向等相关研究结论。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郑腊香  
政治因素对中欧经贸关系产生了消极影响。欧债危机下,出于对全球化发展的忧虑,为了维系与美国的紧密关系、主导未来的中欧投资关系,欧盟仍拒绝承认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尚未解除对华军售禁令、继续限制对华高科技出口,并将国际投资问题政治化。中国需要在非政治敏感领域同欧盟加强合作:在资源问题上加强与欧盟的沟通协调,鼓励中国中小企业到欧盟投资、同欧盟中小企业开展能源领域的科技创新合作,鼓励欧盟成员国企业积极参与中国城镇化进程、到中国投资兴业,运用世贸组织规则纠正欧方的对华不合理政策,并通过中欧经贸协定和中欧投资协定谈判维护中国利益,从而避免政治因素的干扰,实现中欧"双赢"。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罗传健  
随着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整个欧元区乃至全球又一次地笼罩在经济危机的阴影下。由于欧元体制等问题,使得希腊的债务危机逐渐演变成为欧元区债务危机,其对全球金融市场和主要经济体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文首先阐述欧债危机产生的背景和原因,进而分析欧债危机对中欧贸易的主要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婧  刘霞  
本文通过分析2000-2014年中欧环境商品贸易发展特征,发现中欧环境商品贸易量虽然在逐年增长,但是存在着长期的贸易逆差。中国环境商品存在贸易结构不合理、贸易竞争力较低以及贸易摩擦加剧等问题。因此,未来中国应该致力于不断提升技术水平,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促进环境商品种类的多样化和差异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邵娟  
中国与欧盟互为重要的贸易合作伙伴,近年来双边贸易额不断增大,相互投资也大幅增加,商品贸易互补性强。但是,中欧贸易不平衡、贸易摩擦增加以及劳动力价格与货币汇率的变化都影响着中欧双边贸易。政府与企业双方面要利用好有利因素,克服不利影响,继续深化中欧双边合作,创造开放、共赢的局面。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邵娟  
中国与欧盟互为重要的贸易合作伙伴,近年来双边贸易额不断增大,相互投资也大幅增加,商品贸易互补性强。但是,中欧贸易不平衡、贸易摩擦增加以及劳动力价格与货币汇率的变化都影响着中欧双边贸易。政府与企业双方面要利用好有利因素,克服不利影响,继续深化中欧双边合作,创造开放、共赢的局面。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邵娟  
中国与欧盟互为重要的贸易合作伙伴,近年来双边贸易额不断增大,相互投资也大幅增加,商品贸易互补性强。但是,中欧贸易不平衡、贸易摩擦增加以及劳动力价格与货币汇率的变化都影响着中欧双边贸易。政府与企业双方面要利用好有利因素,克服不利影响,继续深化中欧双边合作,创造开放、共赢的局面。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姚铃  
自2009年三季度开始复苏以来,欧盟经济已连续8个季度实现正增长。但受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扩散及世界经济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影响,欧盟经济从今年二季度开始增长速度大幅放缓,三季度仍毫无起色。近期公布的《欧盟秋季经济预测报告》大幅下调欧元区和欧盟经济增长前景,将主权债务危机带来的持续不确定性视作未来2年内欧盟经济所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蒋国洲  余升国  张雪佳  
文章探讨了欧债危机视角下影响中欧贸易流量不平衡的因素,构建了中欧双边出口和进口贸易引力模型,并利用面板数据对中欧贸易流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欧盟人均GDP的增加对双边贸易均产生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我国人均GDP提高对进口影响显著,对出口影响并不显著;是否加入WTO对双边贸易均产生正向促进作用,但不显著。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人民币汇率升值对出口均产生负向冲击,对进口产生正向影响,但影响程度较小且不显著。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欧债危机下促进中欧贸易流量平衡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霍建国  
自希腊债务危机爆发以来,欧洲债务危机呈现蔓延迹象,美国债务违约风波进一步拉响了发达经济体债务风险的"警报"。欧美债务风险的频频预警,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黄万阳  
本文建立引入供给因素的我国对欧出口模型和进口模型,研究欧债危机下我国对欧元区15个成员国出口、进口、贸易收支的影响。研究表明:欧债危机通过需求、供给、汇率三条渠道对我国对欧贸易造成负面影响,欧债危机对中欧贸易的影响存在很大的国别差异。因此,应避免对欧债危机反应过度,不应推出大规模的财政刺激计划和频繁地降息;应密切关注欧债危机的传染效应并制定相应预案,不能坐等欧债危机升级时仓促推出有深远影响的宏观经济政策,做到未雨绸缪;制定针对困难外贸企业的应对欧债危机政策措施;有效利用欧债危机的国别差异调整我国对欧贸易结构,将欧债危机的影响降到最低。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向阳  徐翔  
本文采用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方法实证分析了中国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状况,并将其分解为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结果表明,1990-2003年中国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平均增长率为0.12%,主要原因是技术进步水平的提高,但技术效率下降产生的负面影响也不可忽视,不同时期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对中国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贡献存在一定差异;同时,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和地区内部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也存在显著差异,主要原因是技术进步水平不同。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勾东宁  白冠迪  
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对中欧双边的进出口贸易及投资均产生了一定影响。分析欧债危机前后中欧双边进出口贸易及投资的变化可知:欧洲国家内需疲软导致中欧双边进出口总额增速减缓、贸易结构有所调整,中欧双边投资需求增大;从整体看,欧债危机并没有彻底扭转中欧经贸关系的基本格局,双边贸易、投资领域合作仍有巨大的提升空间,而且还出现了些难得的新机遇。从短中期看,中欧双边贸易、投资规模会继续扩大,但局部贸易摩擦会呈现常态化;如果中欧双方能够采取相互妥协、公平、公正的方式来解决出现的争端,中欧双边的贸易和投资关系可以实现长久的互惠互利、共进共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