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90)
2023(14362)
2022(11658)
2021(10225)
2020(8798)
2019(19859)
2018(19690)
2017(37435)
2016(20724)
2015(23614)
2014(23923)
2013(23593)
2012(22287)
2011(20348)
2010(20934)
2009(19571)
2008(19498)
2007(17964)
2006(16156)
2005(14774)
作者
(63839)
(53787)
(53533)
(51178)
(34219)
(25441)
(24331)
(20835)
(20188)
(19213)
(18502)
(17869)
(17453)
(17292)
(16926)
(16630)
(15968)
(15777)
(15681)
(15397)
(13759)
(13292)
(13176)
(12436)
(12191)
(12032)
(11906)
(11743)
(10866)
(10845)
学科
(106016)
经济(105906)
管理(55453)
(50185)
(39178)
企业(39178)
方法(38645)
数学(33579)
数学方法(33224)
中国(27182)
(26149)
地方(24028)
(23420)
(21552)
业经(21313)
(18297)
农业(17357)
(16146)
贸易(16139)
(15571)
金融(15562)
(15548)
(15038)
银行(14991)
理论(14606)
地方经济(14534)
(14400)
(14275)
(14165)
环境(14030)
机构
大学(314032)
学院(311212)
(135346)
经济(132557)
研究(115820)
管理(110735)
理学(94184)
理学院(93017)
管理学(91095)
管理学院(90520)
中国(85888)
科学(70808)
(67720)
(61401)
(61017)
(57731)
研究所(55383)
中心(51347)
(49306)
财经(48370)
业大(46881)
农业(45445)
(43699)
经济学(43254)
(42959)
北京(42947)
师范(42481)
(40973)
经济学院(38780)
(38282)
基金
项目(199900)
科学(155971)
研究(144554)
基金(143966)
(126796)
国家(125796)
科学基金(105423)
社会(92297)
社会科(87303)
社会科学(87275)
(77874)
基金项目(74968)
教育(66403)
自然(66243)
(65923)
自然科(64723)
自然科学(64697)
自然科学基金(63529)
资助(58975)
编号(57951)
成果(49059)
重点(46065)
(44487)
(44161)
课题(41518)
(40328)
国家社会(38899)
科研(38042)
创新(37898)
教育部(37359)
期刊
(158242)
经济(158242)
研究(97280)
中国(64562)
学报(53780)
(53547)
(47780)
科学(47629)
管理(41228)
大学(40081)
学学(37604)
农业(35701)
教育(34754)
(29464)
金融(29464)
技术(27311)
经济研究(26468)
财经(24980)
业经(23460)
(21667)
问题(20984)
(19350)
(17184)
技术经济(16688)
统计(16123)
(16040)
世界(15887)
国际(15507)
图书(14554)
商业(14141)
共检索到4832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潘广云  
欧亚经济共同体是以俄罗斯为主导的独联体框架内最重要的经济一体化组织。自2000年诞生以来,该组织在建立关税同盟方面取得了重大实质性进展,建立统一运输空间、统一能源市场和统一社会经济空间的工作稳步推进,金融和货币领域合作有所加强,经济一体化的静态效应、动态效应,以及非传统经济效应和"外溢"效应开始逐步显现。但由于成员国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多数成员国的经济规模很小,且共同体内实行的是不同速度的一体化进程,共同体的一体化效应因而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随着欧亚经济共同体内俄白哈关税同盟的正式启动,欧亚经济共同体的一体化效应将明显改观。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维然  赵凤莲  
自独立以来,中亚国家组织和参加了多个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但这些组织,包括其中最为成功的欧亚经济共同体,是否提升了各国一体化水平却尚无定论。通过研究认为参与一体化对中亚国家出口的增长是有利的,但欧亚经济共同体却并未发挥各国预期的作用。产生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各成员国经济发展水平不一、产业结构的缺陷和市场化程度低下。目前中亚已初步形成了基于市场化的贸易一体化网络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各国政府尚未认识到其作用和积极性。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毕吉耀  
长期以来,东亚地区的经济一体化主要靠市场力量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则落后于经济一体化进程。亚洲金融危机证明,仅靠市场推动的经济一体化是脆弱的,只有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东亚地区才能增强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保持经济的持续繁荣。亚洲金融危机后,东亚地区迅速建立起“10+3”的合作机制,在加强金融领域合作的同时,也不断拓展在经贸投资等领域的合作,并逐步确立了以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和东亚共同体的长远奋斗目标。特别是在中国提出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后,东亚地区的合作步伐明显加快。尽管目前离建立东亚共同体的长远目标还很遥远,但东亚地区的合作进程已不可逆转,各种形式的合作努力将最终推动长远目标的实现。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沈丹阳   李光辉   李伟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董立延  
东亚共同体必须以中日韩为核心,中日韩作为东亚乃至东北亚核心成员,应为东北亚区域合作和经济一体化进程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气氛。在新形势下,为促进东北亚经济一体化,东北亚各国应建立战略互信关系,建立东北亚多边安全合作机制,加强多边安全合作。中日韩三国应率先建立"中日韩能源共同体"、"中日韩环境共同体"等局部区域共同体,并以区域经济圈为依托逐步建立三国自由贸易区。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田文  吴进红  
本文从市场规模、市场竞争、规模经济以及贸易投资一体化几方面分析了地区经济一体化对国际分工产生的影响,以此为基础,分贸易与产业组织两个线索述评了国际经济学界关于一体化对国际直接投资效应的讨论,针对一国参与一体化国际分工可能存在的正反两方面影响,对我国参与地区经济一体化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军亚  
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主要体现在能够推动该地区一体化进程的客观有利条件。从经济层面上分析,这些有利条件包括该地区的贸易开放度、区内贸易依存度、贸易密集度以及区内相互投资的发展等方面。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田青  
纵观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体系,以亚太地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为分析对象的理论非常少。这当然与目前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的组织化和制度化的程度不高有关。不过从目前亚太地区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来看,尤其是从经历了这次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亚洲国家更普遍地认识...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郭宏  
本文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展及其持续深化所面临的障碍,着重对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贸易投资效应进行了探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全毅  高军行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亚区域(10+3)经济一体化取得长足的进展,经济区域化给东亚地区带来显著的经济绩效。文章根据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深入地分析了东亚经济区域化带来的区域内贸易和投资效应,并通过计量模型对东亚地区的FDI与贸易的关系进行了检验,发现在东亚FDI与进口和出口都是互补关系,即FDI促进了东亚地区的贸易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邓羽佳  秦放鸣  
通过分析1999~2013年中国与欧亚区域39个国家的面板数据,一般引力模型结论表明,中国对欧亚区域国家出口贸易与欧亚国家经济总量(GDP)和人均GDP成正比,与距离成反比;通过扩展引力模型,得出边界、世界贸易组织、独联体框架对中国出口贸易分别产生3.69%、0.8%和1.39%的正向效应。而反映代表性需求的人均GDP差额、国土面积以及欧亚经济联盟对中国出口贸易产生显著的负向效应。其中,以欧亚经济联盟为代表的欧亚区域一体化进程将对中国出口贸易产生0.42%的贸易转移效应;对中国出口贸易潜力进行测算发现欧亚国家多为贸易潜力巨大型国家。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徐洁香  
从纯经济角度来说,东亚各国的相对脆弱性决定了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必要性。从政治经济角度来说,东亚各国需要扩展区域间的合作来加强国与国之间的政治联系,进而加强整个区域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中、日、韩之间的关系决定了东亚经济一体化的长期性。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余明勤  
面对欧洲、美洲两大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的形成,东亚地区也在积极蕴酿建立一个区域性经济联合体,并已提出了“东亚经济圈”、“黄海经济圈”、“日本海经济圈”、“东北亚经济圈”等等构想,以便与欧美两大经济集团相抗衡。东亚地区一般泛指西太平洋的亚洲地区,即亚太地区。而本文讨论的东亚地区主要指中国、日本、“四小”和东盟(新加坡除外)诸国四个组成部分,为区别起见,故称“东亚区域”。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方笑君  孙宇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地区经济的起飞,亚太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向前推进,逐渐呈现出APEC稳步推进,东盟一体化,"东盟+中国"、"东盟+日本"、"东盟+韩国"(3个"10+1")与"东盟+中日韩"("10+3"),"东盟+中日韩印澳新"("10+6")等RTAs进程并行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林桂军  
亚太经济一体化的现状与趋势分析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林桂军亚太①是当前世界上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不仅经济长期保持着高速增长的势头,而且政治稳定。随着地区间贸易和投资往来的日益密切,一体化的呼声越来越高,去年11月份,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在美国的西雅图举行第五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