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07)
- 2023(14521)
- 2022(12293)
- 2021(11618)
- 2020(10092)
- 2019(23538)
- 2018(22952)
- 2017(43099)
- 2016(23414)
- 2015(26997)
- 2014(26940)
- 2013(26269)
- 2012(24405)
- 2011(21768)
- 2010(22124)
- 2009(21100)
- 2008(19816)
- 2007(17211)
- 2006(14674)
- 2005(13213)
- 学科
- 济(94862)
- 经济(94763)
- 管理(64542)
- 业(63303)
- 企(52029)
- 企业(52029)
- 方法(48957)
- 数学(43943)
- 数学方法(43461)
- 中国(31533)
- 融(29579)
- 金融(29576)
- 财(27534)
- 银(26791)
- 银行(26757)
- 行(25723)
- 农(23917)
- 贸(19948)
- 贸易(19935)
- 业经(19564)
- 制(19448)
- 易(19444)
- 地方(19101)
- 务(18278)
- 财务(18229)
- 财务管理(18185)
- 企业财务(17366)
- 学(16857)
- 农业(16423)
- 理论(15287)
- 机构
- 大学(325357)
- 学院(321188)
- 济(135956)
- 经济(133227)
- 管理(125478)
- 理学(108092)
- 理学院(107004)
- 管理学(105060)
- 管理学院(104477)
- 研究(103957)
- 中国(87708)
- 京(66554)
- 财(64386)
- 科学(60132)
- 中心(52812)
- 农(51467)
- 财经(51357)
- 所(50598)
- 江(47541)
- 经(46829)
- 业大(46041)
- 研究所(45831)
- 经济学(43035)
- 北京(41656)
- 范(41090)
- 师范(40683)
- 农业(40501)
- 经济学院(39129)
- 州(38713)
- 财经大学(38521)
- 基金
- 项目(214692)
- 科学(169308)
- 研究(158356)
- 基金(156641)
- 家(134600)
- 国家(133506)
- 科学基金(115841)
- 社会(100535)
- 社会科(95627)
- 社会科学(95599)
- 省(83996)
- 基金项目(82463)
- 教育(74972)
- 自然(74234)
- 自然科(72603)
- 自然科学(72585)
- 自然科学基金(71295)
- 划(70393)
- 资助(65276)
- 编号(65042)
- 成果(53682)
- 部(48420)
- 重点(48382)
- 发(45453)
- 创(45298)
- 课题(44386)
- 教育部(42343)
- 创新(42252)
- 大学(42125)
- 科研(42074)
- 期刊
- 济(138294)
- 经济(138294)
- 研究(94789)
- 中国(63982)
- 财(51619)
- 融(47955)
- 金融(47955)
- 学报(47739)
- 农(44874)
- 管理(44102)
- 科学(42479)
- 大学(37337)
- 教育(36885)
- 学学(34273)
- 农业(29145)
- 技术(28599)
- 财经(25620)
- 经济研究(22972)
- 经(21960)
- 业经(21040)
- 图书(18407)
- 问题(18258)
- 贸(17780)
- 统计(17245)
- 理论(17092)
- 国际(16840)
- 业(16519)
- 实践(15550)
- 践(15550)
- 技术经济(15532)
共检索到4871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俊生 吴溪
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注册会计师行业队伍。作为注册会计师行业佼佼者的"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在次贷金融危机发生后受到了较大的冲击。那么,"国际四大"的就业吸引力是否出现结构性的改变呢?本文以国内某重点财经高校会计学专业近十年来(2003届~2012届)的就业数据作为一手研究资料,在控制了事务所相对收入水平变动的情况下,我们发现:(1)在2008年金融危机前,毕业生选择"四大"的倾向逐年递增,这表明"四大"具有吸引毕业生的非收入诱因;(2)金融危机后,毕业生选择"四大"的倾向并不存在显著下降趋势,但此前存在的"四大"非收入诱因的正向影响消失。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贺
基于珠三角区域大学生就业吸引力评价指标体系,在综合专家意见和抽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AHP法测算区域大学生就业吸引力综合指数,对珠三角区域的大学生就业吸引力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研究表明,一方面,珠三角区域的经济快速发展对大学生就业有着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另一个方面,高素质、高技能的大学生人群在珠三角区域大量就业,提升了珠三角区域就业人口的整体人力资源水平,进而为区域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持续的动力。
关键词:
珠三角 大学生 就业吸引力 指数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薛熠 何茵
始于2007年的次贷危机带来的资产市场泡沫破灭和市场流动性的缺乏重创了美国经济。本文利用美国的实际资产回报率和广义货币供给量这两个指标,按照Lumsdaine andPrasad(2003)的方法创建了一个衡量金融危机"共同因素"的单变量指标;并在测度我国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主要指标的真实值和假设没有危机时的预测值差距的基础上,通过构建似不相关模型(SUR)考察了美国此次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我们的实证研究基于1992年1月至2009年6月的月度数据,结果显示:(1)我国的进口和出口因美国危机受到显著、持续并重大的负面影响,危机的深化加剧了我国进口和出口的下降;(2)美国的危机使我国的财政和货币...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廖楚晖 张豪
不同资助机制下的职业技能培训对不同就业群体有着不同的吸引力。运用多分类Logistic模型对我国劳动输入地和劳动输出地具备一定城乡代表性的样本进行抽样调查数据分析,发现不同资助机制下不同就业群体在培训吸引力上具有差异,其中,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对于失业人员、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群体存在显著吸引力;而自费职业技能培训对于较高学历群体、参与职业技能培训次数较多的群体更具有吸引力。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周彬
次贷金融危机发生后,学术界分析了宏观经济学发展的不足,政策操作方面也进行了调整。中国经济作为新兴经济体的典型代表,同发达经济体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经济体相比较,具有二元经济加转轨经济的特点,又处于高速发展逐渐放缓的过程。在借鉴和比较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次贷金融危机应对经验的基础上,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应该重视本国制度背景和发展阶段,更多考虑总供给因素。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辰利 邵红岭
国际金融危机主要通过贸易渠道直接影响就业,这在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期间已经明显呈现,出口萎缩,出口部门就业量减少。遵循这种思路,利用河北省1989年~200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实证检验分析了出口和第二产业就业之间的数量关系,验证了经济危机对出口产生的消极影响,从而影响工业部门就业的事实。同时将中国各地区和东南亚国家之间的历史数据作了横向比较验证,结果具有明显的一致性,并且与国外一些研究结论相符。在对地区历史数据的回归和地区之间数据的比较基础上,对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河北省就业作了影响幅度和持续时间的大致预测。
关键词:
国际金融危机 出口 就业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金龙 周小燕
始于美国的金融危机虽已持续几年,其影响尚未结束,并在一定程度上引致了欧债危机、全球金融危机,因此现阶段对美国金融危机成因的分析仍具有重要意义。从次贷产品链的视角入手,分析危机发生的最直接因素,得出次贷产品链缺乏止损机制、信用评级不可靠、收益脱离实体经济、衍生品本身存在缺陷的结论,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对我国金融市场和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金融危机 次贷产品链 止损机制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申跃 孟芊
本文在总结已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从留学选择的角度进行问卷调查,运用因素分析的方法,通过实证研究,提出了由学校教育、社会声望、地区特点和文化氛围构成的大学吸引力四因子模型。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潘文彪 路洲臣
次贷危机爆发后,各国总结惨重教训,达成加强金融监管的共识,在发达经济体的主导下,推进全球金融监管改革,在提高金融系统韧性、加强影子银行监管以及防范"大而不倒"方面取得显著成果。但是2017年来,美国政府展现出放松金融监管迹象,全球金融监管改革可能沿去监管方向发展,将对我国的金融监管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首先总结后危机时代金融监管取得的改革成果,并判断未来金融监管改革的趋势及我国的应对之策。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中国2007年投入产出表分析应用"课题组 许宪春 彭志龙 刘起运 佟仁城
本文分别利用2007年非竞争型投入占用产出模型和引入非线性因子的局部非线性投入产出模型,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最为直接的出口、投资角度出发,测算了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影响。测算结果显示:在最近一年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影响是逐步加剧的;重点行业影响较为集中;由于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及时准确,刺激经济计划的有效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金融危机的影响;同时,非线性就业弹性能够更准确的反应行业产值和就业人数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将其引入投入产出经典模型能使模型更好地反映真实经济情况。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遵义
东亚金融危机的原因首先,让我们重新检讨一下1997~1998年的亚洲货币危机(也称作东亚货币危机),看看它基本的源头在什么地方?为什么会发生货币危机?另外,笔者10年前曾提出过一个观点,就是掠夺性的投机。掠夺性的投机当年在东亚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李宏瑾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通过强有力的市场救助政策有效提振了市场信心,迅速稳定了金融体系,恢复了金融市场功能。但是,由于过度依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及其他结构性改革进展缓慢,非常规货币政策在产出通胀等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作用并不理想,由此引发了资产泡沫加剧、经济不确定性增加、政策协调困难、政策外溢性明显等诸多弊端,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各国经济复苏和货币政策正常化的进程。由于良好经济基本面支撑、较多的风险应对手段、更为灵活的政策安排等因素,新兴经济体成功吸取了此前数次危机冲击的经验,在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中表现良好。在经过整整十年之后,总结各国危机应对的经验教训,对当下中国打好防范重大风险攻坚战、顺利实现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全球金融危机 经验教训 政策启示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勇
1997年7月亚洲爆发了一场严重的金融危机,直到1999年才基本结束。从危机爆发至今已有十年。虽然,这些年对亚洲金融危机有各种各样的讨论,但并没有从最深层次的角度找到其爆发的根本原因。而且,当今世界在金融领域仍存在着许多不稳定因素。因此,本文力图从经济利益关系角度,结合东南亚各国的实际,对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进行新的反思,以对我国进一步开放金融市场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李成 王建军
本文在回顾了四代金融危机理论发展之后,从房地产泡沫、银行次贷资产膨胀的联动切入,将Allen-Gale模型加以发展应用于对本次美国次贷危机生成机理的理论分析,实证检验的结果与现实完全相符。研究得出以下结论:银行房地产信贷非理性扩张激励投资者投资风险资产,并引起房地产泡沫;本次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美国房地产泡沫的破裂;过度的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的缺位对泡沫的破裂负有责任。针对中国现状,作者提出我国应严格住房按揭贷款资格审验,避免向不合格客户发放贷款;鼓励合理金融创新,但防止过度金融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