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34)
2023(11743)
2022(10128)
2021(9716)
2020(8232)
2019(18986)
2018(18681)
2017(36084)
2016(19418)
2015(22157)
2014(21802)
2013(21770)
2012(20331)
2011(18414)
2010(18640)
2009(18045)
2008(17353)
2007(15527)
2006(13433)
2005(12431)
作者
(54601)
(45742)
(45395)
(43568)
(28984)
(21799)
(20951)
(17575)
(17226)
(16296)
(15586)
(15342)
(14381)
(14318)
(14247)
(14204)
(13626)
(13473)
(13190)
(13170)
(11257)
(11136)
(11116)
(10393)
(10367)
(10276)
(10115)
(10092)
(9199)
(9076)
学科
(78486)
经济(78400)
管理(48468)
(47997)
(38040)
企业(38040)
方法(36922)
数学(33030)
数学方法(32754)
中国(23837)
(23064)
(22182)
银行(22037)
(21610)
(20707)
(19914)
(19086)
贸易(19072)
(18650)
(16976)
金融(16974)
业经(15331)
(14930)
农业(14057)
地方(13090)
(12938)
(12601)
制度(12594)
(11683)
(11591)
机构
大学(274801)
学院(272767)
(119925)
经济(117601)
管理(101381)
研究(96714)
理学(86067)
理学院(85103)
管理学(83779)
管理学院(83262)
中国(83033)
(58655)
科学(56022)
(55552)
(49233)
(47398)
中心(45804)
研究所(44630)
财经(44194)
(40554)
(40257)
经济学(38766)
业大(37793)
农业(37705)
北京(37678)
(35761)
师范(35442)
经济学院(35040)
(34132)
财经大学(32902)
基金
项目(174649)
科学(137057)
研究(129273)
基金(128016)
(110972)
国家(110122)
科学基金(93313)
社会(82861)
社会科(78563)
社会科学(78539)
基金项目(66454)
(65234)
教育(59930)
自然(58382)
自然科(57061)
自然科学(57043)
(56074)
自然科学基金(56054)
资助(53698)
编号(52725)
成果(43687)
(40420)
重点(39731)
(37883)
课题(36027)
(36024)
教育部(34964)
国家社会(34952)
科研(33802)
创新(33795)
期刊
(130048)
经济(130048)
研究(86520)
中国(53574)
(43502)
(43216)
金融(43216)
(42843)
学报(40595)
科学(37840)
管理(35278)
大学(30764)
学学(28758)
农业(27824)
教育(27796)
经济研究(22471)
财经(22134)
技术(21631)
业经(20040)
(19007)
问题(17236)
(17178)
国际(16186)
(15924)
世界(14953)
理论(13958)
技术经济(13128)
统计(12707)
图书(12536)
(12425)
共检索到4212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叶陈刚  罗水伟  
2008年9月18日,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银行)与法国爱德蒙得洛希尔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洛希尔银行)在法国巴黎签署了一项长期战略投资及业务合作协议。为加强双方的长期合作伙伴关系,中国银行出资2.363亿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高汉  
2006年以来,中资银行开始实施了一系列的海外收购计划,目的是为了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能够通过收购跨出国际化经营的第一步,实施中资银行的国际化战略。从中资银行的出发点上来讲,是非常好的选择。但是,由于次贷危机爆发引发的资产价格缩水远远还未见底,因此,在收购部分海外银行的股份后,国际市场金融产品价格暴跌不止,使得原本看好的收购变得亏损越来越大。中资银行海外收购缘何遭受亏损,文章将通过几个案例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徐二明  王文彬  
当前这场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在带来资产损失与风险警示的同时,也带来了银行业并购的机遇和挑战金融危机重创全球金融机构在当前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中,很多著名国际金融机构因投资损失而陷入困境,贝尔斯登、雷曼兄弟、美国国际集团、花旗集团、苏格兰皇家银行等曾经被全球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赵庆明  
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引起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全球股市一度因此出现了连锁性的下跌。为防止危机深化和维持市场信心,美联储、欧洲中央银行、日本银行等主要中央银行都对金融市场投放了大量的流动性。目前来看,美国次贷危机演变成一场国际金融危机的可能性似乎不大,美国经济因此进入衰退的可能性也不大。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胡翊竑  
本文试图从并购动机的角度,揭示我国银行业并购活动与国际上这股热潮的差异、由 此得出深化我国银行业自身改革的若干启示。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黄叶苨  周边  
硅谷银行以专注服务于科技初创企业及风险投资机构闻名于世,是商业银行科创金融的先行者。硅谷银行倒闭后,市场出现了对“硅谷模式”质疑的声音。文章对硅谷银行危机的成因进行梳理,包括货币政策的迅速反转、客户类型单一、资产负债管理能力薄弱、信息披露与投资者沟通失误等,并提出对我国科技金融发展的启示。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陈玉岩  
2007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席卷全球,全世界范围内的银行业重新开始高度关注加强金融监管的重要性。美国在次贷危机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以加强其银行监管的力度,使银行业逐步恢复稳定。这些改革措施对我国商业银行监管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需要借鉴其改革措施以完善我国的商业银行监管。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陈贺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是向收入较低或信用记录不好的人发放的一种贷款,无法获得优质贷款的人可以通过次级抵押贷款购买自有住房。在房地产价格不断攀升的情况下,次级抵押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梅良勇  刘勇  
本文剖析了日本政策投资银行和韩国产业银行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商业化转型的最新动态,并对两家政策性银行在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中的应对举措进行了分析。最后总结和归纳了两家政策性银行商业化转型带来的启示和经验,并对我国政策性银行的商业化转型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牟怡楠  
次贷危机对现代银行业的风险管理提出了严峻挑战。从金融风险联动角度进行分析,这次危机的启示集中在充分认识现代金融风险的联动特征,夯实金融机构的全面风险管理上。汲取危机的经验和教训,加强中国银行业的全面风险管理,对中国金融业在今后的开放和发展进程中保持稳健运行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吴韡  
作为银行组织机构创新方式之一的银行并购 ,其最终目的是促进银行体制创新和业务创新。根据中国银行业所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 ,体制改革和业务创新刻不容缓 ,寻求一个更加有效的银行组织因而显得非常必要的 ,银行并购是一种理想的途径。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叶望春  夏清华  
本文认为 ,商业银行资产配置战略失误是银行危机产生的直接原因。从近 1 0年来世界爆发的银行危机中至少可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 1 )银行危机的实质在于商业银行资产配置失误 ,应提高资产配置效益并保持资产的充分流动性。( 2 )建立既适应市场经济一般要求 ,又兼顾国情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 ,是实现商业银行资产有效配置的制度基础。 ( 3)实现外部监管制度的创新 ,建立健全外部约束制度 ,是实现商业银行资产有效配置、抑制银行危机产生的外部制度保障。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管同伟  
2007年第3季度,以欧美主要银行账户出现大量次债相关损失为标志,一场源于美国本土的局部性次级贷款危机,最终演变成为一场全面性的影响全球的系统性金融危机。在次级债信用链中,银行既扮演着初端供应商又扮演着终端消费者的角色。对应结构产品价格的下跌必然对银行报表带来全面冲击,迫使其流动性、杠杆与信贷模式发生深刻的结构性变化,其坏账问题将进一步拖累全球信贷环境。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唐国储  
次贷危机发生后,参与次贷生产流程各环节的相关机构都受到责难,认为他们没有履行尽职责任和承担相应的风险责任。如评级机构低估了CDO低违约概率;商业银行发放、打包出售了太多的次级贷款,但没有履行尽职调查责任;监管部门没有履行监管责任。对金融业而言,无论是尽职责任还是风险责任,本质是信息责任。本文从风险特性的角度谈次贷危机发生的原因,并揭示了其对我国银行业转型和流程银行建设的启示。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肖建军  
本文以汇丰集团为例,通过分析其资产规模与经营业绩、股东收益之间的关系来探讨汇丰集团的并购绩效。实证研究表明,汇丰集团并购行为与集团经营业绩、股东收益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并购对提升集团经营业绩、增加股东收益具有统计意义上的因果关系,并购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提升集团经营业绩,并购在增加股东收益方面具有一定的滞后效应。汇丰集团并购成功带给中资银行的启示主要有四点:一要注重集团资本运作,二要借助资本市场,三要注重客户基础的相似性,四要具备先进的经营理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