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53)
- 2023(12717)
- 2022(10874)
- 2021(10336)
- 2020(9166)
- 2019(21152)
- 2018(21288)
- 2017(41975)
- 2016(22812)
- 2015(25978)
- 2014(26118)
- 2013(26092)
- 2012(24190)
- 2011(21576)
- 2010(22039)
- 2009(21117)
- 2008(20388)
- 2007(18349)
- 2006(15747)
- 2005(14302)
- 学科
- 济(90762)
- 经济(90658)
- 管理(73091)
- 业(68228)
- 企(56980)
- 企业(56980)
- 方法(47347)
- 数学(41928)
- 数学方法(41435)
- 财(28620)
- 中国(24245)
- 农(23925)
- 制(20032)
- 务(19103)
- 财务(19045)
- 财务管理(18998)
- 业经(18503)
- 企业财务(18038)
- 贸(17939)
- 贸易(17932)
- 学(17852)
- 易(17503)
- 银(17367)
- 银行(17335)
- 行(16344)
- 融(15767)
- 金融(15764)
- 农业(15544)
- 地方(14980)
- 和(14238)
- 机构
- 大学(328420)
- 学院(327118)
- 济(135147)
- 经济(132233)
- 管理(131178)
- 理学(111569)
- 理学院(110390)
- 管理学(108586)
- 管理学院(107934)
- 研究(103324)
- 中国(84051)
- 京(68883)
- 财(66772)
- 科学(62516)
- 农(53763)
- 财经(52628)
- 所(52081)
- 中心(50378)
- 江(49381)
- 业大(48099)
- 经(47710)
- 研究所(47005)
- 北京(43077)
- 农业(42534)
- 经济学(41765)
- 范(40125)
- 师范(39687)
- 州(39469)
- 财经大学(39314)
- 经济学院(37971)
- 基金
- 项目(213054)
- 科学(167524)
- 基金(155977)
- 研究(153636)
- 家(135515)
- 国家(134419)
- 科学基金(115598)
- 社会(97175)
- 社会科(92239)
- 社会科学(92210)
- 省(82712)
- 基金项目(82588)
- 自然(75931)
- 自然科(74171)
- 自然科学(74147)
- 自然科学基金(72827)
- 教育(71932)
- 划(69944)
- 资助(65268)
- 编号(62211)
- 成果(50444)
- 部(48394)
- 重点(47759)
- 发(44492)
- 创(44044)
- 课题(42189)
- 科研(41768)
- 教育部(41598)
- 创新(41235)
- 人文(40396)
共检索到4834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卫东
本文运用相对指标法设计真实货币缺口系数来测度我国在次贷危机期间的流动性状况,并对流动性供给状况进行了区间划分。在此基础上,本文归纳了人民银行流动性管理的操作实践,并对其实践效果进行评析,指出引进计量模型用于流动性测度的必要性,认为人民银行的流动性管理操作基本满足我国流动性管理需求,流动性管理工具的作用效果存在差异,其中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于调整货币供给量的作用不明显,再贴现政策的恰当使用强化了政策的综合效应。
关键词:
流动性测度 流动性管理 工具 实践 效果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易宪容 王国刚
这次美国金融危机是近20年来一连串事件长期信用无限扩张的结果。这种信用无限扩张的主要工具是影子银行。在金融全球化的国内外背景下,影子银行是一个创造流动性的新的融资体系。它的实质就是为了规避正式监管规则而由发起人设计一套如何把市场流动性转变银行流动性的金融产品及市场安排。其目标就是通过流动性增加来提高金融资产的杠杆率,过度地使用公共性的金融体系,从而为金融机构谋取利润最大化。这种新融资模式既为流动性的转换与聚集创造条件,也为流动性突然中断及整个金融体系突然崩溃留下巨大的隐患。本文就是从这个角度揭示这次美国金融危机的流动性传导机制及内在机理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龚雅娴
本文通过阐述金融体系中流动性的意义及流动性风险的来源,证明2008年的次贷危机实质上是一次流动性危机,进而阐明这次流动性危机的出现源于高度杠杆化和大量短期债务的使用。在此基础之上,本文进一步探讨了流动性监管的相关措施,说明流动性覆盖率监管以及净稳定融资比例监管对防范流动性危机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次贷危机 流动性危机 流动性监管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黄纪宪 张超
2007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展现了现代金融风险错综复杂的特征。反思危机,本文认为在流动性过剩背景下,为追求利润的持续快速增长,商业银行很容易出现过度竞争,放松信贷标准,盲目扩大贷款客户群体,追逐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品种和业务创新。对照我国银行业面临的宏观形势,流动性过剩也是困扰我国商业银行持续盈利和发展的一个外在因素。因此,借鉴美国次贷危机,作者提出以下建议:密切关注客观经济形势;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强化审慎合规经营理念;高度重视住房抵押贷款的风险;加速资产证券化的试点和推广,有效分散信贷风险;切实做好风险防范,加强全面风险管理;严格信贷标准和要求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熊川伟
美联储传统的流动性支持工具主要包括公开市场操作、贴现窗口和证券借贷业务,在次贷危机爆发后的最初几个月(2007年8月~12月),美联储应对信贷紧张所使用的流动性支持工具仅限于这三种,只是规模较以往大幅度扩大。随着次贷危机的加深和蔓延,美联储陆续推出一些新的流动性支持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秦月星 熊平安
由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爆发的危机冲击着全球金融市场,甚至危及着世界经济增长。危机爆发的导火索是一家次贷公司宣布破产,但根源则是投资者信心缺失而导致流动性缺乏。在有关全球流动性过剩的争论尚未消退,竟出现了国际金融市场流动性缺乏,甚至导致银行挤兑,这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文兵
最近国内学术界对美国次贷危机的成因及教训探讨很多,但大部分都围绕房地产乃至资产泡沫的防治及次贷风波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方面。如果从国有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视角加以分析,也会对我们提供很多有用的启示。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何志刚 邵莹
基于2007年4月至2009年9月的周数据,就次贷危机时期流动性风险对我国公司债券信用利差的变化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公司债券信用利差的变化与非流动性指标之间存在稳定的正相关关系,且在控制其他变量之后该结果依然是稳健的,说明流动性风险已融入我国公司债券信用利差中。尤其是在次贷危机背景下,流动性风险对信用利差的影响显著增强了。
关键词:
公司债券 流动性 信用利差 次贷危机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雪峰
金融危机爆发后,美联储打开了流动性注入的阀门,其流动性供给不仅规模庞大,而且采用了非传统、创新性的货币政策工具。在美联储流动性供给的救助下,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流动性短缺得到缓解,金融市场波动趋于降低,金融市场恐慌情绪得以驱散。
关键词:
金融危机 美联储 流动性供给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李佳 王晓
次贷危机是一场金融市场流动性紧缩的危机。在流动性紧缩的过程中,连接多个利益主体的资产证券化负有很大责任。本文采用计量经济理论中的VAR模型对次贷危机中资产证券化对金融市场流动性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在次贷危机的演进过程中,资产证券化确实对金融市场的流动性产生了持久的负面冲击效应,并导致了流动性紧缩的传导和扩散。因此,必须加强对资产证券化产品的监管,防止资产证券化运作中的委托—代理问题,加强信息披露,提高信用评级的有效性,同时应从风险识别、风险预警和风险对策三个方面来构建资产证券化的风险预警机制。
关键词:
次贷危机 资产证券化 金融市场 流动性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雪峰
流动性过剩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国经济的重要问题。但是2013年6月的流动性危机彻底转变了我们看待中国流动性的观点。在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实质蕴藏着流动性危机的隐忧。基于此,本文讨论了流动性由过剩到危机的形成机理,提出了对中国流动性危机的一个解释,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关于流动性的启示。
关键词:
流动性 过剩 危机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刘东民
金融危机过后全球再次出现了流动性过剩的局面,给金融稳定造成了负面影响。由IMF前总裁康德苏牵头、包括中国央行官员在内的18人研究小组于2011年初发表了关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倡议书《康德苏报告》,提出IMF承担"全球最后贷款人"职能和建立全球监督机制,以此作为全球流动性管理的重要手段。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市场的非理性、非线性特征使得"全球最后贷款人"具有重大价值。中国应当积极推动IMF承担最后贷款人职能,并逐步推进全球监督机制的建立,这不仅有助于国际金融稳定,而且将提升中国在国际货币体系当中的话语权,从而更好地维护中国自身的利益。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胡志浩
通过这次危机中美国流动性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到,对于流动性的理解不能再停留于传统的数量指标和单一利率水平分析上,流动性必须是一种对经济金融运行状况的全面考察。风险状况、货币环境、金融市场环境、金融创新都是影响流动性形成的重要因素。金融管制让我国免受了本次金融危机的直接冲击,但坚持市场化改革仍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面临危机,我们可以将流动性管理与市场化改革有机结合起来,这对我们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关键词:
流动性 金融危机 风险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颖 纪晓峰
流动性风险是商业银行的主要风险之一,业界和监管当局通过本次金融危机进一步加深了对流动性风险的认识,在反思过后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本文从回顾危机中金融市场流动性的变化入手,研究了危机之后出台的流动性监管指标的合理之处及其局限性,并就新的监管指标在我国实施所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文章最后展望未来流动性风险管理中的建模、制度安排及监管协调等。
关键词:
流动性风险 危机 影响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红军 王爱民 杨朝军
首先,本文通过一个微观博弈模型,将投资者提前撤资引致的流动性危机、企业违约与经济基础结合在一个框架之下探讨流动性危机实现的微观机理。接着,本文运用模型得到结论成功解释了2007年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引发的流动性危机。最后,本文得到了几点结论并给出了相应建议。
关键词:
微观博弈模型 流动性危机 经济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