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87)
2023(8717)
2022(7469)
2021(6663)
2020(5723)
2019(13336)
2018(13100)
2017(25644)
2016(13887)
2015(15964)
2014(16470)
2013(16698)
2012(16206)
2011(15067)
2010(15820)
2009(15473)
2008(14504)
2007(13303)
2006(11775)
2005(10883)
作者
(43307)
(36598)
(36561)
(35059)
(23387)
(17493)
(16745)
(14264)
(13717)
(13178)
(12639)
(12153)
(11735)
(11656)
(11563)
(11551)
(10868)
(10709)
(10561)
(10529)
(9316)
(9043)
(8988)
(8432)
(8399)
(8230)
(7980)
(7928)
(7491)
(7248)
学科
(84465)
经济(84397)
管理(37620)
(34792)
方法(32934)
数学(28676)
数学方法(28462)
(28109)
企业(28109)
地方(19179)
中国(17367)
(16959)
(16642)
(15416)
业经(14688)
地方经济(13167)
(12098)
贸易(12094)
(12061)
(11700)
金融(11695)
(11631)
农业(11292)
(11261)
理论(10948)
(10584)
银行(10560)
环境(10124)
(10070)
经济学(8980)
机构
大学(222575)
学院(220533)
(103447)
经济(101404)
管理(81113)
研究(78315)
理学(69069)
理学院(68275)
管理学(67207)
管理学院(66791)
中国(61245)
(46394)
科学(46139)
(45760)
(40811)
(37752)
研究所(36869)
财经(36482)
中心(35677)
(34170)
经济学(33951)
(32894)
业大(31168)
经济学院(30387)
农业(29763)
北京(29514)
(28524)
师范(28269)
(26840)
财经大学(26815)
基金
项目(135749)
科学(105873)
研究(99047)
基金(98324)
(84853)
国家(84168)
科学基金(71140)
社会(64165)
社会科(60767)
社会科学(60747)
(52572)
基金项目(51497)
教育(45469)
自然(44106)
(43889)
自然科(43049)
自然科学(43034)
自然科学基金(42254)
资助(41030)
编号(39899)
成果(33399)
(30909)
重点(30801)
(30430)
课题(27570)
(27327)
国家社会(26634)
教育部(26615)
科研(25916)
大学(25846)
期刊
(121121)
经济(121121)
研究(70535)
中国(40386)
(36053)
(33966)
学报(33782)
科学(30598)
管理(29240)
(25609)
金融(25609)
大学(25342)
学学(24039)
农业(21668)
经济研究(20164)
财经(19618)
教育(19303)
技术(19129)
(17052)
业经(16659)
问题(15999)
技术经济(13345)
(12399)
统计(12220)
(11354)
理论(11149)
世界(11109)
商业(10788)
(10517)
国际(10490)
共检索到3392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邹琳华  吕艳红  
以住房抵押贷款为基础、现代金融衍生品为载体的虚拟资本过度膨胀,又反过来拉动了住房抵押贷款发放规模与速度的双重扩张。由于住房有效需求的增长无法与住房抵押贷款发放的扩张相同步,使得虚拟资本在自我膨胀的过程中隐含了危机发生的必然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于泽  
本文依据马克思危机理论,指出此次次贷引发的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是美国IT革命后技术创新难以为继,资本深化速度超过技术进步导致的结果。西方国家需要新一轮的技术变革才能彻底走出这次危机。这告诉我们,在市场经济中过度依靠财税等手段刺激经济,只能起到延缓经济增长时间的作用,长期中必须关注提高劳动生产率,找到利润增长的源泉。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继国  
马克思增长模型告诉我们,导致经济周期和危机的直接变量是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劳动者收入的增长速度跟不上资本积累的速度——消费需求降低——利润率下降——投资剧降——经济危机。如果能在资本技术构成不断提高的条件下让资本价值构成保持不变,或者说,让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与宏观经济保持相同的增长率,则经济可维持稳定可持续增长。政府预防经济危机和反危机的长效机制应该在这个思路基础上展开。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杨成林  何自力  
在自由主义经济信条的指引下,人类社会正在经历着进入新世纪以来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人们在反思西方自由市场经济思想弊端的同时,不断重温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深刻剖析。西方主流经济学在解释当前发生的经济危机时,显得苍白无力。与西方主流经济学相比,马克思的经济理论深刻的阐述了经济危机的本质,即危机本质上是实体经济的危机。此外,后凯恩斯主义危机理论对当前的金融危机也具有很强的解释能力。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周小亮  
本文立足于马克思经济学分析框架与逻辑思维,分别从直接诱导成因、基本制度成因及社会背景条件等三大层面,侧重于制度角度,并结合本次金融经济危机的特征,去剖析金融危机的市场运行与制度成因。并以此为戒,分析、探讨了我国和谐改革与发展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一些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田中景  周玲玲  
从马克思理论视域来解读美国次贷危机,这毫无疑问是一场生产过剩的危机。美国通过不断扩大信用规模来掩盖生产过剩的现实,使虚拟经济严重偏离实体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逐渐金融化、虚拟化,导致危机的爆发。美国经济内部的"失衡"问题也使得国民经济的真正复苏尚需时日。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崔朝栋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经济危机根源理论,可以从马克思生产关系两重性理论及其方法来认识马克思对经济危机根源的分析。马克思关于简单商品经济中就存在经济危机的可能性的分析,是从生产关系一般的角度阐明了经济危机根源于商品货币关系。马克思关于经济危机根源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分析,既是从生产关系两重性关系的角度对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必然会和怎样会导致经济危机的进一步分析,也是从生产关系特殊的角度强调了社会基本经济制度对经济危机的重大影响。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徐茂魁  陈丰  吴应宁  
美国次贷危机发生后,很多学者认为次贷危机产生于金融衍生品等虚拟资产的过度膨胀。笔者以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为分析视角,将虚拟资本细分为两大类,通过深入探寻这两类虚拟资本和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得出了次贷危机根源于实体经济中生产和消费矛盾的结论。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胡莹  
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经历了一个演进的过程。在早期的著作中,马克思对经济危机的关注更多是政治性的而不是理论性的。后来马克思逐渐远离了通过危机促发政治事件的灾变式革命的想法,转而在资本主义长期发展趋势的视角下探讨危机理论。从揭示资本主义历史命运的角度来看,可以把马克思的危机思想理解为一种"崩溃论"意义上的理论。但马克思所说的"崩溃",是当一切矛盾都展开了、当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导致生产关系的外壳不能容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之时的结果,而不是具体因素造成的特定危机必然导致"崩溃"。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胡莹  
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经历了一个演进的过程。在早期的著作中,马克思对经济危机的关注更多是政治性的而不是理论性的。后来马克思逐渐远离了通过危机促发政治事件的灾变式革命的想法,转而在资本主义长期发展趋势的视角下探讨危机理论。从揭示资本主义历史命运的角度来看,可以把马克思的危机思想理解为一种"崩溃论"意义上的理论。但马克思所说的"崩溃",是当一切矛盾都展开了、当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导致生产关系的外壳不能容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之时的结果,而不是具体因素造成的特定危机必然导致"崩溃"。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周小亮  
在经济过剩危机理论上,凯恩斯主义分析的经济学基础是主观唯心主义, 其分析视野具有明显的封闭性,其分析的聚焦点是市场,其理论重视反危机政策和措施 研究;马克思主义则是历史唯物主义,高度重视生产领域,从市场机制和市场制度相结 合的角度分析,并不着重研究反危机的政策和措施。马克思主义对我国市场化改革中出 现经济过剩问题的研究,更具有方法论上的指导意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宁  张旭  
经济危机作为市场经济的伴生物,它并不是资本主义社会独有的,而是市场经济社会必须共同面对的经济问题。在经济危机之后,当我们重新审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价值时,我们不仅要承认马克思的经济危机成因论的理论价值,更要重视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过程中所给出的走出危机的理论路径。因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依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思想,研究当代经济的现实问题,形成化解经济危机的新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应是后危机时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首要任务。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武建奇  乔轶娟  
生产相对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普遍实质,目前国际金融危机的这一实质没有改变,只是具有了一些不同于以往危机的新的形式——它以需求过剩的假象形式存在。形成现代危机新形式的逻辑是:直接生产过剩的传统经典危机→虚假需求膨胀→虚假需求过剩而实际需求不足的现代危机。消除金融危机的出路似乎不是"救市"而是"治市"(治理金融市场)和"救实"(救助包括增加人民实际收入在内的实体经济)。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杨惠昶  孙涵  
债务的有效使用能使债权国和债务国实现互利互惠,但如果债务使用不当,无法转化为资本,反而会导致经济衰退、本国生活水平和社会福利下降,且无法对债务按期还本付息。希腊没有把外债用于发展生产、扩大贸易,而是直接用来提高工资和社会福利,结果造成了GDP和人均GDP下降,国际收支逆差,无力按期对外债还本付息。为了偿还外债,希腊政府实行紧缩的经济政策,导致国民生活水平下降,引起希腊国内广大民众与政府发生对抗;希腊不能按期对外债还本付息,又与债权国发生了经济对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