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10)
- 2023(12930)
- 2022(11242)
- 2021(10530)
- 2020(9028)
- 2019(20489)
- 2018(20295)
- 2017(39814)
- 2016(21597)
- 2015(23814)
- 2014(23528)
- 2013(23460)
- 2012(21378)
- 2011(19173)
- 2010(19318)
- 2009(18108)
- 2008(16838)
- 2007(14366)
- 2006(12476)
- 2005(10711)
- 学科
- 济(83271)
- 经济(83184)
- 管理(62261)
- 业(60733)
- 企(51078)
- 企业(51078)
- 方法(41641)
- 数学(36613)
- 数学方法(36258)
- 财(23098)
- 农(20935)
- 中国(19798)
- 学(18362)
- 业经(17807)
- 贸(16412)
- 贸易(16407)
- 务(15985)
- 易(15959)
- 财务(15925)
- 财务管理(15905)
- 地方(15419)
- 企业财务(15203)
- 农业(14369)
- 制(14047)
- 技术(13528)
- 融(13252)
- 金融(13251)
- 环境(13082)
- 理论(13029)
- 和(12806)
- 机构
- 大学(306462)
- 学院(303090)
- 管理(123170)
- 济(119044)
- 经济(116586)
- 理学(107764)
- 理学院(106613)
- 管理学(104731)
- 管理学院(104226)
- 研究(99969)
- 中国(74938)
- 科学(64397)
- 京(64349)
- 农(55586)
- 财(53542)
- 业大(50813)
- 所(50736)
- 研究所(46799)
- 中心(45473)
- 农业(44165)
- 财经(44000)
- 江(42081)
- 北京(40288)
- 经(40147)
- 范(37504)
- 师范(37016)
- 院(36128)
- 经济学(35049)
- 州(34551)
- 财经大学(33096)
- 基金
- 项目(216041)
- 科学(168331)
- 基金(157466)
- 研究(151275)
- 家(139686)
- 国家(138551)
- 科学基金(118312)
- 社会(94710)
- 社会科(89879)
- 社会科学(89850)
- 基金项目(84894)
- 省(83941)
- 自然(80377)
- 自然科(78485)
- 自然科学(78461)
- 自然科学基金(77042)
- 划(71465)
- 教育(68632)
- 资助(64856)
- 编号(60568)
- 重点(48121)
- 成果(47228)
- 部(46962)
- 创(45119)
- 发(44768)
- 科研(42243)
- 创新(42074)
- 计划(40932)
- 课题(40773)
- 教育部(39876)
- 期刊
- 济(122276)
- 经济(122276)
- 研究(85894)
- 学报(55089)
- 中国(50373)
- 农(48780)
- 科学(47653)
- 管理(42600)
- 大学(40676)
- 财(39857)
- 学学(38751)
- 农业(33069)
- 融(29848)
- 金融(29848)
- 教育(27506)
- 技术(23599)
- 财经(20653)
- 经济研究(20094)
- 业经(20015)
- 经(17461)
- 业(16812)
- 问题(16237)
- 科技(15955)
- 理论(15191)
- 版(15025)
- 业大(14889)
- 技术经济(14527)
- 图书(14482)
- 实践(14066)
- 践(14066)
共检索到4260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于文华 魏宇 黄寰
本文以两类时变Copula-EVT-VaR模型作为核心研究方法,探讨了次贷危机对于跨国资产组合VaR模型测度准确度的影响,进而对比分析了两类模型的测度精度。研究结果表明,次贷危机的爆发,导致股市间尾部动态极值风险传导的程度显著增强,VaR的测度精度明显降低,通过分散化投资以降低组合风险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因此在金融危机传染的背景下进行组合投资,应注重对比研究各类风险评价模型的测度效率,谨慎进行资产组合选择以及风险管理。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孙念北 陈剑辉 胡继元
美国次按危机爆发至今,已给美国以及全球金融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面对中国资产证券化发展方向的探讨,文章通过分析美国次贷危机的成因、中国证券化业务发展的现状,对比出美国次贷与中国已开展的证券化业务的本质区别,指出我们应从美国次贷危机中吸取教训,加强业务风险的防范,充分利用我国此项业务开展的后发优势,适当加快试点的步伐。
关键词:
次贷危机 资产证券化 启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于莹
次贷危机对中国资本市场的直接影响中国金融企业参与次级债业务产生的直接损失美国财政部近日公布的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06年6月底,中国机构购入的美国按揭债券总额为1075亿美元,占亚洲国家购入总量的47.6%。通常,次级按揭债券在整个按揭债券市场中的占比接近15%。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蔡玮 乜玉平
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使得全球金融市场发生动荡,我国资本市场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国在积极应对次贷危机带来影响的同时,应该从次贷危机吸取经验和教训,得到启示,使我国金融改革平稳地进行,以确保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次贷危机 金融创新 资本市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何树红 孙文 徐文涛
从2007年以来,美国的次贷危机愈演愈烈,与此同时,我国的资产证券化试点工作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文章着重从次贷危机与资产证券化入手,结合我国资产证券化现状,对资产证券化的风险控制提出建议。
关键词:
次贷危机 资产证券化 风险控制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保岳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和美国的资产证券化有直接的关系。资产证券化不但带来了有利的一面,如金融工具创新、提高资本效率等,同时也带来了不确定的一面,如系统风险是否降低、成本是否减小等问题。
关键词:
次贷危机 证券化 冷思考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万伟 曾勇 李强
本文基于2003-201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检验了企业投资效率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我国企业尤其是国有控股企业的投资效率随国资监管改革显著改善,但在次贷危机期间有所降低。融资约束增大会加深投资效率下降,国有控股则有助于减轻投资效率的下降。随政府控制层级的降低,国有控股企业的投资效率逐次降低,省级政府控股企业的投资效率随改革进程的变化最为显著。控股权性质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呈减弱趋势,这反映出市场的有效性逐渐增强。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路洲
次贷危机又称次级房贷危机,也译为次债危机。它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全球金融风暴。什么是次贷次贷是次级按揭贷款的简称。在美国,按揭贷款可以按照借款人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征
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结构性融资工具,它的发展可以侧面反映出一国的金融深化水平。但是,在2007年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债券风波中,正是这种金融创新工具导致了危机在世界范围内的扩散,并引发了多国银行体系的流动性不足。本文在回顾美国次债危机的基础上,重新认识和分析了资产证券化在风险分散、改善资本结构以及促进金融深化等方面的真实作用,从而为我国在流动性过剩局面下如何推进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资产证券化 次级抵押贷款债券 流动性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史健忠
本文试图从按揭抵押贷款为基础的CDO入手,分析CDO市场在整个次贷危机中的影响。CDO(Collaterailzed Debt Obligation)是指创始银行透过特殊目的公司(SPV)将缺乏流动性且具违约可能的债权组合风险予以分散,并重新包装成各种等级(Tranche),再发行给一般投资人。文章通过分析,得出以次级按揭贷款为基础的CDO极大地扩大了危机影响面;并通过合成CDO定价模型,测量了影响CDO投资者损失扩大的关键因素,包括借款人个体违约概率变化、住房价格变化、信用评级机构错误评级等对投资CDO市场的影响。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史健忠
美国次贷危机发生过程中,信用评级机构的信誉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各方对评级机构的评级能力和风险预警能力提出了质疑。本文从次贷危机影响因子入手,分析了信用评级机构在次贷危机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出现的误差。同时,将这些教训与当前我国的评级产业问题相结合,提出避免发生相同危机的建议。
关键词:
信用评级 评级机构 次贷危机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华清
一、以批判的眼光,审视美国次贷危机 1.美国次贷危机的背景及成因。美国次贷危机又称次级房贷危机(也译为次债危机),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金融危机。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美国次贷危机是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2007年8月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短短一年多时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边卫红
次贷危机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改写着美国银行业的格局。美国银行业将经历一轮市场结构的整合,银行业的集中和垄断程度将进一步上升。随着传统银行经营模式的复兴,影子银行将继续萎缩,银行的杠杆率进一步降低,盲目做大表外业务和顺周期的经营方式将有所改变。以金融控股公司为主的全能银行仍将是美国银行业的主要发展模式,全能银行通过分拆之路从追求范围经济向归核化转变。全球金融危机造就金融监管改革的契机,监管机构将从资本管理、信息披露和流动性管理等方面对银行业实施更加全面严格的监管。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颜海明 戴国强
本文使用2006—2009年中国976500条企业层面的微观数据考察了次贷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识别了次贷危机对企业经营绩效影响的两种渠道:贸易渠道和金融渠道。实证研究发现,次贷危机对危机前行业出口依存度越高的企业的利润和销售增长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同时对危机前行业财务状况越脆弱的企业的利润和销售增长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表明次贷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影响的贸易渠道和金融渠道是存在的,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次贷危机对不同规模、不同所有制、不同地区和不同行业企业绩效的影响渠道是有差异的,具有明显的指向性特征。
关键词:
次贷危机 实体经济 微观数据 传播渠道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梁佳丽 张捷
2007年以来,美国经济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爆发了次贷危机,由于蝴蝶效应的影响中国经济不能独善其身。本文基于微观经济的视角,首先分析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接着按照行业相关性的理论,着重分析了次贷危机对于我国金融行业和房地产行业的影响,并认为加强金融行业的风险防范和监管、审慎选择房地产市场的税收政策和手段有利于减少次贷危机的负面影响,确保我国经济的和谐稳定运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