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06)
2023(13303)
2022(11553)
2021(10931)
2020(9327)
2019(21432)
2018(21178)
2017(41619)
2016(22624)
2015(25042)
2014(24960)
2013(24893)
2012(22937)
2011(20630)
2010(20702)
2009(19195)
2008(17880)
2007(15436)
2006(13521)
2005(11813)
作者
(67299)
(55674)
(55230)
(52667)
(35322)
(26909)
(25125)
(21849)
(21355)
(19838)
(18994)
(18843)
(17694)
(17594)
(17239)
(17127)
(16821)
(16638)
(15966)
(15759)
(13970)
(13684)
(13503)
(12582)
(12502)
(12392)
(12326)
(12228)
(11181)
(10953)
学科
(84513)
经济(84419)
管理(61048)
(59012)
(49000)
企业(49000)
方法(41504)
数学(36456)
数学方法(36098)
(21948)
(21679)
中国(21668)
(21651)
(21555)
银行(21531)
(20155)
(19609)
业经(18452)
(16850)
贸易(16839)
(16706)
金融(16705)
地方(16416)
(16382)
农业(14771)
(14068)
财务(14010)
财务管理(13988)
技术(13458)
理论(13383)
机构
大学(318954)
学院(314355)
管理(125527)
(123825)
经济(121193)
理学(109321)
理学院(108087)
研究(106997)
管理学(106193)
管理学院(105651)
中国(84800)
科学(68547)
(68314)
(59988)
(55382)
(54665)
业大(52622)
研究所(50451)
中心(49199)
农业(47763)
财经(45339)
(44823)
北京(42969)
(41384)
(40599)
师范(40068)
(38390)
经济学(37274)
(37012)
财经大学(34138)
基金
项目(222601)
科学(173334)
基金(161951)
研究(156316)
(143556)
国家(142393)
科学基金(121052)
社会(97790)
社会科(92780)
社会科学(92754)
基金项目(87086)
(86416)
自然(81568)
自然科(79673)
自然科学(79649)
自然科学基金(78238)
(73856)
教育(71491)
资助(66956)
编号(62362)
重点(49961)
成果(49479)
(48767)
(46741)
(46287)
科研(43378)
创新(43215)
课题(42614)
计划(42156)
教育部(41346)
期刊
(127207)
经济(127207)
研究(93426)
学报(57447)
中国(55781)
(53133)
科学(49864)
管理(43166)
大学(42492)
(41123)
金融(41123)
学学(40223)
(39910)
农业(34904)
教育(31194)
技术(24126)
财经(21690)
经济研究(20695)
业经(20687)
(18376)
(17854)
问题(16845)
理论(16577)
科技(16434)
图书(15510)
业大(15487)
实践(15341)
(15341)
(15297)
技术经济(14490)
共检索到4543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边卫红  
次贷危机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改写着美国银行业的格局。美国银行业将经历一轮市场结构的整合,银行业的集中和垄断程度将进一步上升。随着传统银行经营模式的复兴,影子银行将继续萎缩,银行的杠杆率进一步降低,盲目做大表外业务和顺周期的经营方式将有所改变。以金融控股公司为主的全能银行仍将是美国银行业的主要发展模式,全能银行通过分拆之路从追求范围经济向归核化转变。全球金融危机造就金融监管改革的契机,监管机构将从资本管理、信息披露和流动性管理等方面对银行业实施更加全面严格的监管。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崔健  孙碧涵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及随后爆发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对美国投资银行业造成了沉重的打击,终结了华尔街独立投资银行模式的神话。在美国经济衰退、监管加强等一系列不利环境下,美国投资银行通过调整业务重心、缩减自营业务、加强传统投资银行业务及兼并业务、调整杠杆率降低风险等一系列措施,迅速摆脱了次贷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次贷危机暴露了美国投资银行业务模式的缺陷及不足,而美国投资银行的应对措施能够为我国投资银行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志辉  王飞飞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暴发以来,国际银行业经历了百年不遇的金融动荡,其经营状况在2008年发生了巨大变化,欧美银行业在这场危机中损失惨重,成为金融危机的重灾区。本文从分析次贷危机后国际银行业的经营现状入手,对比其经营业绩,总结出国际银行业在金融危机发生后的主要经营特征,展望国际银行业的发展。因此,通过本文对我们认清国际银行业的发展趋势,指导我国银行业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唐国储  
次贷危机发生后,参与次贷生产流程各环节的相关机构都受到责难,认为他们没有履行尽职责任和承担相应的风险责任。如评级机构低估了CDO低违约概率;商业银行发放、打包出售了太多的次级贷款,但没有履行尽职调查责任;监管部门没有履行监管责任。对金融业而言,无论是尽职责任还是风险责任,本质是信息责任。本文从风险特性的角度谈次贷危机发生的原因,并揭示了其对我国银行业转型和流程银行建设的启示。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杨向荣  边卫红  
美国次贷危机再一次终结了欧美银行业繁荣的神话,危机中政府救助政策以及行业自救举措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改写着全球银行业的格局。次贷危机之后,美国甚至全球经济金融环境与危机前将有所不同,生存下来的银行将无法复制危机之前的模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潘成夫  
近期,美国次贷危机进一步恶化,已演变为全面的全球金融危机,国际银行业损失惨重。随着美国主要投资银行或倒闭或向银行控股公司转型,独立投行模式的脆弱性已被证明,混业经营的全能型银行已重夺金融业发展的主导地位,国际银行业将呈现更为多元化的格局,在重归稳健经营的同时,集中和垄断的趋势将加强。我国银行业的国际生存环境将因而发生深刻的变化,对此,我国银行业应积极应对这些变化,力争在国际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郭田勇  陆洋  
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对我国银行业的冲击虽然有限,但却为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我国银行业必须深入分析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认真吸取经验教训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实现进一步的发展。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胡海峰  孙飞  
本文通过比较美国储贷危机和次贷危机引发的两次银行业危机成本的异同,寻求经济成本最低化和公共成本最优化的处理方案。研究发现,此次银行业危机的经济成本和公共成本都明显高于储贷危机,这一方面说明此次危机的严重程度,另一方面也对我国银行业敲响警钟,在危机处理时应注意把握救助界限,谨防救助成本的不合理激增。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林昆三  
2007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对全球经济造成严重的影响,各国纷纷采取多种措施来应对此次危机。文章旨在探讨中国台湾银行业在经历次贷风暴后对于其经营是否有重大影响,并且分析中国台湾银行所采取何种策略渡过风暴并稳定其业务经营。重点以中国台北富邦银行为例,对该银行于次贷前后之经营管理与营业绩效的变革进行研究和总结。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红彦  
八十年代以来,美国的银行业陷入危机,其原因很多.七十年代滞胀造成的高利率;美国某些地区的经济不景气;发展中国家的债务问题;技术进步和金融创新的冲击;银行业本身的经营不当;美国政府对银行业管理方面的问题等.本文则着重从政府管理方面进行分析.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牟怡楠  
次贷危机对现代银行业的风险管理提出了严峻挑战。从金融风险联动角度进行分析,这次危机的启示集中在充分认识现代金融风险的联动特征,夯实金融机构的全面风险管理上。汲取危机的经验和教训,加强中国银行业的全面风险管理,对中国金融业在今后的开放和发展进程中保持稳健运行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志峰  
次贷危机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远大于97金融风暴,但相对全球银行业受到的冲击和中国银行业自身实力而言,次贷危机给中国银行业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通过及时调整业务结构、有针对性地拓展海外市场、吸引国际高端金融人才等手段,不仅能更好地应对次贷危机带来的冲击,而且有利于加快自身发展,在未来的国际金融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实现在国际银行业中的崛起。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边卫红  王家强  
美国次贷危机促使银行业积极应对房地产周期性调整,改进风险管理框架,进一步加强表外关联机构管理,优化区域布局。美国次贷危机对于中国银行业的警示作用大于直接影响。中国商业银行应当认识到房价快速上涨会掩盖大量的风险,应当重视房地产周期性调整风险,尤其是房地产信贷业务的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政策性风险以及突发性事件引发的系统性风险,谨慎推进金融工具创新,专注于核心业务增长,优化区域布局,提高中国银行业的整体经营水平及抵御国内经济周期的实力,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管涛  
1991年,美国国内掀起银行业改革高潮。2月5日,美国财政部提出银行业改革方案;8月2日,参议院银行委员会同意对银行业进行改革,并于11月21日,参议院通过一项银行业改革法案。银行业改革无疑是想拯救危机中的美国银行业。1989年3季度,美国有问题的银行达1151家,为1976年高峰值的3倍、1981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