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19)
- 2023(10152)
- 2022(8373)
- 2021(7495)
- 2020(6287)
- 2019(13767)
- 2018(13559)
- 2017(25331)
- 2016(13972)
- 2015(15368)
- 2014(15409)
- 2013(15092)
- 2012(14187)
- 2011(13166)
- 2010(13603)
- 2009(12995)
- 2008(11431)
- 2007(10248)
- 2006(9276)
- 2005(8269)
- 学科
- 济(74148)
- 经济(74070)
- 管理(37950)
- 业(32365)
- 企(25131)
- 企业(25131)
- 方法(24593)
- 数学(21964)
- 数学方法(21830)
- 地方(17908)
- 中国(16393)
- 学(15611)
- 农(15274)
- 财(13683)
- 业经(13319)
- 地方经济(12626)
- 制(12006)
- 融(11326)
- 金融(11319)
- 贸(11086)
- 贸易(11082)
- 易(10713)
- 农业(10518)
- 体(10257)
- 环境(10209)
- 银(10148)
- 银行(10105)
- 行(9675)
- 理论(8273)
- 和(8172)
- 机构
- 大学(206265)
- 学院(204819)
- 济(93467)
- 经济(91737)
- 研究(77138)
- 管理(73690)
- 理学(63266)
- 理学院(62512)
- 管理学(61474)
- 管理学院(61106)
- 中国(58857)
- 科学(46736)
- 京(43411)
- 农(42630)
- 所(40288)
- 财(40161)
- 研究所(36837)
- 中心(34534)
- 业大(34035)
- 农业(33820)
- 财经(32092)
- 江(31040)
- 经济学(29956)
- 经(29168)
- 北京(27288)
- 院(27196)
- 经济学院(26808)
- 范(26191)
- 师范(25788)
- 州(24103)
- 基金
- 项目(136910)
- 科学(106455)
- 基金(99640)
- 研究(94772)
- 家(89478)
- 国家(88735)
- 科学基金(74111)
- 社会(62766)
- 社会科(59535)
- 社会科学(59520)
- 省(53525)
- 基金项目(52514)
- 自然(47637)
- 自然科(46549)
- 自然科学(46529)
- 自然科学基金(45694)
- 划(45364)
- 教育(43073)
- 资助(40147)
- 编号(36022)
- 重点(31333)
- 发(30386)
- 部(29881)
- 成果(29067)
- 创(28241)
- 国家社会(26823)
- 创新(26560)
- 科研(26279)
- 计划(26239)
- 课题(25947)
共检索到3149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陈晶
次贷危机引发美国"金融地震",继而美国华尔街五大投资银行轰然倒塌,引发了"金融海啸",其风波波及全球,造成全球金融、股市动荡;殃及经济,造成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颜海明 戴国强
本文使用2006—2009年中国976500条企业层面的微观数据考察了次贷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识别了次贷危机对企业经营绩效影响的两种渠道:贸易渠道和金融渠道。实证研究发现,次贷危机对危机前行业出口依存度越高的企业的利润和销售增长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同时对危机前行业财务状况越脆弱的企业的利润和销售增长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表明次贷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影响的贸易渠道和金融渠道是存在的,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次贷危机对不同规模、不同所有制、不同地区和不同行业企业绩效的影响渠道是有差异的,具有明显的指向性特征。
关键词:
次贷危机 实体经济 微观数据 传播渠道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焦继军
2007年以来,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进一步从金融层面传导到实体经济层面,危机的国际传导效应增大了全球经济的风险,国际经济形势更趋复杂。在此背景下,中国经济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其中主要体现在对出口、房地产及资产价格等方面。目前我国经济中存在着通胀增速过快及经济过热的双重压力,同时人民币又处于升值周期,这无疑加大了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实施的难度。次贷危机也对全球特别是中国的监管体制提出了挑战。
关键词:
次贷危机 实体经济 资金链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李若谷 冯春平
美国次贷危机是在全球流动性过剩、通胀压力加大的背景下爆发的。对于中国来说,危机带来的直接影响有限。但次贷只是第一张骨牌。危机后风险资产价格重估,美国经济明显放缓,美国政府连续降息、大幅度减税,美元加速贬值,如此强烈的连锁反应,使得正面临着流动性过剩、资产泡沫、经济过热、通货膨胀和人民币升值问题的中国经济很难隔岸观火,可以说利弊兼有。本文对次贷危机的走向及其可能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徐国庆 李相儒 张校敏
2007年四季度,美国二级房贷市场出现重大危机,数千亿美元的银行贷款变成坏帐,从而导致美国经济在人们的质疑声中,出现了滑坡,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预测,2008年美国经济陷入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连婕
近期,美国次贷证券引发的金融风波正向全球蔓延,由于次贷证券是以次级按揭贷款为基础资产的结构金融产品,因此,此次风波的发生及其演化反映了近年来美国住房金融市场的变化,而其根源在于全球流动性过剩推动的房地产价格飚升。由于我国资本项目尚未放开,资金跨境流动受限,我国经济受此轮次贷危机的直接影响有限。但应当看到,中国目前正经历流动性过剩和资产价格大幅上涨,在已进入加息周期的背景下,此轮风波足以对中国日益开放的金融业和价格连续上涨的房地产市场敲响警钟。
关键词:
次级贷款 房地产 流动性过剩 风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雨露 庞红 蒲延杰
美国次贷危机是一场新型的金融危机,其产生的内在机理是金融产品透明度不足、信息不对称,金融风险被逐步转移并放大至投资者。这些风险从住房市场蔓延到信贷市场、资本市场,从金融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并通过投资渠道和资本渠道从美国波及到全球范围。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张乐
从指标趋势看,引发此次次贷危机的美国房地产市场调整仍未结束,美信贷紧缩状况的持续对房地产市场和整体经济的复苏构成压力,巨额资金的救市措施从短期看更在于提振信心,从长期看其效果有待观察。全球经济亦将受到美经济衰退的拖累,但与其他经济体相比,美国经济仍显得更有弹性。
关键词:
美国房地产市场 信贷紧缩 美国经济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吴宣恭
美国次贷危机发生后,国内外专家纷纷对危机的产生原因做了分析。但是,他们较多地偏重于金融领域,只停留在表面现象的分析,未能触及危机的根源。作者运用马克思关于经济危机的理论以及信用制度对危机影响作用的论述,认为美国试图以扩大信贷消费去缓解生产扩大与消费能力相对缩小的矛盾,加速了房地产和金融泡沫的发展。但是这个矛盾只是暂时由泡沫遮掩着,经过长期的积累、发酵终于爆发危机。这才是根本原因。
关键词:
次贷危机 经济危机 实质 根本原因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马超群 杨密 佘升翔 杨文昱
本文利用动态条件相关多元GARCH模型(即DCC-MGARCH模型)对有关市场数据进行动态相关性分析,并紧密结合对经验事实的观察,探讨次贷危机爆发后美国与中国的金融市场和世界主要商品市场——石油市场的动态变化机理,揭示危机在不同的金融市场之间、商品市场之间以及与实体经济之间,通过资本流动、信息传递以及投资者心理和预期变化来传导的动态传染机制,特别是危机对中国金融经济的影响机制和表现。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史健忠
本文试图从按揭抵押贷款为基础的CDO入手,分析CDO市场在整个次贷危机中的影响。CDO(Collaterailzed Debt Obligation)是指创始银行透过特殊目的公司(SPV)将缺乏流动性且具违约可能的债权组合风险予以分散,并重新包装成各种等级(Tranche),再发行给一般投资人。文章通过分析,得出以次级按揭贷款为基础的CDO极大地扩大了危机影响面;并通过合成CDO定价模型,测量了影响CDO投资者损失扩大的关键因素,包括借款人个体违约概率变化、住房价格变化、信用评级机构错误评级等对投资CDO市场的影响。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陈继勇 盛杨怿 周琪
在全球经济失衡背景下,美国网络经济泡沫破灭与美联储先松后紧的货币政策等因素促使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并加速其向全球蔓延。金融危机不仅重创美国实体经济,而且通过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等多种渠道侵蚀全球实体经济,世界经济下行风险日益凸现。面对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机,世界各国应加强国际经济政策协调、重建全球实体经济,循序渐进调整世界经济失衡。为此,中国应进一步夯实实体经济基础,调整经济结构,扩大内需,并积极主动地参与世界经济新秩序的重建。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赵贺春 李艳
1.政策导向不切实际。本世纪初,在美国网络经济持续下滑的情况下,美国货币当局采取了"连续降息、刺激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应对措施,提出了"居者有其屋"的口号,以保持经济增长。在这一政策的导向下,各放贷机构采取了极为宽松的放贷政策,大量次优级和次级客户成为放贷机构业务竞争的主战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范方志 李璐媚
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既有政治上的原因,也有经济上的原因;既有客观上的因素,也有主观上的因素。本文对美国次贷危机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希望对我国目前的房地产市场以某种启示。
关键词:
美国次贷危机 降息 政治经济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