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71)
- 2023(7603)
- 2022(6315)
- 2021(5866)
- 2020(5047)
- 2019(11279)
- 2018(10957)
- 2017(22607)
- 2016(11994)
- 2015(13377)
- 2014(13132)
- 2013(13314)
- 2012(12573)
- 2011(11393)
- 2010(11754)
- 2009(11709)
- 2008(10713)
- 2007(9660)
- 2006(8674)
- 2005(8009)
- 学科
- 济(51264)
- 经济(51205)
- 业(36489)
- 管理(35722)
- 企(28080)
- 企业(28080)
- 方法(25052)
- 数学(23067)
- 数学方法(22972)
- 中国(16005)
- 财(14863)
- 农(14600)
- 贸(12903)
- 贸易(12896)
- 易(12627)
- 制(12456)
- 银(11650)
- 融(11648)
- 金融(11648)
- 银行(11617)
- 行(11113)
- 业经(10136)
- 务(9338)
- 财务(9333)
- 财务管理(9317)
- 农业(9310)
- 企业财务(8950)
- 学(8629)
- 体(7687)
- 技术(7567)
- 机构
- 大学(185936)
- 学院(183515)
- 济(83673)
- 经济(82236)
- 管理(71714)
- 理学(61810)
- 研究(61552)
- 理学院(61209)
- 管理学(60469)
- 管理学院(60150)
- 中国(52087)
- 财(40677)
- 京(38298)
- 农(35537)
- 科学(35145)
- 财经(32865)
- 所(31636)
- 经(29957)
- 业大(29018)
- 中心(28526)
- 研究所(28459)
- 农业(28444)
- 经济学(27081)
- 江(25883)
- 经济学院(24800)
- 财经大学(24768)
- 北京(24406)
- 院(21305)
- 商学(20697)
- 州(20611)
- 基金
- 项目(117465)
- 科学(92210)
- 基金(88379)
- 研究(80868)
- 家(78563)
- 国家(77941)
- 科学基金(65852)
- 社会(54623)
- 社会科(51965)
- 社会科学(51950)
- 基金项目(47122)
- 省(43595)
- 自然(43146)
- 自然科(42172)
- 自然科学(42155)
- 自然科学基金(41452)
- 划(37819)
- 教育(36523)
- 资助(36300)
- 编号(30657)
- 部(27225)
- 重点(26026)
- 创(24594)
- 发(24494)
- 成果(24109)
- 教育部(23387)
- 国家社会(23344)
- 创新(23075)
- 科研(23037)
- 人文(22575)
共检索到2728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于莹
次贷危机对中国资本市场的直接影响中国金融企业参与次级债业务产生的直接损失美国财政部近日公布的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06年6月底,中国机构购入的美国按揭债券总额为1075亿美元,占亚洲国家购入总量的47.6%。通常,次级按揭债券在整个按揭债券市场中的占比接近15%。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蔡玮 乜玉平
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使得全球金融市场发生动荡,我国资本市场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国在积极应对次贷危机带来影响的同时,应该从次贷危机吸取经验和教训,得到启示,使我国金融改革平稳地进行,以确保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次贷危机 金融创新 资本市场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史立新 于娟 黄云鹏
目前,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已经对美国、欧洲等国家的实体经济造成重大不利影响,一些国家的经济已经陷入衰退。由于开放程度较低,金融危机对我国资本市场的直接影响较小。但是,当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揭水利
2007年以来,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新兴加转轨"的我国资本市场跌宕起伏,上证指数从最高的6124点跌至最低的1664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实体经济、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投资者心理和金融创新都带来了负面影响,但也为我国的产业金融转型创造了机会。本文认为,我们要化危为机,加强资本市场制度建设、改善宏观运行环境、强化应急机制、稳定市场信心、提高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和化解风险能力,要稳妥推进金融创新和资本项目可兑换,提高资本市场透明度,利用资本市场加速产业转移。
关键词:
国际金融危机 资本市场 对策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陆静 郑晗
本文分析了九个国家(地区)的资本市场指数在次贷危机期间的传染效应。研究发现,危机前,美国对除中国外的7国(地区)在危机发生时冲击力更大,资本市场出现单向传染效应。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由于国际金融危机交叉传染的存在,通过脉冲响应函数的检验揭示了危机传染的动态效应。在危机期内,美国次贷危机对其他国家市场的影响强度迅速增大,持续时间比传统过程相对延长。本文还通过高低波动率机制的比例系数伽玛检测了这些国家(地区)资本市场间的转移传染和纯传染效应。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王啸
本文总结了金融创新的三方面教训:金融创新不应脱离监管约束,鼓励创新与加强监管不能偏废;金融创新的动力不能来自短期逐利,短期激励和利益冲突必须避免;金融创新不应唯模型化,金融工程的自娱自乐、自欺欺人倾向应该警惕。本文提出应扬长避短,循序渐进地进行资本市场发展与创新,具体包括:(1)大力扩展资本市场规模,改善结构失衡,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降低企业融资成本;(2)有序发展场内交易金融衍生品,发挥其对风险的定价、对冲、分散等功能;(3)鼓励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业务创新,改变业务模式传统、单一的局面,提高金融机构的抗风险能力;(4)深化交易机制市场化改革,在风险可测、可控和可承受的情况下推进融资融券等制度创...
关键词:
金融危机 次贷危机 金融创新 金融监管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啸
有人认为金融创新是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我们应暂缓乃至搁置种种创新举措;也有人认为此次金融危机为我国加快与国际接轨,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金融话语权和资源定价权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应将金融发展和创新尽快提升到一个更高层次上来。笔者认为,美国等成熟市场近几十年的繁荣与危机为我国发展金融创新提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祁斌
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阶段与华尔街不同。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应该审慎推进金融创新,强化风险控制机制,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邱永红
《物权法》的颁布实施,对资本市场将产生重大的积极影响,但同时也带来资产证券化业务、基金份额质押业务、股票最高额质押业务等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对此作初步探讨,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符浩东
次级贷危机即银行住房信贷在次级贷资产证券化推动下通过杠杆效应扩张信用,而后在房地产进入熊市时引发金融风险报复性回归,导致资本市场市值严重紧缩和流动性恶化的过程。从次级贷作为分散风险的工具,在实现金融产品创新、分散风险的同时进而演变成席卷全球金融风暴的过程看,次级贷发展的教训在于忽略了对资产证券化产品发展规模及其信用评级的监管,放大了信用风险,失去了对金融风险的有效控制。当前中国资本市场正处于新兴加转轨的关键时机,稳健推进金融产品创新进程与建立重大金融风险应对机制成为战略性的课题。随着股指期货、融资融券、权证、资产证券化等产品创新进程的加快,市场风险总量呈现不断累积的态势。建设一个充分确保风险与...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秋红 王德发 陈刚
以信用为支点的现代金融,具有风险和收益两面性,金融领域风险聚集、传染和释放以金融危机的形式对实体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以金融危机救助为出发点,针对2007-2009年的国际金融危机,总结归纳在危机过程中的各种援助措施,同时对美国典型的救助政策效果进行实证检验,得出相关结论。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刘纪学 汪成豪 董纪昌 高鹏
爆发于美国的次贷信用危机使各国投资者损失惨重,银行间信用濒临瓦解,金融市场出现剧烈震荡。本文分析了次贷危机爆发的背景、扩散以及内在机理,研究了危机通过利率、外商房地产投资、购房者心理预期、产业政策等因素对我国房地产市场产生的不同影响,并运用事件分析法分析了危机的整体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供有关决策部门参考。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于文华 魏宇 黄寰
本文以两类时变Copula-EVT-VaR模型作为核心研究方法,探讨了次贷危机对于跨国资产组合VaR模型测度准确度的影响,进而对比分析了两类模型的测度精度。研究结果表明,次贷危机的爆发,导致股市间尾部动态极值风险传导的程度显著增强,VaR的测度精度明显降低,通过分散化投资以降低组合风险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因此在金融危机传染的背景下进行组合投资,应注重对比研究各类风险评价模型的测度效率,谨慎进行资产组合选择以及风险管理。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曼怡 路伟
资本的流动作为当前经济全球化的核心,极大地推动了各国经济的发展,但是同时风险也与之俱来。在当前我国开放程度不断提升的大背景下,利益的驱动可能会使得资本流动在短期内发生剧烈变化,从而冲击一国的经济和金融市场。本文采纳2007-2017年的月度数据,测度短期资本流动规模,构建资本市场指标,分析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变化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冲击性影响,并据此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丽 李向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