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77)
2023(13383)
2022(11436)
2021(10976)
2020(9681)
2019(22523)
2018(22681)
2017(44681)
2016(24271)
2015(27441)
2014(27532)
2013(27448)
2012(25545)
2011(22905)
2010(23348)
2009(22501)
2008(22037)
2007(19852)
2006(17265)
2005(15814)
作者
(69034)
(57508)
(57265)
(54785)
(36561)
(27471)
(26510)
(22525)
(21648)
(20679)
(19489)
(19342)
(18180)
(18108)
(17989)
(17766)
(17352)
(17063)
(16593)
(16578)
(14254)
(14188)
(14089)
(13177)
(13098)
(12901)
(12869)
(12751)
(11677)
(11268)
学科
(97613)
经济(97499)
管理(76808)
(73051)
(60860)
企业(60860)
方法(49463)
数学(43029)
数学方法(42531)
(30966)
中国(27304)
(25277)
(22981)
业经(20506)
(20483)
财务(20421)
财务管理(20370)
(20047)
银行(20017)
企业财务(19335)
(19200)
(18995)
贸易(18986)
(18899)
(18512)
(18205)
金融(18202)
理论(16886)
农业(16205)
地方(15818)
机构
大学(350022)
学院(347173)
(145632)
经济(142498)
管理(139591)
理学(118217)
理学院(116958)
管理学(115085)
管理学院(114393)
研究(109379)
中国(92240)
(73819)
(73493)
科学(64189)
财经(57701)
(54575)
中心(53288)
(53135)
(52697)
(52305)
研究所(48999)
业大(48065)
北京(46564)
经济学(45432)
(43201)
财经大学(43020)
师范(42766)
(41916)
农业(41898)
经济学院(41151)
基金
项目(220809)
科学(173905)
研究(162113)
基金(161513)
(139121)
国家(137953)
科学基金(118954)
社会(102851)
社会科(97511)
社会科学(97482)
基金项目(85210)
(84912)
自然(76980)
教育(75865)
自然科(75164)
自然科学(75143)
自然科学基金(73811)
(71893)
资助(67756)
编号(66447)
成果(54551)
(50605)
重点(49511)
(46134)
(45605)
课题(44847)
教育部(43866)
科研(43083)
创新(42647)
人文(42499)
期刊
(158703)
经济(158703)
研究(104053)
中国(64417)
(59874)
管理(53206)
学报(49026)
(46508)
科学(46243)
(42181)
金融(42181)
大学(38171)
学学(35861)
教育(32734)
技术(31118)
农业(30608)
财经(29070)
(24888)
经济研究(24790)
业经(24731)
问题(21395)
理论(18494)
(18065)
技术经济(18030)
统计(17627)
(17627)
实践(16664)
(16664)
财会(16580)
商业(16278)
共检索到5219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成晓毅  刘旭超  
从贷款对象的信用级别和贷款政策的宽松程度等方面讲,美国的次贷风险与小额信贷风险有很多的相似之处。中国的小额信贷风险会不会引发出类似次贷问题引起的金融危机?本文以"结构-中介"理论为分析框架,考察了美国次贷危机的风险原因和我国小额信贷的潜在风险,并提出了防范风险的政策性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世春  
小额信贷是个卖方市场。在印度,过高的利率招致大量逐利资金涌入,而急速增长和过于集中的小额信贷机构形成恶性竞争并最终酿成危机。中国小额信贷健康发展的策略是:建立社会绩效考核体系,防止目标偏离;实行利率管制,防止对贫困群体雪上加霜;杜绝滥用小额信贷概念,防止盲目冒进;加强对商业性资金进入的监管,防止系统风险发生。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范红雷  
2007年7月,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恶化,严重冲击美国、欧洲、日本乃至中国的资本市场,从而带动全球股市出现连续暴跌,亚洲地区尤以香港股市跌幅为甚。美国次贷风波中首当其冲遭遇打击的就是银行业,住房抵押贷款背后隐藏的风险是当前中国商业银行特别应该关注的问题,这场风波为我们敲响了居安思危的警钟。本文分析了中国银行住房信贷的现状及存在的风险,提出美国次贷危机给我国商业银行住房贷款的启示性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郑良芳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于2007年2月间露出苗头,到了7、8月间导致全球金融市场大幅波动。亚洲市场也不能幸免。欧美等国央行不得不动用4000多亿美元巨额资金扑火。次贷危机的成因次贷危机同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破裂密切相关。美国自住房比率高达68%,人均居住面积近60平方米,居世界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汪利娜  
中国的住房抵押信贷市场刚刚起步,在流动性过剩、竞争加剧和可贷机会有限的大背景下,各商业银行为抢占市场都有积极发放个人住房信贷的冲动,但对房贷潜在的风险却认识不足,监管机构的风险识别和监控体系建设也明显滞后。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晓虹  
2007年美国次债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不小影响,综观美国次债危机全过程,其爆发有必然性。本文首先分析次债危机爆发原因,然后阐述我国房地产信贷市场现状,最后指出次债危机给我国房地产信贷市场的启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宋斌  
美国不完善的住房保障体系、宽松的房贷政策以及创新的房贷产品,使市场积累了巨大风险,而利率上升和房市降温引爆了次贷危机。我国住房信贷市场存在类似于次贷危机的风险形成机制。公共住房供需矛盾突出,住房信贷市场准入标准宽松,提供按揭贷款的银行缺乏合理的避险手段,长期内利率波动和住房产权流动性不足,使我国住房信贷市场风险不断积累。防范我国住房信贷风险必须未雨绸缪。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雯  
2003年以来,我国房地产信贷呈现爆发性增长,各家商业银行的房地产信贷业务表现突出。但是我国土地供应的制度性缺陷、房地产供需的结构性矛盾、房地产价格的无序上涨、融资渠道的不健全以及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水平的落后,使得我国房地产信贷的风险日渐集聚。尤其在美国次贷危机发生后,我们必须重新审视被各家商业银行视为优质资产的房地产信贷,吸取次贷危机教训,注重防范房地产周期调整引发的信贷风险,高度重视住房抵押贷款背后隐藏的风险,严格执行信贷审查标准和管理要求,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强化审慎合规经营。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唐有瑜  
本文在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引入定量化的预警分析模型必要性的同时 ,通过抽取我国上市公司实际的样本数据对模型进行的实证检验 ,认为该模型应用于我国银行业的信贷风险管理工作是现实可行的。在此基础上 ,本文还对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使用财务危机预警模型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讨论。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陈庭强  王冀宁  
一般认为信用风险的发生源于违约,信用风险控制应重点解决好两个方面问题,一是信用风险度量;一是主观信用风险控制。本文主要将论及后者,从博弈论的角度,探讨农村金融机构如何在不对称信息情况下实施有效积极的管理措施,激励农村金融机构积极参与信贷后活动,有效控制小额信贷的风险的发生概率。研究认为:农户投资项目的成功率和国家的农村政策是影响农户小额信贷安全的关键因素。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龙耀  陈畅  刘俊杰  
本文选取中国传统农区110个小额信贷的贷款小组为样本,对社会资本降低小额信贷风险的理论作用机制进行实证检验。小额信贷还款率影响因素模型回归结果显示,在小组贷款机制作用下,同伴压力和信任模式显著提高小额信贷的还款率,社会资本降低小额信贷风险的作用得到验证。同时,本文还发现社会资本对信贷风险的控制作用存在其有效边界,社区内部化特征显著,这也为越来越多的小额信贷机构放弃小组贷款并转变成个人责任贷款提供了解释。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董裕平  
同质化问题会造成金融系统缺乏收敛性,加剧系统偏离稳定状态的风险,在美国次贷危机恶化升级为全球金融与经济危机的过程中表现较为明显。本文分析了导致金融同质化风险的一些主要制度性因素,并提出了防范相关风险的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董裕平  
从维护金融系统稳定的要求出发,应该严加防范诱发大规模同质化的金融行为,尤其是要在微观层次上鼓励构造削弱同质化的机制金融的同质化风险在当今的实际经济生活中,各企业之间在产品设计、技术、设备、成本、服务等方面的差异性越来越小,产品的相似度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高,结果是产品市场的竞争越来越趋于同质化,程度越来越激烈。从产业经济学的观点来看,这种同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黄上国  
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全球性的流动性过剩,对次贷及其相应衍生品的风险认识不足、金融当局监管不力等。我国商业银行监管应从美国次贷危机中得到警示:需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制度,严格控制创新型业务的投资规模,加强创新型业务的研究,加强海外投资人才的培养。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管同伟  
2007年第3季度,以欧美主要银行账户出现大量次债相关损失为标志,一场源于美国本土的局部性次级贷款危机,最终演变成为一场全面性的影响全球的系统性金融危机。在次级债信用链中,银行既扮演着初端供应商又扮演着终端消费者的角色。对应结构产品价格的下跌必然对银行报表带来全面冲击,迫使其流动性、杠杆与信贷模式发生深刻的结构性变化,其坏账问题将进一步拖累全球信贷环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