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95)
2023(12357)
2022(10298)
2021(9320)
2020(7713)
2019(17110)
2018(16814)
2017(32011)
2016(17633)
2015(19212)
2014(19406)
2013(18869)
2012(17787)
2011(16315)
2010(16940)
2009(16042)
2008(14710)
2007(13349)
2006(12190)
2005(10878)
作者
(53140)
(44378)
(44014)
(41959)
(28322)
(21012)
(19901)
(17274)
(16907)
(15788)
(15316)
(14533)
(14413)
(14043)
(14002)
(13631)
(13183)
(13063)
(12777)
(12687)
(11202)
(11123)
(10885)
(10232)
(10229)
(9823)
(9688)
(9650)
(8940)
(8809)
学科
(85821)
经济(85733)
管理(50652)
(44795)
(34973)
企业(34973)
方法(28548)
数学(25408)
数学方法(25164)
中国(21058)
(21033)
地方(20787)
(18800)
(17612)
业经(16470)
(15928)
(14399)
贸易(14393)
农业(14028)
(13961)
地方经济(13584)
(13569)
金融(13562)
(13371)
银行(13328)
(12798)
(12330)
环境(12232)
(12040)
理论(10324)
机构
学院(253817)
大学(251457)
(114726)
经济(112445)
管理(93751)
研究(93300)
理学(79882)
理学院(79006)
管理学(77693)
管理学院(77246)
中国(72763)
科学(55750)
(52498)
(52132)
(49698)
(48106)
研究所(43546)
中心(42539)
财经(40415)
(40007)
业大(39674)
农业(39073)
(36635)
经济学(35727)
(33367)
北京(33024)
经济学院(31911)
(31575)
师范(31135)
(30946)
基金
项目(165539)
科学(129265)
基金(119711)
研究(117914)
(106186)
国家(105272)
科学基金(88694)
社会(76672)
社会科(72689)
社会科学(72673)
(65191)
基金项目(62298)
自然(56835)
自然科(55543)
自然科学(55522)
(54709)
自然科学基金(54527)
教育(53467)
资助(49083)
编号(46395)
成果(37853)
重点(37559)
(36961)
(36106)
(34137)
课题(33351)
国家社会(32075)
创新(32032)
科研(31365)
教育部(30656)
期刊
(134489)
经济(134489)
研究(79946)
中国(51534)
(45040)
学报(43090)
(39108)
科学(37889)
管理(35414)
大学(32284)
(31762)
金融(31762)
学学(30987)
农业(29294)
教育(23949)
经济研究(23306)
技术(21297)
业经(20781)
财经(20645)
(17892)
问题(17002)
(14607)
(13820)
技术经济(13382)
国际(12833)
统计(12317)
世界(12262)
(12149)
商业(12016)
(11452)
共检索到3959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焦继军  
2007年以来,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进一步从金融层面传导到实体经济层面,危机的国际传导效应增大了全球经济的风险,国际经济形势更趋复杂。在此背景下,中国经济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其中主要体现在对出口、房地产及资产价格等方面。目前我国经济中存在着通胀增速过快及经济过热的双重压力,同时人民币又处于升值周期,这无疑加大了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实施的难度。次贷危机也对全球特别是中国的监管体制提出了挑战。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颜海明  戴国强  
本文使用2006—2009年中国976500条企业层面的微观数据考察了次贷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识别了次贷危机对企业经营绩效影响的两种渠道:贸易渠道和金融渠道。实证研究发现,次贷危机对危机前行业出口依存度越高的企业的利润和销售增长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同时对危机前行业财务状况越脆弱的企业的利润和销售增长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表明次贷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影响的贸易渠道和金融渠道是存在的,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次贷危机对不同规模、不同所有制、不同地区和不同行业企业绩效的影响渠道是有差异的,具有明显的指向性特征。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陈晶  
次贷危机引发美国"金融地震",继而美国华尔街五大投资银行轰然倒塌,引发了"金融海啸",其风波波及全球,造成全球金融、股市动荡;殃及经济,造成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华而诚  刘都生  李昊  
当前,全球正密切关注次贷危机是否会使美国经济在2008年衰退,并对全球经济增长造成冲击。本文旨在测算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并探索宏观经济政策的走向,以确保中国经济达到调控目标。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健旋  裴平  
美国是我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和主要投资来源地之一,美国次贷危机必然会给我国带来巨大影响。次贷危机至少会影响我国资本市场投资者的信心、导致我国投资美国的资产严重缩水、加重国内的资产流动性紧缺程度、直接恶化外向型经济实体的运行状况并可能加深我国通货膨胀的潜在危机。应对次贷危机,应当选择好拉动内需的基点和方向、调整和优化海外投资结构、贴近实体经济发展需求推进金融改革和金融创新等,以支撑和引领实体经济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赵蓓文  
本文从理论出发,阐述了FDI、资本流动与金融稳定之间的相关性,并通过对典型经济体的案例研究,说明了金融危机后新兴经济体外资政策的调整一般会经过3个阶段:一是资本流动控制,二是外国直接投资促进,三是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在此基础上,论文以E11为例对次贷危机后新兴经济体外资政策变化的新趋势进行分析,并得出目前新兴经济体外资政策调整已经完成了"三部曲"中的前两部,未来的新趋势将进一步从单纯的应急措施转向技术进步和结构升级的结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周彬  
次贷金融危机发生后,学术界分析了宏观经济学发展的不足,政策操作方面也进行了调整。中国经济作为新兴经济体的典型代表,同发达经济体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经济体相比较,具有二元经济加转轨经济的特点,又处于高速发展逐渐放缓的过程。在借鉴和比较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次贷金融危机应对经验的基础上,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应该重视本国制度背景和发展阶段,更多考虑总供给因素。
[期刊] 改革  [作者] 宋立  
美国的次贷危机演化成了全球性的次贷金融危机,是整个金融系统的危机。许多人把目光投向了中国,大量西方人在讨论,中国能够带领大家走出美国的阴影吗,中国能够在这场危机中独善其身吗,中国能够像在1998年以后一枝独秀吗,这种局面能一直维持下去吗,中国能否部分替代美国危机消除或者减弱作出一些贡献呢?对这些问题的解答需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万超  周兵  靳玉英  
金融危机可能通过宏观经济、微观信贷、投资者心理等渠道作用于实体经济。本文通过识别和统计分析1975~2008年间81个样本国家(地区)发生的银行危机,发现金融危机恢复在不同危机类型和国家类型间存在显著差异性。同时,从经济理论和数据特征角度解释该差异化恢复的原因。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万超  周兵  靳玉英  
金融危机可能通过宏观经济、微观信贷、投资者心理等渠道作用于实体经济。本文通过识别和统计分析19752008年间81个样本国家(地区)发生的银行危机,发现金融危机恢复在不同危机类型和国家类型间存在显著差异性。同时,从经济理论和数据特征角度解释该差异化恢复的原因。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亚雯  
本文从理论和实际两方面分析了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金融和出口企业的影响,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加深,次贷危机主要通过市场传导和资金传导影响中国股市下跌和银行亏损;通过贸易传导影响出口企业需求下降等。对此提出主要政策建议:1.中国金融体系开放应审慎有序地推进和进一步发展国际金融合作;2.应核心监管和控制金融衍生品市场的风险;3.市场信心应是监管的重要内容;4.建立和完善股市的风险防范机制等。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李若谷  冯春平  
美国次贷危机是在全球流动性过剩、通胀压力加大的背景下爆发的。对于中国来说,危机带来的直接影响有限。但次贷只是第一张骨牌。危机后风险资产价格重估,美国经济明显放缓,美国政府连续降息、大幅度减税,美元加速贬值,如此强烈的连锁反应,使得正面临着流动性过剩、资产泡沫、经济过热、通货膨胀和人民币升值问题的中国经济很难隔岸观火,可以说利弊兼有。本文对次贷危机的走向及其可能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卜伟  段建宇  
当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市场动荡继续蔓延,房地产业仍在衰退,消费和投资信心都创下新低,美元贬值和油价高企加大了通胀风险,美联储的救市空间越来越小,美国经济形势愈加严峻。美国经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冯玮  
由于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和巨大的消费量,在次贷危机对美国经济造成巨大冲击的同时,危机也向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蔓延。危机进一步引发了全球性信贷紧缩和全球金融市场的剧烈动荡与恐慌。美国经济衰退所导致的全球需求增长的大幅放缓,必然对我国经济增长造成影响。本文通过分析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蔓延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说明此次金融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及金融监管等有着深刻的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