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78)
2023(10475)
2022(9059)
2021(8228)
2020(7261)
2019(16563)
2018(16085)
2017(31866)
2016(17418)
2015(19383)
2014(19408)
2013(19478)
2012(18361)
2011(16551)
2010(16857)
2009(16394)
2008(15700)
2007(14321)
2006(12398)
2005(11356)
作者
(53825)
(45044)
(44958)
(42951)
(28559)
(21911)
(20657)
(17465)
(16938)
(16005)
(15333)
(14876)
(14396)
(14275)
(14190)
(14184)
(13907)
(13320)
(13096)
(13031)
(11237)
(11216)
(10929)
(10452)
(10167)
(10137)
(10018)
(9952)
(9082)
(9013)
学科
(71063)
经济(70989)
(48148)
管理(48093)
(39251)
企业(39251)
方法(37247)
数学(33795)
数学方法(33574)
(21820)
(21110)
银行(20964)
(19529)
(19095)
(17473)
中国(16565)
(16518)
金融(16516)
(15128)
贸易(15119)
(15001)
财务(14986)
财务管理(14955)
(14735)
企业财务(14341)
(14171)
业经(13448)
农业(11853)
地方(11704)
(11689)
机构
大学(256765)
学院(252648)
(108331)
经济(106223)
管理(96573)
研究(86270)
理学(83131)
理学院(82227)
管理学(80919)
管理学院(80469)
中国(74787)
(53290)
科学(53047)
(52907)
(51873)
(45526)
农业(42883)
业大(42109)
中心(41802)
财经(41718)
研究所(41541)
(37990)
(37818)
经济学(34651)
北京(32933)
经济学院(31797)
财经大学(31385)
(30893)
(30495)
(29675)
基金
项目(168181)
科学(130737)
基金(124440)
研究(114277)
(110885)
国家(110000)
科学基金(92894)
社会(73661)
社会科(70126)
社会科学(70098)
基金项目(66579)
(64477)
自然(62620)
自然科(61217)
自然科学(61193)
自然科学基金(60155)
(55400)
教育(52127)
资助(51748)
编号(43981)
重点(38078)
(37806)
(34982)
成果(34902)
(34751)
科研(33697)
计划(32908)
创新(32828)
教育部(32109)
大学(31382)
期刊
(109596)
经济(109596)
研究(74744)
学报(46936)
(46315)
金融(46315)
(46122)
中国(44547)
(41433)
科学(39598)
大学(34091)
学学(32817)
管理(31645)
农业(28321)
财经(21484)
经济研究(18797)
技术(18200)
(18156)
业经(16250)
教育(16209)
(15608)
问题(15275)
(13946)
国际(13827)
理论(13737)
(12995)
技术经济(12970)
实践(12446)
(12446)
统计(11975)
共检索到3769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顾聪  周波  李胜宏  
作为全球规模最大、流动性最好的市场,美国固定收益市场一直是国外投资者追求稳定收益回报的首选地。文章比较了我国相对于其他国家,在美国固定收益市场的投资规模、品种及投资特点,重点分析了随金融市场动荡的加剧,国内商业银行外币债券的持仓变动,以及次贷危机对其外币债券投资造成的潜在损失,建议商业银行应采取更为审慎的投资策略,降低风险资产的投资比例。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袁东  毛玉萍  韦伦  许志方  
迄今为止,有关次贷危机的报道中,债券保险商是中国读者经常看到的重要角色。但这一机构对我们来讲是陌生的。本文正是基于此,探讨债券保险公司的基本特征、发展历程、运营机制、与次贷危机的关系以及债券保险公司未来发展趋势,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梳理与分析,以期能够对正在采取多种对策"大力发展债券市场"的中国有所启示。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韩艾  洪永淼  汪寿阳  
本文采用区间事件分析法研究了次贷危机对中资银行的影响。本文提出了全新的区间事件分析理论框架,将原有的区间时间序列分析理论与事件分析法相结合,提出了"数量化"表示事件影响的"区间系数",并给出了经济解释。实证研究以中国银行和工商银行A股和H股的动态"区间收益率"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新的"区间"视角分析次贷危机包含的一系列事件对中资银行产生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中国银行H股受到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事件影响较A股更大;工商银行H股和A股对次贷危机的反应比较一致。(2)两家银行的H股对次贷危机的反应均开始于新世纪集团事件,均早于A股对次贷危机的反应。(3)贝尔斯登、标准普尔第二次降低次贷资产评级和...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周沅帆  
本文从影响机理和影响程度方面分析了美国次贷危机对债券保险公司的影响,探讨了在我国建立债券保险公司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加强监管、重视信用风险和自身风险防范、进一步规范信用评级机构的政策性建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管同伟  
2007年第3季度,以欧美主要银行账户出现大量次债相关损失为标志,一场源于美国本土的局部性次级贷款危机,最终演变成为一场全面性的影响全球的系统性金融危机。在次级债信用链中,银行既扮演着初端供应商又扮演着终端消费者的角色。对应结构产品价格的下跌必然对银行报表带来全面冲击,迫使其流动性、杠杆与信贷模式发生深刻的结构性变化,其坏账问题将进一步拖累全球信贷环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宋飘篷  
为了进一步规范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于2017年3月正式修订发布,以下简称为"CAS 22"。虽然CAS 22对金融资产的分类及其会计处理均进行了明确规定,但是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的核算一直是实务处理过程中的难点。基于上述原因,本文选取外币债券投资作为研究对象,在明确外币债券投资的资产属性及适用准则的基础上,结合案例详细分析外币债券取得日、计息日的会计核算和账务处理方式,进而分不同情况探讨减值损失与准备的确认与计量问题,并从准则完善和会计人员专业素质两个方面总结带来的启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晔  
文章首先分析了美国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的联系与本质区别,发现次贷危机对欧美经济和汇率仅有短暂影响;其次通过对美国和欧元区国家的股票指数的相关系数分析,欧美国家相关系数在欧债危机发生前已经回归到非危机阶段;第三用因果关系检验得出美国对欧债危机的金融传染影响较小。最后得到欧债危机金融传染是不受次贷危机影响的一个相对独立的事件的结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应贵  
始于2007年初的美国次级债务问题愈演愈烈,好几家大公司和七十多家对冲基金深陷其中,对全球金融市场带来一次又一次的冲击。本文从美国次级住房贷款市场的发展、信用特征、风险度量等三方面探讨次债危机发生的原因、可能的影响及教训。本文认为,次级房贷及相关的住房抵押债券本身属于高风险资产,并且难以准确定价,风险溢价偏低致使金融机构对损失准备不够充足;美国宏观经济发展减速使得地产价格下跌更是加速了风险的释放。美国顶级金融机构深陷次债危机之中,承受巨大经济损失,再次表明风险管理不容忽视。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建  
美国次债危机很可能成为引发全球经济危机的源头。次债危机所引发的连续振荡会对美国金融资产的总体素质产生巨大负面影响,并通过巨大的外资持有金额继续向世界传播。美国次债危机对中国股市、房地产和金融体系的影响有限,不利影响主要通过贸易渠道传递。面临不利局面,最重要的是做好启动内需工作,我国的宏观调控应随时准备转入放松。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课题组   周学东  
<正>从宏观背景和危机特征上看,储贷危机和美国中小银行危机有一定相似性均处于高通胀和美联储大幅加息的宏观环境储贷危机发生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高通胀、高利率的环境中:CPI同比增速从20世纪60年代的2.3%上涨到70年代的7.1%,1974年、1979~1981年突破了10%。1979~1982年,沃尔克领导美联储大幅加息抗击通胀,
关键词: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周雪平  
该文剖析了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及其影响,并深入分析了美国次贷危机对国内银行经营管理的启示,认为国内的银行必须关注绩效激励的逆向选择、不要懈怠贷前尽职调查、不要过分依赖第二还款来源、营销手段应适度以及不应过渡迷信风险转移等。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唐国储  
次贷危机发生后,参与次贷生产流程各环节的相关机构都受到责难,认为他们没有履行尽职责任和承担相应的风险责任。如评级机构低估了CDO低违约概率;商业银行发放、打包出售了太多的次级贷款,但没有履行尽职调查责任;监管部门没有履行监管责任。对金融业而言,无论是尽职责任还是风险责任,本质是信息责任。本文从风险特性的角度谈次贷危机发生的原因,并揭示了其对我国银行业转型和流程银行建设的启示。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何志刚  邵莹  
基于2007年4月至2009年9月的周数据,就次贷危机时期流动性风险对我国公司债券信用利差的变化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公司债券信用利差的变化与非流动性指标之间存在稳定的正相关关系,且在控制其他变量之后该结果依然是稳健的,说明流动性风险已融入我国公司债券信用利差中。尤其是在次贷危机背景下,流动性风险对信用利差的影响显著增强了。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史健忠  
本文试图从按揭抵押贷款为基础的CDO入手,分析CDO市场在整个次贷危机中的影响。CDO(Collaterailzed Debt Obligation)是指创始银行透过特殊目的公司(SPV)将缺乏流动性且具违约可能的债权组合风险予以分散,并重新包装成各种等级(Tranche),再发行给一般投资人。文章通过分析,得出以次级按揭贷款为基础的CDO极大地扩大了危机影响面;并通过合成CDO定价模型,测量了影响CDO投资者损失扩大的关键因素,包括借款人个体违约概率变化、住房价格变化、信用评级机构错误评级等对投资CDO市场的影响。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任康钰  
随着次贷危机及之后蔓延全球的金融危机不断发展,对危机的研究也从不同角度展开。由于中央银行是负责一国货币政策的政府部门,也是危机中能够做出迅速有力反应的机构,因此对中央银行的研究非常重要。本文以中、美两国的中央银行作为观察对象,以它们的资产负债表作为切入点,研究中央银行在危机以来的行为。本文首先对2007年以来两国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基本情况进行观察;然后对两个央行的资产负债表中所表现出的一些特征进行分析;进而对形成这些特征的原因及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