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48)
2023(14605)
2022(11939)
2021(11228)
2020(9225)
2019(20916)
2018(19883)
2017(38767)
2016(20358)
2015(22503)
2014(21951)
2013(21681)
2012(20114)
2011(17991)
2010(18032)
2009(17023)
2008(15995)
2007(13908)
2006(12503)
2005(11367)
作者
(56684)
(47031)
(46772)
(44539)
(29876)
(22497)
(21196)
(18291)
(18240)
(16700)
(16206)
(15521)
(14988)
(14844)
(14811)
(14659)
(13963)
(13610)
(13577)
(13449)
(11510)
(11492)
(11371)
(10777)
(10668)
(10602)
(10307)
(10150)
(9374)
(9315)
学科
(78801)
经济(78714)
管理(56722)
(56328)
(44666)
企业(44666)
(34435)
银行(34289)
方法(34022)
(32700)
(31212)
金融(31212)
中国(31020)
数学(30815)
数学方法(30569)
(24669)
(23688)
(23096)
(20213)
贸易(20194)
(19858)
业经(17808)
农业(15644)
地方(15173)
(14606)
财务(14580)
财务管理(14557)
企业财务(13918)
(13878)
制度(13870)
机构
大学(279259)
学院(279068)
(129222)
经济(126974)
管理(107554)
研究(98954)
理学(92356)
理学院(91435)
中国(90537)
管理学(90274)
管理学院(89789)
(60788)
(57919)
科学(55260)
(49741)
中心(48597)
(48494)
财经(48350)
(44393)
研究所(44132)
经济学(42272)
(40186)
业大(39729)
农业(39245)
经济学院(38388)
(37700)
北京(36761)
财经大学(36468)
银行(36247)
(35116)
基金
项目(186580)
科学(148636)
基金(140109)
研究(135523)
(122909)
国家(121898)
科学基金(104592)
社会(91231)
社会科(86940)
社会科学(86926)
基金项目(72968)
(69057)
自然(65939)
自然科(64530)
自然科学(64510)
自然科学基金(63430)
教育(60880)
(59397)
资助(57274)
编号(52022)
(43048)
重点(42207)
成果(41799)
(40832)
(40080)
国家社会(39564)
创新(37538)
教育部(37535)
人文(36235)
科研(36090)
期刊
(133849)
经济(133849)
研究(90031)
(58096)
金融(58096)
中国(54941)
(45135)
(44860)
学报(42656)
科学(39955)
管理(38531)
大学(32925)
学学(31504)
农业(28254)
财经(24541)
经济研究(24184)
教育(22290)
(21121)
业经(20662)
技术(19613)
问题(17542)
(17511)
国际(17125)
(15141)
世界(14866)
理论(14100)
技术经济(12881)
实践(12424)
(12424)
商业(12085)
共检索到4315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志峰  
次贷危机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远大于97金融风暴,但相对全球银行业受到的冲击和中国银行业自身实力而言,次贷危机给中国银行业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通过及时调整业务结构、有针对性地拓展海外市场、吸引国际高端金融人才等手段,不仅能更好地应对次贷危机带来的冲击,而且有利于加快自身发展,在未来的国际金融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实现在国际银行业中的崛起。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崔峥  龙超  
通过梳理金融风暴中美国相关主体对问题投资银行进行救助的种种行为,可以看出自我救助、同业救助和政府救助三种传统投行救助模式在金融危机中的最新运用。对比中美两国处理类似问题做法的异同,借鉴发达国家在危机处理中的相关经验教训,有助于中国问题券商救助理论的发展。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朱民  方星海  
货币危机、银行危机、宏观危机和政策危机———泰国金融风暴的因果、教训和预防朱民方星海☆金融风险问题研究泰国的金融风暴震惊了世界,今年以来,泰铢已贬值42%,泰国股票市价已贬值50%,泰国高达377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实际已经耗尽,财政和国际收支赤字不断上...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伟深  
亚洲金融风暴使区内的银行体系备受关注。有学者指出,亚洲国家的银行体系不健全是金融风暴的主因。如麻省理工的克鲁明(PaulKrugman)教授认为亚洲危机的起因缘于金融中介机构(FinancialIntermediaries)的“道德危险”问题(Mor...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牟怡楠  
次贷危机对现代银行业的风险管理提出了严峻挑战。从金融风险联动角度进行分析,这次危机的启示集中在充分认识现代金融风险的联动特征,夯实金融机构的全面风险管理上。汲取危机的经验和教训,加强中国银行业的全面风险管理,对中国金融业在今后的开放和发展进程中保持稳健运行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亚洲金融风暴与香港银行业的前景展望中国银行港澳管理处经济研究部金融风暴席卷亚洲泰国于1997年7月2日宣布泰铢自由浮动之后,产生骨牌效应,引发亚洲货币金融危机。这次金融危机在亚洲前所未见,并且比3年前的墨西哥金融危机严重得多,主要表现在:1.冲击及波...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仁良  缪钧伟  
从八十年代初到最近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亚洲国家的经济,主要是东南亚国家的经济,经历了由繁荣到泡沫形成再到目前的通货紧缩的过程。 东南亚国家由八十代初开始推行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战略,这一经济发展模式具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四清  
内容一场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正在影响着世界经济。本文从四个方面对危机发生的深层次原因进行了分析,也对其与新资本协议的关系进行了阐述。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的大格局下,中国银行业为应对危机,实现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必须认真做出选择。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胜  庞东  
金融创新是一把双刃剑。这一效应在次贷危机一步步扩散蔓延为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得到了充分体现。金融危机后,国际银行业对金融创新作了深刻反思,金融创新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我国金融创新与欧美国家相比还处于起步阶段,不能因噎废食,而应结合国际银行业的最新创新趋势,找到适合自己的金融创新之路。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杜婷  王胜  
金融创新是一把双刃剑,这在次贷危机一步步扩散蔓延成为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金融危机后,国际银行业对金融创新作了深刻反思,金融创新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我国金融创新与欧美国家相比还处于起步阶段,不能因噎废食,应结合国际银行业的最新创新趋势,找到适合自己的金融创新之路。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边卫红  
次贷危机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改写着美国银行业的格局。美国银行业将经历一轮市场结构的整合,银行业的集中和垄断程度将进一步上升。随着传统银行经营模式的复兴,影子银行将继续萎缩,银行的杠杆率进一步降低,盲目做大表外业务和顺周期的经营方式将有所改变。以金融控股公司为主的全能银行仍将是美国银行业的主要发展模式,全能银行通过分拆之路从追求范围经济向归核化转变。全球金融危机造就金融监管改革的契机,监管机构将从资本管理、信息披露和流动性管理等方面对银行业实施更加全面严格的监管。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志辉  王飞飞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暴发以来,国际银行业经历了百年不遇的金融动荡,其经营状况在2008年发生了巨大变化,欧美银行业在这场危机中损失惨重,成为金融危机的重灾区。本文从分析次贷危机后国际银行业的经营现状入手,对比其经营业绩,总结出国际银行业在金融危机发生后的主要经营特征,展望国际银行业的发展。因此,通过本文对我们认清国际银行业的发展趋势,指导我国银行业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钱小安  
加入WTO将使中国经济实行“二次开放” ,这将给中国银行业和金融调控带来机遇和挑战。为了适应经济金融全球化、市场化的趋势 ,中国要加快银行重组 ,建立良好的内控机制 ,通过增资、股份化等手段增强银行资金实力 ,有效处理好不良贷款问题 ,按贷款分类确定呆账准备率 ,减轻银行税赋负担 ,为国内银行业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在金融调控方面 ,要加快利率市场化步伐 ,适时进行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调整 ,协调本外币政策 ,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促进经济金融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吕宏程  
2008年的金融风暴迅速席卷全球,范围之广、影响之烈,超出了各国的预期,全球经济面临严峻考验。我国的中小企业也受到多方面的强烈冲击,有"危"也有"机"。中小企业该如何度过金融危机,如何化"危"为"机",都是值得中小企业管理者认真思考的问题。同时政府也应该发挥作用,协助企业度过这段特殊时期。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唐国储  
次贷危机发生后,参与次贷生产流程各环节的相关机构都受到责难,认为他们没有履行尽职责任和承担相应的风险责任。如评级机构低估了CDO低违约概率;商业银行发放、打包出售了太多的次级贷款,但没有履行尽职调查责任;监管部门没有履行监管责任。对金融业而言,无论是尽职责任还是风险责任,本质是信息责任。本文从风险特性的角度谈次贷危机发生的原因,并揭示了其对我国银行业转型和流程银行建设的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