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56)
- 2023(6172)
- 2022(5129)
- 2021(4860)
- 2020(3978)
- 2019(9064)
- 2018(9009)
- 2017(17058)
- 2016(8902)
- 2015(9566)
- 2014(9533)
- 2013(9270)
- 2012(8575)
- 2011(7608)
- 2010(8299)
- 2009(8356)
- 2008(7236)
- 2007(6235)
- 2006(5930)
- 2005(5786)
- 学科
- 济(29754)
- 经济(29704)
- 融(27309)
- 金融(27309)
- 业(24784)
- 银(24576)
- 银行(24572)
- 管理(24447)
- 行(23853)
- 企(22620)
- 企业(22620)
- 中国(17939)
- 制(15194)
- 财(13785)
- 中国金融(11092)
- 体(9988)
- 方法(9817)
- 务(9132)
- 财务(9100)
- 财务管理(9075)
- 体制(8951)
- 企业财务(8798)
- 业经(8738)
- 数学(8141)
- 数学方法(8051)
- 农(7669)
- 地方(7603)
- 理论(7083)
- 度(6937)
- 制度(6935)
- 机构
- 大学(113133)
- 学院(111762)
- 济(49425)
- 经济(48273)
- 中国(43098)
- 管理(40648)
- 研究(39780)
- 理学(33234)
- 理学院(32883)
- 管理学(32444)
- 管理学院(32218)
- 财(29547)
- 京(24086)
- 银(23239)
- 银行(22318)
- 财经(21680)
- 中心(21516)
- 行(20888)
- 经(19789)
- 所(19657)
- 科学(19641)
- 融(19152)
- 金融(18808)
- 江(18366)
- 人民(18314)
- 研究所(17175)
- 国人(16434)
- 财经大学(16425)
- 中国人(16330)
- 农(16316)
- 基金
- 项目(64260)
- 研究(50758)
- 科学(50547)
- 基金(46748)
- 家(39241)
- 国家(38858)
- 科学基金(33675)
- 社会(32410)
- 社会科(30839)
- 社会科学(30829)
- 省(24228)
- 基金项目(24192)
- 教育(23539)
- 编号(20905)
- 划(20354)
- 自然(20031)
- 自然科(19585)
- 自然科学(19582)
- 资助(19289)
- 自然科学基金(19260)
- 成果(18677)
- 部(15030)
- 性(14846)
- 重点(14620)
- 课题(14538)
- 创(14130)
- 制(13854)
- 发(13727)
- 教育部(13612)
- 项目编号(13593)
共检索到2008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谢俊
本文对发达国家因全球金融海啸后所实行的各种金融改革计划和未来促进金融安定和成长与金融监管产生的影响进行了评述。本文认为,金融监管新趋势,将从顺景气循环转为缓和景气循环;从银行信息高度保密转为全球联合反制租税不合作国家年代;从限制监管范畴转为金融体系重要机构、金融工具和金融市场等均需受到审慎监管。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汤柳
金融危机暴露了现行金融监管制度存在的问题从而引发各国监管改革行动。德国的监管改革是弥补监管漏洞为主的局部修正,主要包括修改风险管理的最低要求、改革金融市场监管工具、加强金融市场监管力度、探索前沿金融工具定值模型、加强国际监管合作、加强宏观审慎监管等六个方面。通过这些监管制度的改革,德国加强监管力度,继续强调风险防范的监管目标,并借以强化其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德国监管变化对我国的金融监管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德国 金融监管 改革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汤柳
金融危机暴露了现行金融监管制度存在的问题从而引发各国监管改革行动。德国的监管改革是弥补监管漏洞为主的局部修正,包括修改风险管理的最低要求、改革金融市场监管工具、加强金融市场监管力度、探索前沿金融工具定值模型、加强国际监管合作、加强宏观审慎监管等六个方面。通过改革,德国加强监管力度,继续强调风险防范的监管目标,并借以强化其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德国监管变化对我国的金融监管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德国 金融监管改革 监管合作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肖崎
现代经典金融理论假定市场参与者和政策当局都是完全理性、市场具有自我调节修复的能力,但现实中微观经济主体和监管者的非理性行为充斥市场,非理性的金融市场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容易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本文从人类实际决策心理出发,运用行为金融理论,分析"非理性的行为因素"在次贷危机中的作用,提出融入行为金融思想,建立"有限理性范式"下的金融监管框架。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潘文彪 路洲臣
次贷危机爆发后,各国总结惨重教训,达成加强金融监管的共识,在发达经济体的主导下,推进全球金融监管改革,在提高金融系统韧性、加强影子银行监管以及防范"大而不倒"方面取得显著成果。但是2017年来,美国政府展现出放松金融监管迹象,全球金融监管改革可能沿去监管方向发展,将对我国的金融监管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首先总结后危机时代金融监管取得的改革成果,并判断未来金融监管改革的趋势及我国的应对之策。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宗承渊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大背景下,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趋势逐渐加强,各类新兴金融产业的不断涌现,在丰富和发展金融市场的同时,也扩大了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外延。目前"一行三会"的分业监管体制能否应对复杂多变的金融环境已成为学术界争论的热点。借此,论文介绍了欧美等发达国家现行的金融监管模式,从中发现我国现存监管体制中的不足,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尹哲 张晓艳
2008年次贷危机以来,美国、英国和欧盟对金融监管体系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改革内容不仅包括按照国际组织新规则制订或完善本国或本地区的监管措施,更包括了对本国或本地区监管体制的重构。本文就此分析了危机前美国、英国和欧盟金融监管体制的缺陷,阐述了危机后这些国家和地区在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方面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
金融监管 次贷危机 国际比较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高宇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各国均提出了强化监管的理念,并针对本次危机暴露出来的诸多问题提出了金融监管改革方案。本文从西方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两个层面,分别考察了不同类型国家危机后的金融监管改革实践。尽管各国金融监管改革的内容和力度有较大差异,但总体趋势是强化监管,表现出非常强的共性,如防范系统性风险,实施宏观审慎监管;扩大监管范围,提高监管标准;加强金融监管机构之间的相互协调以及国际金融监管合作等等,这也预示了未来金融监管改革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
金融危机 金融监管改革 宏观审慎监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斯坦利·费希尔 刘圣
宏观审慎监管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对金融系统整体性风险的监管;二是利用监管政策或其他非利率政策工具应对由资产价格行为造成的问题2007~2009年的危机是1929年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各发达经济体均经历了经济上、政治上的严峻考验。所幸的是,政策制定者成功吸取了经济大萧条中的部分经验教训,实际表现明显优于市场预期。通过成立金融稳定委员会(FSB)和巴塞尔委员会扩容,各国央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监管者制定了金融监管改革方案。本文将从资本和流动性要求、宏观审慎监管以及"大而不倒"问题(TBTF)三个方面,介绍金融监管改革的进展情况。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安德鲁·贝利 吴婕
英国金融监管改革方案包括三个新机构的建立。第一,英格兰银行将成立一个独立的金融政策委员会(FPC),其主要职责就是维持金融系统的稳定性,掌握宏观政策工具。第二,英格兰银行将成立一个下属机构审慎监管局(PRA),以促进金融公司的稳定性为首要目标。第三,成立一个新的消费者保护和市场管理局(CPMA),其主要职能是维持金融服务市场的信心。安德鲁·贝利现任英格兰银行银行服务部执行主任兼总出纳。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边卫红 韦艳华 齐树天
20世纪90年代以来,面对全球金融市场结构性变化,面对过度的金融创新,美国金融监管体制没有顺应市场的变化进行适当调整,美国次贷金融危机爆发后,金融监管当局受到了来自各方的严厉批评和质疑。而历史上每次危机的发生同时也是新机会的开始,美国次贷危机中监管当局不断反思本国金融监管以及协调体制的不足,加快了金融监管改革的步伐。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丹尼尔·塔鲁洛 门超
在过去六七年间,监管体制大体上建立起来,新监管体制有四个要素,即资本监管、流动性监管、风险监管和清算计划金融危机及其后果金融危机造成的重大损失,以及后续的大萧条,是我们在金融监管方面着力进行各项改进的首要动机。根据美联储研究人员的估计,金融危机时期,美国经济总产出相对于潜在产出水平的累积损失,约占全年经济产出总值的四分之一。尽管我们不能确定这些损失完全是由金融危机引起的,但损失的规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丹尼尔·塔鲁洛 门超
在过去六七年间,监管体制大体上建立起来,新监管体制有四个要素,即资本监管、流动性监管、风险监管和清算计划金融危机及其后果金融危机造成的重大损失,以及后续的大萧条,是我们在金融监管方面着力进行各项改进的首要动机。根据美联储研究人员的估计,金融危机时期,美国经济总产出相对于潜在产出水平的累积损失,约占全年经济产出总值的四分之一。尽管我们不能确定这些损失完全是由金融危机引起的,但损失的规模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文君
次贷危机发生后,一些发达国家准备或正在改进其金融监管以防止危机对经济的进一步拖累。这些改进主要体现在组建超级监管机构、加强监管合作和重新重视规则监管,其实质是通过监管的改进来避免监管套利、监管本位主义和监管宽容。发达国家金融监管的改进是其对本国金融监管的深刻总结,对我国有着多重启示。不仅使我国认清了发达国家金融监管的不成熟一面,而且对我国的监管制度移植与本土化、监管分权和高度合作、以及规则监管在我国的实施都有着深远影响。
关键词:
次贷危机 金融监管改进 监管机构 启示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葛奇
美国次贷危机愈演愈烈已造成了全球金融危机,究其根源在于次级房屋贷款发放环节。由于包括美国政府、美联储、投资银行、评级机构、保险公司在内的各个市场参与者的共同作用,次级房屋贷款市场迅速膨胀。通过房贷-评级-卖出的证券化过程,次级贷款的风险被散播到了全球的各类投资者。金融监管机构对此次危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其传统的最佳标准式的监管理念通过巴塞尔新协议等方式导致了市场行为趋同从而流动性缺失、系统性风险发生、亲周期问题显现。此外,监管机构对于高杠杆率和负债与资产错配的金融机构监管明显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危机。
关键词:
次贷危机 市场行为趋同 金融监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