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53)
- 2023(4530)
- 2022(3990)
- 2021(3798)
- 2020(3217)
- 2019(7365)
- 2018(7285)
- 2017(15023)
- 2016(8285)
- 2015(9280)
- 2014(9572)
- 2013(9610)
- 2012(9397)
- 2011(8532)
- 2010(9206)
- 2009(9072)
- 2008(8222)
- 2007(7302)
- 2006(6738)
- 2005(6219)
- 学科
- 济(31614)
- 经济(31579)
- 管理(22926)
- 业(22442)
- 企(17885)
- 企业(17885)
- 方法(13441)
- 数学(12068)
- 数学方法(11878)
- 贸(9992)
- 贸易(9988)
- 易(9824)
- 农(9791)
- 财(9686)
- 中国(8522)
- 策(8055)
- 融(7642)
- 金融(7642)
- 制(7355)
- 银(7093)
- 银行(7086)
- 行(6763)
- 业经(6070)
- 农业(6011)
- 地方(6006)
- 及其(5894)
- 学(5558)
- 政策(5485)
- 务(5422)
- 财务(5402)
- 机构
- 学院(118505)
- 大学(118450)
- 济(53882)
- 经济(52711)
- 管理(45108)
- 研究(42529)
- 理学(37450)
- 中国(37292)
- 理学院(37076)
- 管理学(36564)
- 管理学院(36326)
- 财(27702)
- 京(24866)
- 科学(22398)
- 所(21824)
- 财经(20835)
- 中心(20613)
- 江(19487)
- 研究所(19205)
- 经(18856)
- 农(18701)
- 经济学(16715)
- 银(16410)
- 北京(16243)
- 银行(15898)
- 财经大学(15381)
- 州(15375)
- 范(15147)
- 经济学院(15035)
- 师范(15024)
- 基金
- 项目(69729)
- 科学(54890)
- 研究(53910)
- 基金(50491)
- 家(42682)
- 国家(42303)
- 科学基金(36016)
- 社会(33591)
- 社会科(31914)
- 社会科学(31909)
- 省(26020)
- 教育(25124)
- 基金项目(24981)
- 资助(22984)
- 划(22582)
- 编号(22572)
- 自然(22349)
- 自然科(21831)
- 自然科学(21826)
- 自然科学基金(21436)
- 成果(20160)
- 部(16673)
- 课题(16106)
- 重点(15522)
- 发(15131)
- 性(14955)
- 教育部(14549)
- 创(14088)
- 人文(13963)
- 策(13755)
共检索到1966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段鹏
本文基于DSGE模型对次贷危机前后我国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效应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后危机时期,货币冲击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时滞明显缩短,其对实际产出的调控效应在减弱、对物价水平的影响程度在增强;与此同时,利率调整对我国实际产出的影响程度明显提高。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黄瑞芬 赵艺 孙然
次贷危机爆发后美国经济遭受重创,国内经济萎靡。为此美联储采取了一系列宽松的货币政策。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一国货币政策的实施必然会对其他国家的经济产生溢出效应。本文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次贷危机后美国货币政策对我国的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价格指数、工业增加值、联邦基金利率和广义货币供应量之间存在一个长期的协整关系。美国扩张性货币政策引起我国输入性通货膨胀,且对我国产出有一个负向的影响。
关键词:
次贷危机 溢出效应 货币政策 VAR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吴培新
在次贷危机的应对中,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激进、灵活,与正常时期的渐进主义策略大相径庭。文章在对次贷危机以来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操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研究美联储应对危机的货币政策机理,发现在危机时期,美联储始终坚持其担负的目标,货币政策体现为及时的、决定性的和灵活的。最后,文章探讨了美联储的危机时期政策对我国央行货币政策操作的启示。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金融危机 美联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梅鹏军 程实
基于中美货币政策博弈模型对两国货币政策非合作博弈和合作博弈的收益进行的比较,以及就美国次贷危机对两国货币政策博弈均衡进行的分析,我们发现:中美货币政策进行协调的合作博弈均衡优于非合作博弈均衡,协调收益长期存在;中美货币政策非合作博弈在特定条件下存在向合作均衡改进的趋势,但这种状态是偶然的和不稳定的;次贷危机冲击使得中美货币非合作博弈的前景堪忧,中美货币政策协调不仅必要,而且现实紧迫。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合作博弈 非合作博弈 次贷危机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维安 徐滢
本文首先分析次贷危机中美联储货币政策所面临的两大难题,即传统货币政策工具难以应对以及如何应对"金融加速器机制"的巨大破坏作用,然后从传统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货币政策工具创新、货币政策的协调与配合及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再启动四个方面考察美联储应对危机的货币政策操作。最后文章分析了美联储货币政策应对的影响和效果,体现为美联储通过信用扩张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通过建立货币政策工具的退出机制关注长期通胀;文章同时也分析了美联储购入大量风险资产带来的风险;对第三类创新工具有效性进行了检验,发现其并不显著。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非常规 金融加速器机制 有效性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杨春蕾
2017年以来,中美两国央行皆有收缩资产负债表的行为或计划,央行资产负债表的扩张与收缩,会引起市场关于流动性扩张与收缩的猜测,各界对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关注度上升。影响中国与美国央行"缩表"的因素并不相同,但均与金融危机后央行较多使用创新的货币政策工具有关,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的创新使用与资产负债表的变化相互关联并且互为印证。结合金融危机后美联储及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工具的创新运用,以及两国央行资产负债表的相应变化,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美联储的量化宽松政策工具致使资产负债表大规模扩张,如今的"缩表"计划可视为对量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苏畅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央行实行非常规货币政策来对市场预期及实体经济进行调控。然而,本文通过借鉴西方的非常规货币政策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表明,央行的非常规货币政策的作用是有限的;尤其在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后,使经济陷入"流动性陷阱"。而且,央行的货币政策调控呈现出由"总需求管理"的"相机抉择"向"总需求与总供给双侧"调控的特点。得出结论为,央行不仅应增强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更应配合使用财政政策来调控实体经济。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彦洋
本文利用相关系数法探讨了次贷危机后美国的货币政策取向对我国流动性影响的存在性,从资本流动渠道和贸易渠道两个角度分析了这种影响的机理,并基于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函数测算了这种影响的程度。研究结论表明,美国货币政策通过资本流动渠道和贸易渠道对我国流动性产生一定的影响,相对而言,通过资本流动渠道的影响更为显著,贸易渠道影响存在但不显著。为此,本文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次贷危机 货币政策 流动性 SVAR模型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苏畅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央行实行非常规货币政策来对市场预期及实体经济进行调控。然而,本文通过借鉴西方的非常规货币政策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表明,央行的非常规货币政策的作用是有限的;尤其在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后,使经济陷入"流动性陷阱"。而且,央行的货币政策调控呈现出由"总需求管理"的"相机抉择"向"总需求与总供给双侧"调控的特点。得出结论为,央行不仅应增强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更应配合使用财政政策来调控实体经济。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吴培新
金融系统"过度顺周期性"的潜在特性,以及由信贷结构产品和发起-分销模式,导致市场参与者难以准确评估风险,这是次贷危机的形成机理。在此基础上,分别分析其在风险承担的积累时期和金融失衡的释放时期对现行货币政策框架的涵义,认为现行货币政策框架可以减缓金融失衡的释放而导致的对经济金融的冲击,但难以约束以承担更高风险方式所导致的金融失衡,因而,必须对现行货币政策框架做出改进。最后阐述了对我国货币政策框架的启示。
关键词:
次贷危机 形成机理 货币政策框架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魏哲平 刘攀
一、货币政策目标设置不合理美国《联邦储备法》中规定美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是"有效促进实现就业最大化,稳定物价和保持适度的长期利率。"其中,物价的稳定主要包括商品、服务和原材料价格,以及劳动力成本的稳定。但是,在货币政策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叶馨蔚
由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绝大多数经济体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全球经济呈现衰退趋势。为应对金融危机,防止经济进一步下滑,各国根据本国的特点制定了积极的货币政策,并采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实现在稳定物价的情况下保持经济增长的政策目标。本文重点比较了中国和日本两国在2008年金融危机前后货币政策的变化和两国采用货币政策工具的差异,分析了两国运用货币政策工具的特点,并对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涛
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中美两国都采取了超常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但其首要政策目标、政策工具、传导过程、政策有效性和政策风险有较大差异。本文通过分析和比较其异同及成因,旨在总结两国实施货币政策的经验和教训,为提高我国货币政策应对危机的有效性、防范来自内部和外部的政策风险提供借鉴。
关键词:
零利率 量化宽松 货币政策 政策风险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雪春
在经济金融全球化背景下,本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的起因和传导等方面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点,主要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在危机管理中起了主导作用,并在利率水平、最后贷款人职能。中央银行直接购买政府债券和国际协作等操作有所突破。但是,如何优化危机管理措施,避免未来的通货膨胀将更具挑战性。
关键词:
金融危机 货币政策 最后贷款人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