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39)
2023(10398)
2022(9064)
2021(8390)
2020(7331)
2019(16888)
2018(16616)
2017(33017)
2016(18330)
2015(20537)
2014(20769)
2013(20776)
2012(20014)
2011(18203)
2010(18868)
2009(18011)
2008(17397)
2007(15926)
2006(13877)
2005(12700)
作者
(56302)
(47069)
(46960)
(44998)
(30242)
(22764)
(21488)
(18256)
(17832)
(17230)
(16123)
(15748)
(15276)
(15176)
(15116)
(14841)
(14578)
(13999)
(13859)
(13667)
(11975)
(11720)
(11675)
(10835)
(10822)
(10665)
(10633)
(10548)
(9741)
(9590)
学科
(73291)
经济(73209)
管理(50835)
(50775)
(40352)
企业(40352)
方法(34733)
数学(30895)
数学方法(30509)
(21674)
(21338)
中国(19204)
(17453)
(15559)
(15496)
贸易(15493)
(15104)
业经(14283)
地方(14119)
农业(14077)
(13264)
银行(13222)
(13123)
金融(13121)
(12978)
财务(12948)
财务管理(12914)
(12579)
(12338)
企业财务(12311)
机构
大学(268731)
学院(267524)
(110732)
经济(108277)
管理(99028)
研究(96372)
理学(84431)
理学院(83452)
管理学(81887)
管理学院(81396)
中国(74693)
科学(60515)
(57402)
(54557)
(53073)
(51428)
研究所(46659)
中心(44747)
农业(43421)
业大(43347)
(42638)
财经(41263)
(37434)
北京(36224)
(34478)
(34214)
经济学(34136)
师范(34026)
(33386)
经济学院(30842)
基金
项目(173524)
科学(134909)
基金(125440)
研究(122506)
(111561)
国家(110644)
科学基金(92442)
社会(75733)
社会科(71735)
社会科学(71710)
(67659)
基金项目(65175)
自然(61782)
自然科(60335)
自然科学(60308)
自然科学基金(59260)
(58236)
教育(56931)
资助(53577)
编号(49263)
成果(41577)
重点(39941)
(39013)
(37531)
(35233)
课题(35117)
科研(34073)
计划(33266)
创新(33040)
(32922)
期刊
(121861)
经济(121861)
研究(80418)
中国(53350)
(49155)
学报(47926)
科学(41801)
(41374)
管理(35480)
大学(35341)
学学(33432)
(32465)
金融(32465)
农业(32305)
教育(27760)
技术(21837)
财经(20684)
经济研究(20022)
业经(19205)
(17721)
(17241)
问题(16121)
(14153)
(13977)
技术经济(13262)
理论(13117)
统计(12802)
国际(12313)
业大(12162)
实践(11816)
共检索到4073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陆前进  
本文从货币流通速度下降和资产负债表恶化来解释美国次贷危机不断加剧的原因。同时本文也指出次贷危机下存在"流动性陷阱"和"投资陷阱",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美国救市政策的有效性。笔者认为目前财政政策是有效的,尤其是政府直接增加财政支出更为有效。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伟  朴明根  
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危害日益加深,全球金融体系面临的重重压力将加深全球增长下滑的风险。为了防止危机的进一步恶化,美国政府采取了包括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在内的救市措施来应对危机。本文在对美国救市措施进行简要概览的基础上,运用经济学理论对其效果进行了分析,得出当前情况下财政政策更为有效的结论,并对美国未来救市政策的走势进行了展望。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玄  
本文通过建立数理模型并运用美国金融市场数据,研究了资产证券化条件下的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资产证券化对货币政策有效性产生了负面作用,减弱了传统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效果,而这是造成次贷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本文认为,随着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的互动性增强,必须重视资本市场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中央银行应通过调整和完善政策体系、改进货币政策调控对象和方式、有效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梁艳芬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声势大,范围广,影响深,遍全球,最终酿成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为严重的世界经济衰退。直接导致2009全球经济下跌0.6%;国际贸易萎缩23%,国际直接投资下降37%全球失业人数增加3000多万。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吴婷婷  杨丹茜  
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因采用合理救助政策而快速复苏,对于金融危机救助政策的有效性研究具有长期的理论意义和战略需要。危机救助不仅仅作用于金融本身,贸易也是发挥救助作用的重要渠道。故而,本文从美国次贷危机救助政策及其传导机制入手,梳理了美国次贷危机救助手段,更将次贷危机救助政策的传导渠道分为金融渠道和贸易渠道分别进行研究。笔者采用VAR模型,以2008~2018年间的月度美国国债利率、M2、财政支出、道琼斯指数、汇率、进出口量以及工业增加值等数据作为样本,研究其救助政策传递渠道及其有效性。结果表明,货币政策能够通过金融与贸易双向渠道发挥作用,且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效果更快显现;同时,财政政策由前期贸易情况决定,并且仅能通过贸易渠道发挥救助作用,两种救助政策具有长期影响。鉴于美国使用上述政策的效果,笔者认为我国在应对金融危机时应当建立研究框架,采用大数据等手段支持金融压力指数等实时检测指标,合理救助,明确部门分工,以便危机爆发时有完善的事前、事中、事后应对机制。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董裕平  
同质化问题会造成金融系统缺乏收敛性,加剧系统偏离稳定状态的风险,在美国次贷危机恶化升级为全球金融与经济危机的过程中表现较为明显。本文分析了导致金融同质化风险的一些主要制度性因素,并提出了防范相关风险的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董裕平  
从维护金融系统稳定的要求出发,应该严加防范诱发大规模同质化的金融行为,尤其是要在微观层次上鼓励构造削弱同质化的机制金融的同质化风险在当今的实际经济生活中,各企业之间在产品设计、技术、设备、成本、服务等方面的差异性越来越小,产品的相似度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高,结果是产品市场的竞争越来越趋于同质化,程度越来越激烈。从产业经济学的观点来看,这种同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邹薛军  
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共经历了三次比较大的货币危机,即92~93年的欧洲货币体系危机,94~95年的拉美货币危机以及97~?的东南亚金融危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成  刘生福  
国内经济波动在亚洲金融危机和次贷危机之后呈现出不同的特征。通过实证检验对两次危机后国内经济波动的主要差异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虽然次贷危机后国内经济波动幅度明显加剧,但不能将其归咎于外部冲击的影响。投资波幅增大是解释经济波动加剧的最主要原因,其根源则在于宏观调控政策对本次危机的反应过度敏感。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靳涛  
本文通过对中国经济转型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实证研究,发现经济增长是直接推动经济体制转型深化的内在动力,而经济转型虽然对经济增长有长期的影响作用,但这种作用却不是决定性的。在制度与增长二者关系中,制度虽然是影响增长的长期重要因素,但这种影响却不是决定性的;而恰恰相反,增长对制度的影响却是决定性的。这说明制度创新在增长的大背景中更易达到,而中国改革成功的经验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欧阳远芬  李璐  
本文利用Probit银行危机预警系统,并引入"交叉项"的处理方法,观察政府能否借由提高市场利率和银行系统流动性等逆房地产周期的调控政策,温和地挤出房价泡沫而不触发银行危机。实证结果显示,前期房价上涨会增加当期银行危机发生的概率,且边际效应随前期房价上涨率的增加而提高。平均而言,实际利率需提高至6%以上,或银行系统流动性需达20%以上,才能有效防范银行体系不受房价泡沫破灭的影响而引发银行危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叶文辉  楼东伟  
首先,对中国目前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实施的两轮积极财政政策进行了比较分析;然后,测算了4万亿元投资在2009~2010年的有效性;最后发现,1992年至今,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在逐年递减,金融危机使中国存在的结构性问题更加突出和严重,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还有待调整与改革。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吴军  张弼  
本文以2007年以来全球金融危机对新兴市场国家的传导及国际货币政策协调为例,运用博弈论的方法从福利角度比较分析了非合作博弈与合作博弈两种结局,得出协调要优于不协调的结论。分析中发现,对于新兴市场国家而言,其经济实力明显弱于美国,危机冲击和货币政策传导效应的非对称性,决定其很可能陷入由美国主导的斯坦克尔伯格博弈的协调模式,其福利可能不一定优于纳什均衡时的状况。因此,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应积极参与国际货币政策协调,但是要避免采取处于尾随地位的斯坦克尔伯格博弈的协调方式。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晓雨  
20世纪以来的两次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我国采取了具有针对性的货币政策。通过采用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等计量方法对两次金融危机期间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货币供应量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的影响,但长期来看货币供给量的变化对产出的刺激作用逐渐减弱,效果有限。利率变量短期内会加剧通胀压力,长期对CPI的影响则不确定。根据实证研究结论,提出了应完善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同时增强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灵活性,以此增强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促进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米歇尔·欧姬芙  阿莱西奥·特泽  肖诗阳  
近丸年发生的几次严重金融危机加剧了学界对政府治理危机之手段、成本及效果的关注。在此背景下,本文试图系统分析各类政治因素对于政府应对金融危机之成本与效果的影响,尤其是不同政体与党派制度对于危机治理时政府耗费财政成本的影响。通过对1970-2011年147次系统性金融危机数据的整理分析,作者发现危机中政府干预金融部门所耗费的财政成本与多个政治因素存在相关性。要理解这一点,作者着重分析了大的制度背景对政府在治理财政危机时具体政策选择的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