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00)
- 2023(9868)
- 2022(8673)
- 2021(8127)
- 2020(7112)
- 2019(16440)
- 2018(16399)
- 2017(33791)
- 2016(18510)
- 2015(21181)
- 2014(21536)
- 2013(21625)
- 2012(20811)
- 2011(19001)
- 2010(19634)
- 2009(19148)
- 2008(18706)
- 2007(17017)
- 2006(15035)
- 2005(13851)
- 学科
- 济(78777)
- 经济(78692)
- 管理(51785)
- 业(51091)
- 企(39509)
- 企业(39509)
- 方法(37559)
- 数学(33871)
- 数学方法(33539)
- 农(23076)
- 财(22260)
- 中国(22120)
- 贸(18787)
- 贸易(18779)
- 易(18334)
- 制(17350)
- 银(15543)
- 银行(15514)
- 业经(15038)
- 学(14958)
- 融(14863)
- 金融(14861)
- 行(14824)
- 农业(14665)
- 地方(14487)
- 务(12752)
- 财务(12719)
- 财务管理(12686)
- 策(12350)
- 企业财务(11981)
- 机构
- 大学(277909)
- 学院(276758)
- 济(121856)
- 经济(119349)
- 管理(105242)
- 研究(94838)
- 理学(89339)
- 理学院(88369)
- 管理学(87054)
- 管理学院(86512)
- 中国(76805)
- 财(60096)
- 京(58381)
- 科学(54959)
- 所(49471)
- 农(47044)
- 财经(46990)
- 中心(44446)
- 研究所(44265)
- 江(42830)
- 经(42458)
- 业大(38953)
- 经济学(38436)
- 北京(37542)
- 农业(37192)
- 范(35291)
- 经济学院(35009)
- 师范(34973)
- 财经大学(34685)
- 州(34008)
- 基金
- 项目(170497)
- 科学(133385)
- 研究(126224)
- 基金(123488)
- 家(106352)
- 国家(105474)
- 科学基金(89235)
- 社会(79732)
- 社会科(75697)
- 社会科学(75675)
- 省(65400)
- 基金项目(64161)
- 教育(58592)
- 自然(56223)
- 划(55830)
- 自然科(54872)
- 自然科学(54854)
- 自然科学基金(53877)
- 资助(53018)
- 编号(52180)
- 成果(44208)
- 部(39696)
- 重点(38275)
- 发(37071)
- 课题(36069)
- 创(34624)
- 教育部(34064)
- 人文(32949)
- 性(32885)
- 科研(32884)
- 期刊
- 济(134427)
- 经济(134427)
- 研究(88391)
- 中国(50650)
- 财(45294)
- 农(42356)
- 学报(39957)
- 融(38336)
- 金融(38336)
- 管理(37027)
- 科学(36440)
- 大学(30255)
- 学学(28355)
- 农业(27579)
- 教育(26838)
- 财经(23414)
- 经济研究(22466)
- 技术(22396)
- 业经(21617)
- 经(20080)
- 问题(18676)
- 贸(17406)
- 理论(15332)
- 国际(15321)
- 统计(14438)
- 技术经济(14176)
- 业(14171)
- 实践(13785)
- 践(13785)
- 商业(13712)
共检索到4240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段鹏
本文基于DSGE模型对次贷危机前后我国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效应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后危机时期,货币冲击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时滞明显缩短,其对实际产出的调控效应在减弱、对物价水平的影响程度在增强;与此同时,利率调整对我国实际产出的影响程度明显提高。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黄瑞芬 赵艺 孙然
次贷危机爆发后美国经济遭受重创,国内经济萎靡。为此美联储采取了一系列宽松的货币政策。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一国货币政策的实施必然会对其他国家的经济产生溢出效应。本文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次贷危机后美国货币政策对我国的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价格指数、工业增加值、联邦基金利率和广义货币供应量之间存在一个长期的协整关系。美国扩张性货币政策引起我国输入性通货膨胀,且对我国产出有一个负向的影响。
关键词:
次贷危机 溢出效应 货币政策 VAR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慧悦 刘金全 张小宇
本文在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线性和非线性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传统凯恩斯利率传导渠道、资产价格传导渠道以及信贷传导渠道进行了检验和识别。结果发现,传统凯恩斯利率传导渠道在整个样本区间内都是有效的。金融危机后资产价格传导渠道中股票价格传导渠道和房地产价格传导渠道有效性明显增强,表明现阶段对我国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进行有效监管,规范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运行机制,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宏观调控,不仅关系到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自身发展,还关系到货币政策能否有效实施,因此需要高度关注。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金融危机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叶馨蔚
由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绝大多数经济体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全球经济呈现衰退趋势。为应对金融危机,防止经济进一步下滑,各国根据本国的特点制定了积极的货币政策,并采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实现在稳定物价的情况下保持经济增长的政策目标。本文重点比较了中国和日本两国在2008年金融危机前后货币政策的变化和两国采用货币政策工具的差异,分析了两国运用货币政策工具的特点,并对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彦洋
本文利用相关系数法探讨了次贷危机后美国的货币政策取向对我国流动性影响的存在性,从资本流动渠道和贸易渠道两个角度分析了这种影响的机理,并基于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函数测算了这种影响的程度。研究结论表明,美国货币政策通过资本流动渠道和贸易渠道对我国流动性产生一定的影响,相对而言,通过资本流动渠道的影响更为显著,贸易渠道影响存在但不显著。为此,本文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次贷危机 货币政策 流动性 SVAR模型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占风 涂占新 陈妤
:近年来,为了保持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央行根据宏观经济形势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多次调整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为检验我国货币政策的效应,本文利用1999年第一季度到2010年第一季度的宏观经济数据,运用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从货币渠道和信贷渠道传导两个方面,分析货币政策传导相关变量的关系,得出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对中介变量的控制效果都是显著的;中介变量的变化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明显,但存在着1~5个季度的滞后;贷款余额的增加会引起PPI的上涨等结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苏畅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央行实行非常规货币政策来对市场预期及实体经济进行调控。然而,本文通过借鉴西方的非常规货币政策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表明,央行的非常规货币政策的作用是有限的;尤其在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后,使经济陷入"流动性陷阱"。而且,央行的货币政策调控呈现出由"总需求管理"的"相机抉择"向"总需求与总供给双侧"调控的特点。得出结论为,央行不仅应增强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更应配合使用财政政策来调控实体经济。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苏畅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央行实行非常规货币政策来对市场预期及实体经济进行调控。然而,本文通过借鉴西方的非常规货币政策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表明,央行的非常规货币政策的作用是有限的;尤其在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后,使经济陷入"流动性陷阱"。而且,央行的货币政策调控呈现出由"总需求管理"的"相机抉择"向"总需求与总供给双侧"调控的特点。得出结论为,央行不仅应增强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更应配合使用财政政策来调控实体经济。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吴培新
在次贷危机的应对中,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激进、灵活,与正常时期的渐进主义策略大相径庭。文章在对次贷危机以来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操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研究美联储应对危机的货币政策机理,发现在危机时期,美联储始终坚持其担负的目标,货币政策体现为及时的、决定性的和灵活的。最后,文章探讨了美联储的危机时期政策对我国央行货币政策操作的启示。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金融危机 美联储
[期刊] 征信
[作者]
杨雪芬
利用VAR模型分析美国货币政策调整前后影响我国短期国际资本流入因素的差异,并针这种差异提出相对应的政策措施,比如深化汇率制度改革密切关注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的调整,审慎开放资本项目等,为监管当局管理资本流动提供参考。
[期刊] 征信
[作者]
杨雪芬
利用VAR模型分析美国货币政策调整前后影响我国短期国际资本流入因素的差异,并针这种差异提出相对应的政策措施,比如深化汇率制度改革密切关注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的调整,审慎开放资本项目等,为监管当局管理资本流动提供参考。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魏哲平 刘攀
一、货币政策目标设置不合理美国《联邦储备法》中规定美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是"有效促进实现就业最大化,稳定物价和保持适度的长期利率。"其中,物价的稳定主要包括商品、服务和原材料价格,以及劳动力成本的稳定。但是,在货币政策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杨玉林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前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调控方式发生了明显变化。从金融危机之前准备金短缺下的公开市场操作调控转变为金融危机之后准备金充裕下的利率走廊与公开市场操作相结合的调控方式。本文详细分析了危机前后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控方式的变化情况,这对于理解和预测未来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货币政策 美联储 金融危机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雅丽
金融危机爆发前,理论界和政策制定者对货币政策与资产价格关系的主流认识是反对把资产价格稳定纳入货币政策目标,央行只需在泡沫破灭后通过下调利率进行干预。然而此次全球金融危机暴露了主流认识存在的诸多问题,也凸显了长期被中央银行忽视的相关问题的重要性。本文基于对以上两个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后危机时代对货币政策与资产价格关系的再认识。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资产泡沫 金融稳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