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12)
2023(6012)
2022(4451)
2021(3840)
2020(3253)
2019(7073)
2018(7100)
2017(15072)
2016(7987)
2015(9240)
2014(9382)
2013(9367)
2012(8698)
2011(7775)
2010(8198)
2009(8180)
2008(6857)
2007(5976)
2006(5283)
2005(4898)
作者
(22413)
(18675)
(18640)
(17891)
(12277)
(8923)
(8487)
(7335)
(7096)
(6786)
(6514)
(6457)
(6023)
(6015)
(5924)
(5895)
(5491)
(5456)
(5420)
(5212)
(4767)
(4764)
(4482)
(4299)
(4238)
(4217)
(4087)
(4076)
(3774)
(3630)
学科
(43286)
经济(43242)
(25137)
管理(23709)
方法(22874)
数学(21283)
数学方法(21211)
(19646)
企业(19646)
中国(11804)
(10959)
(10418)
业经(8703)
(7815)
金融(7815)
地方(7727)
农业(7666)
(7049)
贸易(7046)
(6884)
财务(6870)
(6868)
财务管理(6855)
(6835)
企业财务(6690)
(6487)
银行(6482)
(6107)
产业(5646)
(5594)
机构
大学(120251)
学院(118651)
(55757)
经济(54888)
管理(47487)
理学(41288)
理学院(40964)
管理学(40439)
管理学院(40235)
研究(36983)
中国(31635)
(26592)
(23917)
财经(21781)
(20057)
经济学(19185)
科学(18959)
中心(18307)
(18016)
(17779)
经济学院(17578)
(17170)
财经大学(16513)
业大(15414)
研究所(15318)
北京(14641)
商学(14053)
(14038)
(13936)
商学院(13932)
基金
项目(79053)
科学(64076)
基金(60403)
研究(58749)
(51208)
国家(50815)
科学基金(45059)
社会(40942)
社会科(39072)
社会科学(39063)
基金项目(31557)
(29586)
教育(27778)
自然(27441)
自然科(26893)
自然科学(26889)
自然科学基金(26454)
资助(25227)
(24504)
编号(22686)
(18980)
成果(18533)
国家社会(17927)
重点(17601)
教育部(17219)
(16814)
人文(16677)
(16233)
大学(15635)
课题(15493)
期刊
(56517)
经济(56517)
研究(37326)
中国(20405)
(20359)
金融(20359)
(20102)
管理(17089)
(16578)
学报(16217)
科学(14804)
大学(13567)
学学(12776)
财经(11856)
农业(10154)
教育(10137)
(10052)
经济研究(9872)
技术(9528)
业经(8811)
问题(8353)
(6768)
理论(6088)
技术经济(6060)
统计(6009)
国际(5885)
商业(5876)
(5522)
世界(5481)
实践(5332)
共检索到1754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沈炳熙  
该文首先对次贷危机与资产证券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认为次贷危机不是证券化的产物;其次分析了次贷危机对我国发展证券化的启示,认为我们不应该因噎废食,要正确把握创新金融工具的特点,在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同时,采取必要的风险防范措施,防止创新金融工具被误用甚至恶用;同时应严格把住基础产品的标准关,加强对证券化业务的监管;次贷危机不应影响我国证券化试点的继续推进。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国刚  
五年前爆发国际金融危机固然与2002年以后美国大量投放次级住房抵押贷款有着内在的关联,但引致危机的关键性机制却是资产证券化设计中存在的致命缺陷2008年9月,美国雷曼兄弟公司破产标志着金融危机的爆发。这场危机固然与2002年以后美国大量投放次级住房抵押贷款有着内在的关联,但引致危机的关键性机制却是资产证券化设计中存在的致命缺陷。资产证券化机理的内在缺陷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晓  李佳  
在本次次贷危机中,以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及其衍生品为主的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基本功能在危机的产生和传导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本文深入讨论了资产证券化增大流动性功能和风险转移功能所带来的经济影响,并提出发展我国资产证券化应该首先选择表内模式,建立以监管特许权论为基础的信用评级机构,同时严格审查基础资产的信用与质量,加强对资产证券化发行者资产负债表的监管,创建适合我国国情的资产证券化法律框架以及防范同质性的系统性风险,以促使资产证券化这种金融创新产品更好地为我国的金融改革和发展服务。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李佳  王晓  
次贷危机是一场金融市场流动性紧缩的危机。在流动性紧缩的过程中,连接多个利益主体的资产证券化负有很大责任。本文采用计量经济理论中的VAR模型对次贷危机中资产证券化对金融市场流动性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在次贷危机的演进过程中,资产证券化确实对金融市场的流动性产生了持久的负面冲击效应,并导致了流动性紧缩的传导和扩散。因此,必须加强对资产证券化产品的监管,防止资产证券化运作中的委托—代理问题,加强信息披露,提高信用评级的有效性,同时应从风险识别、风险预警和风险对策三个方面来构建资产证券化的风险预警机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何树红  孙文  徐文涛  
从2007年以来,美国的次贷危机愈演愈烈,与此同时,我国的资产证券化试点工作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文章着重从次贷危机与资产证券化入手,结合我国资产证券化现状,对资产证券化的风险控制提出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李雅丽  
本文以2007年前美国次级抵押贷款证券化业务为研究对象,以风险因素——风险事件——损失为主要内容进行研究,认为资产证券化的最大风险因素在于信息不透明,这不仅缘起于该业务本身的复杂性,也在于评级机构未曾提供更多的正确信息;同时证券化各环节激励机制的缺失以及监管套利机会的存在,加大了信息不透明造成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在信息高度不透明的环境下,与证券化业务相关的金融市场信心非常脆弱,任何风吹草动都有可能造成市场恐慌,进而出现交易流动性枯竭和融资流动性枯竭,这分别是金融危机前雷曼兄弟和北岩银行遭遇到的风险事件,这些事件最终导致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巨大损失。本文还对我国当前证券化市场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就如何管控我国资产证券化业务风险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孙念北  陈剑辉  胡继元  
美国次按危机爆发至今,已给美国以及全球金融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面对中国资产证券化发展方向的探讨,文章通过分析美国次贷危机的成因、中国证券化业务发展的现状,对比出美国次贷与中国已开展的证券化业务的本质区别,指出我们应从美国次贷危机中吸取教训,加强业务风险的防范,充分利用我国此项业务开展的后发优势,适当加快试点的步伐。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保岳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和美国的资产证券化有直接的关系。资产证券化不但带来了有利的一面,如金融工具创新、提高资本效率等,同时也带来了不确定的一面,如系统风险是否降低、成本是否减小等问题。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闫果棠  王进云  
在世界金融危机日趋蔓延的背景下,我国政府及时出台了一系列加大投资拉动内需的举措,而解决建设所需资金问题又是其重中之重,资产证券化是较理想的融资方式。而美国次贷危机的渊源是资产证券化,在投资者对衍生产品持谨慎态度时,从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入手,分析了次贷危机对我们的启示,并以山西为例分析了中西部高速公路资产证券化的可行性,最后提出具体的推进措施。说明高速公路资产证券化是解决当前基础建设资金需求的理想工具,也符合扩大内需的举措,我们应该有选择的大步推进资产证券化。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亦平  
美国"次债"危机缘于其个人住房信贷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各个链条存在的一系列风险控制漏洞。在我国金融业已经开始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试点及推广工作的现实情况下,分析总结美国此次"次债"危机的经验教训,对于完善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法律制度,提高资产证券化实际运作中的风险控制能力,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美国"次债"危机原因的分析,从"规范银行放贷程序"、"强化发行机构和受托机构信息披露不实的责任"、"改善信用评级机制"、"加强对资产证券化业务的监管"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完善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法律制度的立法建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华清  
一、以批判的眼光,审视美国次贷危机 1.美国次贷危机的背景及成因。美国次贷危机又称次级房贷危机(也译为次债危机),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金融危机。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美国次贷危机是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2007年8月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短短一年多时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程雪军  赵畅  李正雨  
随着居民消费需求的日益提升和宏观经济的稳步增长,消费金融与资产证券化不断融合,促进了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我国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从短期出现到快速流行,既给消费金融行业带来了创新发展,也带来了风险挑战。本文采用归纳研究方法,借鉴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CBS)等确认资产证券化的判据,将资产证券化风险划分为法律政策风险、基础资产风险、交易结构风险及参与机构风险;采用案例研究方法,从典型案例(京东白条资产证券化)切入,深度剖析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面临的主要风险;采用比较研究方法,结合美国资产证券化的风险成因及其次贷危机防范经验,揭开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的普罗透斯面纱,并提出针对我国金融资产证券化风险防范建议。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谷冬青  
次债危机尽管对我国的金融体系影响有限,但有必要从中吸取教训,加强风险的防范。从而保证我国金融市场的平稳运行。本文通过分析美国次债危机的成因,探讨了我国资产证券化面临的主要风险,尤其是重点探讨了提前还款风险、违约风险和利率风险在我国的严重性,阐述了我国应该采取杜绝次级按揭的发行、严格控制房地产市场的大幅波动等措施来防范类似危机的发生。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金俐  
资产证券化通过分散信贷风险和扩大资本规模极大地推动了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发展,但同时也加剧了信息不对称和激励机制的扭曲.导致信贷资产质量的恶化和"流动性幻觉"的出现,从而累积了金融风险。吸取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中国在推进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应当加强制度建设,建立有效的信息披露制度和金融监管体系,并从制度上规范信用评估机构的行为,以防范系统性的金融风险。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佳  王晓  
在本次美国次贷危机中,以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及其衍生品为主的证券化产品,在危机的产生和传导中发挥了突出的作用。本文的宗旨就是深入讨论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功能在本次次贷危机中的作用,正确看待其基本功能所带来的经济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