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70)
- 2023(6677)
- 2022(5669)
- 2021(5376)
- 2020(4488)
- 2019(10084)
- 2018(10210)
- 2017(19348)
- 2016(10370)
- 2015(11111)
- 2014(10819)
- 2013(10300)
- 2012(9054)
- 2011(8187)
- 2010(8735)
- 2009(8953)
- 2008(8048)
- 2007(6858)
- 2006(6235)
- 2005(5927)
- 学科
- 济(35486)
- 经济(35430)
- 业(27275)
- 管理(26943)
- 企(22154)
- 企业(22154)
- 方法(15099)
- 制(13554)
- 数学(13421)
- 数学方法(13289)
- 中国(12751)
- 财(11561)
- 融(11526)
- 金融(11525)
- 银(11499)
- 银行(11498)
- 行(10958)
- 险(10934)
- 保险(10843)
- 农(9937)
- 体(8589)
- 业经(8201)
- 贸(7904)
- 贸易(7897)
- 易(7682)
- 体制(7555)
- 务(7035)
- 财务(7023)
- 财务管理(7003)
- 理论(6755)
- 机构
- 学院(133575)
- 大学(132115)
- 济(57724)
- 经济(56496)
- 管理(51323)
- 研究(43676)
- 中国(42955)
- 理学(42074)
- 理学院(41716)
- 管理学(41087)
- 管理学院(40820)
- 财(33399)
- 京(27462)
- 财经(24824)
- 经(22571)
- 科学(22017)
- 中心(21753)
- 江(21118)
- 所(21055)
- 财经大学(18673)
- 农(18644)
- 研究所(18260)
- 经济学(18260)
- 银(17972)
- 北京(17851)
- 融(17738)
- 金融(17464)
- 银行(17182)
- 州(16941)
- 经济学院(16296)
- 基金
- 项目(79802)
- 科学(63197)
- 研究(62127)
- 基金(58303)
- 家(49123)
- 国家(48683)
- 科学基金(42748)
- 社会(39882)
- 社会科(37721)
- 社会科学(37710)
- 省(30293)
- 基金项目(29567)
- 教育(29265)
- 自然(26444)
- 编号(26405)
- 自然科(25885)
- 自然科学(25878)
- 自然科学基金(25417)
- 划(25312)
- 资助(24840)
- 成果(21775)
- 部(18158)
- 课题(18045)
- 重点(17731)
- 性(17214)
- 创(16880)
- 制(16685)
- 教育部(16457)
- 项目编号(16376)
- 国家社会(16306)
共检索到2234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张波
作为有效的信用保险产品,信用违约互换在金融市场上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交易的集中化、投机化和去监管化却又蕴积出市场风险,并在美国国际集团接管事件中凸显出来。剖析次贷危机所暴露出来的信贷市场风险,研究次贷交易过程中的过度投机和监管漏洞,对于确立我国CDS的场内交易机制不无裨益,也有助于建立对交易主体资格、交易信息披露、履约争议解决、市场稳定性影响等事项的持续监管机制。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吴吉林 张二华
本文运用机制转换动态copula方法,研究了次贷危机中以沪市为代表的内地股市与美、日、港股间的相依性结构变化,并以这种变化作为判断两市场间是否发生感染的标志。研究发现次贷危机中沪市与日、港股间的相依性上升,呈现一定的感染;而沪市与美股间的相依性反而下降,未出现感染。另外,尾部相依性显示危机事件发生时,美、日股市特别是港股对内地股市的大风险溢出效应还是存在的。因此,监管部门要时刻注意股市风险,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次贷危机的感染效应向中国股市的传递。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马君
每一次危机,都孕育着新的管理革命和经济起飞契机。回顾上世纪80年代美国企业管理思想与实践的演进与变革历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目前这一轮全球性经济衰退。正如金融巨鳄乔治.索罗斯指出的那样,目前全球金融系统正遭受着自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大的一次危机。毋庸置疑,我国很多出口导向型企业受到的影响很大,导致了珠三角和长三角很多嵌入式及订单式企业减产,甚至关停。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欧阳谦
金融创新带来了新的系统性风险,监管部门如果看不到各类机构在市场中的联系,看不到金融创新所依托的基础产品的实质风险,不能有效规范各类机构行为对市场内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就会误导金融机构对市场趋势的判断,风险防范就会严重滞后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闻岳春 叶美林 黄福宁
2007年上半年以来因房地产泡沫破裂引起的次贷危机经过在美国国内金融市场的扩散后,已演变为百年一遇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同时其已突破虚拟经济范畴而对实体经济产生了较大冲击,并且这种冲击还有可能进一步加剧。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薛宏立
随着次贷危机下央行运用利率手段作为调控工具频率的不断增加,国内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包括再定价风险、基差风险、资产组合市值和资本金价值波动风险正日益加剧。对此,商业银行应该根据所处的金融环境及其管理偏好,确定利率风险管理目标,充分运用先进的模型化利率风险度量和利率风险控制等管理工具,加强对表内外资产和利率风险全过程的管理。商业银行也应建立现实的利率风险管理策略框架,包括通过FTP实现利率风险向总行集中,利率风险由专门部门负责,以管理收益波动为主,运用动态模拟度量风险,表内外结合控制风险等,实行积极的资产负债管理策略。
关键词:
次贷危机 商业银行 利率风险 管理策略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巩勋洲 张明
要准确理解次贷危机,必须深入剖析在次贷危机的形成与扩散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金融衍生产品。信用违约互换(CDS)就是这样一种把全球金融市场折腾得天翻地覆的衍生产品。究竟什么是CDS?作为一种套期保值工具而产生的CDS,是如何被投资者用于投机与套利的?CDS市场为何在短短十余年间获得高速增长,甚至市值超过了全球GDP?CDS究竟在次贷危机中扮演了何种不光彩的角色?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亚男 陈致中
次贷危机对美国保险业造成了冲击同时也对我国的保险业产生了影响。通过对AIG危机的分析,我国保险公司风险的防范必须始终坚持保险投资的稳健性原则,建立起经营资本流动性合理化结构。
关键词:
次贷危机 保险公司 风险控制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张楠楠
2007年美国发生的次级贷危机再次将风险与风险管理的问题摆在了全球金融业面前,而以风险为主营业务的保险业更需要系统思考风险管理对于本行业健康运营的内在意义。本文从风险管理行为动机、非系统性风险的分散、系统性风险的控制三个方面分析了保险业影响危机发生及受到危机冲击的原因,进一步明确了今后保险业风险管理的发展方向,并提出通过建立合理目标、完善信息沟通机制和治理结构等为风险管理提供有效内部支持。
关键词:
风险管理 非系统性风险 系统性风险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路洲
次贷危机又称次级房贷危机,也译为次债危机。它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全球金融风暴。什么是次贷次贷是次级按揭贷款的简称。在美国,按揭贷款可以按照借款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波
金融监管体制应当以市场为基准不断变革与完善。以1999年金融现代服务法案为标志的美国金融市场改革极大地推进了机构和产品的双重市场转型,但相应建立的功能性监管体制却产生了自觉性和自生性的监管滞后。次贷危机促使美国检讨现行监管体制,于2008年3月底出台《现代化金融监管架构蓝皮书》,计划通过三个阶段的变革最终建立基于目标的最优化监管架构。我国正处于综合化市场转型期,在当前主要是明确市场稳定性监管主体,并强化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忠阳
我国银行"走出去",一方面要参与和适应国际银行业的不断创新和竞争,另一方面也要参与全球金融风险的分配体系和传递过程。因此,要充分认识到参与全球金融风险配置体系的挑战性,并做好相应的人才和技术准备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旭辉
本文通过剖析次贷危机发生的深层次原因,指出为有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应更加审慎、灵活地运用货币政策,加大对金融衍生品的监管以及加强现代金融体系建设。
关键词:
次贷危机 系统性金融风险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彭雪峰
该文指出美国次贷危机的根源是对金融创新的风险管理不到位,文章分析了金融创新的特征以及市场参与者对金融创新的风险意识淡薄的现状,指出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在于金融机构应充分重视金融创新中的风险管理,而监管机构对金融创新的风险监管则是业务发展和市场稳定的有力保障;最后文章对如何加强我国金融创新的风险管理提出相关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次贷危机 金融创新 风险管理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梅世云
透视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不断被媒体曝光的诸多欺诈、投机、不负责任等败德行为,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这个次贷链条中存在着贷款人、贷款机构、债务发行人、投资者、监管者和国家等行为主体,而这些行为主体都明显或潜在地存在道德风险。因此,本文从伦理的视角审视次贷危机,认为危机的实质是美国的道德危机,也就是说道德风险是引起这次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