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07)
2023(12176)
2022(10154)
2021(9136)
2020(7639)
2019(16658)
2018(16236)
2017(30684)
2016(16530)
2015(17753)
2014(17132)
2013(16942)
2012(15541)
2011(14361)
2010(14877)
2009(14158)
2008(12997)
2007(11447)
2006(10365)
2005(9234)
作者
(49461)
(41291)
(41217)
(38899)
(26316)
(19753)
(18438)
(15910)
(15659)
(14553)
(14415)
(13551)
(13264)
(12917)
(12764)
(12667)
(12097)
(12088)
(11874)
(11841)
(10323)
(10172)
(10022)
(9506)
(9374)
(9118)
(9009)
(8751)
(8261)
(8067)
学科
(83332)
经济(83250)
管理(43370)
(39375)
(31143)
企业(31143)
方法(28829)
数学(25191)
数学方法(24951)
地方(18868)
中国(18309)
(18198)
(17204)
业经(16170)
(15081)
(14885)
贸易(14879)
(14419)
地方经济(12997)
(12635)
金融(12633)
农业(12577)
(12296)
环境(11851)
(11261)
银行(11215)
(10722)
(10052)
理论(9739)
(9406)
机构
大学(239743)
学院(238920)
(107200)
经济(105309)
研究(88429)
管理(86283)
理学(74664)
理学院(73741)
管理学(72401)
管理学院(71961)
中国(66795)
科学(53892)
(49726)
(46137)
(45953)
(45306)
研究所(42104)
中心(39125)
业大(37691)
财经(36773)
农业(36646)
(35382)
经济学(34411)
(33399)
(31739)
师范(31332)
(31214)
北京(30971)
经济学院(30874)
(27849)
基金
项目(160444)
科学(125824)
基金(117645)
研究(112219)
(105043)
国家(104204)
科学基金(87736)
社会(74589)
社会科(70816)
社会科学(70798)
(62195)
基金项目(61708)
自然(56459)
自然科(55206)
自然科学(55184)
自然科学基金(54201)
(52887)
教育(51043)
资助(47317)
编号(43179)
重点(36983)
(35833)
(34983)
成果(34547)
(33565)
国家社会(31813)
创新(31514)
科研(30852)
课题(30195)
计划(30009)
期刊
(122353)
经济(122353)
研究(73208)
中国(42938)
学报(42254)
(42163)
科学(37673)
(32918)
管理(31887)
大学(31390)
学学(29930)
农业(28103)
(26810)
金融(26810)
经济研究(21823)
教育(21297)
业经(18659)
财经(18531)
技术(18026)
(16064)
问题(15501)
(14637)
(13537)
国际(13435)
世界(12877)
技术经济(12449)
(11972)
商业(11918)
统计(11212)
业大(10951)
共检索到3595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张乐  
从指标趋势看,引发此次次贷危机的美国房地产市场调整仍未结束,美信贷紧缩状况的持续对房地产市场和整体经济的复苏构成压力,巨额资金的救市措施从短期看更在于提振信心,从长期看其效果有待观察。全球经济亦将受到美经济衰退的拖累,但与其他经济体相比,美国经济仍显得更有弹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雨露  庞红  蒲延杰  
美国次贷危机是一场新型的金融危机,其产生的内在机理是金融产品透明度不足、信息不对称,金融风险被逐步转移并放大至投资者。这些风险从住房市场蔓延到信贷市场、资本市场,从金融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并通过投资渠道和资本渠道从美国波及到全球范围。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田伯平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是世界经济结构长期严重失衡的结果,全球化大大增加了世界经济的复杂性和信息的不透明,导致了危机不断蔓延扩大。这场危机使世界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危机的蔓延和影响大大超出人们的预计,至今还没有找到令人信服的解决危机途径,如何构建新的国际经济体系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这场全球经济危机对中国既是严峻挑战,也是新的发展机遇,把中国彻底推到了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十字路口。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叶辅靖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国当局采取了一系列超常规的措施拯救金融市场,阻止经济下滑,并对金融变革规划了初步蓝图。这些措施不可能有立竿见影的奇效,美国经济低迷状态仍将持续一段时间,而且仍有反复濒临衰退的可能。但长期效果不应低估。不应夸大危机对美国经济地位的冲击力,美国金融及金融监管存在严重漏洞,但不是不治之症。不应全盘否定美国金融的发展路径和监管制度。美国陷入日本式的长期低谷的可能性也不大。
[期刊] 改革  [作者] 裴长洪  
2008年10月31日,改革杂志社与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在陕西西安联合举办"美国次贷危机与中国经济走势"高层论坛。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改革杂志社、西北大学等机构的专家学者围绕美国次贷危机由来,中国政府应对办法、宏观调控的过去与下一步、区域新格局等多个角色,多维解读、前瞻阐释,提出了实用而可操作的方略。现通过"宏观经济"栏目将专家学者观点选编发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赵晋平  
随着5月10日欧盟和IMF决定向希腊提供总额达1100亿欧元救援资金,并建立7500亿欧元的欧洲稳定基金以后,希腊等南欧国家的短期资金周转困难开始得到缓解。投资者信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素琴  
本轮危机中各国采取联合救市的国际协调措施,不仅是为了取得合作收益的最大化,而且受到几大因素的制约。这些制约因素使得实施国际协调过程中面临国际协调收益的不确定性、调整成本的分担难以划分以及经济全球化演进的内生机制的挑战。为此,本文提出了建立"全球治理中心"机制、各国利益获取遵循取之有道原则等建议,以使国际经济秩序沿着合理的方向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金芳  
受次贷危机向金融危机演变后的多渠道传染,传统世界经济大国和新兴及后起国家间的力量消长经历较大调整;以往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国际生产体系开始出现结构性变化;战后创立的多边贸易、多边金融和国际协调机制遭遇严重挑战,由此,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本文着重考察危机后世界经济格局的六大变化领域,分析论证了危机后全球经济增长动力源转移、国际经济协调酝酿新的共治机制、国际金融重回强监管环境、新兴和未来市场贸易地位上升、国际投资大三角格局分化和国际生产供应链位移等变化特征,并探讨上述变化对美国经济的振兴和再度繁荣可能产生的多重影响。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黄志刚  颜晖  黄叶苨  
通过考察各国经济演变的历史可以发现,货币政策的效应可以用来作为判定一国经济是否走出危机或是否即将发生危机的判据。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一国经济的常规调控措施(如货币政策)失效或效应严重衰减,则该国经济有发生危机的可能或仍未走出危机。本文以美国为例进行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非金融危机期间,特别是在经济扩张时期,美国货币政策基本有效;在次贷危机爆发的前兆期(2004~2007年),美国货币政策效应严重衰减乃至失效;从次贷危机发生至2009年6月期间,美国经济对美联储所采取的货币政策不敏感,货币政策效应起伏变化,有时还表现为严重的"反效应"。研究认为,2009年6月前后次贷危机"毒素"基本释放...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惠宁  何磊  
美国次贷危机演变而成的金融危机不仅给美国经济带来影响,而且迅速蔓延到欧洲和亚洲金融市场,这场危机已经影响到美国和世界主要国家的实体经济。当前专家学者从不同视角对危机展开讨论,出现了许多研究成果。探讨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影响及其应对措施,对于分析中国经济走势,应对次贷危机,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建伟  杨琳  
从美国房地产市场的自身发展规律看,关国次贷危机至少要持续到2011年底。利用模型模拟预测的结果表明,次贷危机对美国经济增长的负面冲击将延续到2013年,2009年美国经济增速将出现深度回调,此后将进入低速增长状态。美国经济增速放缓将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重大冲击,2009年我国 GDP 增速有可能回调到8.5%左右。借鉴次贷危机的教训,目前应加强金融监管和房地产市场调控,严防国内房地产泡沫扩大。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袁长军  
2011年3月11日爆发的日本大地震对世界和中国经济的影响愈演愈烈。从全球产业链的角度来看,由于日本的制造业在全球所占比例举足轻重,因此当前所未有的大灾难来临的时候,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尤其是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会非常缓慢地、逐渐地显现出来。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马超群  杨密  佘升翔  杨文昱  
本文利用动态条件相关多元GARCH模型(即DCC-MGARCH模型)对有关市场数据进行动态相关性分析,并紧密结合对经验事实的观察,探讨次贷危机爆发后美国与中国的金融市场和世界主要商品市场——石油市场的动态变化机理,揭示危机在不同的金融市场之间、商品市场之间以及与实体经济之间,通过资本流动、信息传递以及投资者心理和预期变化来传导的动态传染机制,特别是危机对中国金融经济的影响机制和表现。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钟伟  巴曙松  高辉清  
次贷危机爆发至今,全球经济开始逐步摆脱危机,走向复苏,其中美国经济可能在2009年率先复苏。金融体系内资金避险动机弱化、投资动机不强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资产价格膨胀。危机也使全球金融和经济协调出现了新迹象,但尚无明晰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框架。中国经济今明两年V形复苏,GDP增速可能分别超过8%和9%,但全球经济在寻找再平衡中,可能给贸易主义以借口,国际分工体系和产业迁移不进反退;中国经济也存在着保增长、调结构、防通胀的压力。全球也面临经济刺激措施如何有序退出的挑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