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41)
- 2023(12119)
- 2022(10095)
- 2021(9585)
- 2020(7963)
- 2019(17934)
- 2018(17708)
- 2017(33083)
- 2016(17725)
- 2015(19816)
- 2014(19295)
- 2013(18520)
- 2012(16877)
- 2011(15281)
- 2010(15527)
- 2009(14884)
- 2008(13652)
- 2007(11816)
- 2006(10752)
- 2005(10025)
- 学科
- 济(64610)
- 经济(64518)
- 管理(43132)
- 业(40312)
- 企(32935)
- 企业(32935)
- 中国(29108)
- 融(28573)
- 金融(28565)
- 银(25866)
- 银行(25846)
- 行(25074)
- 方法(24755)
- 数学(21677)
- 数学方法(21493)
- 制(19460)
- 财(19399)
- 农(18303)
- 贸(17431)
- 贸易(17415)
- 易(17150)
- 业经(14913)
- 体(13938)
- 地方(12787)
- 学(12057)
- 理论(11815)
- 农业(11736)
- 中国金融(11456)
- 务(10951)
- 财务(10913)
- 机构
- 大学(230879)
- 学院(230752)
- 济(103874)
- 经济(101874)
- 研究(86923)
- 管理(81071)
- 中国(77123)
- 理学(67721)
- 理学院(67007)
- 管理学(65983)
- 管理学院(65562)
- 财(50801)
- 京(49910)
- 科学(47547)
- 所(43405)
- 中心(41528)
- 研究所(39170)
- 财经(39003)
- 农(37737)
- 经(35709)
- 江(34431)
- 经济学(34250)
- 北京(32360)
- 院(31322)
- 经济学院(30814)
- 范(30056)
- 师范(29731)
- 业大(29557)
- 农业(29358)
- 财经大学(29195)
- 基金
- 项目(147547)
- 科学(115826)
- 研究(113298)
- 基金(107215)
- 家(93341)
- 国家(92585)
- 科学基金(78001)
- 社会(72842)
- 社会科(69213)
- 社会科学(69201)
- 省(55315)
- 基金项目(54550)
- 教育(52395)
- 划(47390)
- 自然(46410)
- 编号(45944)
- 自然科(45399)
- 自然科学(45383)
- 资助(44687)
- 自然科学基金(44582)
- 成果(39233)
- 重点(33968)
- 部(33856)
- 课题(33070)
- 发(32949)
- 国家社会(31518)
- 创(31443)
- 性(30358)
- 中国(29971)
- 教育部(29608)
共检索到3789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陶昌盛
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呼声由来已久,本次金融危机再次暴露出现有国际金融体系的重大缺陷,特别是以美元本位为特征的国际货币体系潜存着巨大风险,成为引发次贷危机的重要原因。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势在必行,次贷危机为改革提供了新契机。对于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目标和效果,我们应当要有清醒的认识,注重政策方案的可操作性,避免过于理想化。中国应积极参与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不断提高区域金融合作的层次和水平,努力推进人民币区域化和国际化,同时要量力而行,正确处理好角色定位。
关键词:
美元本位 金融危机 国际金融体系改革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张明
次贷危机已经演变为美国金融史甚至全球金融史上最深重的危机之一。这场危机可能将美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拖入衰退的深渊,它也因此引起了各国对金融创新和金融全球化的反思。美国政府应对次贷危机的表现与美国在全球所推行的市场原教旨主义背道而驰,这对美国政府的信誉构成了严重打击。次贷危机也将对国际金融体系和国际格局构成冲击,而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在危机中不可能全身而退。且看本文对危机深层次影响的剖析。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朴英哲
编者按:作者是韩国大学的经济学教授和韩国金融研究所所长。此文为3月16—17日在荷兰由FONDAD组织的“在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中克服金融危机:全球性的金融新时代对规范化和监督体系的挑战”的会议所准备。这一文章的早期稿本曾在1月26—27日在纽约召开...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天大研究院课题组
本报告对国际金融体系的界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缺陷,以及国际金融体系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根据中国参与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战略思路,深入论证了包括促进国际金融机构改革、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深化亚洲地区的金融合作、适时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以及合理布局中国的国际金融中心等五项中国应对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主要举措,与此相适应提出了中国推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中长期的政策取向和中国在近期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中的当务之急。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高志杰 程磊 张海霞
文章把房地产金融体系作为整体,从衍生品风险控制机制、房地产周期、替代性等角度出发,对于住房抵押债券体系和房地产投资信托体系进行了对比研究和总体分析,提出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是破解房地产金融难题的首选。
关键词:
房地产金融 信托投资基金 抵押债券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栾彦
美国次贷危机和欧美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相继暴露了现行国际金融体系的种种弊端,亟待改革。国际社会期待构建更公平、开放的新型国际货币体系、国际金融机构体系以及更完善的国际金融监管体系。我国也应以此为鉴,出台相应对策,将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加速推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与金融体系改革。一、后金融危机时期国际金融机构体系改革的新方向(一)提高新兴国家在IMF、WB的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鹏 魏蓉蓉 甘静
全球金融危机的持续发展,使国际社会清晰认识到世界金融动荡的根源在于现行国际金融体系的弊端,这同时也构成了中国经济发展的严重桎梏。危机是挑战,也是机遇,中国应充分利用世界大多数国家强烈呼吁改革当前金融体系,化危为机,改变在现行金融体系下的困境,通过必要的策略性选择,实现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成功破局。
关键词:
国际金融体系 改革 金融危机 困局 破局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天大研究院课题组 王元龙
本文分析了中国推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远虑与近忧:远虑即中国推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中长期政策取向,提出了建立国际经济政策协调平台、国际金融机构改革两轮驱动、推进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等九个方面的政策建议;近忧则是指中国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中的当务之急,认为近期保持主要货币和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加强对短期跨境资本流动的监管和促进中国国际收支平衡三个方面尤为重要。
关键词:
国际金融体系 改革 政策取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石建勋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快速提升、贸易金融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金融环境的逐步改善,人民币区域化、国际化的条件正在不断成熟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胡坚
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和冲击使现行国际金融体系的缺陷显现出来 ,要求进行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改革的焦点集中于国际金融体系三大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上。这三大机制是 :国际金融风险和危机的预警和监测机制、国际金融危机的救援机制和国际金融领域的地区协调与合作机制。本文结合亚洲金融危机中出现的问题 ,论述这三大机制建立和完善的意义以及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毅来
近年来国际金融危机频发,这些危机的原因除了发生危机的国家的内在因素之外,更主要的还与其外在的整个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存在着的巨大构造性缺陷息息相关。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曲凤杰
一、本文对金融开放的界定本文将金融开放界定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金融体系与国际金融体系融合的过程,其反映的是其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监管规则、货币的国际化程度。从内容上看,包括作为服务贸易开放内容的金融服务业的对外开放、资本账户开放以及货币的国际使用。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曲凤杰
危机爆发以来,美国式的金融发展模式和金融自由化遭到广泛质疑,国内外普遍把金融危机归因于金融业过快膨胀、金融衍生工具的花样翻新以及金融监管的严重缺失等。对危机经验的上述认识,很容易推导出谨慎开放国内金融市场和强化金融管制的政策主张。本文认为,金融危机以后,中国恰恰要立足建设开放的现代金融体系目标,化"危"为"机",变被动开放为积极融入和介入,谋求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中发挥更大作用,为"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迈进做必不可少的金融开放准备。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曲凤杰
当前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的内在缺陷目前,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特点:一是美元拥有霸权地位。在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官方持有的外汇储备中,美元约占64%,占全球外汇交易和贸易结算中的份额近70%,在国际债券的发行中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继祖 翟金林 宋秀梅
亚洲金融危机以来,国际金融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充分暴露,对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争论日益激烈。在这些争论中,欧美的观点迥异,对未来国际金融体系的布局与影响最大。欧美关于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争论的焦点是关于IMF及世界银行的功能与作用,但其实质是对国际金融领导权及国际经济与金融利益的争夺。就目前而言,国际金融体系改革还是虚幻的改革,改革将是“一个长远的计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