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54)
- 2023(12240)
- 2022(10243)
- 2021(9313)
- 2020(8128)
- 2019(18465)
- 2018(17844)
- 2017(34889)
- 2016(18934)
- 2015(21034)
- 2014(20825)
- 2013(20774)
- 2012(19213)
- 2011(17177)
- 2010(17335)
- 2009(16833)
- 2008(16216)
- 2007(14819)
- 2006(12699)
- 2005(11462)
- 学科
- 济(74456)
- 经济(74365)
- 业(62453)
- 管理(57127)
- 企(51235)
- 企业(51235)
- 方法(38219)
- 数学(34468)
- 数学方法(34239)
- 融(28665)
- 金融(28663)
- 财(28072)
- 银(27500)
- 银行(27449)
- 行(26313)
- 中国(25753)
- 务(20854)
- 财务(20831)
- 财务管理(20789)
- 制(20094)
- 企业财务(19967)
- 农(19828)
- 业经(16416)
- 贸(15955)
- 贸易(15945)
- 易(15571)
- 地方(14859)
- 学(14359)
- 农业(13579)
- 体(12336)
- 机构
- 大学(270822)
- 学院(270056)
- 济(113287)
- 经济(111036)
- 管理(104698)
- 理学(90352)
- 理学院(89426)
- 管理学(88027)
- 研究(87689)
- 管理学院(87554)
- 中国(77397)
- 财(56855)
- 京(55048)
- 科学(53943)
- 农(52213)
- 财经(45375)
- 所(45326)
- 中心(43717)
- 业大(43440)
- 农业(41806)
- 研究所(41284)
- 经(41281)
- 江(39413)
- 经济学(35886)
- 北京(34305)
- 财经大学(34150)
- 经济学院(32952)
- 州(31929)
- 院(30632)
- 融(30311)
- 基金
- 项目(180277)
- 科学(140594)
- 基金(132840)
- 研究(124506)
- 家(117399)
- 国家(116417)
- 科学基金(99250)
- 社会(80473)
- 社会科(76485)
- 社会科学(76460)
- 基金项目(71181)
- 省(70308)
- 自然(66396)
- 自然科(64896)
- 自然科学(64871)
- 自然科学基金(63800)
- 划(59519)
- 教育(56443)
- 资助(54681)
- 编号(48626)
- 重点(40924)
- 部(40138)
- 成果(38536)
- 创(38083)
- 发(37761)
- 科研(36102)
- 创新(35729)
- 计划(34664)
- 教育部(34267)
- 国家社会(33419)
共检索到3958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静
随着我国保险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保险监管要求保险公司必须具有充足的资本来支持保单负债,同时保险公司的所有者对于投资回报也提出了比以往更高的要求。2004年9月中国保监会颁布的《保险公司次级定期债务管理暂行办法》扩大了保险公司的融资渠道。本文在对保险公司次级债融资进行研究的同时,进一步分析了次级债融资对保险公司权益回报的影响。
关键词:
次级债 偿付能力 权益回报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郑鹏岩 张霞 韩伟
一、次级债发展现状及理论研究(一)次级债国内外发展现状次级债融资是现代经济金融制度发展的必然产物。在西方国家,发行次级债是银行司空见惯的一种活动。1988年巴塞尔协议出台后,各国银行为了满足资本充足率的监管要求,开始利用次级债市场补充资本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高洪忠
监管部门应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监管经验,参考国内其他行业的监管经营,协调其他部门为保险公司次级债的发行、监管、评级、退出创造良好的环境保险公司次级债,是指保险公司为了弥补临时性或者阶段性资本不足,经批准募集期限在5年以上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高洪忠
保险公司通过发行次级债,一方面可有效提升其偿付能力充足率,增强投资能力。另一方面,作为一条收益率较高的投资渠道,保险公司通过购买其他公司发行的次级债,可以提高投资收益率。本文通过数学建模,考虑次级债的风险情况,并基于研究结果指出目前保险公司次级债监管存在的不足,并给出了相关监管建议。
关键词:
次级债 风险对冲 偿付能力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朱红军 付宇翔 吕沁 赵宇龙
管制的有效性是具有争议的话题。本文以2004~2012年间发行次级债的保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会计监管指标(偿付能力充足率)与次级债的债务资本成本之间关系。本文发现: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充足率越高,次级债发行利率越低。进一步的分析果表明,保险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公司特征会影响偿付能力与发行利率关系的敏感程度。本论证了会计在签约和管制中的重要性,为包括保险公司在内的金融行业的监督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经验证据。
关键词:
偿付能力 财务风险 债务资本成本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吴茜
新金融工具准则(IFRS9)即将于2018年1月1日正式实施。本文对新准则的三项主要变化——金融工具分类与计量、资产减值、套期会计进行了解读,并从利润管理、资产估值、资本管理、资产管理等多个方面分析了新准则对保险公司可能产生的影响。最后本文结合中国保险行业现状,探讨了保险公司如何应对新准则实施带来的影响。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吴茜
新金融工具准则(IFRS9)即将于2018年1月1日正式实施。本文对新准则的三项主要变化——金融工具分类与计量、资产减值、套期会计进行了解读,并从利润管理、资产估值、资本管理、资产管理等多个方面分析了新准则对保险公司可能产生的影响。最后本文结合中国保险行业现状,探讨了保险公司如何应对新准则实施带来的影响。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王媛媛
以4家保险公司2005年~2011年的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Panel data模型分析商业银行入股对保险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结果显示:商业银行入股与保险公司经营绩效之间呈正向关系,保费收入与保险公司经营绩效之间呈反向关系;保险公司的总资产与经营绩效呈正向关系,资产负债率与经营绩效呈负向关系。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初立苹 粟芳
从财险公司融资投入和产出的角度入手,利用DEA模型分析比较2007年~2011年财险公司在融资效率方面的差别。通过CCR模型、BCC模型和超效率模型的计算,得到了财险公司的融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超效率。分析结果表明,财险行业大致有30%的公司能有效运用通过内部、债务和权益三个融资渠道所融通的资金达到融资有效率。相对而言,财险公司的融资规模效率比纯技术效率要好一些;中资财险公司在融资的超效率和纯技术效率方面的表现都略比外资财险公司要好,融资规模效率则相差不大。同时,财险业的融资效率与外界因素密切相关,融资技术效率、融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在2007年~2011年间都随着经济环境的波...
关键词:
财产保险 融资效率 DEA分析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天 周丹丹
发行次级债券提高资本充足率是我国商业银行今年来通行的做法,也获得了初步成效,但是次级债券发行利率的风险与收益的匹配问题往往容易被投资者忽视。本文分析我国商业银行次级债券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风险,并通过实证分析来检验哪些因素与次级债券价格强相关,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次级债 风险 债券市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洪结银 许瑾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保险日益盛行,互联网保险与保险公司效率关系渐渐引起学者们的关注。文章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首次分别从互联网保险行业和涉足互联网保险业务的传统公司两个层面,理论分析互联网保险对保险公司效率的影响,并使用DEA-Tobit两步法加以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互联网保险行业发展以及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均对保险公司效率提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这种影响具有异质性,亦即对中资保险公司的效率提升程度要高于对外(合)资保险公司。
关键词:
互联网保险 技术溢出效应 经济效率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龚永明
理论上次级债券的独特特征使其具有很强的市场约束能力 ,但从欧美和新兴市场国家的实践来看 ,效果并不理想。次级债券市场约束效应取决于一系列的前提条件和政策安排
关键词:
次级债券 市场约束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朱世武 邢丽
2004年7月,中行首期次级债公开发行,其4.87%的中标利率远低于业内人士普遍预计的5%左右。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何在,我国次级债券又如何才能确定出合理的价格?该文借鉴国际经验并结合我国债券市场的实际,提出了一套合理的定价方案。
关键词:
次级债券 利率 定价模型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张艳 丁江萍 刘循循
本文首先综述了公司治理的多种涵义。从产权理论视角看,投保人与被保险人也是公司治理机制的一方,所以公司治理目标不仅要维护股东的利益,而且要保护保险公司治理结构中弱势方(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收益权。这为新《保险法》突显保护被保险人和投保人权益提供了理论基础。接着,笔者从产权分析框架、奥尔森的集体行动逻辑理论、囚徒困境博弈、政府干预和资源配置理论视角,分析了新《保险法》对保险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最后,在简述我国目前保险公司治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分别从公司内部和外部的治理机制出发,分析了新《保险法》对我国保险公司治理的影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段白鸽 陆婧文
目前我国保险公司开发的年金产品仍采用固定死亡率精算假设进行定价,没有考虑未来参保人群的系统性死亡率改善引发的聚合长寿风险对年金产品定价的影响。本文结合中国1994~2012年单龄组、五龄组男性和女性死亡数据,提出了基于重叠区块Bootstrap再抽样的死亡率预测方法,分别在时期和出生队列方式下模拟预测了未来50年定期年金精算现值随机变量的分布,得出固定利率下长寿风险对年金价格上涨的影响显著且男性聚合长寿风险更显著,并通过利率敏感性测试得出利率上升能对冲长寿风险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