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02)
2023(6928)
2022(5972)
2021(5437)
2020(4771)
2019(11143)
2018(10790)
2017(21775)
2016(11875)
2015(13563)
2014(13796)
2013(13902)
2012(13062)
2011(11869)
2010(11928)
2009(11239)
2008(11499)
2007(10682)
2006(9022)
2005(8217)
作者
(36029)
(30434)
(30290)
(29095)
(19235)
(14630)
(13931)
(11831)
(11342)
(10807)
(10208)
(10178)
(9718)
(9625)
(9594)
(9496)
(9405)
(8923)
(8911)
(8791)
(7508)
(7416)
(7386)
(6991)
(6881)
(6789)
(6744)
(6586)
(6107)
(6020)
学科
(55890)
经济(55838)
管理(35175)
(34953)
方法(29618)
(28153)
企业(28153)
数学(26994)
数学方法(26813)
(16221)
(14221)
中国(12906)
(11361)
贸易(11357)
(10999)
(10720)
财务(10705)
财务管理(10680)
(10406)
(10346)
企业财务(10209)
业经(9952)
(9524)
金融(9522)
地方(9514)
(9363)
银行(9342)
农业(8987)
(8838)
环境(7644)
机构
大学(183103)
学院(181220)
(81768)
经济(80219)
管理(70818)
理学(60943)
理学院(60308)
研究(60208)
管理学(59408)
管理学院(59054)
中国(47514)
(38849)
(37459)
科学(35323)
(31852)
财经(31338)
(31133)
(28526)
中心(28494)
研究所(28026)
业大(26911)
(26863)
经济学(26808)
农业(25360)
经济学院(24583)
北京(23575)
财经大学(23507)
(21425)
师范(21196)
(20922)
基金
项目(117755)
科学(92835)
基金(87473)
研究(84009)
(76000)
国家(75423)
科学基金(64682)
社会(54623)
社会科(51970)
社会科学(51950)
基金项目(46441)
(44858)
自然(42006)
自然科(41051)
自然科学(41037)
自然科学基金(40338)
教育(38748)
(38008)
资助(36690)
编号(33351)
(27428)
成果(26657)
重点(26364)
(24937)
(24196)
教育部(23686)
科研(23116)
国家社会(22970)
人文(22803)
创新(22739)
期刊
(85482)
经济(85482)
研究(53409)
(31546)
中国(31168)
学报(28392)
(27630)
科学(25424)
管理(23679)
大学(21065)
(20945)
金融(20945)
学学(20080)
农业(18054)
财经(16660)
技术(14624)
经济研究(14547)
(14280)
业经(13441)
教育(12926)
问题(11974)
(10328)
技术经济(10247)
(10025)
理论(10008)
统计(9697)
商业(9529)
实践(8908)
(8908)
(8561)
共检索到2640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龚永明  
理论上次级债券的独特特征使其具有很强的市场约束能力 ,但从欧美和新兴市场国家的实践来看 ,效果并不理想。次级债券市场约束效应取决于一系列的前提条件和政策安排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喻鑫  庄毓敏  李威  
次级债券与普通金融债券的最大的区别在于其清偿顺序靠后,且到期前不能提前赎回,这使得次级债券投资者格外关注发行银行的经营风险,也正是基于这一特性金融监管机构倾向于将次级债券作为银行市场约束工具来使用。从国外的实践和研究来看,次级债券的市场约束效果在不同的国家、地区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本文通过借鉴国外研究方法,采用我国次级债券价格和银行风险指标对次级债券市场约束有效性趋势问题进行实证研究,以探讨影响我国银行市场约束效应的有关因素,同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喻鑫  李威  
次级债券的发行能够对商业银行的风险起到一定的价格信号作用,不仅对次级债券投资者有着较强的指示作用,同时对银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行为也会产生影响。本文试图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剖析次级债券能发挥市场约束效应的可能性和有效性,通过构建一个逆向选择模型对不同信用风险的银行发行次级债券决策选择进行数量推导,证明了金融市场上存在一个信用风险高及信用风险低的银行都不会发行次级债券的均衡解,从而得出了信息披露是影响商业银行次级债券发行决策的主要因素的结论,据此提出了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加快推进存款保险制度等有利于我国银行次级债券市场约束效应发挥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董晓林  靳瑾  
本文利用利差模型和发行决策模型对次级债市场约束作用的两个环节——市场监督和市场影响分别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目前次级债对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约束效应基本不存在。次级债券的价格更多地取决于发债银行的资产规模或性质,而银行的发债决策受次级债计入附属资本上限的影响相当显著。鉴于市场约束对于辅助官方监管的重要意义,文章最后对目前我国次级债市场约束效力微弱的原因及其对策进行了简单的讨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余隆炯  刘红  
因次级债券的持有人风险大于其他银行债权人,所以有强烈的动机随时监督该银行的风险状况,并通过二级市场的活动对银行形成影响。文章运用最小二乘法(OLS)估计线性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对次级债券的市场约束功能进行实证分析,证明我国目前次级债券的市场约束功能存在,但次级债券发挥市场约束作用的条件尚不完全满足。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翟光宇  张永超  王金杰  
次级债权及存款债权对商业银行有市场约束作用,并且存款债权的市场约束不受次级债的发行而改变。但是次级债的发行一定程度上对存款债权构成了风险补偿。商业银行股东则没有发挥市场约束作用而且不受次级债发行的影响。因此应促进发挥次级债的市场约束作用,并且注意选择次级债的发行时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正平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海啸,再次促使国际社会对金融机构的风险监管问题进行反思,引入更具市场特性的监管工具、强化信息披露进而改善市场约束是一个被重点关注的改革方向,研究表明次级债正是这样的一种工具。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次级债与市场约束的相关文献,系统梳理了次级债政策演变过程、市场约束的内涵、产生机制以及相关的实证研究,并在文末对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评析,为我国相关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许友传  杨骏  
本文研究了银行次级债发行时的风险定价与市场约束情形。我们基于银行偿付结构中高级债、次级债、混合资本债和股权的优先清偿顺序,在银行资产价值的随机运动假设下,分别给出了银行对次级债债权人的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以及次级债风险溢价的测度公式,并基于我国上市银行可观测的股权价值序列估计了其资产价值及其波动性,测度了发债银行在相对违约和绝对违约情形下的风险指标。在控制次级债的债项特征和债项主体特征后,研究了次级债的违约风险与其发行时的实际风险溢价间的关系,发现两者之间存在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表明次级债定价未能适当地对银行违约风险作出显著地逆向反应,其发行时的"风险定价"与市场约束要求不完全一致。为了增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翟光宇  唐潋  陈剑  
本文基于我国银行间相互持有次级债的现实背景,以数理模型和数值计算方式研究了银行间相互持有次级债可能引致的潜在后果,发现银行间相互持有次级债尽管能提高其资本充足比率,但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次级债的市场约束功能,有可能加剧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进一步研究表明持债银行资产之间的相关性、持债银行自身的风险承担、以及相互持有规模是导致次级债市场约束功能弱化的重要诱因,建议减少银行间相互持有次级债的数量.减弱银行资产相关性并促进次级债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朱世武  邢丽  
2004年7月,中行首期次级债公开发行,其4.87%的中标利率远低于业内人士普遍预计的5%左右。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何在,我国次级债券又如何才能确定出合理的价格?该文借鉴国际经验并结合我国债券市场的实际,提出了一套合理的定价方案。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许友传  
本文研究了银行信用评级的信息内容和信息质量及其在次级债风险定价或事前约束中的反映情况。研究表明信用评级不仅在次级债风险定价中得到了显著反映,还非充分内嵌了政府隐性救助预期和银行风险特征等丰富信息;较之主体信用评级,上市银行风险的市场测度指标能更显著地解释次级债的发行溢价,然而,投资者在政府隐性救助预期下进行了"扭曲"的风险定价,它们不仅未对上市银行的风险承担给予应有的市场约束,反而还可能鼓励其未来更大的风险承担倾向。研究表明,将次级债事前约束的缺失归咎于外部评级失当以及非效率市场不能提供有价值的风险信号有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许友传  
本文研究了银行信用评级的信息内容和信息质量及其在次级债风险定价或事前约束中的反映情况。研究表明信用评级不仅在次级债风险定价中得到了显著反映,还非充分内嵌了政府隐性救助预期和银行风险特征等丰富信息;较之主体信用评级,上市银行风险的市场测度指标能更显著地解释次级债的发行溢价,然而,投资者在政府隐性救助预期下进行了"扭曲"的风险定价,它们不仅未对上市银行的风险承担给予应有的市场约束,反而还可能鼓励其未来更大的风险承担倾向。研究表明,将次级债事前约束的缺失归咎于外部评级失当以及非效率市场不能提供有价值的风险信号有失偏颇。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许友传  何佳  
关于次级债的既有文献基本都在实证研究其市场约束的存在性,而没有揭示次级债作为一种市场约束激励机制的有效程度或内在机理。本文则基于或有权估值理论,研究了次级债对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市场约束机理。我们的研究发现:当银行的资产负债水平处于一定的安全边界之内时,随着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提高,次级债债权人会在某种程度上补偿高级债债权人。在银行的负债结构中引入次级债,不一定能起到约束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目的,它取决于银行既有的资本充足水平。监管当局在允许或强制商业银行发行次级债时,应考虑到次级债市场约束与银行风险承担行为之间的内在关系。为增强市场对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约束作用,监管当局应强制资本相对充足的银行发行...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静  
随着我国保险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保险监管要求保险公司必须具有充足的资本来支持保单负债,同时保险公司的所有者对于投资回报也提出了比以往更高的要求。2004年9月中国保监会颁布的《保险公司次级定期债务管理暂行办法》扩大了保险公司的融资渠道。本文在对保险公司次级债融资进行研究的同时,进一步分析了次级债融资对保险公司权益回报的影响。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万冰魂  张海  
次级债券的市场约束作用的发生可分为市场监督和市场影响两个阶段,而市场监督是市场约束形成的首要环节,因此本文对我国商业银行次级债券的市场监督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文章运用利差模型对2004-2009年我国15家商业银行的46支样本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我国次级债券的市场监督作用较为显著,但次级债券对国有银行的市场监督作用却强于对非国有银行的市场监督作用。文章以隐性担保实际覆盖了所有银行这一原因对这一与预期相悖的结果做出了解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