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07)
2023(4555)
2022(3724)
2021(3733)
2020(3056)
2019(6978)
2018(6722)
2017(12578)
2016(6384)
2015(7517)
2014(7048)
2013(7164)
2012(6889)
2011(6440)
2010(6115)
2009(5620)
2008(5629)
2007(4722)
2006(4175)
2005(3929)
作者
(17776)
(14956)
(14951)
(14399)
(9670)
(7210)
(6689)
(5930)
(5849)
(5333)
(5113)
(4953)
(4912)
(4911)
(4752)
(4726)
(4526)
(4264)
(4251)
(3940)
(3806)
(3573)
(3533)
(3463)
(3329)
(3324)
(3151)
(3010)
(2994)
(2958)
学科
(31705)
经济(31672)
管理(17204)
(15541)
方法(14736)
数学(13807)
数学方法(13753)
中国(12170)
(11850)
企业(11850)
(8907)
贸易(8900)
(8817)
(7715)
(7018)
(5960)
(5623)
银行(5620)
(5435)
关系(5388)
(5329)
金融(5329)
(5201)
业经(5018)
(4851)
环境(4783)
(4529)
农业(4377)
(4365)
(4212)
机构
大学(98455)
学院(94349)
(52163)
经济(51631)
研究(39681)
管理(35093)
中国(33071)
理学(30346)
理学院(29968)
管理学(29648)
管理学院(29471)
(22740)
(21558)
科学(20598)
(19649)
财经(18280)
经济学(18254)
研究所(17947)
(17134)
中心(16586)
经济学院(16465)
北京(14532)
(13989)
财经大学(13965)
(13277)
科学院(12442)
研究中心(11579)
(11254)
师范(11159)
社会(11148)
基金
项目(62828)
科学(51435)
基金(50595)
研究(45636)
(44733)
国家(44467)
科学基金(37917)
社会(33150)
社会科(31613)
社会科学(31607)
基金项目(25722)
自然(23011)
自然科(22537)
自然科学(22531)
自然科学基金(22205)
资助(21397)
教育(20402)
(19088)
(17913)
中国(17178)
(16558)
国家社会(15761)
编号(15251)
教育部(14607)
重点(14527)
(13541)
人文(13114)
(13007)
成果(12679)
大学(12509)
期刊
(52757)
经济(52757)
研究(33610)
中国(19554)
(16465)
科学(14291)
管理(13862)
学报(13549)
(11821)
(11314)
金融(11314)
大学(10912)
经济研究(10608)
学学(10284)
财经(10090)
(8967)
(8808)
世界(8516)
农业(8446)
国际(8315)
问题(7329)
教育(6484)
技术(6307)
业经(5650)
(5575)
技术经济(5105)
统计(4551)
经济问题(4237)
资源(4088)
(4052)
共检索到1463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嗣均  
本文从中国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的方针与大城市不断增大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出发,对城市发展方针及其形成背景、城市体系整体性的客观性质、大城市超前发展及其内在机理,以及中国特定条件下大城市人口增长的特有推动因素分别作了考察。认为现阶段大城市成长具有必然性,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方针不能正确反映客观规律。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卓  
在世界贫困人数呈上升趋势的国际背景下 ,中国的扶贫成就令世人瞩目。但是 ,由于贫困本身的复杂性和社会发展在不同阶段所具有的历史规律性 ,中国现阶段的贫困状况十分复杂 ,表现在四个方面 :1 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共存 ;2 农村贫困与城市贫困共存 ;3 区域贫困与个体贫困共存 ;4 阶层性贫困开始形成。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苗迎春  史灵敏  
财政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经济活动的重要经济杠杆和手段,在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中应发挥积极而又重要的作用。 加大财政投资力度 1.加大财政投资,促进经济发展 据测算,国内生产总值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创造80万左右个就业岗位。按照2003年的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晓春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宏观调节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整个调节机制中,货币政策的作用更为人们所注目。政策目标的实现,需要各种政策手段的灵活合理的运用。我国的中央银行体制刚刚建立,还很不完善,尤其缺少各种政策手段来对宏观经济的运行进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M·沙夫鲁克   周建明  
随着发达社会主义的建成,货币和财政信贷机制在计划工作的完善化、国民经济计划的平衡与最佳化、解决新的社会经济问题中的作用提高了。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搞清楚再生产过程中价值的货币形式本身运动的规律性,首先要搞清楚流通所必需的货币量规律作用的机制和本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迎秋  
论证和说明中国现阶段的赤字率和债务率及其警戒线 ,是本文展开分析的主题。围绕这个主题 ,作者首先分析和阐明了“三部门”经济条件下的债务—赤字模型 ;然后对中国均衡的和动态均衡赤字率和债务率的决定进行了理论分析 ;最后 ,在债务—赤字模型基础上 ,借鉴欧盟经验 ,通过实证分析 ,论证和揭示了与中国现阶段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赤字率和债务率及其警戒线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孟范昆  
私营经济雇主的社会性质决不是新生的资产阶级 ,他们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阶层 ,是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劳动者。在我国现阶段还不可能形成资产阶级产生的条件。私营经济雇主具有双重的社会身份 ,他们既是劳动者 ,又是剥削者。私营经济的存在有利于发展商品经济和社会生产力。我们可以将符合党员标准的私营经济雇主吸收到党内来 ,这有利于增强党的阶级基础 ,扩大党的群众路线 ,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厚义  
据以形成本报告的资料来自两部分。一是中央政策研究室、中国私营经济研究会课题组的典型调查资料,该课题于1993年10月分别在广东、福建、浙江、湖南、湖北、云南、四川、河南、河北、吉林、北京、辽宁、广西、宁夏、青海等省市进行了专题调研。二是由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与全国工商联研究室牵头承担的《中国私营企业主阶层研究》的有关数据及分析。该课题首次在全国30个省市区范围内对私营企业进行了大规模问卷调查,此项调查发放问卷1700份,回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严忠  刘亚琴  
本文运用HP法对1978年~2003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1999年中国并未进入新一轮经济周期的结论,并分析了新经济周期难以启动的原因。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简新华  
中国现阶段需要什么理论经济学?这是一个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学家现在应该主要研究什么理论经济学,高等学校现在应该主要讲授什么理论经济学,理论经济学怎样才能更好地为中国经济发展服务的重大问题。目前,我国经济学界对这个重大问题的看法并不完全一致,甚至存在严重的分歧。有的经济学家认为,中国现阶段需要的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或者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也有的经济学家认为,中国现阶段需要的是中国经济学;另有的经济学家认为,中国现阶段需要的是西方经济学;还有的经济学家认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平利  
中国职业教育目前仍然处于上升期,面临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有效推进校企合作、提高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效益等"四大命题"。破解这些命题的地方职业教育制度创新实践主要有:完善职业教育支持政策、搭建人才成长"立交桥"、推动校企之间有效合作、推进"乡土创业培训"等等。今后,应在突破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制度障碍、实现职业教育的开放性和全纳性、加强校企合作的地方性法规建设、提高农民家乡"智富"能力和科学评价职业教育教师劳动等方面加快步伐。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乐一  
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经济周期波动问题的研究进展很快,取得了相当多的研究成果。但是,对于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解释至今没有形成一种较为完善和令人信服的理论观点。建国以来,中国经济在周期性波动中持续增长,取得了种种辉煌成就,也历经了种种坎坷。本文拟对90年代以来的中国经济周期波动作些探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冯晓玲  孔姝婷  
随着新兴市场国家的兴起,发展中国家OFDI日益成为国际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对美国OFDI不仅可以加快本国技术革新的步伐,而且对于两国间贸易摩擦的化解具有重大作用。基于此,笔者首先借助历年数据将中国对美国OFDI进行了阶段性划分,并提炼出了相应的结构性特征;接着对影响中国对美国OFDI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政治风险、市场规模、研发支出、出口水平和汇率水平与中国对美国的OFDI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并据此从宏观与微观两个角度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