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68)
2023(9100)
2022(7692)
2021(7042)
2020(5650)
2019(12973)
2018(12665)
2017(24221)
2016(12913)
2015(14699)
2014(14658)
2013(14616)
2012(14219)
2011(13034)
2010(13380)
2009(12500)
2008(12185)
2007(10944)
2006(10094)
2005(9171)
作者
(38672)
(32446)
(32327)
(30838)
(20824)
(15679)
(14756)
(12620)
(12384)
(11490)
(11255)
(11031)
(10411)
(10125)
(9972)
(9891)
(9646)
(9316)
(9283)
(9141)
(8265)
(7884)
(7874)
(7462)
(7256)
(7207)
(7006)
(6989)
(6605)
(6319)
学科
(80911)
经济(80846)
管理(33107)
地方(27069)
(26211)
方法(23019)
中国(20508)
数学(20250)
数学方法(20005)
(18855)
企业(18855)
(16493)
地方经济(16172)
(14998)
业经(13898)
环境(11759)
农业(11757)
(10553)
(10452)
(9610)
(9438)
金融(9435)
(9221)
理论(8796)
经济学(8718)
(8713)
贸易(8704)
(8296)
(8130)
(7974)
机构
大学(194683)
学院(193801)
(87868)
经济(85899)
研究(74190)
管理(68160)
理学(57533)
理学院(56604)
管理学(55545)
管理学院(55159)
中国(55038)
(45074)
科学(44974)
(37557)
(36635)
研究所(33863)
中心(33461)
(29921)
北京(29219)
(29137)
财经(28995)
师范(28930)
(28625)
经济学(28254)
(26812)
(26025)
业大(25880)
经济学院(24982)
(24293)
师范大学(23748)
基金
项目(125391)
科学(98728)
研究(92338)
基金(89984)
(78097)
国家(77443)
科学基金(66127)
社会(60883)
社会科(57564)
社会科学(57549)
基金项目(48020)
(47858)
(41049)
教育(40701)
自然(40544)
自然科(39508)
自然科学(39502)
自然科学基金(38718)
编号(36550)
资助(36085)
(30098)
成果(30056)
重点(28594)
(26922)
课题(26344)
国家社会(25521)
发展(24948)
(24618)
(24606)
创新(23218)
期刊
(110184)
经济(110184)
研究(64984)
中国(39712)
学报(28162)
科学(27842)
(27342)
(26360)
管理(25514)
大学(21622)
学学(20147)
教育(19430)
技术(17696)
农业(17691)
经济研究(17547)
(16967)
金融(16967)
问题(15786)
财经(15143)
业经(14766)
(13420)
资源(11951)
(10978)
技术经济(10916)
(10328)
统计(9958)
现代(9676)
世界(9539)
城市(9103)
(9036)
共检索到3084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娟  王宪明  
河北省环京津地区主要由唐山、秦皇岛、保定、廊坊、承德、张家口和沧州7个地级市组成。这些地区与北京、天津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发展不均衡现象。本文根据环京津地区各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区位条件和对外开放环境建立了一套综合评价系统,采用因子分析和威尔逊模型等方法对该地区的各城市进行了综合排名,最终确定了唐山和保定为环京津地区的次级中心城市,从而形成了该地区"1+2"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格局。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高玲玲  周华东  
城市化战略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战略,它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可持续性发展。中心城市及组织和领导区域经济的增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主要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心城市及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的评价体系进行构建,并以我国中部地区的主要城市为例,对各城市的贡献进行评价并排序,准确地反映各中心城市的贡献,并对中心城市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魏丽华  
城市经济势能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城市辐射范围的远近,也决定着城市群综合竞争力的高低。经过选取指标进行对比发现,京津冀城市群的城市经济势能量级与沪苏浙城市群存在着明显差距。京津冀城市群应以雄安新区的设立为契机,借鉴发达地区经验,扩大其经济势能量级,积极培育周边地区的发展新动能,增强附近区域吸引力,构建均衡的城市空间布局,深化京津冀协同发展。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魏丽华  
城市经济势能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城市辐射范围的远近,也决定着城市群综合竞争力的高低。经过选取指标进行对比发现,京津冀城市群的城市经济势能量级与沪苏浙城市群存在着明显差距。京津冀城市群应以雄安新区的设立为契机,借鉴发达地区经验,扩大其经济势能量级,积极培育周边地区的发展新动能,增强附近区域吸引力,构建均衡的城市空间布局,深化京津冀协同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婷  
为深入研究商贸流通业发展对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本文借助面板数据研究商贸流通业、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指标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检验结果显示京津冀地区商贸流通业的大力发展,对促进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具有正向效应,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手,其他指标在不同程度上产生重要影响。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丁宏  
利用京津冀地区2000—2016年14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分别采用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和地区专业化指数方法,对京津冀地区产业同构程度进行测度;通过构造面板数据模型,考察产业同构程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引入空间溢出效应的空间杜宾模型,通过两种不同的空间加权矩阵——地理距离加权矩阵和产业结构溢出矩阵,分别考察产业同构对京津冀地区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产业专业化程度稳步提高,但天津市和河北省的产业同构程度不断上升;产业同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均表现为负向。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徐勇  关佳音  
近年来京津冀地区流通产业与经济发展出现增速下降的趋势,且三地在流通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参差不齐。为了充分发挥流通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促进京津冀地区流通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本文基于我国京津冀地区2005-2017年间区域内流通产业发展数据和经济发展数据,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了流通产业与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区域经济发展是区域内流通产业发展的格兰杰原因,区域经济发展有效促进了区域内流通产业的发展;流通产业对于区域经济的作用并不明显,但不能否定其对于区域经济潜在的促进作用。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翟炜  白雪音  石钰  夏静婧  
本文以区域交通基础设施为出发点,从要素和产品流动的角度研究其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首先,以区域中生产要素的流动和产品流动为核心,探讨其对区域经济协同的研究思路。其次,以京津冀地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京津冀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存在显著正溢出作用,且大城市空间溢出效应明显,但是计量模型结果表明京津冀制造业区位熵在未来存在拐点,呈现倒U型特征;交通基础设施对京津冀地区各城市市场一体化有正面影响,但是对于人口高度集聚的特大城市的市场一体化与区域整体呈现割裂状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潘金根  
中心城市与外围区域之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为极化和扩散。城市对外围地区经济的推动作用为扩散效应,而对外围的经济发展起制约作用则为极化效应。所谓极化是物质、能量、信息向中心城市集聚的过程,这种集聚过程既有人才、资金、原材料、能源等流入造成外围地区缺少人力物力财力而降低发展速度的极化效应,又有因城市经济实力增强而促进外围地区经济发展的扩散效应。扩散效应的正影响和极化效应的负影响迭加为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郭蕾  
相对一般型城市,中心城市具有较强的聚集、辐射功能和指挥、调节和综合服务的作用,在世界城市化进程加速和经济发展全球化的今天,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功能和作用,这可以带动区域实现跨越式增长。郑州作为区域中心城市,规模偏小,辐射能力不强,在提高城市竞争力方面面临严重的挑战。因此,以“郑汴一体化”为切入点建设大郑州都市圈,对于提升郑州中心城市的地位及带动整个中原地区经济发展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期刊] 征信  [作者] 周永锋  刘俊峰  
依托国家发展改革委《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和《关于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通过比较郑州市与其他国家中心城市面积、人口、经济总量等情况,以及省内各区域经济差异现状,来分析郑州市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因素。借助区域经济学中的引力模型,实证研究了郑州市与河南省内各地市经济联系强度,进而根据实证结果结合现有河南经济金融形势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毛月平  加年丰  
中心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火车头,而区域经济则是中心城市的依托和支撑。中心城市和区域经济相互作用的路径是,以城市为中心由面——点——面的进程。生产要素极化和扩散、中心城市对区域经济的聚集和辐射,在现代社会,载体及其传导机制主要是企业、产业和城镇体系三者的相互作用。生产要素极化和扩散,中心城市对区域经济的聚集和辐射,是在比较利益推动、市场机制驱动、制度变迁促动、人居环境拉动等动力机制的合力作用下通过企业、产业、城镇体系等载体实现的。
[期刊] 征信  [作者] 周永锋  刘俊峰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余静文  王春超  
本文利用2003-2007年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圈所属省份的县市数据,使用断点回归法研究了城市圈的形成对城市圈整体经济绩效的影响以及城市圈驱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机制和路径。由于城市圈基本围绕中心城市而建立,与中心城市的距离远近是决定一个地区是否属于城市圈范围的关键因素,因此可以通过比较城市圈临界线附近县市样本,进而判断城市圈形成与其他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城市圈的形成主要通过"蒂伯特选择"机制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两个路径改善了城市圈区域的整体经济绩效;并且城市圈的形成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北京未能发挥增长极的作用带动京津冀城市圈区域的经济增长,而长三角城市圈和珠三角城市...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海稳  
随着区域经济合作在全球的展开,国内的区域合作规模不断扩大。京津冀作为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代表,由于存在诸多的原因而未能发挥其作为中国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极的作用。因此,分析京津冀经济合作困境及其原因,并探讨其未来发展的路径,对实现此区域更好的经济合作有着重要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