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33)
2023(12750)
2022(10166)
2021(8943)
2020(7440)
2019(16224)
2018(16042)
2017(30476)
2016(16488)
2015(18170)
2014(18667)
2013(18015)
2012(16688)
2011(15377)
2010(15607)
2009(14463)
2008(14097)
2007(12783)
2006(11544)
2005(10829)
作者
(49689)
(41886)
(41061)
(39638)
(26508)
(19722)
(18769)
(16125)
(15718)
(14785)
(14433)
(13930)
(13796)
(13487)
(13075)
(12809)
(12337)
(12229)
(11804)
(11791)
(10766)
(10265)
(10221)
(9593)
(9467)
(9237)
(9214)
(8937)
(8538)
(8390)
学科
(89364)
经济(89280)
管理(42903)
(36839)
(28502)
企业(28502)
方法(26122)
中国(23610)
地方(23407)
数学(22513)
数学方法(22262)
(19819)
(19348)
业经(17745)
(15613)
(15046)
地方经济(14845)
(13733)
农业(13501)
(13397)
金融(13389)
(12477)
银行(12450)
(12068)
理论(11738)
(11631)
环境(11445)
(10651)
(10264)
贸易(10254)
机构
大学(239991)
学院(239428)
(105520)
经济(103283)
研究(93541)
管理(82763)
理学(70041)
理学院(69116)
中国(68865)
管理学(67698)
管理学院(67244)
科学(56499)
(51729)
(48536)
(47296)
研究所(44018)
(43275)
中心(40736)
(37991)
财经(36881)
业大(34846)
(33906)
经济学(33796)
农业(33651)
(33448)
(33419)
师范(33066)
北京(32739)
经济学院(29953)
(29947)
基金
项目(157053)
科学(123536)
研究(114347)
基金(113251)
(100566)
国家(99780)
科学基金(83672)
社会(74046)
社会科(70138)
社会科学(70121)
(61739)
基金项目(58398)
(52131)
教育(52027)
自然(51913)
自然科(50720)
自然科学(50702)
自然科学基金(49776)
资助(45541)
编号(44891)
成果(37802)
重点(36680)
(36149)
(34039)
课题(33178)
(32015)
国家社会(31819)
(30206)
创新(30190)
科研(29386)
期刊
(127784)
经济(127784)
研究(77313)
中国(53892)
学报(41348)
(41000)
科学(36815)
(35967)
管理(33115)
大学(31032)
教育(29260)
学学(29183)
农业(27300)
(24248)
金融(24248)
经济研究(21705)
技术(21644)
财经(19464)
业经(18499)
(17026)
问题(16406)
(14360)
(12730)
技术经济(12406)
世界(12181)
国际(11976)
统计(11922)
(11804)
(10844)
(10716)
共检索到3813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巫宁耕  
近些年来,在国际关系趋于缓和和欧洲北美区域集团化加速发展的推动下,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的步伐也大大加快。一个重要特点是,在西太平洋地区一些次区域性和小区域性合作有了显著加强,呈现一幅多层次的、相互交叉的经济合作结构,预示了本地区未来合作的方向。一近几年来次区域性合作在东亚的兴起在东北亚,环绕日本海和黄海的区域合作加快了步伐。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蕴岭  
本文在对亚太经济链条形成和APEC发展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特别是FTAAP的建设提出看法。亚太地区一体化的基础是经济链接,合作机制的构建基于推动开放的区域市场,APEC承担推动开放主要的功能。由于区内经济关系和结构的变化,各方基于本身的利益参与和推动不同的自贸区。TPP和RCEP难以包容亚太整体,FTAAP提供整体框架。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蕴岭  
本文在对亚太经济链条形成和APEC发展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特别是FTAAP的建设提出看法。亚太地区一体化的基础是经济链接,合作机制的构建基于推动开放的区域市场,APEC承担推动开放主要的功能。由于区内经济关系和结构的变化,各方基于本身的利益参与和推动不同的自贸区。TPP和RCEP难以包容亚太整体,FTAAP提供整体框架。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方笑君  孙宇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地区经济的起飞,亚太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向前推进,逐渐呈现出APEC稳步推进,东盟一体化,"东盟+中国"、"东盟+日本"、"东盟+韩国"(3个"10+1")与"东盟+中日韩"("10+3"),"东盟+中日韩印澳新"("10+6")等RTAs进程并行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淑梅  全毅  
亚太地区地缘政治格局的演变和亚洲经济地位的增强及其区域主义的扩散,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美国参与并主导TPP的谈判。从关税减让到规则制定,TPP似有引领亚太经济一体化之势。但东盟推动的RCEP将与TPP形成强烈的竞争。本文重点解析TPP谈判议题,并讨论TPP和RCEP两条路径对亚太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林桂军  
亚太经济一体化的现状与趋势分析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林桂军亚太①是当前世界上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不仅经济长期保持着高速增长的势头,而且政治稳定。随着地区间贸易和投资往来的日益密切,一体化的呼声越来越高,去年11月份,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在美国的西雅图举行第五次...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丛诚  鲍祥霖  
亚太经济一体化势不可挡丛诚,鲍祥霖目前,亚太地区的高速经济增长正弓愧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亚太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亚太经济结构趋于整体优化。事实上,亚太地区的经济正处于一场悄无声息的一体化进程之中,绝大多数专家认为亚太地区将会是下一世纪全球...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中日专家研讨亚太经济一体化与中日研修生合作本刊讯(记者王林)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举办的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与中日经济合作国际研讨会,于5月26日在京召开。来自中日两国研究机构及政府部门的百余名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围绕亚太地...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茉楠  
近期,除印度宣布退出谈判外,经过28轮磋商和18次部长级会议,RCEP15个成员国结束了全部20个章节的文本谈判及实质所有的市场准入谈判,并致力于确保明年签署协议。这意味着,作为一个纵跨南北半球两大洲、涵盖全球约35亿人口,GDP达23万亿美元,约占全球32.2%经济规模,以及占29.1%的全球贸易和32.5%全球投资的超大型自贸协定,RCEP经过7年"长跑"终将成形。当前,全球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孙忆  
推进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大多数亚太经济体长久以来共同的意愿与目标,CPTPP和RCEP的相继签署与生效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了不同的路径方案。CPTPP与RCEP在制度主导力量、规则水平、规则制定模式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二者之间互动关系的变化可能使得未来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呈现出制度替代、制度竞争、制度融合三种不同的潜在图景。长期来看,CPTPP和RCEP具备了能够实现制度融合的有利条件,二者不仅在高标准规则目标上具有一致性,诸多制度重叠成员国还为两大制度搭建了融合的桥梁,而且新冠肺炎疫情客观上也为制度融合提供了时机。在推动地区制度融合、加速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中国也将基于本国经济实力及地区网络地位等情况,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并主动作出更大贡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刘均胜  
一、亚太区域合作机制安排中的价值链因素目前,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与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的"集团式竞合关系"已经成为亚太地区FTA的焦点。中美两国虽然同处于亚太FTA网络的核心地位,并在RCEP与TPP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但作为相互贸易流量最大的伙伴国之间却缺乏贸易安排。美国主导并积极推动TPP是其对原本并未包括自己的迅速发展的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一种回应,美国以TPP来寻求在亚太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曹广伟  
本文以美国退出TPP诱发区域一体化格局变动为背景,探讨了CPTPP的生成机理及其后续影响。CPTPP谈判进程大体遵循了"由外及内、外压内促"双向驱动的演进逻辑:外部,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国及其推进的RCEP价值凸显;内部,日本积极发挥协调、引领作用,其他成员国基于经济逻辑的积极参与。内外力量相互作用,共同构筑起驱动CPTPP谈判的动力机制。随着CPTPP协议的生效实施,其强劲的扩张势头势必冲击"双轨竞争"的一体化格局,迫使亚太一体化进程沿着日澳设定的CPTPP路径行进;同时,其高标准的投资贸易规则更好地适应了全球价值链的需求,为新一代世界经济规则的制定树立了标杆,促使国际经济秩序朝着有利于发达国家的方向演进。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盛斌  
亚太经合组织(APEC)2014年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于11月在北京召开,中国提出此次会议的三大主题,即加强区域经济一体化和推进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建设;经济创新发展、改革与增长;加强全面互联互通与基础设施发展。其中,推进FTAAP是中国作为东道主最为重视并力争达成标志性预期成果的议题之一。一、亚太自贸区动议被重新激活亚太自贸区的概念与动议最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于潇  孙悦  
在全球化迈向深度调整期的新形势下,来自欧美发达国家的逆全球化风暴迅速刮向亚太地区,中国作为全球新兴的经济体及亚太区域最重要的力量之一,积极应对逆全球化浪潮。与此同时,亚太区域内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与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均受到了逆全球化的冲击而面临新的挑战,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雪上加霜。中国应将全球共治理论作为推进亚太经济一体化进程的理论基础,同时借助RCEP、FTAAP、"一带一路"倡议,提升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水平,引领亚太区域经济走向深度一体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勇  张彬  
多边化区域主义在当前世界经济中已经初显峥嵘,它是新区域主义在当前国际经济环境下的调整与发展。本文分析了多边化区域主义的产生动因和表现形式,并就多边化区域主义对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和其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研究,结论是多边化区域主义符合亚太经济合作的发展趋势,但其前景取决于大国利益的博弈。作为亚太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利益攸关方,中国须尽早制定对策以应对亚太多边化区域主义的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