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67)
- 2023(5253)
- 2022(4484)
- 2021(4022)
- 2020(3498)
- 2019(7733)
- 2018(7652)
- 2017(14926)
- 2016(8209)
- 2015(9158)
- 2014(9088)
- 2013(8997)
- 2012(8149)
- 2011(7280)
- 2010(7304)
- 2009(7272)
- 2008(7319)
- 2007(6622)
- 2006(6027)
- 2005(5742)
- 学科
- 管理(31303)
- 济(27470)
- 经济(27397)
- 业(26038)
- 企(23516)
- 企业(23516)
- 税(21667)
- 税收(20226)
- 收(20058)
- 财(16075)
- 制(11865)
- 方法(9881)
- 务(8832)
- 财务(8813)
- 财务管理(8790)
- 企业财务(8354)
- 数学(8329)
- 体(8243)
- 数学方法(8221)
- 中国(7858)
- 业经(7378)
- 体制(7217)
- 农(7065)
- 财政(6571)
- 银(6072)
- 银行(6065)
- 行(5725)
- 融(5569)
- 金融(5567)
- 环境(5354)
- 机构
- 大学(113825)
- 学院(113412)
- 济(48094)
- 经济(47109)
- 管理(42487)
- 研究(36842)
- 理学(36045)
- 理学院(35664)
- 管理学(35229)
- 管理学院(34999)
- 财(32831)
- 中国(29713)
- 财经(23510)
- 京(23276)
- 经(21093)
- 科学(20023)
- 江(18687)
- 所(18108)
- 财经大学(17226)
- 中心(16463)
- 经济学(15508)
- 研究所(15479)
- 北京(14707)
- 农(14397)
- 州(14038)
- 经济学院(13860)
- 业大(13533)
- 院(13527)
- 省(13519)
- 范(12373)
- 基金
- 项目(70837)
- 科学(56436)
- 研究(53705)
- 基金(52805)
- 家(45260)
- 国家(44921)
- 科学基金(39002)
- 社会(35822)
- 社会科(34025)
- 社会科学(34019)
- 基金项目(27583)
- 省(26549)
- 教育(24118)
- 自然(23684)
- 自然科(23127)
- 自然科学(23122)
- 自然科学基金(22722)
- 划(22322)
- 编号(21551)
- 资助(21120)
- 制(20509)
- 成果(19073)
- 部(16335)
- 重点(15919)
- 性(15605)
- 国家社会(15440)
- 创(15049)
- 课题(14848)
- 教育部(14500)
- 发(14320)
共检索到1843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建人
税务机关发布欠税公告行为的法律性质是行政事实行为。从实践效果来看,欠税公告能够发挥督促纳税人及时清缴所欠税款的积极作用。但是,欠税公告对纳税人和税务机关也存在较大的法律风险。比如,不当欠税公告决定会对纳税人商业信誉产生消极影响,也会增加税务机关卷入涉税司法纠纷的风险。完善欠税公告制度,应当以建立、健全保护纳税人权益的正当程序制度和配套程序制度为突破口,最终实现有效控制纳税人、税务机关法律风险和所欠税款及时入库的"双赢"目的。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孙璐伟
欠税公告制度隶属于税收程序法,是税款征收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制度功用的发挥成效取决于税法的价值理念、设计思路和实施逻辑。鉴于我国现行欠税公告制度存在制度体系不够健全、价值彰显不足、实施有所不当和衔接较为不畅等现实问题,亟须透过法学理论尤其是经济法理论的棱镜谛视其性质,剖解其与纳税人信息保护的内在张力,从而抓住制度改进的关键。基于此,应首先在欠税公告制度中植入纳税人权利保障因素,其次依循比例原则强化欠税公告制度,并切实增强其与税收优先权、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融贯协调性。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黄建文 钱俊文
欠税公告通过损害纳税人声誉达到督促纳税人缴纳欠税的目的,在欠税清理、保障税款入库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极易损害纳税人的声誉与经济利益。对税务机关发布欠税公告的行为进行法律规制十分必要。要让税务机关发布欠税公告遵守正当程序原则,从合理告知、说明理由、听取意见、时限制度等四方面进行程序规制。此外,应赋予纳税人司法救济权利,使其通过预防性行政诉讼在欠税公告发布前进行诉讼,以制止错误欠税公告的发布。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美云 康璇
房地产税立法的整体性推进要求完善配套的征管措施,尤其是明确欠税责任的承担主体和追究机制。制度设计中首先需明确房地产税的相关责任主体,确立产权所有人欠税时使用人的纳税义务人地位,强调未成年纳税人法定监护人的责任。其次,严格界定房地产税公法债权行使的范围,厘清因评估机构的过错引发追征期限之适用等问题。最后,通过提升税务管理水平提高房地产税个人纳税人的遵从度,降低执法成本及风险。
关键词:
房地产税 欠税责任 纳税人权利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余菁 张雁
税收强制措施是维护税收秩序的重要手段,各国多借助国家机器强制力执行,故而存在成本高、效率低的通病。但美国创造性地将税收强制措施与金融工具相结合,制定了欠税强制拍卖制度。本文详细介绍了美国欠税强制拍卖制度的适用范围、拍卖流程、拍卖规则、赎回和止赎制度等,并就其实施是否会对房地产价格产生影响进行了分析,进而就如何完善我国税收强制执行制度提出了建议。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龙稳全 李刚
目前,欠税公告已成为税务机关促使纳税人缴蚋其所欠税款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欠税公告并非行政法律行为,而应是行政事实行为的一种特殊形式。且欠税公告应受到比例原则的约束,并遵循正当程序原则。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红英
实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对国家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而言,既是机遇,更是挑战。当前,我国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无论从法律法规体系,还是从实际操作过程来看,都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规范和解决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合理选择审计公告项目、建立审计公告质量控制制度和审计公告结果信息反馈制度等是防范和控制国家审计公告风险的新举措。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高文进
我国已出台的有关涉及国家审计结果公告的法规制度,因其法规体系的不完备和条款内容的不明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计公告制度的进一步推进。本文就如何完善我国国家审计公告制度的法律依据作了初步探讨,希望能反映现代民主与法治要求的审计制度有法可依,在法律上使国家审计的权威性落到实处。
关键词:
国家审计 公告制度 法律依据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钱啸森 李云玲
实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在我国审计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本文立足我国国家审计实际,论述了我国国家审计实施结果公告制度的必然性,分析了现行国家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审计机关内部和外部两个层面提出了推行和完善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曾令如
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及经济犯罪案例的不断发生,不可避免地对高校产生影响。沿用传统的内部审计模式监督教育事业资金的使用,已难以满足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本文就现行体制下如何强化高校审计监督,推行审计公告制度提出设想。
关键词:
财政收支 审计公告 监管机制 经济活动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顾声乐 齐严
完善税收制度的标准□顾声乐齐严按社会经济和财政活动规律的要求正确设计税收制度的内容,是完善一国税收制度的基本要求,但并不是标准。税收制度完善的标准,应是税收制度规范形式和操作形式能否被统一起来。一个税收制度的法律法令政策能普遍地执行,而且税收制度操作...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郝昭成
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顾问郝昭成撰写的文章——《完善税收制度的思考》,从理念、目标、重点三个方面阐释了我国在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如何抓住机遇,与时俱进,完善我国税收制度的问题。该文高屋建瓴,思想创新,条理清晰,分析透彻,沟通历史、现在和未来,面向中国和世界,回答了目前中国税制建设上许多方向性、原则性的问题,是作者长期从事税收工作的积淀,具有丰富的内容,读后给人深刻的启发。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胡春武
本文认为税务公开制度是构建和谐征纳关系的基础和前提,税务公开的根本目的是真正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也只有实行税务公开才能将保护纳税人权益落到实处。但是,就当前具体情况而言,税务公开尚在观念认识、制度建设、税务公开的具体内容以及管理与监督等方面存在较多问题。为此,本文提出相关具体建议。
关键词:
税务公开 征纳关系 纳税人保护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建军 冯黎明 尧艳
完善现代税收制度是"十四五"及未来更长一段时期我国税制建设的主题。现代税收制度是民主税收、法治税收,追求税收公平,注重税收效率,强调征管高效,服务于国家发展和人民福祉提高。完善现代税收制度,应充分发挥税收职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实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落实税收法定原则;优化税制结构,提高直接税比重;健全直接税制度,发挥直接税再分配和经济调节作用;完善商品税制度,引导资源配置和经济行为;健全税权划分,促进平衡稳定发展;深化征管改革,推动税收征管现代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