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00)
2023(5898)
2022(5005)
2021(4434)
2020(3312)
2019(7644)
2018(7469)
2017(13687)
2016(7539)
2015(8326)
2014(8345)
2013(8479)
2012(8388)
2011(7864)
2010(8090)
2009(7300)
2008(7147)
2007(6515)
2006(6073)
2005(5803)
作者
(24154)
(20194)
(20082)
(18839)
(12883)
(9725)
(9084)
(7882)
(7707)
(7356)
(6874)
(6694)
(6613)
(6489)
(6479)
(6172)
(5991)
(5932)
(5786)
(5756)
(5210)
(5168)
(4944)
(4623)
(4603)
(4566)
(4503)
(4497)
(4247)
(4090)
学科
(40167)
经济(40133)
地方(18460)
(17798)
管理(16362)
中国(14962)
(12986)
(11024)
企业(11024)
地方经济(10736)
业经(10078)
农业(9479)
(8949)
方法(8217)
(7797)
金融(7796)
(7564)
(7354)
银行(7340)
(7279)
环境(7079)
数学(6824)
数学方法(6766)
发展(6618)
(6616)
贸易(6605)
(6598)
(6241)
(6189)
技术(5894)
机构
学院(111042)
大学(107566)
研究(46929)
(46312)
经济(45287)
管理(36359)
中国(35236)
理学(29712)
科学(29712)
理学院(29198)
管理学(28697)
管理学院(28488)
(25312)
(25010)
(23481)
研究所(22784)
中心(20632)
(20237)
(18666)
农业(18177)
(17588)
师范(17377)
(16799)
业大(16732)
北京(16501)
(16209)
(15668)
科学院(15113)
财经(14950)
(13889)
基金
项目(69485)
科学(54141)
研究(51867)
基金(47591)
(42138)
国家(41729)
科学基金(34475)
社会(31921)
社会科(30164)
社会科学(30160)
(29239)
基金项目(25041)
(24455)
(22770)
教育(22535)
编号(21210)
自然(21003)
自然科(20466)
自然科学(20463)
自然科学基金(20062)
资助(18525)
发展(18475)
(18127)
成果(17768)
重点(16441)
课题(16308)
(14658)
(14068)
创新(13756)
(13123)
期刊
(63165)
经济(63165)
研究(37795)
中国(30167)
(24149)
学报(18526)
科学(17627)
农业(16541)
教育(15580)
管理(15093)
(13816)
金融(13816)
(13668)
大学(13398)
学学(12556)
业经(12094)
技术(10034)
经济研究(9852)
(8606)
问题(8091)
财经(7214)
(6303)
资源(6120)
(6090)
世界(6072)
(5932)
商业(5894)
(5780)
论坛(5780)
科技(5777)
共检索到1896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潘祖和  
欠发达地区的“三农”问题是“三农”问题中的难中之难,欠发达地区必须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深化对比较优势的认识,用国际化、市场化、现代化的思路,扶持大企业、大产业,参与国际、国内合作与竞争,在市场分工中受益,拉动农民增收,农业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江建强  江山  梁晓莉  
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的经济存在很大差距,但探究其根源则各有不同,多数观点认为是要素资源禀赋的差异。文章则认为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产生巨大经济差距的根本原因,在于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制度创新观念、制度创新利益、制度创新主体、制度创新环境等方面。缩小这些差异,就能更快地发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查有梁  
发达国家开发欠发达地区 ,能使我国西部大开发从中得到如下启示 :在西部地区进行交通系统建设、信息系统建设和城市化建设 ,具备人才流动的基本和重要条件 ;通过立法 ,设立专门的机构 ,统一协调各方 ,负责西部地区的综合开发 ;制定相关鼓励、资助政策 ,引进与开发人才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提高教育水平 ,培养和造就人才 ;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西部地区有利条件吸引人才 ;东、中部地区应主动积极的为西部输送人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玉琼  艾大兵  
建国60年来,我国通过一系列改革,初步形成了农村工业化、农村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联合发展的中国特色的农村发展路径。这几条路径在欠发达地区发展中显示了其优势,但也遇到了许多困难和问题。现在,我们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反思农村走过的发展道路,对于探索适合欠发达地区农村发展的新路径,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提高整个国家经济社会整体水平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建强  何建华  
欠发达地区民营经济的发展在全国处于落后地位。企业规模小、税收负担偏重、直接和间接融资困难、企业本身存在诸多问题是影响其发展的一些共性问题。发展欠发达地区民营经济,要在体制机制上积极推进市场化运作模式,在融资方面大力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在企业治理结构上淡化家族式管理模式,努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杜平  肖金成  高国力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明龙  
欠发达地区要实现跨越式发展,赶上先进地区,必须大力培育植根于当地的制造业,逐步形成以优势产品为主干的区域产业体系,以及相应的生产基地、技术条件、企业结构和产业组织。挖掘特色产业潜力,整合区域经济优势,发展更多更好的差异性产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非  
自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提出设立创业投资、开办科技贷款以来,我国科技金融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深化和拓展,科技金融实践也在不断进步,有效地促进了科技开发、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但是,由于各地资源条件以及发展水平的不同,尤其是部分欠发达地区在内生资源、科技水平、金融服务水平、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方式等方面都存在劣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继云  孙良涛  
实现西部地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西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西部地区在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城市化总体水平偏低、城市呈粗放型发展、城市基础设施落后、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城市间的吸引与辐射作用弱小以及生态环境整体恶化的趋势。对此,西部地区城市发展战略应选择合理的城市开发战略模式;坚持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多元化;实施科技发展战略;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期刊] 第三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马国英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中部欠发达地区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在这一经济发展的历史性关键时刻,中部欠发达地区要准备打"持久战",要根据自身省情,发挥自身优势,起到西部大开发的合力作用、补充作用、桥梁作用、趋同作用,走科教兴省、可持续发展、生态建设之路。应该是在分步推进中抓机遇,选择适当时机搞突破,必须定好位置,跟上步子,踩准点子,走好路子,实施新经济与大开发的有效融合,同时把创新作为大开发中的一个永恒主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永  程立丽  
碳达峰、碳中和绿色发展目标写入我国“十四五”规划后,绿色发展已成为金融支持的重点方向。对经济欠发达地区而言,发展缓慢的工业经济既是劣势又是优势。近年来,塔城地区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大力推进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经济绿色转型稳步推进,经济金融绿色融合发展平稳运行,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宏婧  张雅青  孙钰涛  
本文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选取了偿债能力、经济实力和财政透明度三个指标,以欠发达地区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的江西省为例,通过SPSS软件分别对其偿债能力和经济实力进行了因子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初步形成了评价偿债能力的指标体系,明确了地方政府自行发债的必要性,并对我国其他省份欠发达地区的地方政府自行发债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陈勇  
我国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产险业拓展困难重重 ,很大程度上依然保持着外延扩张型的粗放化 ,竞争的矛盾锐显。尽快改革用人机制是濒临入世格局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 ,一是整编现有员工队伍 ;二是建立“互动工资”平台 ,强化激励机制 ;三是开发人力资源 ,建立知识储备 ;四是推进资源整合。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吴晓军  赵海东  
产业转移作为生产力空间转移的一种方式,既是发达地区加快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外力。欠发达地区必须正确把握产业转移的内涵、特征、机理和效应,科学区分产业转移类型,努力营造产业转移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科学高效地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