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61)
- 2023(16603)
- 2022(14470)
- 2021(13376)
- 2020(10988)
- 2019(25084)
- 2018(25014)
- 2017(47751)
- 2016(25900)
- 2015(28857)
- 2014(28930)
- 2013(28895)
- 2012(27037)
- 2011(24562)
- 2010(24798)
- 2009(22726)
- 2008(22103)
- 2007(19634)
- 2006(17521)
- 2005(15790)
- 学科
- 济(121646)
- 经济(121455)
- 管理(71436)
- 业(68258)
- 企(55766)
- 企业(55766)
- 方法(46475)
- 数学(38897)
- 数学方法(38499)
- 中国(32711)
- 地方(30558)
- 农(29988)
- 学(26922)
- 业经(26830)
- 财(24829)
- 农业(20464)
- 制(20007)
- 贸(18644)
- 和(18642)
- 理论(18630)
- 贸易(18630)
- 易(17928)
- 融(17696)
- 金融(17693)
- 银(17685)
- 银行(17636)
- 地方经济(17549)
- 环境(17522)
- 行(17013)
- 技术(16700)
- 机构
- 大学(374532)
- 学院(372594)
- 济(153728)
- 经济(150433)
- 管理(142529)
- 研究(134973)
- 理学(122437)
- 理学院(120919)
- 管理学(118859)
- 管理学院(118182)
- 中国(99428)
- 科学(84104)
- 京(81001)
- 所(69564)
- 财(69305)
- 农(63531)
- 研究所(63229)
- 中心(59273)
- 业大(55618)
- 江(55304)
- 财经(54981)
- 北京(51752)
- 范(51128)
- 师范(50604)
- 经(49899)
- 农业(49539)
- 院(48554)
- 经济学(46368)
- 州(45059)
- 经济学院(41317)
- 基金
- 项目(250646)
- 科学(196909)
- 研究(182086)
- 基金(181341)
- 家(158840)
- 国家(157492)
- 科学基金(134210)
- 社会(115742)
- 社会科(108948)
- 社会科学(108915)
- 省(98072)
- 基金项目(96260)
- 自然(86977)
- 自然科(84955)
- 自然科学(84937)
- 自然科学基金(83415)
- 划(82873)
- 教育(82735)
- 资助(74119)
- 编号(73237)
- 成果(60419)
- 发(56931)
- 重点(56501)
- 部(54719)
- 创(51698)
- 课题(51427)
- 创新(48276)
- 科研(47796)
- 国家社会(47163)
- 教育部(46704)
- 期刊
- 济(179233)
- 经济(179233)
- 研究(115794)
- 中国(76642)
- 学报(62042)
- 农(59173)
- 科学(57065)
- 管理(54286)
- 财(51132)
- 大学(46241)
- 学学(43552)
- 教育(42886)
- 农业(40764)
- 融(34196)
- 金融(34196)
- 技术(31979)
- 经济研究(28982)
- 业经(28166)
- 财经(27576)
- 经(23679)
- 问题(22801)
- 业(20851)
- 图书(19383)
- 技术经济(18898)
- 科技(18135)
- 理论(17490)
- 版(17119)
- 现代(16806)
- 贸(16572)
- 世界(16482)
共检索到5670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崔晶 李雪涛 初楠臣
选取哈大、郑西—西宝、兰新高铁为对象,研究沿线欠发达地区的高铁可达性、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二者间的耦合协调度格局。研究表明:①高铁开通使得欠发达地区的可达性获得提升,呈以高铁轴带为核心、轴带外围为边缘的"核心—边缘"格局,轴带内部存在显著的"断裂"区,加剧了中心城市高铁集散场的延拓、袭夺与耦合。②高铁的运营加剧了沿线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获益分配的不均衡、加剧了沿线节点的两极分化,产生"优者更优、劣者更劣"的"马太效应"。③耦合度与协调度整体呈不均衡的分异态势,局部地域表现出单核心城市的极化型、双核心城市的串联型、双核心城市的错位型、低水平区域的均衡型等4种分异格局。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一曼 修春亮
以浙江省69个县(市)为研究对象,利用1996、2004、2012年交通路网和经济社会数据,采用加权平均旅行时间指标、主成分分析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探讨城市综合交通可达性时空演变及其与经济社会耦合协调发展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1996~2012年,城市综合交通可达性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均出现不同程度提高,两者耦合协调关系逐渐由低水平向高水平转变;(2)协调性存在空间分异,环杭州湾、金丽衢平原、温台平原城市协调性普遍高于西部低山丘陵地区城市,地级市辖区协调性普遍高于各县(县级市);(3)协调性空间格局演变显著,呈现出由东北向西南、中心城市向周围县域梯度改善现象,且逐等级类型提升特征显著。总体...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付钟堂
1.优化布局,推进易地搬迁,解决人怎么住的问题。易地扶贫搬迁是一条让贫困群众从根本上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有效捷径,是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必然选择,也是农业生产规模化的客观需要。一要加快村镇规划编制工作。紧紧围绕国家实施"美丽乡村"建设的政策机遇,把以中心村和小城镇建设为重点的村庄规划纳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付钟堂
1.优化布局,推进易地搬迁,解决人怎么住的问题。易地扶贫搬迁是一条让贫困群众从根本上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有效捷径,是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必然选择,也是农业生产规模化的客观需要。一要加快村镇规划编制工作。紧紧围绕国家实施"美丽乡村"建设的政策机遇,把以中心村和小城镇建设为重点的村庄规划纳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姜光磊
在全国银行贷款增长过快的大背景下,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金融与经济运行却出现失衡现象。本文以鄂州市为例,重点分析了金融与经济互动中,区域金融运行呈现的与宏观经济形势不同步的新特点,并据此提出促进经济金融协调发展、增强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建议。
关键词:
区域经济 经济金融 协调发展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琴
发达国家积极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确保职业教育的规模、结构和人才培养规格与经济发展的要求相协调。德国通过政策法规和市场进行双重调节;英国积极改革职业教育管理机制,强化宏观管理;澳大利亚通过政策制定和机构设置,从制度上保障职业教育与经济的协调。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在制度层面、组织机构和具体策略上加强对职业教育的管理和引导。
关键词:
发达国家 职业教育 经济 协调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向明 罗贤栋 张红
财政收入在GDP中的比重和税收收入在财政收入中的比重(以下简称"两个比重")是综合反映地区政府参与社会资源配置和财政发展能力的基础指标,也是衡量地区经济结构和财政运行状况的重要标准。近些年来,江西省"两个比重"有了较大提高,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比重仍然偏低,差距持续拉大。提高"两个比重"事关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落实,事关改革开放和经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传毅 李旭 胡彬涵
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类型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较低。数据分析显示:类型结构中学术型人才的供给远大于科研类岗位的需求,而应用型人才的供给则明显小于当前非科研类岗位的需求。同时,科研类岗位的现实需求以及大量潜在需求尚未被学术型人才的供给所满足,非科研类岗位的需求已逐步接近应用型人才的供给。为此,现阶段应保持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之间的规模比例和各自增速,分类改革并优化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将类型结构调整从外延式转向内涵式。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类型结构 协调 人才供需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苏芮 朱光辉 王国刚
按照区域发展的Logistic理论模型特征,探索性地将区域发展转型过程划分为缓慢积累期、加速成长期、高速发展期和平稳成熟期4个阶段。选取人口-社会结构、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4项经济社会发展形态,构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划分的指标体系和综合度指数,并开展中国省域尺度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阶段识别与评价。结果表明: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演化过程中,4项形态发展不具有同步性,表现为产业结构转型程度高、发展阶段超前,而人口-社会结构、经济增长和就业结构相对落后;2000—2015年我国省域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度不断提高,且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地域分异特征,基本形成了东部发达地区发展程度高、综合度指数高的高值区,东北地区、渝鄂中西部核心区以及山西、陕西、内蒙古和宁夏能源富集区中等发展阶段、综合度指数中等的中值区,其他区域发展阶段低、综合度指数低的低值区的空间格局。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苏芮 朱光辉 王国刚
按照区域发展的Logistic理论模型特征,探索性地将区域发展转型过程划分为缓慢积累期、加速成长期、高速发展期和平稳成熟期4个阶段。选取人口-社会结构、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4项经济社会发展形态,构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划分的指标体系和综合度指数,并开展中国省域尺度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阶段识别与评价。结果表明: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演化过程中,4项形态发展不具有同步性,表现为产业结构转型程度高、发展阶段超前,而人口-社会结构、经济增长和就业结构相对落后;2000—2015年我国省域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度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葛深渭
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完成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大任务的关键。我国各区域之间不协调的根本之处在于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差距在不断扩大。这种扩大直接表现为农民收入的绝对数在增加,但相对数增长缓慢甚至下降,其根本原因在于农民人口的基数过大。当前要保持各区域之间协调的根本点在于在现有生产力条件下,尽力保持各区域之间的差距不再进一步扩大,并努力创造条件,缩小差距。合理、稳妥、有效地减少农民人口,其最有效的途径是实施"梯次移民"。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震宇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是实现小康目标的关键。但是,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经济与金融也存在着一些不够协调的地方。因此,本文将探讨怎样采取措施促进县域经济与金融协调发展。
关键词:
县域经济 金融协调 矛盾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黄宗远
本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模研究欠发达地区经济追赶实现机理。演化模拟研究表明:在竞争条件下,欠发达地区经济系统产出首先决定于其市场竞争优势地位的建立,其主导产业必须具备成本下降速率持续地高于竞争对手、在关键决策性能的消费者偏好分布中占有较好的分布地位、优势具有稳定性等三大关键条件,才能有效地实现其对市场领先者的经济追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