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73)
2023(9198)
2022(7870)
2021(6953)
2020(5537)
2019(12495)
2018(12390)
2017(23267)
2016(12685)
2015(14073)
2014(14212)
2013(14509)
2012(14084)
2011(13053)
2010(13724)
2009(12811)
2008(12483)
2007(11422)
2006(10815)
2005(10482)
作者
(39229)
(32878)
(32681)
(31293)
(21082)
(15702)
(14757)
(12677)
(12456)
(11979)
(11429)
(10937)
(10816)
(10753)
(10648)
(10177)
(9708)
(9512)
(9450)
(9298)
(8685)
(8316)
(8013)
(7682)
(7519)
(7460)
(7355)
(7282)
(6876)
(6545)
学科
(78037)
经济(77968)
管理(31020)
(29911)
地方(26176)
中国(22515)
(20385)
企业(20385)
(19363)
方法(19242)
数学(16553)
数学方法(16413)
地方经济(16250)
业经(15980)
(14800)
农业(14022)
(12429)
(12028)
金融(12027)
(11979)
(11795)
银行(11776)
(11588)
(11526)
(10774)
贸易(10759)
环境(10749)
(10223)
(8774)
发展(8768)
机构
学院(188970)
大学(187306)
(89231)
经济(87408)
研究(77492)
管理(63496)
中国(59760)
理学(51735)
理学院(50974)
管理学(50208)
管理学院(49845)
科学(45111)
(41699)
(40770)
(40236)
研究所(36240)
中心(34364)
(33818)
(32412)
财经(30011)
经济学(28536)
(27536)
北京(27502)
(27270)
师范(27265)
(26875)
(26070)
(25965)
农业(25867)
经济学院(25204)
基金
项目(112234)
科学(87772)
研究(84078)
基金(79219)
(69095)
国家(68479)
科学基金(57114)
社会(54444)
社会科(51577)
社会科学(51568)
(44815)
基金项目(40578)
(37336)
教育(37160)
自然(33806)
编号(33278)
自然科(32966)
自然科学(32959)
自然科学基金(32353)
资助(32263)
(31996)
成果(28918)
发展(26361)
重点(26198)
(25921)
课题(25310)
(23987)
国家社会(22825)
(22694)
(21544)
期刊
(118981)
经济(118981)
研究(69282)
中国(48175)
(33644)
(30101)
学报(28597)
管理(27108)
科学(26977)
(23843)
金融(23843)
教育(23238)
农业(22263)
大学(21440)
学学(19925)
经济研究(19676)
业经(18131)
技术(17423)
财经(16004)
问题(15148)
(14092)
(11838)
(11430)
世界(11201)
技术经济(11059)
国际(10977)
经济问题(9861)
经济管理(9307)
图书(9280)
商业(9237)
共检索到3287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向玉明  
欠发达地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思考中共广安地委向玉明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是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实现“九五”和十五年长远规划目标的重要保证,也是提高经济质量的必然抉择。作为经济发展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欠发达地区,怎样把握和如何推...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相里六续  邓俊荣  
一、经济增长方式的决定因素及对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阶段的认知所谓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一定的增长源泉,通过某种增长机制,最后形成某种增长路径所表现出来的动态特征。增长源泉主要指要素投入,包括劳动、资本、技术等。增长机制指要素的相互组合方式,一般认为技术决定增...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彭渝  
关于欠发达地区加快乡镇企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思考彭渝如何实现欠发达地区乡镇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最基本的途径就是要建立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发展机制。第一,建立科技进步优化机制,努力提高乡镇企业发展中科技贡献率。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是实现经济增...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与金融对策中国人民银行江西赣州分行课题组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实现"九五"和2010年奋斗目标,关键之一是实行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刘配份  阮芳光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永才  夏德海  张春生  
欠发达地区金融业实现增长方式转变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陈永才夏德海张春生当前我国经济正在推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即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金融作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在国民...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建强  何建华  
欠发达地区民营经济的发展在全国处于落后地位。企业规模小、税收负担偏重、直接和间接融资困难、企业本身存在诸多问题是影响其发展的一些共性问题。发展欠发达地区民营经济,要在体制机制上积极推进市场化运作模式,在融资方面大力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在企业治理结构上淡化家族式管理模式,努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吴世斌  白凤峥  
经济全球化以及我国加入WTO,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对欠发达地区来说,是挑战与机遇并存。抓住机遇,趋利避害,建立开放型经济体系,培育区域核心竞争优势,进行制度创新,是实现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蓝晓宁  
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进程中,经济发展方式问题日益被重视。文章从经济增长、经济结构、经济动力、科技创新、民生改善、生态资源六大方面构建了经济发展方式评价综合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分析了欠发达地区——衢州2000~2011年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达州银监分局课题组  
银行业金融机构存差的存在具有客观性并有逐渐扩大的趋势。本文通过对存差的结构分析,寻找出造成存差逐渐扩大的信贷管理体制、商业银行经营战略调整等银行方面原因和社会信用观念淡薄、产业结构调整滞后等经济运行方面的原因,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黄健柏  李增欣  何文成  
对地区间经济增长绩效差异决定因素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简要回顾与评论,通过分析指出:国家与地区间技术水平差异能够有力地解释国家与地区间经济增长绩效差异,但一个国家与地区的技术进步状况与技术使用情况受到制度因素的制约,制度还通过影响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等因素对经济增长发挥作用,因此,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的关键在于创造有利于促进人们向生产性方向努力的激励制度,同时,提出了我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张平  
中国的发达地区目前经济增长明显减速,这符合国际上普遍讨论的减速原则。应明晰经济增长减速的原因,通过市场化的改革,强化市场竞争实现转型升级的机制调整,而不是重新回到产业干预政策的老路;通过服务业效率的持续改进提升现代服务业的比重和扩大服务规模;保持制造业优势,提升其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抑制房价过快上涨,要抓住全球绿色创新的技术进步趋势,通过政府引导创新;通过金融、税收等手段实现以"效率持续改进推动转型升级"的目标,从而为我国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找到新路子。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唐龙  
把对经济工作考察的视野从经济增长扩大到经济发展,这符合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法创新,是党和国家对我国经济发展规律认识进一步深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体现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内涵更丰富,在思路上应以节能减排为抓手,以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为载体,以体制改革与创新为保障,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新进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经朝军  苏红  
欠发达是个相对的、历史的概念,是对发展状态的一种表述,是对落后的社会经济状况的动态反应。本文的研究中心放在中国范围内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分析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及落后的原因,从中挖掘出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与人力资源开发的内在联系,提出适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课题组  李文瑞  
以欠发达地区甘肃省为研究样本,构建普惠金融评价指标体系,测度了2010—2016年甘肃省与其14个市州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对甘肃省普惠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系统GMM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甘肃省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且增速迅猛。普惠金融发展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基本趋同,经济较发达地区的普惠金融发展明显好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普惠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线性、正向影响,即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可以持续地促进经济增长。最后,从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健全普惠金融组织体系、打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发挥政策扶持作用等方面,提出促进甘肃省普惠金融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