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74)
2023(12293)
2022(10126)
2021(9414)
2020(7442)
2019(17041)
2018(16459)
2017(31775)
2016(16958)
2015(18981)
2014(18851)
2013(18556)
2012(17458)
2011(15963)
2010(16799)
2009(15719)
2008(14785)
2007(13495)
2006(12592)
2005(11776)
作者
(48877)
(40280)
(40122)
(38210)
(25837)
(19287)
(18306)
(15649)
(15587)
(14851)
(13698)
(13400)
(13104)
(12991)
(12882)
(12533)
(11982)
(11785)
(11763)
(11662)
(10344)
(9996)
(9917)
(9253)
(9206)
(9153)
(9085)
(8986)
(8232)
(8012)
学科
(70235)
经济(70167)
(48131)
管理(45943)
(37273)
企业(37273)
中国(29772)
(27487)
金融(27485)
(25900)
银行(25885)
(25236)
地方(24583)
(23275)
方法(19806)
业经(18312)
(18024)
(17825)
数学(16716)
数学方法(16470)
农业(16046)
(14534)
贸易(14515)
(14047)
地方经济(12539)
(12424)
(12378)
(12108)
理论(11911)
中国金融(11386)
机构
学院(238880)
大学(232459)
(100733)
经济(98372)
研究(86771)
管理(86202)
中国(72975)
理学(71695)
理学院(70820)
管理学(69757)
管理学院(69301)
(50255)
科学(50203)
(49386)
(44121)
中心(41429)
(39519)
研究所(39364)
(38875)
财经(37156)
(33468)
(33065)
师范(32731)
北京(32680)
(32206)
业大(31313)
(31133)
经济学(30626)
农业(30406)
经济学院(27339)
基金
项目(147792)
科学(116108)
研究(114389)
基金(103349)
(88944)
国家(88092)
科学基金(75153)
社会(70818)
社会科(67176)
社会科学(67162)
(59997)
基金项目(53261)
教育(52381)
(50034)
编号(48441)
自然(45810)
自然科(44753)
自然科学(44746)
自然科学基金(43909)
资助(42482)
成果(40994)
(38426)
课题(35276)
重点(33848)
(31912)
(31750)
发展(31532)
(31009)
(29949)
创新(29699)
期刊
(124131)
经济(124131)
研究(79598)
中国(57733)
(42595)
金融(42595)
(38991)
(36525)
管理(34988)
教育(33424)
学报(31857)
科学(31340)
农业(25574)
大学(24721)
学学(23060)
技术(22026)
业经(21888)
经济研究(19991)
财经(18355)
(15884)
问题(15471)
(13463)
(13316)
国际(13106)
(11816)
论坛(11816)
商业(11689)
世界(11666)
现代(11304)
理论(11138)
共检索到3942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龚晓菊  
投资不仅本身是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而且对其他生产要素起着联结作用,是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腾飞的启动剂和催化剂。而金融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本融通工具,在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方面,无疑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欠发达地区存在问题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我国政府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支持性金融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但与欠发达地区对金融的需求相比,目前的金融政策仍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深化。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明龙  
欠发达地区要实现跨越式发展,赶上先进地区,必须大力培育植根于当地的制造业,逐步形成以优势产品为主干的区域产业体系,以及相应的生产基地、技术条件、企业结构和产业组织。挖掘特色产业潜力,整合区域经济优势,发展更多更好的差异性产品。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龚晓菊  吴琼  
在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由不平衡向相对平衡转变的过程中,世界各国政府都普遍采取了倾斜的政策措施,积累了许多较为成熟的经验。本文从以美国和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韩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以及以巴西和印度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这三个方面对金融支持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情况进行了阐述,从中寻找带有共性的有益经验,对于我国制定欠发达地区发展政策有重要借鉴价值。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燕  邓旭  
环渤海经济圈区内经济发展不平衡,其中欠发达地区经济的运行有其自身的特点。"追赶式跨越"是欠发达地区追赶发达地区的首选模式。按照前沿生产函数,可以资本积累、效率提高、技术进步(技术创新)作为跨越的三种动力,根据三种动力各自在不同经济增长阶段中主导地位的不同,可以把环渤海经济圈欠发达地区的经济跨越分为三种形式:古典型跨越(资本积累为主导)、学习型跨越(效率提高为主导)和创新型跨越(技术创新为主导)。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孙赛英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谭霖  
欠发达地区既有"后发优势",又有"后发劣势"。文章结合清远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先运用"后发优势"理论对清远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了解释,接着运用"后发劣势"理论分析了清远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以清远为代表的欠发达地区如何发挥"后发优势"、克服"后发劣势"进而实现可持续的"跨越式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杰  
在知识经济时代 ,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是高素质的人才。欠发达地区构建学习型县域 ,可以提高学习力 ,通过“学习力→创新力→生产力→竞争力”的传导机制 ,激活第一资源 ,提升县域核心竞争力 ,为实现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打造新的跃升平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毛广雄  
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正由传统工业化向新型工业化转变,由此进入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新阶段。由于知识贫困及现实竞争劣势的制约,产业集群成为欠发达地区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路径。正确认识产业集群的内涵、功能,并在经济转型背景下发展产业集群,是欠发达地区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关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宋文  杨玉桢  张晓  
发展产业集群是欠发达地区加快工业化进程,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对影响城市竞争力的八大指标进行对比计算,得出邢台市处于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的欠发达水平的结论;分析了邢台市当前产业集群发展的基础条件以及工业化进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而对邢台市依托产业集群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邓志敏  楼莉萍  
加快欠发达乡镇社会经济发展已成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一大问题,因此,研究欠发达乡镇跨越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欠发达乡镇要实现跨越式发展,追赶发达乡镇,要紧密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培育区域特色产业,发展农型经济;要高水平开发人力资本,着力提升农民整体素质和就业竞争力;要大力推进人口和产业向城镇聚集,营造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级;要努力构筑完善的生态产业发展体系,大力发展生态效益型经济。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戴达年  齐安甜  
本文以广东省东西两翼和山区为例,针对经济欠发达地区信贷项目的信用评审难以通过的问题,运用开发性金融理论原理,提出了“信用转移”的概念。文中设计了由对口帮扶双方共同组建融资平台和由省政府直接组建融资平台两种运作模式,在对信用转移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方案实施存在的障碍和应注意的关键问题,并对信用转移的保障措施——信用建设进行了经济学解释,对解决经济落后地区的融资困境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胡华江  
欠发达地区如何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和实践的问题。本文通过剖析武义县产业结构的历史演变及其成因 ,并进一步透视这种演变所带来的启示 ,旨在对其他欠发达地区如何缩短与发达地区的距离 ,实现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有指导或借鉴的作用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李玉辉  杨春  
发展普惠金融能够有效改善欠发达地区突出的金融供需矛盾,对实现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人民富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四川省眉山市为例,分析西部欠发达地区普惠金融发展情况,指出制约普惠金融发展的主要因素,对构建普惠金融体系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弢  
中部六省地处祖国内陆腹地,在全国地域分工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如何有效发挥中部地区综合优势,加速在全国区域经济板块中崛起,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文章立足中部六省现状,在深入分析中部地区拥有的各项优势后,指出后发优势战略与比较优势战略相结合,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和产业集群是中部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