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833)
- 2023(19814)
- 2022(16995)
- 2021(15768)
- 2020(13068)
- 2019(30229)
- 2018(29703)
- 2017(57142)
- 2016(30803)
- 2015(34074)
- 2014(33784)
- 2013(33252)
- 2012(30928)
- 2011(27819)
- 2010(27894)
- 2009(25238)
- 2008(24553)
- 2007(21752)
- 2006(18967)
- 2005(16784)
- 学科
- 济(129485)
- 经济(129364)
- 管理(90125)
- 业(85923)
- 企(70671)
- 企业(70671)
- 方法(56350)
- 数学(48999)
- 数学方法(48413)
- 中国(36240)
- 农(34552)
- 地方(32177)
- 财(31680)
- 业经(29343)
- 学(26740)
- 技术(23651)
- 农业(23578)
- 制(23175)
- 贸(22693)
- 贸易(22674)
- 易(21896)
- 理论(20398)
- 环境(20065)
- 银(19840)
- 银行(19790)
- 融(19668)
- 金融(19662)
- 和(19493)
- 行(18976)
- 务(18843)
- 机构
- 大学(431544)
- 学院(430389)
- 济(173111)
- 管理(170081)
- 经济(169474)
- 理学(147441)
- 理学院(145723)
- 研究(145431)
- 管理学(143185)
- 管理学院(142383)
- 中国(108540)
- 京(91794)
- 科学(90477)
- 财(79774)
- 所(72164)
- 农(69367)
- 中心(66392)
- 研究所(65720)
- 江(63767)
- 财经(63561)
- 业大(63432)
- 范(58352)
- 经(57918)
- 北京(57804)
- 师范(57725)
- 农业(53941)
- 院(53575)
- 经济学(52470)
- 州(51738)
- 财经大学(47402)
- 基金
- 项目(297684)
- 科学(235996)
- 研究(217362)
- 基金(216624)
- 家(188884)
- 国家(187336)
- 科学基金(162063)
- 社会(137888)
- 社会科(130760)
- 社会科学(130731)
- 省(117033)
- 基金项目(114725)
- 自然(105586)
- 自然科(103206)
- 自然科学(103186)
- 自然科学基金(101343)
- 教育(100654)
- 划(98586)
- 资助(88582)
- 编号(87760)
- 成果(70744)
- 重点(67153)
- 发(66231)
- 部(65471)
- 创(64267)
- 课题(61086)
- 创新(59587)
- 科研(56943)
- 国家社会(56868)
- 教育部(56360)
- 期刊
- 济(189077)
- 经济(189077)
- 研究(126195)
- 中国(86421)
- 学报(67605)
- 管理(63691)
- 科学(62933)
- 农(62356)
- 财(59766)
- 大学(51520)
- 教育(51209)
- 学学(48332)
- 农业(43036)
- 技术(38965)
- 融(37997)
- 金融(37997)
- 业经(31963)
- 财经(30756)
- 经济研究(30394)
- 经(26359)
- 问题(24497)
- 图书(23150)
- 业(22599)
- 科技(21711)
- 技术经济(21214)
- 理论(19785)
- 商业(19687)
- 版(19424)
- 统计(19393)
- 资源(19021)
共检索到6347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马捷 陈威
借助府际科技协议数据,研究了成都平原经济区的官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的微观特征。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创新合作具有正外部性,激励创新合作意愿是推动创新战略的起点,更多的创新合作协议才能带来更多的创新合作成果;(2)欠发达地区的创新合作具有较高风险和不确定性,合理定位政府作用,搭建企业与高校、研究所之间的交流平台,激发企业的合作积极性是欠发达地区推进创新驱动的重要途径之一;(3)中间中心度对科技协议的签订具有积极作用,说明中介点能够利用中心优势;(4)结构洞限制度的作用为负以及中介中心度作用不明显,均表明企业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伟 张永超 田世海
基于微观网络结构和宏观网络聚类的视角,借助联合申请发明专利数据作为支撑,选取东北三省装备制造业合作创新网络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网络结构变量对网络成员创新产出影响效应及整体网络的聚类特征,讨论了网络特征对网络成员创新影响的作用效应及网络成员作用于网络的表现。结果表明:东北三省装备制造业合作创新网络中,中心性和结构洞对网络成员创新产出起到正向促进作用,而中间中心性并没有有效地促进创新产出;网络整体呈现"核心-边缘"的结构范式,几个创新能力较强的网络成员引领着联系紧密的子网络,处于整体网络的核心位置;由于网络连接的单一性,紧密连接的稳定网络并不一定会对其内部成员具有较大的作用力;网络密度对网络成员中介作用具有很大影响,并且创新能力较弱的成员倾向于与创新能力较强的成员组建网络密度较大技术创新联盟。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丁莹莹 宣琳琳
基于网络结构的视角,借助我国海洋能产业产学研联合申请专项基金项目数据作为支撑,选取我国自2010年以来科研机构、大学、企业合作创新网络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网络结构变量对网络成员创新产出的影响及合作创新情况,讨论了网络特征对网络成员创新产出的影响及网络成员作用于网络的表现。结果表明:国家海洋局海洋科学技术司中心度最高,结构洞限制最小,对整个产学研创新网络成员的正向促进作用最明显,但中间中心度为零;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中介节点并没有有效地利用中间中心性地位所给它们带来的信息优势和控制优势,中介作用对它们自身创新能力的提高没有起到正向促进作用;几个创新能力较强的网络成员引领着联系紧密地子网络,处于整体...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常悦 李北伟 李桃
万物互联的数字时代为欠发达地区创新发展提供了全新机遇和挑战。文章从资源拼凑理论视角切入,依据2015—2020年《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监测报告》中我国31个省(区、市)的产学研合作面板数据,对产学研合作影响欠发达地区创新发展的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产学研合作能积极促进区域经济的创新发展;组织创新资源拼凑能够促进高、中创新水平的欠发达地区创新能力提升;高校和科研院所研发经费中来自企业资金的比例对于高、中创新水平的欠发达地区创新能力提升有显著正向影响;低创新水平地区由于企业投入的创新资金或出现负增长,或存在不连续问题,导致产学研合作组织往往需要整合除企业外的其他资源,才能实现更大规模、更高效率的创新产出,其中产学研合作组织对于政府的投入支持会更为依赖。研究结论可为因地制宜提升欠发达地区创新能力及组织协同创新能力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更好驱动欠发达地区经济的创新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秀萍 卢小君 黄晓颖
基于大学—产业—政府非线性网状创新的三螺旋理论,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选取三个有代表性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进行问卷调查,对区域创新网络结构及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网络结构特征可以将区域协同创新网络分为以政府为主导、以大学为主导和以企业为主导三种类型,政府、大学、企业分别在以各自为主导的创新网络中起到资源配置和支撑作用,其他两类主体协同参与创新,而中介机构在协同创新中主要发挥结构洞作用。
关键词:
区域协同创新 网络结构 三螺旋理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鲁芳 曹孜
文章首先将从创新主体的地位(层阶性),联系的强度,开放性,区内创新比重,结构洞(居间性)五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采用因子评价法来测试创新网络内部结构特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最后根据测试结果提出了一些针对性意见和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吴中超
本文基于创新网络结构视角,利用2008—2017年中国30个省份(西藏地区和港澳台地区因数据缺失略去)的统计数据,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探讨了创新网络结构因素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并分析了创新环境基础设施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效应。实证结果表明网络开放性和网络密度均与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关系,网络规模和网络结构洞的影响效应不明显。创新环境因素对创新绩效具有重要影响,信息基础设施、产业结构特征等因素对创新绩效产生正向影响,政府支持力度与研发投入强度相关假设没有得到验证。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梁中 李小胜
从欠发达地区区域低碳创新能力的内涵界定出发,将其评价对象分解为5类认同度较高的一级指标,并确立29个二级指标。选择国内部分欠发达省份作为实证分析对象,利用因子分析法建立评价模型,对其区域低碳创新能力进行定量评价和比较。在此基础上,就如何提升欠发达地区的区域低碳创新能力,从构建低碳产业和能源体系、建立"碳交易"市场机制、完善区域创新服务平台、多元化投融资体系4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低碳创新 创新能力 评价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阳立高 卢毅 伍慧 杨华峰
基于欠发达地区技术创新能力的基本特征,重点考虑技术外溢与模仿创新对促进欠发达地区技术进步的作用,构建欠发达地区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评价湘西地区技术创新能力,结果发现:湘西地区技术创新能力整体水平较低,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创新能力的各影响因素之间不协调、短板效应明显;鉴此,应实施差别化的区域、产业、知识产权政策等,破除创新短板、汇聚创新要素,推动欠发达地区技术创新。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技术创新能力 评价 培育对策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圣云 王振翰 姚行仁
选取1998~2017年全国31省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创新能力结构关系模型,测度中国各省域的创新能力,揭示省域创新能力耦合网络的时空演化,研究发现:(1)1998~2017年各省域的创新能力均有明显提升,但不同省域之间的创新能力仍有明显差距且呈逐渐扩大趋势。在四大区域中,东部地区的创新能力最强,东北地区的创新能力已被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反超,中部地区的创新能力高于西部地区;(2)在省域创新能力耦合网络演化过程中,耦合网络的密度与强度都有明显增强,极化特征明显,耦合网络空间范围向东部和中部地区集中,全国呈现出"东密西疏"的空间网络分布格局,省份间在开展协同创新的过程中出现了明显的小团体集聚现象;(3)各省域在协同创新中获益的差距不断扩大,省域协同创新获益格局在地理上呈现出集聚特征,空间上呈现出"东高西低"的特征。北京、天津、江苏、上海、浙江、广东等东部沿海省市成为我国协同创新获益较高水平的第一梯队,江苏-上海是我国省域间协同创新获益最多的一对省份。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宁宇哲 陈兴 李海峥 刘智强 杨帆征 于丽
针对我国欠发达地区教育质量相对落后的现状,对一种创新型的网络教育模式——"双师教学"能否改善欠发达地区教学质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基于双师教学项目2013—2016年的实地调研数据,借鉴"双重差分模型"的计量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双师教学项目对欠发达地区的学生成绩有着显著的积极影响,可以有效提高欠发达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的教育质量;项目提升了欠发达地区的教师发展质量和师资队伍教学水平;项目的积极影响呈现出随实施时间延长而不断增强的趋势,说明其能够对教育质量提高发挥长效作用。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这种低成本、高效率的互联网创新型双师教学模式可以作为我国教育均衡发展的一项有力举措,对欠发达地区的教育质量提升产生长效的、积极的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许辉
区域创新网络是由分布在一定区域内的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中介机构、政府和行业商业协会、风险投融资机构等共同构成的创新网络有机体。本文在剖析了协同创新机制和保障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区域创新网络的政策建议:高等教育走出校园,探索校地合作模式;创新合作治理机制;加强创新服务平台建设;进行金融服务创新,建立多层次资本体系;健全风险投资体系,完善法律法规制度;塑造区域创新文化氛围,打造创新网络软环境。
关键词:
区域创新网络 协同创新 机制 产学研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郭淑芬
统筹区域发展的核心是要促进欠发达地区快速崛起。在创新的时代,欠发达地区创新系统的形成与变革是增强自身竞争能力,实现迅速发展的关键,也是达到区域统筹发展的重要方面。本文在分析欠发达地区创新系统现状特征的基础上,从国家支持引导与地方政府的责任两个层面,提出了推进欠发达地区创新系统形成与变革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创新系统 欠发达地区 对策 特征分析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高珊珊 李勋来
基于2015-2020年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我国石化产业合作创新网络结构和社团结构进行系统分析,深度剖析石化产业创新网络整体特征和创新主体之间的合作关系,探寻石化产业创新网络的核心主体,为建立由核心主体主导的创新生态网提供数据支持,对促进我国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高校主导地位稳定;企业创新意愿不断增强;产学研融合共同推动创新发展;石化产业创新合作网络存在明显的社团结构和社团中心,为建立石化产业创新平台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石化产业 创新合作网络 网络结构特征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新 李柏洲
城市群发展与城市群协同创新网络结构优化有利于实现区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分析哈长城市群协同创新网络关系的强弱,界定网络中优势地位占据者的角色,理清各创新主体与城际关系的具体连接形式,选取专利数据,使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哈长城市群协同创新内、外部产学研和城际关系网络的结构洞与中间人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哈长城市群协同创新产学研网络结构松散,以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为代表的高校占据结构洞中的优势位置,是城际关系产生与发展的实际中间人;参与协同创新的企业数量虽多,但缺少掌握核心资源的龙头创新型企业;城市群内企业的知识技术市场化能力难以满足学、研机构的知识技术转化需求,导致高校与科研机构寻求外部协同创新合作;城市群内部城际关系简单,边缘城市完全或部分受制于哈长两城;城市群外部合作伙伴较多,城市群内、外城际关系在较大程度上也是通过哈长两城所扮演的守门人或代理人角色而建立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