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886)
2023(18630)
2022(15575)
2021(14455)
2020(11921)
2019(27399)
2018(27413)
2017(51310)
2016(28429)
2015(31895)
2014(32140)
2013(31544)
2012(29355)
2011(26410)
2010(26476)
2009(24345)
2008(23485)
2007(20869)
2006(18740)
2005(16779)
作者
(84402)
(69950)
(69245)
(66070)
(44616)
(33606)
(31535)
(27555)
(26807)
(25232)
(23817)
(23661)
(22584)
(22330)
(21662)
(21498)
(20865)
(20676)
(20037)
(19969)
(17550)
(17545)
(17056)
(16025)
(15758)
(15665)
(15585)
(15500)
(14222)
(14012)
学科
(116191)
经济(116066)
管理(74883)
(72000)
(56454)
企业(56454)
方法(43974)
数学(37315)
(36852)
数学方法(36802)
中国(35912)
地方(31823)
业经(28479)
(27085)
(26156)
农业(24995)
(22021)
理论(19246)
(18969)
贸易(18950)
(18738)
银行(18683)
(18287)
金融(18277)
环境(18243)
(18229)
(18186)
(17972)
(17820)
技术(17518)
机构
大学(396350)
学院(395448)
(151619)
管理(149438)
经济(147969)
研究(142990)
理学(127579)
理学院(125969)
管理学(123558)
管理学院(122865)
中国(106107)
科学(91518)
(87654)
(74363)
(73850)
(69503)
研究所(67223)
中心(64545)
业大(62788)
(62040)
农业(57929)
(57116)
师范(56499)
北京(55712)
财经(53992)
(52166)
(50189)
(48867)
(46484)
师范大学(45554)
基金
项目(268652)
科学(209232)
研究(196469)
基金(190436)
(167334)
国家(165847)
科学基金(140445)
社会(120474)
社会科(113673)
社会科学(113638)
(108032)
基金项目(101084)
自然(91171)
(90469)
教育(89852)
自然科(88978)
自然科学(88952)
自然科学基金(87276)
编号(81596)
资助(77071)
成果(67339)
(61059)
重点(60822)
课题(57823)
(57381)
(55326)
创新(51578)
科研(50985)
计划(49110)
项目编号(48817)
期刊
(178097)
经济(178097)
研究(119879)
中国(89195)
(70304)
学报(68631)
科学(62037)
管理(55740)
教育(53212)
(52007)
大学(50938)
农业(48156)
学学(47351)
(36131)
金融(36131)
技术(35912)
业经(30879)
经济研究(27034)
财经(25476)
(25166)
图书(23921)
问题(23339)
(21785)
(20098)
科技(20026)
资源(19240)
技术经济(18748)
业大(18052)
理论(18013)
现代(17621)
共检索到6094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董晓峰  尹亚  刘理臣  刘琼琪  
本文在对国内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欠发达地区实际,构建欠发达地区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德尔菲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利用统计数据对甘肃省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进行实证研究。评价结果显示,甘肃省城乡一体化整体水平较低,两极分化现象严重,且与人均GDP呈正相关关系。最后,从城乡一体化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结构、城市功能、制度保障六个方面提出了推进甘肃省城乡一体化的措施。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录仓  严树娟  王静  
论文以甘肃省为例,利用城市流强度模型和中心度模型等方法分析欠发达地区省内城市间经济联系强度。结果表明城市经济实力与城市流倾向度不平衡,各城市经济地位相差很大;多数城市核心度佰较小,处于边缘区的分布范围;城市联系网络及处在相对单一、低层次的状态。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当更多地培育核心或者次一级核心城市,多带动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形成多中心经济网络。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寇凤梅  崔剑波  张娟  
利用2012年《甘肃省发展年鉴》等统计资料,以欠发达地区甘肃省为例,对城市化与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变化的相关性予以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化率与消费水平正相关,与居民消费率、人均消费支出比负相关,与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比、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不完全相关,城市化率逐年上升而居民消费率偏低且一直处于下行的趋势,出现城市化率与消费率的理论与现实悖论。为此有关部门在给统计数据挤"水分"的同时,要不断调整地方政府业绩考核制度,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加强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稳定物价水平,增强居民消费信心,以便在城市化水平提升的同时,居民消费水平有所提高,真正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林坚  刘松雪  付雅洁  梁军辉  
城镇化快速发展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显著负面影响,评估乡镇土地利用生态效应并预测其变化趋势,对保障生态安全有重要意义。生态效应评价是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综合评估,包括格局和过程两个维度。以榆中县为例,构建了土地利用生态效应评价及其变化趋势预测方法体系:构建生态效应状态指数、生态效应趋势指数,基于2009和2013年数据开展各乡镇土地利用生态效应评价;模拟"发展导向"(Developmental Orientation)和"生态导向"(Ecological Orientation)两种不同情景下的2020年土地利用变化,基于模拟结果预测相应的土地利用生态效应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1)自然地理本底条件较差的乡镇在发展过程中保持较好的生态效应状态水平,资源环境禀赋较好的乡镇生态效应状态水平反而较低;(2)不同发展模式的乡镇,其土地利用生态效应表现出明显的特征分异;(3)通过传统的土地利用管理手段提升生态安全有一定作用,但效果不明显。研究成果可应用于乡镇土地资源配置与空间格局优化过程,为在土地利用管理中回避生态风险、维护生态安全提供依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林坚  刘松雪  付雅洁  梁军辉  
城镇化快速发展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显著负面影响,评估乡镇土地利用生态效应并预测其变化趋势,对保障生态安全有重要意义。生态效应评价是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综合评估,包括格局和过程两个维度。以榆中县为例,构建了土地利用生态效应评价及其变化趋势预测方法体系:构建生态效应状态指数、生态效应趋势指数,基于2009和2013年数据开展各乡镇土地利用生态效应评价;模拟"发展导向"(Developmental Orientation)和"生态导向"(Ecological Orientation)两种不同情景下的2020年土地利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何亚玲  
文章在对经济欠发达典型地区——甘肃省具有代表性的8个地区的85家农村中小企业和508户农户进行实地调查,发现目前甘肃省农村非正规金融为满足农户、农村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起到主要作用,并深入剖析其面临的问题。文章指出,规范农村非正规金融运行体系、拓宽农村民间投资渠道、建立监控民间借贷利率制度和加强监管等是促进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非正规金融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高平  
主要论述欠发达地区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消除发展现代农业就是规模和设施农业、欠发达地区不能发展现代农业以及对农业认识上的三个局误;切实抓住现代物质准备、增长方式转变和健全农业经营制度三个重点;努力在建立现代农业制度、发展特色产业和区域发展方面实现突破。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绍博  罗小龙  
人口的快速流动带来城镇化发展的变迁,相较于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的人口流动与城镇化发展模式有其特殊性。以甘肃省为例,对其人口流动背景下欠发达地区城镇化发展的空间影响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显示:以甘肃省为典型代表的欠发达地区的人口流动经历了乡村人口向城镇地区迁移、城镇间人口迁移、跨区域人口迁移三个阶段,城市、县域人口收缩和乡村空心化等问题愈发严重。在人口流动背景下,城镇化发展具有明显的尺度效应,同时,人口流动及其城镇化发展呈现出较为明显的空间关联特点,现阶段面临乡村人口流失与城镇人口流失的双重压力,城镇化发展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伪增长特点。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冯治库  
本文从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技术能力成长中的内在特殊性,以及与外在环境互动关系上的复杂性入手,提出了一个适应于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技术能力成长分析的理论框架,并提出相应的理论假设。在实证研究中,作者以甘肃省中小企业为例,根据调查获得数据,运用结构方程的方法,对本文提出的相关理论假设进行实证检验,分析了在不同的成长路径上各因子对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技术能力成长的作用机理。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白路民  辛文科  门永刚  孟志平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是资源配置的重要渠道,对于推动环境保护、转变发展方式发挥着重要作用。甘肃省平凉市金融机构全面贯彻落实治污减排政策措施,并结合平凉市"四三二一"发展战略,以发展"绿色信贷"为突破口,倾力支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以期实现银行、企业、"三农"和全社会的共赢。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焦贝贝  张治河  刘海猛  薄玮  
文章首先基于投入—支撑—产出三维框架,构建了包含45个指标的农村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复相关系数法测算了甘肃省86个县级行政单元的农村创新能力水平,并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甘肃省农村创新能力总体水平较低,综合创新能力最强的县区是凉州区、甘州区和民勤县;②农村创新投入能力最强的县区是凉州区、民勤县和会宁县,创新支撑能力最强的县区是凉州区、靖远县和甘州区,创新产出能力最强的县区是甘州区、肃州区和阿克塞县;③甘肃省农村创新能力水平在空间上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农村创新能力高和低的县(区、市)在空间上均趋于集聚分布;④甘肃省农村创新能力在空间上呈现出较明显的北高南低的态势;⑤甘肃省农村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人力资本水平、信息化水平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对农村创新能力有明显的正效应。基于此,文章提出了提升欠发达地区农村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贾琼  李振东  
采用ELES模型和结构变动度计量分析方法,从静态和动态两个层面,对甘肃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和呈现出的新特点进行了全面分析。从分析结果看,居民收入低、农村基础设施与金融信贷发展滞后、惠农政策投入水平低及配套措施不完善、城镇化发展缓慢等因素是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主要原因,由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何建华  
西部欠发达地区小微企业融资难是一个既普遍又非常严重的问题。其危害性不仅仅在于制约了小微企业的发展,还极有可能造成民间"高利贷"泛滥,冲击国家正常的金融体系。破解这一难题,需要国家、金融机构和小微企业三管齐下,综合治理。国家应通过建设欠发达地区融资担保体系来完善金融体制,疏通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各商业银行与信用合作社可借鉴"沃尔玛"的成功模式,积极进军小微企业细分市场,在未来的金融博弈中占据先行者优势;小微企业要努力培育自身的竞争力,降低不良贷款率,并加快建立产业集群,以集群优势增加授信额度。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孙晓娟  李娟  
本文从经济欠发达地区实际出发,以甘肃省为例,根据投入产出法、熵值法和D E A法的相关原理,建立了"主导产业选择"的模型化体系,以投入产出表的数据为依据,对甘肃省42个产业部门进行了综合评价和效率评价,在此基础上按照综合评价为主,效率评价为辅的决策原则,分三个层次确立了甘肃省现阶段的主导产业,并结合甘肃实际对所确立主导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强  辛文科  孙小平  
目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面临着发展经济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双重压力。为了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及经济结构调整,向"低碳经济"转型亦是我国发展的必然选择,然而,发展"低碳经济"仅靠企业自身投入和政府财政支持还远远不够,需要充分发挥金融业的功能效应。现以甘肃省平凉市为例,就金融业支持低碳经济问题进行实证分析与思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