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20)
2023(15460)
2022(13212)
2021(12471)
2020(10141)
2019(23659)
2018(23639)
2017(45224)
2016(24704)
2015(28092)
2014(28383)
2013(28064)
2012(25558)
2011(23102)
2010(23459)
2009(21225)
2008(20478)
2007(18024)
2006(15907)
2005(14235)
作者
(73235)
(60524)
(60372)
(57086)
(38652)
(29058)
(27357)
(23894)
(23122)
(21680)
(20649)
(20334)
(19363)
(19172)
(18721)
(18619)
(18045)
(18043)
(17311)
(17185)
(15193)
(15072)
(14736)
(13815)
(13586)
(13447)
(13388)
(13366)
(12270)
(11920)
学科
(107102)
经济(107007)
管理(67231)
(63873)
(51674)
企业(51674)
方法(45825)
数学(40065)
数学方法(39365)
中国(30656)
地方(28945)
(28360)
业经(24126)
(22893)
(21126)
农业(19306)
(17852)
贸易(17837)
理论(17398)
(17178)
(16785)
环境(16722)
(16594)
技术(16094)
地方经济(15948)
(15604)
银行(15559)
(15428)
金融(15424)
(14990)
机构
学院(350941)
大学(349216)
管理(137227)
(135697)
经济(132598)
研究(120593)
理学(118570)
理学院(117121)
管理学(114747)
管理学院(114128)
中国(89075)
科学(77899)
(76226)
(61713)
(59659)
(58780)
研究所(56420)
中心(54216)
业大(53393)
(51787)
(48948)
北京(48683)
师范(48459)
财经(47558)
农业(45880)
(44067)
(43066)
(42929)
技术(39760)
经济学(39459)
基金
项目(240837)
科学(188990)
研究(174943)
基金(172272)
(150754)
国家(149502)
科学基金(128069)
社会(107574)
社会科(101882)
社会科学(101854)
(95992)
基金项目(91313)
自然(84581)
自然科(82625)
自然科学(82609)
自然科学基金(81036)
(80974)
教育(80937)
编号(72086)
资助(71536)
成果(58086)
(55022)
重点(54382)
(51634)
课题(50762)
(49912)
创新(46546)
科研(46008)
计划(43911)
大学(43884)
期刊
(152825)
经济(152825)
研究(102556)
中国(70482)
学报(56314)
(53915)
科学(52692)
管理(51128)
教育(44051)
(42344)
大学(41952)
学学(39333)
农业(37706)
技术(34380)
(29475)
金融(29475)
业经(26739)
经济研究(24317)
财经(21984)
图书(19617)
(19598)
问题(19379)
(18723)
科技(17710)
技术经济(17315)
资源(16820)
理论(16356)
商业(16332)
统计(16270)
(15916)
共检索到5188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游佳  尹超  刘飞  
发展区域物流是促进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要素之一,研究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下的区域物流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针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区域经济特点及物流业发展现状,提出基于现代物流与现代商贸集成运行的区域物流系统发展模式,建立了系统的体系结构及运行模式,并对系统实施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金晓燕  
对欠发达地区区域品牌建设应在立足于区域资源分析的基础上,从品牌战略的角度出发,把区域核心竞争力构筑在区域最有特色和最有竞争力的资源之上。欠发达地区区域品牌建设的基本思路是:完善区域功能,发展生态旅游,加强对外营销等。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游佳  
区域物流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要素之一,研究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下的区域物流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针对西部地区的区域经济特点及物流业发展现状,提出一种基于现代物流与现代商贸集成运行的区域物流系统发展模式,建立了系统的体系结构及运行模式,并探讨了其实现路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柳键  邱国斌  
中部地区在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研究中部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下的区域物流发展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章针对中部地区的经济特征和物流发展现状,提出符合时代要求的物流与贸易集成运营的现代区域物流系统发展模式,认为中等地区物流发展要从基础设施,合作机制以及信息共享方面入手。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梁中  李小胜  
从欠发达地区区域低碳创新能力的内涵界定出发,将其评价对象分解为5类认同度较高的一级指标,并确立29个二级指标。选择国内部分欠发达省份作为实证分析对象,利用因子分析法建立评价模型,对其区域低碳创新能力进行定量评价和比较。在此基础上,就如何提升欠发达地区的区域低碳创新能力,从构建低碳产业和能源体系、建立"碳交易"市场机制、完善区域创新服务平台、多元化投融资体系4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姜太碧  
小城镇是沟通农村和大中城市间的桥梁,是农业生产资料的供应中心,是农产品的集散地,也是一定农村地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然而小城镇发展有各种模式,比如农业商品化或产业化牵引模式、现代工业催生模式、城市辐射带动模式和旅游文化促导模式等,每种模式都需要产业支撑。本文在简要阐述不同小城镇发展模式选择支撑产业时应遵循的原则基础上,以西部地区四川双流县小城镇发展过程中支撑产业选择为例作了实证分析。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饶爱京  邱琳  
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不发达地区对民办高校发展模式的选择是不同的。目前在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自觉或不自觉地采取了“来料加工”和“自给外销”模式。这是当前经济欠发达地区摆脱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的最佳模式。从短期看,这些发展模式有效地帮助了经济欠发达地区民办高校挣脱经济瓶颈,实现快速发展。但从长期看,人才外流会大大降低当地人口素质,从而制约经济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进程,并进一步制约高等教育的发展。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邱绍浪  吴彪  尹静  柏寒茁  
为测度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水平,在分析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协同效应的基础上,从系统分析的角度选取反映物流基础设施、物流发展规模、物流发展潜力的12个区域物流子系统的序参量和反映经济结构、经济总量和经济效益的11个区域经济子系统的序参量,应用系统协同度测度序参量方法,构建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同度评价模型,并将模型应用于黑龙江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水平测度。结果表明,黑龙江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协同度呈增减交替的M型发展趋势,总体处于低水平协同状态。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梁中  唐德善  
该文提出: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以及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变迁,决定了当代中国欠发达地区的区域创新面临着独特的创新困境:创新模式的选择困境——自主创新还是模仿创新?创新产业的选择困境——抢占高端还是承接低端?创新发展与环境的协调困境——赶超的态势与脆弱的生态如何平衡?为此,应以开放、竞争和动态的视角,通过整合创新模式,识别机遇型产业,进行能源科技创新和发展低碳经济来实现欠发达地区创新困境的突破。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黄志亮  
欠发达地区的总体特点是二元经济在同一区域并存,其区域创新存在需求水平低、生产要素质量差、产业落后、硬环境条件差、组织机体不活、制度陈旧、文化保守等七个方面的功能性障碍。因此,欠发达地区的区域创新与发达地区不同的特殊性是:初级、中级要素主导阶段的创新对它具有普遍意义;城市是区域创新的主导,农村是区域创新的主战场;制度、体制、文化创新重于需求、要素、产业、硬环境等因素创新;优先实现特色产业的创新和现代化比建立全面现代化产业体系更重要;实施以学习型、模仿型二次创新为主体的创新方略;选择城乡互动的合作创新模式;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邓元平  
经济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的巨大冲力,导致了我国区域经济格局的相应变动。各区域对自身区位利益的偏重,以及由此而引发的区域产业结构的趋同,都给我国宏观经济的总体发展设置了“壁垒。”怎样正确协调区际关系和配置各区域空间结构,是摆在理论研究前沿的重大问题。尤其是西部欠发达地区,近年来在各种因素的直接影响下,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其区域经济关系和区域产业空间配置急待调整。一、欠发达地区区际关系的问题1、区域发展不均衡日趋加剧。我国欠发达地区主要系指我国西部,即北部高原沙漠区和南部山区盆地区,它包括西部相对发达地区和绝对落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卢珊珊  
由于农业的弱势产业地位,注定其投资风险较大。本文在分析我国中部欠发达地区农业保险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试图对发达国家农业保险的经验进行剖析和借鉴,提出适宜我国欠发达地区农业保险模式的构想。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倪毅  冯健  
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河南、安徽、湖南、湖北等各地开始陆续出现进城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和就业的现象,即所谓的"回归工程"。这一现象与"民工潮"所造成欠发达地区人才外流、发展滞后正好相反,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结合湖北省通城县的实例,从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角度对"回归工程"进行梳理,通过对其概念、背景、原因、特征进行总结,发现形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有迁入地、迁出地以及自身三个方面。"回归工程"的意义在于,对于中西部人口众多、经济基础薄弱的欠发达地区而言,将成为其经济发展的最初资本积累和人才集聚的重要方式,有利于推动当地城镇化发展,缩小城乡和区域差距。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秀华  
欠发达地区现代化是一个经济社会综合提升的过程,加快发展是它们的一致目标,但不同的自然特征、经济条件和人文背景决定了它们不可能按照一个固定的模式试图走一条大家都相同的发展路子。因此,其现代化的模式必然是多样性的。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晗  邵彦敏  
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是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有益补充和完善,更是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以宁夏回族自治区平罗县"土地银行"模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沙湾县"土地互换"模式、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专业农场模式等民族地区农村土地流转典型模式作案例,总结出关于欠发达地区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创新的重点,即:切实保障农民权益、政府发挥好引导和扶持作用、拓宽利益联结和共享机制、实现土地流转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