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995)
- 2023(20017)
- 2022(17079)
- 2021(16060)
- 2020(13168)
- 2019(30102)
- 2018(29744)
- 2017(56774)
- 2016(30877)
- 2015(34637)
- 2014(34443)
- 2013(34219)
- 2012(32029)
- 2011(29078)
- 2010(29853)
- 2009(27858)
- 2008(26870)
- 2007(24449)
- 2006(22157)
- 2005(20300)
- 学科
- 济(125717)
- 经济(125578)
- 业(96221)
- 管理(89331)
- 企(73200)
- 企业(73200)
- 农(53061)
- 方法(46851)
- 中国(41294)
- 数学(39323)
- 数学方法(38801)
- 农业(35411)
- 业经(33125)
- 地方(32828)
- 财(31931)
- 银(30151)
- 融(30116)
- 金融(30113)
- 银行(30097)
- 行(28996)
- 制(28431)
- 学(26612)
- 技术(24385)
- 贸(23201)
- 贸易(23177)
- 易(22471)
- 理论(21034)
- 策(20983)
- 务(19320)
- 财务(19237)
- 机构
- 学院(439152)
- 大学(437117)
- 济(178276)
- 经济(174163)
- 管理(171397)
- 研究(154995)
- 理学(146011)
- 理学院(144325)
- 管理学(142040)
- 管理学院(141205)
- 中国(124300)
- 京(94470)
- 科学(94007)
- 农(85388)
- 财(83305)
- 所(79309)
- 中心(72270)
- 研究所(71310)
- 江(69039)
- 业大(67573)
- 农业(65526)
- 财经(64401)
- 北京(60331)
- 范(59829)
- 师范(59266)
- 经(58436)
- 州(55848)
- 院(55302)
- 经济学(51483)
- 省(49102)
- 基金
- 项目(287369)
- 科学(226234)
- 研究(214542)
- 基金(206189)
- 家(179322)
- 国家(177671)
- 科学基金(152065)
- 社会(134291)
- 社会科(126889)
- 社会科学(126855)
- 省(114174)
- 基金项目(108991)
- 教育(97585)
- 自然(97203)
- 划(95382)
- 自然科(94925)
- 自然科学(94906)
- 自然科学基金(93228)
- 编号(88933)
- 资助(83621)
- 成果(73955)
- 发(65249)
- 重点(64481)
- 部(63053)
- 创(62228)
- 课题(62166)
- 创新(57541)
- 国家社会(54474)
- 科研(53776)
- 教育部(53624)
- 期刊
- 济(210645)
- 经济(210645)
- 研究(136622)
- 中国(98973)
- 农(84262)
- 学报(68649)
- 科学(64917)
- 管理(64676)
- 财(62140)
- 融(58494)
- 金融(58494)
- 农业(56170)
- 教育(54325)
- 大学(52387)
- 学学(49068)
- 技术(38302)
- 业经(37560)
- 财经(31273)
- 经济研究(30568)
- 业(28378)
- 问题(27757)
- 经(26803)
- 图书(23070)
- 科技(22288)
- 技术经济(21903)
- 版(21526)
- 理论(21339)
- 现代(20590)
- 世界(20481)
- 贸(20153)
共检索到6910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调查统计处川西北片区课题组 赵明光 侯丰荣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琦
在经济不发达地区,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是向“三农”提供金融服务的主体。然而,通过在西北地区的实地调查发现,经济不发达地区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无论在法人治理结构还是在行业管理体制及经营风险补偿等方面都存在着许多限制其健康发展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制度创新。基于此,本文提出创新思路:在法人治理结构上采取“动态”的股份合作制;在经营上实行合作金融与商业金融相结合的混合经营制;在行业管理上实行省级信用联社和县(市)级信用社的两级法人体制。并从理论与现实两方面对这一创新模式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课题组 杨淑慧 彭岚
金融效率是指金融运作能力的大小,它根据配置对象的不同而呈现各自特点。本文主要依据功能理论,以江西为视角,就农村金融组织、市场、资金、结构等配置效率问题进行探讨,进而评判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效率的高低,在此基础上对当前农村金融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剖析,着重于农村金融体系的重构,以发挥农村金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
关键词:
金融效率 农村金融 江西 问题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郑尚能 李燕青
农村金融改革创新不够、农村信用社难以承担支农主力军,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必须走一条商业金融(包括民间金融)、政策金融、合作金融三位一体的改革之路,构建农村金融市场主体的多元化格局。
关键词:
农村金融 民间金融 制度改革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春超 王长德 魏殿峰
当前,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生态呈现弱质现状,生态主体和生态环境远未达到自我调节、自我优化的良性发展状态。从系统论的整体优化原则出发,遵循金融生态的一般规律,在政府推动、经济基础改善、金融生态主体功能调整、政策引导和制度框架等方面破解农村金融生态发展中的问题,是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农村金融生态 优化路径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立杰 杨伟坤 张秀倩
2005-2008年连续四个中央1号文件中,均提出了创新农村金融供给的思路,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严格监管和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允许私有资本、外资等参股,积极兴办直接为"三农"服务的多种所有制的金融组织,探索建立更加贴近农民和农村需要、由自然人或企业发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孟浩东
文章以舞阳县为例,在总结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工作的基础上,以可持续创新动因理论为指导,从广度、深度及可持续性方面,分析舞阳县农村金融创新面临的制约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可持续创新 创新动力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李依凭
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低下 (其中经济欠发达地区尤甚 )是长期困扰我国金融发展的问题。源于孟加拉国的小额信贷对改善我国欠发达地区信贷资产质量、调整银行信贷结构具有积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作用。在我国目前经济形势下 ,对有效启动农村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的意义更为明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万江红 胡艳华
本次调查选择的是湖北省山区与平原地区农村的两个村庄。其中一个村是该省西部恩施州的山区(以下简称A村);另一个是位于该省中南部枝江市的江汉平原地区,(以下简称B村)。调查主要采用结构式访问与个案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以家庭为单位,以当地农户为对象来开展调查的。由于问卷的专业性较强,因此,我们采用当面访问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姚庆荣 海平
大力推进文化和科技的相互融合,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举措,是提升文化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迫切要求。文章以甘肃为例,全面审视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现状,深入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快促进甘肃省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为西部欠发达地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西部欠发达地区 文化和科技融合 创新发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季刚
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金融不相适应性的存在,抑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并使城乡经济的非均衡性问题进一步突出。金融对经济的支持不足,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弱化,严重制约了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在构建新型农村金融资源配置体系时,要注重该体系的“合力效应”。
关键词:
农村经济 金融资源 配置效率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苏帆 刘佐菁 江湧
为加快推进粤东西北地区人才发展,把粤东西北培育成新增长极,近年来广东省实施了一系列引导人才向粤东西北地区流动的政策和措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珠三角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人才政策的完善性、针对性、有效性、吸引力等方面尚显不足。通过总结梳理粤东西北地区人才政策及实施成效,分析存在问题,借鉴国内外人才赶超的经验,从完善政策、创新机制、搭建平台、改进管理、优化服务等方面为粤东西北地区突破人才发展"软瓶颈"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朱喜 马晓青 史清华
文章使用2006年云南、宁夏近800个农户家庭的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欠发达地区不同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供给行为。在区分农户的名义需求和有效需求的基础上,研究发现信用社和银行在发放贷款时偏向富有农户,民间借贷者没有这种偏向,因而其服务的覆盖面远远超过正式机构。两者都重视农户的信誉状况,但信用记录没有实现共享。这些行为的差异主要来源于各类金融机构之间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的差别。
关键词:
农村金融 信贷配给 信誉 财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