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44)
- 2023(15505)
- 2022(12902)
- 2021(11905)
- 2020(9497)
- 2019(21641)
- 2018(21332)
- 2017(40217)
- 2016(21998)
- 2015(24478)
- 2014(24147)
- 2013(23825)
- 2012(22137)
- 2011(20191)
- 2010(20626)
- 2009(18859)
- 2008(18316)
- 2007(16623)
- 2006(14935)
- 2005(13295)
- 学科
- 济(100571)
- 经济(100380)
- 业(62559)
- 管理(52844)
- 农(51266)
- 企(39883)
- 企业(39883)
- 方法(39002)
- 农业(34212)
- 数学(33640)
- 数学方法(33056)
- 中国(29312)
- 业经(27099)
- 地方(26291)
- 学(19198)
- 财(18759)
- 制(17480)
- 贸(17448)
- 贸易(17434)
- 发(16987)
- 易(16869)
- 技术(14800)
- 银(14794)
- 理论(14777)
- 银行(14738)
- 环境(14629)
- 行(14284)
- 融(14268)
- 金融(14265)
- 和(13579)
- 机构
- 学院(318463)
- 大学(311810)
- 济(130545)
- 经济(127972)
- 管理(118157)
- 研究(112958)
- 理学(102419)
- 理学院(101186)
- 管理学(99070)
- 管理学院(98515)
- 中国(85155)
- 农(78507)
- 科学(72544)
- 京(66110)
- 农业(60742)
- 所(58818)
- 业大(57523)
- 财(55188)
- 研究所(53612)
- 中心(52053)
- 江(48790)
- 财经(43490)
- 范(43043)
- 师范(42496)
- 北京(41146)
- 经(39543)
- 院(39447)
- 州(38872)
- 经济学(38768)
- 农业大学(38526)
- 基金
- 项目(216348)
- 科学(169714)
- 基金(155538)
- 研究(154082)
- 家(138240)
- 国家(136993)
- 科学基金(116083)
- 社会(99880)
- 社会科(93561)
- 社会科学(93529)
- 省(87854)
- 基金项目(82246)
- 自然(75106)
- 自然科(73413)
- 自然科学(73397)
- 划(73024)
- 自然科学基金(72069)
- 教育(69852)
- 编号(62428)
- 资助(62235)
- 发(51943)
- 成果(49212)
- 重点(48883)
- 部(46368)
- 创(45272)
- 课题(43667)
- 创新(42281)
- 农(41537)
- 科研(41394)
- 国家社会(41042)
- 期刊
- 济(152679)
- 经济(152679)
- 研究(89523)
- 农(80781)
- 中国(69793)
- 学报(57856)
- 农业(54587)
- 科学(52506)
- 大学(43816)
- 学学(41904)
- 管理(40755)
- 财(38849)
- 教育(35025)
- 业经(31680)
- 融(31104)
- 金融(31104)
- 技术(27441)
- 业(26585)
- 经济研究(23050)
- 问题(20911)
- 财经(20799)
- 版(18712)
- 经(17910)
- 业大(17306)
- 科技(16122)
- 技术经济(15990)
- 统计(15970)
- 世界(15911)
- 农村(15575)
- 村(15575)
共检索到4795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彭国胜
通过对贵州省684名农村成年居民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农村居民在福利责任上的政府责任取向以及在福利资源配置上的普遍性原则取向都表现得较为强烈且较为一致,其社会福利模式取向体现出较为明显的社会公平取向特征;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福利制度背景、文化传统和人口结构特征等不同层次因素对农村居民的社会福利模式取向均具有显著的影响。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彭国胜
对贵州省684名农村成年居民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农村居民在福利基本价值上的集体主义价值认同表现得较为强烈,具有明显的社会公平取向特征。农村居民对社会福利的预期功能的高度认同与其对现行社会福利制度实践效果的低度评价之间存在着鲜明的反差,这表明作为公共物品的社会福利在当前欠发达地区农村居民的日常生活世界中的相对匮乏。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福利制度背景、文化传统和人口结构特征等不同层次因素对农村居民的社会福利价值认同均具有显著的影响。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贾琼 李振东
采用ELES模型和结构变动度计量分析方法,从静态和动态两个层面,对甘肃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和呈现出的新特点进行了全面分析。从分析结果看,居民收入低、农村基础设施与金融信贷发展滞后、惠农政策投入水平低及配套措施不完善、城镇化发展缓慢等因素是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主要原因,由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居民 消费结构 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思敏 刘科伟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西部欠发达地区村庄人口大量减少,导致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运营及建设成本不断提高,提出重构传统农村居民点体系的迫切要求。以咸阳市为例,选择5个典型镇,在问卷调查、访谈和实地踏勘基础上,分别从人口、设施、土地和村庄建设等四方面对农村居民点作了分析,认为农村居民点体系受地形地貌、交通条件、耕作半径、农民收入来源构成、农民对公共设施的需求和公共设施的经济门槛影响,应按照"重点镇—中心社区—一般社区"3级体系进行重构。结合典型镇,提出了不同条件下农村居民点体系重构的模式。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农村居民点 体系重构 咸阳市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宋智伟
本文结合当前欠发达地区农村支付结算的现状,分析欠发达地区支付结算存在的缺陷,探讨农村支付结算的发展取向与模式选择,并就构建新型农村支付结算模式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支付结算 发展取向 模式选择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晗 邵彦敏
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是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有益补充和完善,更是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以宁夏回族自治区平罗县"土地银行"模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沙湾县"土地互换"模式、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专业农场模式等民族地区农村土地流转典型模式作案例,总结出关于欠发达地区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创新的重点,即:切实保障农民权益、政府发挥好引导和扶持作用、拓宽利益联结和共享机制、实现土地流转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土地流转 模式 创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锦
作为文化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发展体育运动有利于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当前,我国农村体育供给质量和效率低下,体育供给主体单一等问题使得农村不断提高的居民体育需求与传统滞后的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之间的矛盾日益扩大。建立多元化、高效率的供给体系,进而有效增加农村体育供给数量和质量,是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和学术界着手需要考虑的课题。
关键词:
公共服务 农村体育供给 多元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锦
作为文化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发展体育运动有利于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当前,我国农村体育供给质量和效率低下,体育供给主体单一等问题使得农村不断提高的居民体育需求与传统滞后的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之间的矛盾日益扩大。建立多元化、高效率的供给体系,进而有效增加农村体育供给数量和质量,是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和学术界着手需要考虑的课题。
关键词:
公共服务 农村体育供给 多元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乔颖丽 王艳华 吉晓光
以西部12省(区)为研究对象,分析认为,区域新农村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过载的人口和脆弱的生态系统遏制了资源优势、人文贫困甚于收入贫困、农村及农用基础设施更薄弱,农业投入产出水平较低与自我积累能力差、投资更为不足。优势则包括政策、农业资源和农业生产结构比较优势。据此提出区域新农村建设的现代农业、基础设施、资金集聚模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邱爽 周明友
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我国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困难要大得多。如何推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已成为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点。选择正确的发展模式对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欠发达地区建设新农村模式的选择应坚持生态、富裕、文明等基本方略。部分农村发展模式的成功经验,可供欠发达地区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新农村建设 模式选择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高莹
研究生论坛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徐险峰
文章分析了农村信息服务体系框架的组成部分,阐述了农村信息服务模式的含义与类型,提出了欠发达地区的五种信息服务模式,即"政府农业部门+信息服务点+农户"型、"政府农业部门+农村信息员+农户"型、"村基层党组织+农户"型、"高等院校+农户"型和"大学生村官+农户"型。并对每种模式的组织方式、服务内容和传播渠道进行了论述。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昌龙 罗红 周焱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政府对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贫困人口进行救助的一种新型社会救助制度,本文以安徽省部分贫困县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情况调研资料为基础,对欠发达地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实施作深层次剖析。并针对在执行过程中的具体困难,明确各级政府在这项工作中的责任。
关键词:
最低生活保障 欠发达地区 保障标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可成
文章以西部地区12个省份的农村居民为研究对象,通过基尼系数和社会福利方法对2004—2018年农村居民收入及其收入结构进行分解,结果表明:总体上,西部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在0.1318~0.1695区间呈现明显重复倒"U"型波动特征;收入结构方面,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基尼系数较低,但由于两者收入占农村居民收入的80%以上,因此对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贡献度要高于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西部地区农村社会福利水平伴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的提高而稳步上升,同时,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波动也导致了社会福利损失,这表明西部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差距与社会福利水平呈现一定反比关系,即收入差距增大,社会福利水平会下降。最后针对以上结论给出建议。
关键词:
西部地区 农村居民 收入差距 社会福利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高燕 叶艳妹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是近几年兴起的土地集约利用工程。本文根据全国各地开展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实践经验 ,在界定了村庄类型 ,分析了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 ,从资金筹集、组织领导、具体操作等方面总结了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模式 ,并对不同农村地区适宜的不同模式进行了初步归类。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 用地整理 模式 类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