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406)
2023(16247)
2022(13700)
2021(12633)
2020(10218)
2019(23192)
2018(22688)
2017(42490)
2016(23254)
2015(25764)
2014(25157)
2013(24877)
2012(23305)
2011(21032)
2010(21299)
2009(19662)
2008(18408)
2007(16520)
2006(14953)
2005(13495)
作者
(68651)
(57603)
(57024)
(53981)
(36119)
(27898)
(25793)
(22522)
(22147)
(20498)
(19575)
(19228)
(18487)
(17944)
(17892)
(17542)
(17445)
(16792)
(16575)
(16404)
(14617)
(14265)
(13979)
(13379)
(13158)
(12956)
(12785)
(12612)
(11700)
(11465)
学科
(93587)
经济(93484)
(66592)
管理(56546)
(49316)
(42184)
企业(42184)
中国(33360)
农业(33203)
方法(30778)
地方(29891)
(27559)
金融(27556)
数学(27201)
数学方法(26972)
(26877)
银行(26813)
(26009)
业经(24748)
(22557)
(22026)
(19121)
(18439)
贸易(18420)
(17830)
(16065)
环境(15298)
技术(15010)
(14363)
地方经济(14210)
机构
学院(321607)
大学(314502)
(130495)
经济(127633)
研究(116242)
管理(115965)
理学(99486)
理学院(98242)
管理学(96505)
管理学院(95940)
中国(93382)
(80184)
科学(73970)
(66682)
农业(62172)
(60514)
(57721)
业大(57591)
中心(55796)
研究所(55062)
(51142)
财经(45008)
(43745)
师范(43140)
北京(41313)
(41301)
(41214)
(41067)
(40979)
农业大学(39058)
基金
项目(218260)
科学(170073)
研究(157707)
基金(155015)
(137585)
国家(136295)
科学基金(115075)
社会(99326)
社会科(93730)
社会科学(93705)
(90483)
基金项目(83402)
自然(74277)
(74246)
自然科(72552)
自然科学(72529)
自然科学基金(71222)
教育(70844)
编号(64892)
资助(60972)
(53176)
成果(51328)
重点(49578)
(46371)
(46350)
课题(45576)
创新(43314)
发展(41908)
(41795)
科研(41705)
期刊
(153188)
经济(153188)
研究(93396)
(80905)
中国(74767)
学报(58471)
农业(54141)
科学(51837)
(45521)
金融(45521)
大学(43725)
(42131)
学学(41649)
管理(38742)
教育(36782)
业经(31175)
(26990)
技术(26292)
经济研究(22431)
财经(21494)
问题(21217)
(18474)
(18154)
业大(16688)
资源(16139)
农村(16013)
(16013)
世界(15970)
科技(15939)
农业经济(15109)
共检索到4999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振  张晓钰  
基于陕西省农村家庭金融调查数据,采用离散选择模型,测度了农村居民金融素养水平,分析了金融素养对农村居民微信支付采纳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农村居民金融素养水平整体较低,但男性明显高于女性;样本家庭微信支付采纳比例为66.5%,教育、收入水平与微信支付采纳概率正相关;居民金融素养水平越高,采纳微信支付的概率也越高;金融素养能显著提高农村居民微信支付采纳概率,教育、收入水平及社会资本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实证结论具有稳健性。综上,应准确评估农村居民金融素养水平现状,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农村居民金融素养水平,提高农村居民微信支付采纳概率,降低互联网支付排斥,提升农村居民金融福利,助力乡村振兴。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伯华  窦银娣  刘沛林  
本文利用条件价值评估法,以欠发达地区红安县9个村120个农户的调查数据为依据,对农户人居环境建设的支付意愿进行实证研究,并通过Logit回归模型对农户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农户对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支付意愿较低,59%的农户表示愿意支付,平均支付额度为79.2元;影响农户支付意愿的因素主要有农户收入结构、农户受教育程度、农户人居环境意识、农户人居环境现状评价等;根据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特征分析可见,提高农户非农收入是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内在动力,完善政府职能是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关键。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京蓉  李炯光  
在对三峡库区重庆辖区的7个乡镇23个行政村共427户农户土地流转行为调查的基础上,对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特征、农户土地转入和转出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农户的非农收入比例和土地流转收益是农户土地流转行为选择的决定因素,农户土地转入和转出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存在差异。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庞加兰  方建武  王天然  
本文基于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协整检验,以1978年至2007年陕西省人均实际GDP和金融相关率分别作为衡量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的指标,对陕西省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的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欠发达地区应该加快金融发展,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以此来促进经济社会的更好更快发展。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李普亮  贾卫丽  罗冬妮  
消费意愿是影响农户消费水平的重要因素,欠发达地区的农户消费意愿尤其值得关注。以广东省梅州市为例,运用Probit模型实证检验欠发达地区农户消费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当前欠发达地区农户消费意愿不容乐观,个体和家庭特征、消费能力、消费环境和消费观念对农户消费意愿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但社会保障水平对农户消费意愿的影响在统计上并不显著。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孙光林  李庆海  李成友  
降低农户信贷违约风险对维护农村金融体系安全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16年新疆地区农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金融知识对欠发达地区农户信贷违约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金融知识对农户信贷违约行为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提高农户金融知识水平有利于降低其信贷违约风险;金融知识发挥作用的主观机制在于提高农户还款意愿,客观机制在于提高农户还款能力;相对于还款能力,金融知识对还款意愿的影响更大。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蔡安宁  冯健  
通过对欠发达地区安徽阜阳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问卷调查,建立了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公式,采用logistic模型分析了农户宅基地退出的影响因素,为建立灵活的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提供参考。研究表明:(1)农户个体偏好和家庭特征不一样,宅基地退出意愿具有较大的差异。(2)农户对城镇生活不确定是影响宅基地退出的关键因素。对就业、社会保障、养老、医疗和生活成本的顾虑,使得农户不敢轻易放弃宅基地。(3)农户对宅基地的乡土情结、宅基地资产性价值日益凸显和农户心理预期偏高也是阻碍宅基地退出的因素。在对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建立促进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长效机制,充分了解和尊重农户的个体偏好并分类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建立科学合理的宅基地退出补偿标准。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学松  孔荣  
基于陕西省908户农户调查数据,从金融知识与金融能力两个维度测度了农民的金融素养水平。采用层次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金融素养对农民金融行为的影响以及金融行为在金融素养影响农民收入路径关系中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农民金融素养总体水平相对较低,其金融素养指数均值为0. 35,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收入水平和不同区域的农民金融素养水平具有较大差距;金融素养显著正向影响农民的信贷行为、理财行为及保险行为;信贷行为、理财行为与保险行为在金融素养影响农民收入的路径关系具有中介效应,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重分别为38. 35%、18. 58%和26. 17%。据此,提出了开展农民金融素养教育、优化农民金融行为决策、保障农民合法金融权益等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晓艳  罗剑朝  
以对陕西省大荔县128户农户民间借贷的调查结果为依据,从借贷规模、借贷利率、资金用途、借贷契约等方面对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民间借贷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缺乏法律保障、借贷利率偏高、金融风险较大是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民间借贷规范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对此,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兵  周彬  
本文利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以灌南县4个村278个农户的调查数据为依据,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户农业科技投入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农户支付意愿的因素除了农户家庭和农业生产等一些常见的特征变量外,还有农户所在社区的特征如周围人支付比例及村一级电话可获性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基于这些实证研究结果,本文提出当地政府应增加农村教育投入以及完善农村通讯设施建设等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何婧  田雅群  刘甜  李庆海  
迅猛发展的互联网金融能否切实缓解农户金融排斥,是值得探索的问题。本文从储蓄、信贷和支付三个方面,构造农村互联网金融排斥指标,利用农户调查数据,识别农户互联网金融排斥不同方面的影响因素。结论表明,多数农户存在较为严重的互联网金融排斥,其中互联网储蓄排斥和互联网信贷排斥最为严重,互联网支付排斥次之。互联网排斥的主要原因不是设施排斥和条件排斥,而是自我排斥。引发自我排斥的主要因素包括农户性别、年龄、家庭收入、教育程度、到最近银行网点的时间和是否进行过网络购物和销售。本文同时分析了传统信贷与互联网信贷的关系,结论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聂鑫  肖婷  缪文慧  沈茜茜  汪晗  
为提高欠发达地区农户在农村土地整治中的满意度、完善其土地整治制度、提升其土地整治的综合效益,以广西为例,采用实证研究方法,通过大规模实地调查获取数据,运用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影响欠发达地区农户对于土地整治满意度的因素。结果表明:土地整治满意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被调查农户的性别和职务、农户家庭农业年收入变化、被调查地点的地理环境和土地整治后耕地流转情况。因此,政府应扩大欠发达地区土地整治的范围,并加大资金投入。同时要通过提高农户的参与度、发挥村干部的带头作用、完善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和耕地流转机制来提高农户的满意度。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樊新生  李小建  
本文利用1251个农户的调查资料,从农户资本要素禀赋、农户经营结构和地理因素三个层面建立农户收入计量模型,分析了各因素对农户收入的作用强度。基于分位数回归结果发现,各因素对不同收入水平农户的影响强度存在差异。在资本要素层面上,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对农户收入都有显著的增加效应,但对高收入农户的收入增加效应更强。在经营结构层面上,通过兼业、务工等非农活动获得的工资性收入是农户收入的主要来源。而以上社会经济因素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由于地理因素的影响而在村庄之间存在差异。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由于经济区位、地理邻近性等地理因素,农户兼业、务工等非农业活动在村庄之间存在差异,从而间接导致农户收入在村庄之间...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伯华  刘沛林  张博野  田亚平  
农户消费活动空间是乡村空间结构的一种表现和组成部分,在受到乡村已有的物质空间和社会空间结构影响的同时,也不断塑造并形成新的乡村空间结构。在对湖北黄冈二程镇8个村100家农户的访谈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总结了农户消费行为空间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和影响机制。研究结构表明:10年来,农户消费的平均空间距离总体上有缩短趋势;农户消费不同类型商品的地点和圈层结构变化呈现不同特点;农户消费行为的空间等级结构有较大变化,除家用电器的消费空间等级没有变化外,其他商品的消费空间等级均发生了较大变化,总体趋势是消费空间等级下移;影响农户消费行为空间结构演变的因素很多,归纳起来有制度因素、交通条件和个人消费需求偏好等;农村与城市居民的消费行为空间结构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也存在较大差异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任天驰  康丕菊  彭志远  褚力其  
为研究欠发达地区农户兼业对土地转出的影响,基于云南省的调研数据,利用Logit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欠发达地区农户兼业对土地转出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并以村级平均受教育水平作为工具变量,通过IVProbit模型和2SLS模型控制了内生性问题。结果表明:单一的认为农户兼业促进或抑制土地流转是欠妥的,事实是农户流转土地与其兼业程度有关;不同兼业类型的农户选择转出土地的概率存在显著差异,Ⅰ兼农户转出土地的概率显著低于纯农户,而Ⅱ兼农户与非农户选择转出土地的概率更高;农户转出土地面积比重与农户兼业程度呈现U型曲线关系。基于此,欠发达地区在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时可以通过出台相应的引导性政策,充分发挥兼业农户内在土地转出需求的作用,促使欠发达地区广泛且分散的兼业小农自发的转出手中的土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