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75)
2023(15058)
2022(12558)
2021(11680)
2020(9377)
2019(21233)
2018(20710)
2017(39303)
2016(21066)
2015(23172)
2014(22626)
2013(22532)
2012(21189)
2011(19321)
2010(19555)
2009(18203)
2008(16893)
2007(15165)
2006(13791)
2005(12623)
作者
(62231)
(52298)
(51592)
(48614)
(32804)
(25211)
(23319)
(20349)
(20014)
(18449)
(17729)
(17396)
(16619)
(16310)
(16040)
(15910)
(15683)
(15085)
(15077)
(14759)
(13157)
(12902)
(12679)
(12102)
(11986)
(11700)
(11597)
(11380)
(10615)
(10377)
学科
(88608)
经济(88515)
(64076)
管理(52891)
(48633)
(40437)
企业(40437)
农业(32764)
中国(31729)
方法(28205)
地方(28132)
(27596)
金融(27593)
(26295)
银行(26250)
(25435)
数学(24604)
数学方法(24426)
业经(23952)
(20227)
(20166)
(17641)
贸易(17623)
(17362)
(17085)
(15455)
技术(14974)
环境(13937)
(13342)
地方经济(13232)
机构
学院(294916)
大学(289341)
(122858)
经济(120297)
管理(109748)
研究(106159)
理学(93878)
理学院(92753)
管理学(91363)
管理学院(90841)
中国(88058)
(73745)
科学(66228)
(61346)
农业(57177)
(54736)
(53828)
业大(52201)
中心(51654)
研究所(49673)
(46088)
财经(42127)
(39552)
师范(39043)
(38326)
北京(38025)
(37617)
(37014)
经济学(36583)
(35925)
基金
项目(198854)
科学(155891)
研究(144646)
基金(143029)
(126546)
国家(125368)
科学基金(106138)
社会(92706)
社会科(87579)
社会科学(87557)
(80227)
基金项目(77166)
自然(67595)
(66630)
自然科(66009)
自然科学(65993)
自然科学基金(64800)
教育(62941)
编号(59771)
资助(55317)
(49142)
成果(47431)
重点(44507)
(42463)
(42392)
课题(40303)
创新(39666)
(39111)
发展(38951)
国家社会(38611)
期刊
(144367)
经济(144367)
研究(86586)
(75544)
中国(66037)
学报(51045)
农业(49957)
(47549)
金融(47549)
科学(46657)
(38681)
大学(38190)
学学(36416)
管理(35974)
业经(29788)
教育(28078)
(24668)
技术(23024)
经济研究(20920)
问题(20215)
财经(20047)
(17190)
农村(16368)
(16368)
(16170)
世界(15278)
农业经济(14884)
资源(14675)
科技(14670)
业大(14351)
共检索到4604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孙光林  李庆海  李成友  
降低农户信贷违约风险对维护农村金融体系安全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16年新疆地区农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金融知识对欠发达地区农户信贷违约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金融知识对农户信贷违约行为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提高农户金融知识水平有利于降低其信贷违约风险;金融知识发挥作用的主观机制在于提高农户还款意愿,客观机制在于提高农户还款能力;相对于还款能力,金融知识对还款意愿的影响更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振  张晓钰  
基于陕西省农村家庭金融调查数据,采用离散选择模型,测度了农村居民金融素养水平,分析了金融素养对农村居民微信支付采纳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农村居民金融素养水平整体较低,但男性明显高于女性;样本家庭微信支付采纳比例为66.5%,教育、收入水平与微信支付采纳概率正相关;居民金融素养水平越高,采纳微信支付的概率也越高;金融素养能显著提高农村居民微信支付采纳概率,教育、收入水平及社会资本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实证结论具有稳健性。综上,应准确评估农村居民金融素养水平现状,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农村居民金融素养水平,提高农村居民微信支付采纳概率,降低互联网支付排斥,提升农村居民金融福利,助力乡村振兴。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金媛媛  雷海章  
小额信贷作为金融服务的制度安排和技术创新,在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河南太康县农户小额信贷为例,分析小额信贷在信贷条件改善、收入水平提高等方面对农户的影响。本文认为,农户小额信贷增进了当地农户进入信贷市场的机会,增加了农户收入。同时,农户小额信贷也存在一些功能缺陷,新时期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制度必须进一步改革创新。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吉明  钱敏  陈明衡  
本文通过对欠发达的泰顺和文成两县农信社农户信贷问题的调查和比较 ,分析了导致两县农户信贷业务发展差距的经营机制因素和信贷操作因素。得出的调查结论认为 :农户信贷业务有利于农信社和农户实现“双赢” ,要有效发展农户信贷业务 ,农信社既要充分发挥经营机制上的主观能动性 ,又要合理利用农村社区内部的信用和信息资源。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巴曙松  赵茂  杨洋  王见  
基于云南农村地区2009—2014年的抽样调查数据,从家庭特征、生产经营特征、收入结构、支出方式四个方面选取变量,采用面板Logit模型和tobit模型分析欠发达地区农户信贷参与及规模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户的信贷发生比约为50%;信用社信贷是农户信贷参与的主要方式,银行信贷较少,非正规信贷是农村信贷的有力补充;非劳动力负担、劳动力人口、固定资产支出正向影响信贷参与及规模;受教育程度高、担任村干部有利于农户获取信用社信贷;而农户的消费支出、生产经营支出并不显著地影响信贷参与及规模。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陈晓洁  何广文  陈洋  
在欠发达地区,需求型数字信贷约束问题突出。以欠发达地区农户为研究对象,剖析其数字信贷行为特征,并采用适用于稀有事件分析的Firthlogit模型实证分析数字鸿沟对农户数字信贷行为的影响,得到结论:第一,农户数字信贷参与严重不足,大部分农户参与数字信贷的年限较短,亲朋好友是农户了解数字信贷的主渠道,数字信贷的吸引力在于其借款和还款方式灵活而非融资成本低,数字信贷的用途集中于小额购物消费;第二,知识型和使用型数字鸿沟是数字信贷参与不足的主要原因,工具型数字鸿沟对数字信贷参与没有显著影响;第三,数字鸿沟主要通过降低农户的风险偏好程度来抑制其数字信贷参与;第四,数字鸿沟的存在使得相对贫困群体和传统信贷排斥群体面临更突出的数字信贷约束,导致数字信贷难以填补欠发达地区的金融服务空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季刚  
欠发达地区农业金融资源的流失,是近年来随着银行类金融机构经营理念与信贷政策的变化而产生的,是欠发达地区最为普遍的一种逆向流失现象。本文分析了其产生的根源,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李普亮  贾卫丽  罗冬妮  
消费意愿是影响农户消费水平的重要因素,欠发达地区的农户消费意愿尤其值得关注。以广东省梅州市为例,运用Probit模型实证检验欠发达地区农户消费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当前欠发达地区农户消费意愿不容乐观,个体和家庭特征、消费能力、消费环境和消费观念对农户消费意愿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但社会保障水平对农户消费意愿的影响在统计上并不显著。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蔡安宁  冯健  
通过对欠发达地区安徽阜阳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问卷调查,建立了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公式,采用logistic模型分析了农户宅基地退出的影响因素,为建立灵活的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提供参考。研究表明:(1)农户个体偏好和家庭特征不一样,宅基地退出意愿具有较大的差异。(2)农户对城镇生活不确定是影响宅基地退出的关键因素。对就业、社会保障、养老、医疗和生活成本的顾虑,使得农户不敢轻易放弃宅基地。(3)农户对宅基地的乡土情结、宅基地资产性价值日益凸显和农户心理预期偏高也是阻碍宅基地退出的因素。在对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建立促进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长效机制,充分了解和尊重农户的个体偏好并分类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建立科学合理的宅基地退出补偿标准。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伯华  窦银娣  刘沛林  
本文利用条件价值评估法,以欠发达地区红安县9个村120个农户的调查数据为依据,对农户人居环境建设的支付意愿进行实证研究,并通过Logit回归模型对农户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农户对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支付意愿较低,59%的农户表示愿意支付,平均支付额度为79.2元;影响农户支付意愿的因素主要有农户收入结构、农户受教育程度、农户人居环境意识、农户人居环境现状评价等;根据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特征分析可见,提高农户非农收入是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内在动力,完善政府职能是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关键。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京蓉  李炯光  
在对三峡库区重庆辖区的7个乡镇23个行政村共427户农户土地流转行为调查的基础上,对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特征、农户土地转入和转出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农户的非农收入比例和土地流转收益是农户土地流转行为选择的决定因素,农户土地转入和转出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存在差异。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樊新生  李小建  
本文利用1251个农户的调查资料,从农户资本要素禀赋、农户经营结构和地理因素三个层面建立农户收入计量模型,分析了各因素对农户收入的作用强度。基于分位数回归结果发现,各因素对不同收入水平农户的影响强度存在差异。在资本要素层面上,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对农户收入都有显著的增加效应,但对高收入农户的收入增加效应更强。在经营结构层面上,通过兼业、务工等非农活动获得的工资性收入是农户收入的主要来源。而以上社会经济因素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由于地理因素的影响而在村庄之间存在差异。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由于经济区位、地理邻近性等地理因素,农户兼业、务工等非农业活动在村庄之间存在差异,从而间接导致农户收入在村庄之间...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何婧  田雅群  刘甜  李庆海  
迅猛发展的互联网金融能否切实缓解农户金融排斥,是值得探索的问题。本文从储蓄、信贷和支付三个方面,构造农村互联网金融排斥指标,利用农户调查数据,识别农户互联网金融排斥不同方面的影响因素。结论表明,多数农户存在较为严重的互联网金融排斥,其中互联网储蓄排斥和互联网信贷排斥最为严重,互联网支付排斥次之。互联网排斥的主要原因不是设施排斥和条件排斥,而是自我排斥。引发自我排斥的主要因素包括农户性别、年龄、家庭收入、教育程度、到最近银行网点的时间和是否进行过网络购物和销售。本文同时分析了传统信贷与互联网信贷的关系,结论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保山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张光耀  张文路  
本文认为,近年来大量涌现的"网络金融公司"、"互联网金融体验店"等,业务上很大程度复制或借鉴了互联网金融,但并不能简单地将它们同互联网金融划等号,因而称作新型金融业态。本文以保山市作为研究样本展开调查,分析阐述了新型金融业态在欠发达地区兴起所带来的积极作用,指出了隐藏在其中的一些问题和可能造成的影响。文章站在基层央行维护地方金融稳定的角度,希望结合2015年7月出台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对地方新型金融业态下一步的发展与监管提出几点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丁志国  覃朝晖  苏治  
本文基于吉林省3096户农户的田野调查数据及其正规金融信贷记录,对农户信贷违约形成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判别,分析农户正规金融机构信贷违约的形成机理。研究结论表明,其他负债显著提高了农户信贷违约的风险,且对农户信贷违约的边际影响最大,而信息透明度、家庭财务负担、家庭稳定性及家庭持续盈利能力等因素对农户信贷违约风险形成具有显著影响。因此,在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过程中,应该首先从完善农户信息、健全农村金融功能和提高农村生活保障等方面入手,降低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信贷风险形成机会,保证正规金融在解决"三农"问题过程中的主力军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