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083)
- 2023(18653)
- 2022(15357)
- 2021(14078)
- 2020(11606)
- 2019(26444)
- 2018(26171)
- 2017(49576)
- 2016(27243)
- 2015(30706)
- 2014(30789)
- 2013(30642)
- 2012(28621)
- 2011(25751)
- 2010(26201)
- 2009(24487)
- 2008(24526)
- 2007(22618)
- 2006(20393)
- 2005(18669)
- 学科
- 济(122077)
- 经济(121936)
- 业(98059)
- 管理(81240)
- 企(78088)
- 企业(78088)
- 农(52571)
- 方法(45990)
- 业经(36832)
- 数学(36539)
- 数学方法(36223)
- 中国(35332)
- 农业(34982)
- 财(32429)
- 地方(31769)
- 制(24257)
- 学(22421)
- 贸(21657)
- 贸易(21640)
- 务(21306)
- 财务(21266)
- 财务管理(21225)
- 技术(21208)
- 易(20909)
- 和(20215)
- 企业财务(20023)
- 理论(19510)
- 发(19067)
- 银(18477)
- 银行(18424)
- 机构
- 学院(397852)
- 大学(390794)
- 济(163682)
- 经济(160136)
- 管理(149383)
- 研究(138134)
- 理学(126952)
- 理学院(125421)
- 管理学(123430)
- 管理学院(122673)
- 中国(106641)
- 科学(85639)
- 京(83827)
- 农(83689)
- 财(74778)
- 所(71619)
- 江(65102)
- 农业(64588)
- 研究所(64578)
- 中心(64279)
- 业大(63775)
- 财经(58006)
- 范(53739)
- 师范(53222)
- 北京(52529)
- 经(52371)
- 州(51546)
- 经济学(48836)
- 院(48831)
- 省(47636)
- 基金
- 项目(256776)
- 科学(201382)
- 研究(189839)
- 基金(182862)
- 家(159199)
- 国家(157637)
- 科学基金(134593)
- 社会(120493)
- 社会科(113707)
- 社会科学(113670)
- 省(105299)
- 基金项目(97745)
- 划(85977)
- 教育(85611)
- 自然(84963)
- 自然科(82903)
- 自然科学(82881)
- 自然科学基金(81420)
- 编号(78720)
- 资助(72092)
- 成果(63545)
- 发(60805)
- 重点(57841)
- 部(55513)
- 创(55185)
- 课题(54644)
- 创新(51014)
- 业(50219)
- 国家社会(49284)
- 发展(48895)
- 期刊
- 济(198562)
- 经济(198562)
- 研究(116890)
- 中国(87461)
- 农(83509)
- 学报(64586)
- 科学(60218)
- 财(60211)
- 农业(56335)
- 管理(56241)
- 大学(48983)
- 学学(46235)
- 教育(43600)
- 融(40455)
- 金融(40455)
- 业经(38002)
- 技术(36226)
- 业(30222)
- 经济研究(28905)
- 财经(28709)
- 问题(27185)
- 经(24837)
- 版(21756)
- 技术经济(21423)
- 世界(19823)
- 贸(19202)
- 资源(19070)
- 现代(18927)
- 科技(18729)
- 商业(18657)
共检索到6187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肖露 张榆琴 李新然 李学坤
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但农业农村现代化区域间发展不平衡仍存在,因此,科学评价欠发达地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是精准施策的重要前提,有利于农业农村健康快速发展。本文以云南省为例,基于综合评价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和障碍度模型,测度2006—2020年云南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分析内部子系统的耦合协调度与诊断发展阻碍因素。结果表明,云南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呈持续上升态势,正处于起步阶段。云南省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两个子系统表现高耦合低协调水平。乡村旅游收入占比、千人村卫生室人员数、千人农业科技人员数、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占比、养老服务机构收养人数占比、农药与化肥施用量成为阻碍云南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的主要因素。因此,提出以综合生产力提升和乡村建设为重点;着力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不断推进农旅融合;强化完善村级卫生室和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加强引进和培养农业科技人员;加快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持续开展农药化肥减量、增施有机肥行动,保障生态农业稳定发展等推动云南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的政策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贾琼 李振东
采用ELES模型和结构变动度计量分析方法,从静态和动态两个层面,对甘肃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和呈现出的新特点进行了全面分析。从分析结果看,居民收入低、农村基础设施与金融信贷发展滞后、惠农政策投入水平低及配套措施不完善、城镇化发展缓慢等因素是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主要原因,由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居民 消费结构 影响因素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宁 刘芳
城镇化和工业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现代化进程的突出标志,也是推动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本文通过采用国际上常用的N U国际标准值法对云南省十多年来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发展关系进行测度分析。总体来看,云南的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存在失衡状态,城镇化超前于工业化发展。因此,要正确处理城镇化与工业化之间均衡发展关系,应着重从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均衡设计城乡制度、协调发展不同层级城市、协调好"四化"关系等方面进行调整。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城镇化 工业化均衡发展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巴曙松 赵茂 杨洋 王见
基于云南农村地区2009—2014年的抽样调查数据,从家庭特征、生产经营特征、收入结构、支出方式四个方面选取变量,采用面板Logit模型和tobit模型分析欠发达地区农户信贷参与及规模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户的信贷发生比约为50%;信用社信贷是农户信贷参与的主要方式,银行信贷较少,非正规信贷是农村信贷的有力补充;非劳动力负担、劳动力人口、固定资产支出正向影响信贷参与及规模;受教育程度高、担任村干部有利于农户获取信用社信贷;而农户的消费支出、生产经营支出并不显著地影响信贷参与及规模。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农户 信贷参与 规模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周靖祥; 侯新烁;
对农村发展权利的剥夺已经阻碍城乡联动和协调发展,若要明确农村发展方向就需要厘清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本研究借助云南省师宗县村级登记数据(2006~2011年)对禀赋条件决定的农村发展方式选择的内在逻辑展开存在性检验,研究发现提高"种地"的收益才是延续农村发展生命的关键所在;禀赋形成的比较优势决定着农户或其他经济主体的行为选择,一致性体现为禀赋条件对发展路径选择的概率影响。因此,理顺农村内部要素配置关系,因地制宜的顺势而为才是农村发展的根本出路,激活由禀赋决定的多元经济、振兴农业经济才是拯救农村的关键所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文佳
文章以中部典型的欠发达县域——河南省原阳县和延津县为例,在深入调研当地农村信息基础设施、物流服务体系、网购消费信息及电商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对影响中部欠发达地区农村电商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当地农村发展实际并借鉴浙江遂昌县"赶街"模式和山东曹县大集镇淘宝专业村等成功发展经验,提出了促进中部欠发达地区农村电商发展的策略与建议,以期为引导中部欠发达地区农村电商发展献言献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薛军 闻勇
本文利用云南省被征地农户问卷调查所得数据,采用logistic模型对被征地农户征地制度公平性判定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43.4%的农户认为征地制度公平,56.5%的农户认为征地制度有失公平。而被征地农户征地意愿、是否赋予参与权、与相邻被征地农户补偿标准是否一致、征地后收入改善情况以及征地后是否解决城镇户口对征地制度公平性判定具有显著影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继云 普希宁
云南经济是典型的二元经济,二元结构矛盾巳成为云南省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文章以云南为例,从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具体分析欠发达地区的二元经济结构转换。这对于强化欠发达地区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云南 二元经济 转换 对策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吴彩容 吴声怡
以福建沙县为例,利用实地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自我雇佣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有无手艺或技能对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自我雇佣行为的影响程度最大,社会文化因素次之,家庭人口数因素的影响最小;具体来讲,有手艺或技能对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进行自我雇佣起决定性作用;地区的重商文化氛围和家族文化越浓,该地区的农村劳动力越容易选择自我雇佣;家庭人口数越多,农村劳动力的自我雇佣行为越有可能发生。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 自我雇佣 农村就业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红梅 吕国钧 孙莹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叶静怡 刘逸
本文建立了一个农户借贷行为及其福利影响模型作为经验检验的理论依据;以云南省彝良县为例,对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户借贷行为与生产、收入和消费等福利效应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受访地区农户主要来自亲朋间的无息贷款,对农户福利水平的影响仅表现为对生存性消费和现有农业生产的维持。结论通过了较为严格的内生性检验。政府的基础设施投入和产业政策支持,是突破欠发达农业地区贫困陷阱的重要力量。
关键词:
农户借贷 福利效果 贫困陷阱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小燕 赵兴国 崔文芳 丁生
以云南省为例,综合运用生态足迹、VAR模型和广义脉冲响应函数等模型与方法,在研究云南省三次产业产值与生态足迹变动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三次产业产值变动对生态足迹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在近20年来云南省三次产业产值呈现较快增长的趋势下,云南省总量生态足迹也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其中,耕地、草地和化石能源用地生态足迹对总量生态足迹的贡献较大,但增长速度相对缓慢;相反,林地、水域和建筑用地生态足迹对总量生态足迹的贡献较小,但呈现较快增长趋势,三次产业经济的较快发展对生态足迹及其要素变动的影响显著。②短期内三次产业发展对生态足迹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且三次产业对生态足迹的影响均为正向相关性,但长期来看,第三产业的发展有助于降低区域生态足迹。因此,为推进云南省区域低耗、低碳经济科学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区域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应大力发展高原现代特色农业和集约农业,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外向型工业园区群,加速推进以旅游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的发展进程,向国家申请给予生态补偿和产业补偿政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克春
以江西省为例,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欠发达地区江西农业产业化运营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认为,近年来江西农业产业化经营效率不断提高,要素投入效果显著。但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总体效率仍然偏低,区域产业化发展水平极不平衡,带动农民增收能力弱小。其原因主要在于欠发达地区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技术效率偏低、区域差距较大以及产业化利益连接和分配机制的不合理等因素。最后,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数据包络分析法 农业产业化 效率 江西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高平
主要论述欠发达地区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消除发展现代农业就是规模和设施农业、欠发达地区不能发展现代农业以及对农业认识上的三个局误;切实抓住现代物质准备、增长方式转变和健全农业经营制度三个重点;努力在建立现代农业制度、发展特色产业和区域发展方面实现突破。
关键词:
认识 重点 突破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何亚玲
文章在对经济欠发达典型地区——甘肃省具有代表性的8个地区的85家农村中小企业和508户农户进行实地调查,发现目前甘肃省农村非正规金融为满足农户、农村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起到主要作用,并深入剖析其面临的问题。文章指出,规范农村非正规金融运行体系、拓宽农村民间投资渠道、建立监控民间借贷利率制度和加强监管等是促进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非正规金融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