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50)
2023(14900)
2022(11973)
2021(10968)
2020(8462)
2019(19062)
2018(18884)
2017(34479)
2016(19071)
2015(21454)
2014(21628)
2013(21060)
2012(19708)
2011(17970)
2010(18292)
2009(16679)
2008(16247)
2007(14920)
2006(13695)
2005(12521)
作者
(55996)
(46754)
(46209)
(44187)
(29722)
(22452)
(21036)
(18136)
(17807)
(17054)
(15905)
(15901)
(15373)
(14720)
(14499)
(14271)
(13896)
(13562)
(13560)
(13444)
(11966)
(11608)
(11296)
(10867)
(10739)
(10573)
(10538)
(10344)
(9509)
(9384)
学科
(79326)
经济(79238)
(47516)
管理(44684)
(37065)
(31101)
企业(31101)
地方(29420)
中国(29044)
农业(25226)
业经(23242)
方法(19936)
(17178)
(16856)
(16814)
(16235)
数学(16060)
数学方法(15841)
(14312)
银行(14281)
地方经济(14259)
(14125)
金融(14121)
(13825)
环境(13209)
发展(12740)
(12700)
(12502)
理论(12492)
贸易(12486)
机构
学院(266098)
大学(258500)
(101571)
经济(98847)
研究(98582)
管理(91090)
中国(75548)
理学(75461)
理学院(74369)
管理学(72925)
管理学院(72408)
科学(61671)
(57206)
(53810)
(50658)
(49336)
(47954)
中心(46087)
研究所(45423)
(41986)
师范(41550)
业大(40636)
农业(40572)
(37580)
(37104)
(36007)
北京(35872)
财经(35536)
师范大学(32839)
技术(32330)
基金
项目(169927)
科学(132122)
研究(131488)
基金(115947)
(100464)
国家(99395)
科学基金(83827)
社会(80567)
社会科(75676)
社会科学(75657)
(73130)
基金项目(61537)
教育(59579)
(58271)
编号(57309)
自然(50432)
自然科(49070)
自然科学(49060)
自然科学基金(48102)
成果(47422)
资助(44257)
(43999)
课题(41782)
重点(39198)
发展(35648)
(35263)
(35015)
(34841)
(34804)
(33415)
期刊
(136937)
经济(136937)
研究(83728)
中国(69807)
(56002)
学报(42405)
教育(41435)
科学(39440)
农业(37013)
(36737)
管理(34122)
大学(32275)
(30402)
金融(30402)
学学(29708)
业经(27242)
技术(25227)
经济研究(19208)
问题(17953)
(17874)
图书(16760)
财经(16528)
资源(14961)
(14808)
(14383)
(13510)
(13219)
论坛(13219)
职业(13046)
农村(12856)
共检索到4392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费潇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十分注重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城市化同步发展,城乡收入差距居于全国最小行列。浙江省景宁县大均乡作为典型的欠发达山区乡,在加快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摸索出了推动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同步现代化的"四大法宝",共同构筑了特有的"大均之路"。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周骏  王娟  陈前虎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建设与发展面临动力机制、发展目标和建设重点的转变。面对物质更新和功能复兴的任务,从生态、文态、业态、形态及社态五个维度构建乡村全面振兴的"五态融合"模型。以薛下庄村为案例,在物质更新层面提出村域宏观结构控制到村落中观空间组织,再到节点微观环境设计的技术体系;从村域生态保护、乡村文化传承、村域产业规划及多元化乡村治理四个方面推进乡村功能全面复兴。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包朝阳   王玉庭   吴粟琛  
[目的] 理清乡村民宿发展助力共同富裕的内在逻辑、实现机理,弥补现有研究实现机理不清的现状,并提出共同富裕目标下规范乡村民宿发展的可行路径。[方法]引入经典空间生产理论,结合典型案例分析方法,将构建的乡村民宿发展助力共同富裕分析框架应用于浙江省象山县的实证分析,理清逻辑机理与实现路径。[结果]乡村民宿发展通过带动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实现乡村物质空间改造;通过助力显化传统优秀文化资源价值、优化农村社会关系网络,实现乡村社会空间优化;通过拓宽农村居民就业与收入渠道,延伸乡村产业链条,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多元化发展,实现乡村经济空间提升。整体来看,浙江省象山县在通过乡村民宿发展推动共同富裕目标实现过程中,体现出目标明确、路径清晰、保障到位三大基本特征。[结论]未来推动乡村民宿发展,一是高质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改善发展的物质环境;二是借助城乡融合发展,协同推进宅基地盘活利用、乡村金融制度改革、数字化改革等相关工作,挖掘改革协同价值,提升发展的社会环境;三是探索多元化的“民宿+”模式,延长民宿产业链条,拓宽发展的经济空间。最终,进一步夯实共同富裕物质、精神、经济基础,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目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胡玲  
乡村旅游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是带动农村经济的新的增长点。乡村旅游的发展对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建设新农村有重要意义。农业现代化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面临新的形势,为保持乡村旅游的良好发展势头,我们需要对传统旅游形式进行创新和调整,以便更好地适应当前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需要。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孙叶玲  
作为乡村振兴的又一创新实践和共同富裕道路上的重大推进举措,未来乡村建设9大工作体系满足了农民多样化的生活需求,以田园城市化的方式实现农村地区的繁荣发展。本文以浙江省未来乡村建设首批试点之一的宁波市奉化区滕头村为案例,对未来乡村建设进行分析,研究未来乡村建设的基本内涵及其特征,并从空间、产业、民生、治理、智慧乡村支持系统和多个乡村生活场景出发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乡村振兴和未来乡村建设提供新的规划思路。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婷婷  贝淑燕  何锦莹  卢思怡  周紫凌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表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同时也指出"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凭借资源的优势和相对较高的收入,吸引了大量有才华有能力的青年,乡村人才振兴受到阻滞。本文运用文献法、归纳法,对乡村人才的内涵进行探讨,分析了目前浙江省乡村人才振兴的现状、问题以及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选择相应的路径,以此为大力推行乡村人才振兴战略,实现乡村人才振兴扫清障碍提供参考。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阮慧娟  吴雪飞  
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业态资源;为浙江乡村生态旅游的跨越式发展、旅游业态的丰富创新创造了机遇和条件。同时,也正是乡村生态旅游,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盘活农业资源、做大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完善公共设施,提高文明素质,真正实现了旅游产业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贡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孙胜梅  叶明德  付国祥  吴云山  
自上世纪 80年代以来 ,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近年来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却出现了停滞 ,甚至有所后退的局面。 2 0 0 2年以来 ,浙江省绍兴市结合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综合改革 ,对发达地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进行了大胆探索 ,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绍兴市的经验给了人们许多启示 ,但绍兴市在这方面的探索还刚刚开始 ,许多问题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惠芳  
本文基于对浙江省嘉兴市实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调查,系统分析了嘉兴市在推进城乡社会养老保障一体化进程中的现实基础和阻碍因素,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改进的建议。认为与嘉兴市经济社会发展相近的经济发达地区已经具备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条件,应当在正确的价值取向下逐步实现城乡社会养老保障一体化。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许璐  罗小龙  王绍博  顾宗倪  
随着全球化进程加速以及中国当代中产阶层财富和文化的崛起,乡村成为承接城市消费转移的新空间。通过对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洋家乐"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认为"洋家乐"的乡村消费空间构建可大致分为"洋家乐的兴起—资本投入多元发展—政府引导转型升级"三个阶段,在此过程中实现了乡村的物质空间再造、社会重组以及文化重构,对乡村振兴起到推动作用,同时也对本土性空间造成挤压与边缘化。因此,这是一个不断的斗争与妥协、改变与创造的过程。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侯恩宾   郑敬斌  
治理吸纳自治是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国家行政力量对乡村自治力量的目标性规划、过程性引导、规范性覆盖和结果性赋能。在乡村振兴进程中,党和国家将治理主体还原为具体的社会主体,以利益关联撬动主体关系,以责任互动生成权力链接,以资源动员联动乡村主体,从而构建治理吸纳自治的乡村治理格局。在治理吸纳自治的运作机制中,中心重塑优化治理吸纳自治的领导核心;协商治理完善治理吸纳自治的权力运行规则;“三治融合”拓展治理吸纳自治的权力运行空间;数字赋能则以现代信息技术提升乡村资源动员效率,促进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宏伟   王雨宁   黄家慧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有机组成部分,乡村治理现代化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我国乡村治理成效显著,贡献了稳定经济社会大局的重要力量。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乡村社会的变革,乡村治理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要求,深入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仍然存在不少难点和困境。只有不断完善“多元共治”的治理机制、健全“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推进治理主体现代化并进一步强化体制机制保障,才能在治理有效中实现乡村善治,乡村治理现代化之路才会越走越宽阔。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园争  
乡村治理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是未来乡村治理的发展趋势。浙江省湖州市和山东省淄博市通过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数字治理平台以及将数字技术与医疗、养老、垃圾回收、安全防护等公共服务相融合的实践探索,取得了乡村治理数字化转型的初步成效。探索中虽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但同时也形成了将数字化治理由理念细化为标准、强化数字治理平台地方特色、以简易便捷提升数字治理可及性等有益经验,并从乡村治理数字化转型的可行性、支持力来源、信息分配等角度为其他地区的乡村治理数字化转型提供了一些启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郑金辉  李露  
针对目前日益严峻的"乡村病"问题,我国先后实行了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从根本上推动我国城乡协调和乡村可持续发展,也是破解"三农"困境,加快乡村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生活的必然要求。文章通过探讨乡村振兴的内涵,以浙江省典型地区的乡村建设模式为例,总结提炼了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结果发现,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村发展的重要途径,各地区在实施乡村振兴时应立足实际,根据各区域的特有资源和区位优势,发展各乡村地区特色,逐步形成乡村地区特色品牌产业链,以推动乡村振兴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杨志文  陆立军  
欠发达山区能否和怎样推进城镇化,是一个在理论上有争议、实践中有困难的重要课题。本文在总结浙江省云和县实行"小县大城"发展战略的实践经验基础上,提出越是欠发达山区越要加快推进城镇化;而欠发达山区由于区位、资源、要素等条件的限制,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不能完全照搬发达地区的模式和做法,应探索走非均衡协同发展之路,形成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